发表时间:2014-09-19T08:41:14.21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4年第8期供稿 作者: 刘从文[导读] 露筋露筋是施工中的普遍现象,浇注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露放。刘从文(上海长通疏浚工程有限公司 200124)
摘要:公路桥梁预制T 梁的质量通病主要包括外观问题、自身强度问题、预应力工程问题等方面,本文主要从这三方面分析了其质量通病的成因,并探讨了预制T 梁质量通病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预制T 梁;质量通病;防治一、预制T 梁的质量通病(一)预制T 梁外观质量通病1、蜂窝蜂窝是指砼表面无水泥浆,骨料间有空隙存在,形成数量或多或少的窟窿,大小如蜂窝,形状不规则。造成蜂窝的原因有:(1)模板漏浆,加上振捣过度,跑浆严重。(2)砼塌落度偏小,加上激振力不足或漏振。(3)砼搅拌与振捣不足,使砼不均匀,不密实,造成局部砂浆过少。
2、露筋露筋是施工中的普遍现象,浇注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露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紧贴模板面外露。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露浆,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3、烂边”和“烂根”烂边”和“烂根”主要是由于模板拼缝不严密、接缝处止浆不好,模板下底边与台座包边角钢结合不紧密,振捣时砼表面失浆造成。漏浆较少时边角出现“毛边”,漏浆严重出现砼蜂窝麻面。另外附着式振捣器布置过密、过低、太靠近拼缝也是造成T 梁“烂边”和“烂根”的一个原因。
(二)梁板构件本身强度不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水灰比过大,水泥等胶凝材料质量不稳定,砂石集料质量不合格,施工不规范,养护不科学等引起梁板本身强度不够是回弹强度低的重要原因。
(三)预应力工程质量通病1、预应力筋的滑丝和断丝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时,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发生断丝和滑丝,使得构件和预应力筋受力不均匀或使构件不能达到所要求的预应力值。
2、波纹管孔道截面变形波纹管孔道截面变形,如压扁呈椭圆形或局部凹陷形成圆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波纹管管材质量不合格,刚度、强度不达标;受外力作用所致,如运输过程的磕碰,施工人员的踏踩,调整钢筋时受到挤压,重物坠落砸碰,振捣棒挤压等。 3、锚具碎裂锚具碎裂是指在预应力张拉时或张拉后,锚板、锚垫板或夹片锚的夹片碎裂。锚具碎裂的原因分析:锚具(锚板、锚垫板、夹片)热处理不当,硬度偏大,导致钢材延性下降太多,在高应力作用下发生脆性断裂;锚具钢本身存有裂纹、沙眼、夹杂等隐患或因热处理淬火、锻压等原因产生裂缝源,在受到高压力的集中作用时裂缝发展碎裂。
4、金属波纹管孔道漏浆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浇筑混凝土时,金属波纹管(螺旋管)孔道漏进水泥浆。轻则减小孔道截面面积,增加摩阻力;重则堵孔,使穿筋困难,甚至无法穿入,当采用先穿工艺时,一旦漏入浆液将预应力筋铸固,造成无法张拉。
二、预制T 梁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一)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1、水每次施工时应准确测定骨料的含水量,以便准确计算施工过程中的用水量,并应对用水量进行准确计量,严格控制用水量,避免水灰比过大。
2、骨料在骨料的选择上,应依据经济、优质、就地取材的要求进行筛选,选择含有害杂质少的、颗粒形状和级配良好的,与水泥不发生反应的天然骨料或人工骨料。
3、水泥在选用水泥时尽量选择规模较大的正规厂家出产的水泥,保证水泥的技术要求和强度等级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在购进水泥后,施工单位要对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和强度等级进行检测。
4、掺合物掺和料的不同可以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强度与硬化等性能。在购买掺和物后,应按不同的等级、种类在专门的仓罐进行分类储存,避免受潮或污染。
(二)模板的拼拆预应力T 梁内外模均为专门生产的定型钢模板,模板到场后先进行试拼,发现问题及时联系模板厂家进行处理。预应力T 梁的长度及局部地方用小尺寸的调整板调整。浇筑之前内外模均应安装校正好,内模的底模暂不安装,边浇边封底模。人工进行模板的安装和拆除,龙门吊辅助吊装,装拆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模板的完好状态,认真做好维修保养工作,及时刷脱模剂。
2、模板在吊运过程中,注意避免碰撞。
3、装拆时,要注意检查接缝的严密情况,必要时采用石膏粉或原子灰等材料填缝,以保证接缝不漏浆。预制前应对钢模板进行预拼,对与砼接触的钢模表面应打磨除锈,达到视觉上无锈迹;为保证T梁内模位置准确,在两侧腹板内对应每段内模应设置两根内模定位钢筋,该定位钢筋应与腹板内钢筋点焊。内模底板上面的垫块应在钢筋绑扎后一次布置。
4、在安装过程中,要及时对各部分模板进行精度控制,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全面检查,若超出容许偏差,则及时纠正。
(三)混凝土浇筑与养护为避免因侧振使混凝土出现局部下陷,造成腹板空洞,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棒振捣。这样即使下部混凝土出现局部下陷现象,通过插入式振捣棒的振捣也能予以弥补。整个梁肋振捣过程以插入式振捣棒为主,侧振为辅。侧振要短振、勤振。插入式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范围的1.5 倍(振捣棒的作用范围为50cm。支座板处的振捣通过在端模上的开孔进行振捣,以保证支座板处混凝土的密实。
用土工布对梁体进行全部覆盖,并派专人进行不间断洒水养护,至少洒水养护7 天,由于土工布保水性好,这样就保证了在高温条件下混凝土养护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能满足养护要求,保证了混凝土初期强度的增长。
(四)预应力工程控制为了预防滑丝和断丝超标, 应采取以下措施: 夹片的硬度除了检查出厂合格证外, 在现场应对其进行复验, 有条件的最好进行逐片复验; 钢绞线或钢丝的直径偏差、椭圆度、硬度指标应纳入检查内容, 如偏差超限, 质量不稳定, 应考虑更换钢绞线或钢丝的产品供应单位;滑丝断丝若不超过规范允许数量, 可不予处理, 若整束或大量滑丝和断丝, 应将锚头取下, 检验并更换钢束重新张拉。
为波纹管孔道截面变形,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波纹管管材的进场检验,质量达标者方可使用。防止或减少外力作用;加强隐检,发现波纹管截面产生变形要及时更换、修整。对于构件近外表层管道的变形,可行剔凿术,重新成孔;对于深层的管道变形,行剔凿术须征求设计人的意见;无法修复时,可与设计人商榷,启用备用束。
为防止金属波纹管孔道漏浆,应采取以下措施: 压浆前要检查波纹管是否堵塞,检测方法使用空压机从一头进行吹气,另一头有气出的时候就可进行压浆工作,当发现没法出气的时候,需要告诉现场技术员,进行开洞压浆。压浆时,要求在出浆口那头采用真空压浆机辅助
压浆,保证压浆的饱和度,同时压完一束之后要进行稳压2 分钟,技术员现场监督。
锚具碎裂的防治措施:加强对锚夹具的生产前和工地检查,锚夹具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4370-2007 预应力筋用锚夹具和联接器类锚具的要求。有缺陷、隐患或热处理后质量不稳定的产品一律不得使用;立即更换有裂缝和已碎裂的锚具。同时对同批量的锚夹具进行逐个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
结束语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对提高质量通病防治水平意义重大,因此,在预制T 梁的发展中要不断完善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施工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系统地研究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价方法,采用高标号混凝土,丰富预应力体系的多样性,优化计算机,从而降低质量通病的发生,消除质量隐患。
参考文献[1]张伟伟.桥梁中预制T 梁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2 期.[2]刘信所.浅谈公路桥梁预制T 梁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 年4 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