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知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柳宗元寓言的艺术特色初探——兼论其寓言的创作成就

柳宗元寓言的艺术特色初探——兼论其寓言的创作成就

来源:知库网
夫教贽:料2010年3月号中旬刊 杉I】 -=苎=l 元寓 ..目 的..】 艺术特色初探 兼论其寓言的创作成就 谈薇薇 (南京金陵中学,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柳宗元的寓言创作继承了先秦寓言的创作 的创作经验,借鉴了印度寓言和六朝传奇的艺术手法,创 经验,借鉴了印度寓言和六朝传奇的艺术手法,深深植根 作了数量不多却弥足珍贵的精品佳作。他使寓言单独成 于中唐社会的土壤.彰显鲜明的社会讽刺主题;善于对动 篇,成为了新兴的文学样式;在寓言的思想内容、题材、手 物进行人格化的创造;故事情节完整,曲折有致;寄寓机 法、表现形式上都有诸多创新,这使得中国寓言在沉寂了 智巧妙,灵活多变,体现出其独有的艺术特色。柳宗元的 一段时间后,重又大放异彩,体现出其独有的艺术特色。 寓言促成了寓言文学的独立性、促进了寓言创作方向的 一、深深植根于中唐社会的土壤。彰显鲜明的社会讽 转化.对中国古代寓言在唐代的复兴所做出的贡献有口 束 主题 皆碑。对唐以后的寓言创作的影响更是深远。 柳宗元寓言深深植根于中唐社会的土壤.把先秦寓 关键词:柳宗元寓言 艺术特色创作成就 言的政治哲理主题转变为社会讽刺主题。他的寓言从各 个不同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内忧外患的社会现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其一生主要致力 实:内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官僚党争、皇帝昏庸,外则 于散文创作,尤以《永州八记》为代表的山水游记散文,常 异族侵扰、险象环生。 常让人沉醉于那山水意境之中。除此之外,柳宗元的寓言 《罴说》就是一篇针对唐朝藩镇割据所写的寓言。一 创作同样取得了突出成就,贡献巨大。他继承了先秦寓言 个没有实际本领的猎人,企图利用动物之间相畏的这种 和广度.确实是远迈前人。 李商隐无题爱情诗在中国诗史上独树一帜。它们大 再来看看李商隐的《无题四首》(其一):@ 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多属于诗中之意不便明言或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意绪复杂无法明言的情况,因而统名为“无题”。其风格情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深词婉,语调缠绵,音韵悠扬,婉转曲折,含而不露,具有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高度的内蕴美。在形象描写上略貌取神:在寄情寓意上重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隐避露,着意于形象寄托,使其诗内蕴丰富,一唱三叹。在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男子对远隔天涯的所爱女子的思 创作手法上工于比兴,采用象征暗示,借用典故。诗人把 念。全诗围绕着“梦”来抒写“远别”之情。首联先从梦醒时 感伤情绪注入朦胧瑰丽的诗境中,融多方面感触于沉博 的情景写起,诗人一觉醒来,只见朦胧斜月映照楼阁,却 绝丽之中,形成具有含蓄蕴藉,幽约细美,凄艳浑融风格 不见梦中伊人之踪影,从远处传来悠然而凄清的钟声,让 的诗美,@以其“深情绵邈”的特征把诗境推向了高峰,使 人倍觉孤寂而空虚。仅此一联,便叫人掉人了一个愁肠百 其无题诗具有不朽的艺术感染力。 结、惆怅迷惘的氛围中,使人领略诗人心中的那一声长 叹。颔联先追溯梦境,写出了诗人因远别而造成的心灵伤 注释: 痛以及刻骨的相思,因此便有梦醒之后“书被催成墨未 ①吴调公.李商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一 浓”的情景出现。诗人以极其传神的描写来刻画主人公梦 版:4. 醒之后,心情急切,墨未研浓就急于写信给对方的心理, ②③⑤⑥⑩⑥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 给读者一种生活的真实感。颈联中“金翡翠”、“绣芙蓉”, 版社,1999.8,第一版:425-44O. 这本来就是往昔美好爱情的象征.在朦胧的烛光映照下, )( ⑩钟莱茵.李商隐爱情诗解.上海学林出版社, 更笼罩上了一层如幻似梦的色彩,实境与幻觉相交融,添 1997.7.第一版. 加了一种似有还无的朦胧美。尾联以刘晨重入天台寻觅 ( 孙金荣.重复意象与创作心态——李商隐“无题” 仙侣不遇的故事,点明主人公的远别之恨和相思之苦,以 诗意象特征分析.齐鲁学刊(曲阜),1999.4,(4):4. 山喻愁。遗恨天涯。似乎相爱双方本就阻隔不通,会合良 难,后来对方复又远去,会合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万重 参考文献: 蓬山,天遥地远,形象地写出了男主人公的沉重悲苦、惆 [1]曹础基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第三册).广东高等教 怅失意的情怀。 育出版社.20o3.2. 此诗没有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即远别一思念~入 [2]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 梦一梦醒)来写,而是先从梦醒时的情景写起,然后再将梦 中国文学史(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中和梦后、实境和幻觉揉合在~起抒写,最后才点明蓬山 [3]董乃斌.关于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文史知识,19995. 重隔,归结到远别之恨,这样的构思,使得诗中蕴藏一种因 [4]程宏亮.试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感伤情趣.安徽教育 爱情受天涯阻隔之恨而产生的回肠荡气的艺术之美。 学院学报,2001.4. 11 ■l 自然现象,用竹管吹出各种动物的声音来捕获猛兽,最终 被罴吃掉。从结句“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 也”可以看出这篇寓言的针对性是很强的,直言不讳地揭 三、故事情节完整。曲折有致 先秦寓言已经具备了寓言的基本要件。即有故事情 节,有比喻寄托,不过故事情节一般还比较简单。如我们 露了当时朝廷那种“以藩制藩”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如 不革除弊政.加强中央集权,而继续采取“以藩制藩”的错 误政策,就必然会落个与猎人一样的可悲下场。其矛头直 指朝廷,嘲讽大胆,批判尖锐,揭露深刻。 熟知的《韩非子・五蠹》中的寓言“守株待兔”,其只用了一 个长句子讲述故事,以讽刺“法先王”的保守主张。 柳宗元的寓言,故事情节不但完整,而且复杂曲折, 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感染力。仍以最著名的《三戒》之一的 《永某氏之鼠》则是对朝廷中宦官掌权这一现象的批 判。通过描写在主人的庇护、纵容下作恶多端的老鼠,嘲 《黔之驴》为例。文中先写一个好事者用船载了一头大驴 到贵州,因无用“放之下山”:接着写林中老虎见后的反 应:由“以为神”到“窥之”、“稍出近之”;由“大骇远道”、 讽了那些抓住侥幸得到机会就任意胡作非为之徒。在文 中,柳宗元无疑是把“窃时以肆暴”、贪婪暴虐、恃宠放纵、 无恶不作的宦官比作老鼠,指出他们的丑恶。 《鞭贾》则揭露了官场腐败这一事实。其中写一个精 通经商之道又善于玩弄权术的商人,用诈骗的手段将一 条用栀染成黄色并涂上一层蜡,而“其内则空空”的马鞭 以惊人的价格卖个一个富家子弟,后来鞭子折断,富家子 弟落马摔伤。险些丧命的故事。揭露了当时那些没有真才 实学而善于自我吹嘘、阿谀奉承,去猎取高官厚禄者。 此外,《捕蛇者说》严格意义上虽是一篇有关政治的 散文作品,但其深刻寓意不容忽视,一直以来,其也被看 作是广义上的寓言作品。柳宗元在文中通过记叙以捕蛇 为业的蒋氏一家及其邻居的不幸遭遇.反映了劳动人民 悲惨的现实生活,揭露了“苛政猛于虎”的黑暗现实。 柳宗元还有少数几篇寄寓精微哲理的寓言,这些寓 言从正面说理,表达了政治改革思想,把深刻的教训性与 强烈的讽刺性自然地融会一体,表现了朴素的辩证思想, 发人深省。例如《种树郭橐鸵传》,作者巧妙地把郭橐鸵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之道“移之官理”.说明做官 治民必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和劳作规律,使得他们“蕃吾 生而安吾性”,对那些“好烦其令”,“虽日爱之,其实害 之”,骚扰百姓的昏官庸吏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二、善于对动物进行人格化的创造 我们熟知的先秦寓言故事常用历史故事、民间故事 或生活故事为题材.除了庄子寓言有一部分以自然物为 主人公的故事外,其他寓言极少用拟人的写法写自然物, 寓言最有效的手法之一的拟人法在先秦以至汉魏时期寓 言中都运用不充分。这成为中国古代寓言的弱点,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寓言的发展。柳宗元受到了印度 佛教寓言的影响,创造性地继承先秦寓言的传统,借鉴并 出色地运用拟人化的艺术手法创作了大量以动物为主体 的寓言,如《临江之麇》、《永某氏之鼠》、《黔之驴》等。柳宗 元根据自己的视角.在选取庞然大物的“麋鹿”、“驴”的同 时也将视角关注于前人不轻易触及或未曾触及的鼠、屎 壳郎的身上。在《骂尸虫文》中更是将寄生于人身上的“尸 虫”作为选取的对象,其选取形象之大胆在当时可谓开古 今之先河,令人叹服。 柳宗元在塑造这些寓言形象之时,特别善于捕捉各 类大小动物的特征,采用白描手法勾画,把动物拟人化 描摹其各自的性格和行为。如写“虎”,是“蔽林间窥之”、 “远循”、“甚恐”、“荡倚冲冒”;写“狗”,是“扬尾皆来”、 “时啖其舌”。这些形象已深人人心,成为具有典型意义 的寓言形象。特别是《黔之驴》中的“驴”以“出技以怒强 者”的可悲形象,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文学艺 术形象画廊中不朽的经典,“黔驴技穷”这一成语也流传 至今 12 “甚恐”到“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由“近出前后,终不 敢搏”到“稍近益狎,荡倚冲冒”.终于发现驴只有“蹄之” 的本领;最后写虎“断其喉”、“尽其肉”。整篇故事写得波 澜起伏,曲折多变,扣人心弦。 四、寄寓机智巧妙。灵活多变 寓言不同于一般故事的显著特点是比喻寄托,言在 此而意在彼。故事是寓体,寓意是本体,而寓意就暗含在 故事之中。柳宗元寓言通过各种方法将寓意寄托在故事 之中,机智而巧妙,灵活而多变,含蓄而深沉,使得寓言形 象的描写和讽刺内涵的深刻寄托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且 其极善于抓住寓体与寓意的契合点,用一两句话就能使 得内涵得以深化。再以前面所举寓言《鞭贾》为例,从故事 的内容层面来看,是讽刺那些平庸无能的小人求其过分 的欲望,然而作者笔锋陡转,又从商场联想到官场,对那 些玩弄市侩手段骗取朝廷信任的世家豪族、宦官等政治 投机分子进行了抨击,甚至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当 朝皇帝。 柳宗元寓言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思想深 刻,形象生动,结构完整,语言凝练,体现出其独有的艺 术特色,也有着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寓言发展史上占有 重要位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 方面:第一是标志着中国古代寓言由政治哲理寓言转变 为社会讽刺寓言;第二是标志着中国古代寓言在文体上 完全独立。 首先,柳宗元寓言促成了寓言文学的独立性。所谓寓 言文学的独立性,就是指寓言作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 以独立的身份出现,它不附属于其他非文学,也不是作为 实现非文学目的的手段。它所要实现的只是教育、感化或 审美的单纯的文学目的。中国早期寓言的载体是以诸子 书为代表的哲学著作和历史散文。他们的创作无一出于 纯文学的教育、感化和审美动机,而是以一种具有故事情 节和性格形象的高级比喻形式出现在散文中,是诸子散 文的一个有机部分。这些穿插于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故事 与所著述的观点水乳交融,浑然一体。难以截然分出独立 成篇。中国古代寓言文体的独立是到唐代柳宗元时才得 以实现的。柳宗元的寓言有了全新和完整的故事情节、典 型化的形象、十分讲究的语言表达形式.成为一种有意识 的创作,使寓言成了文学创作的一种独立的样式。柳宗元 把寓言从别的文体之中分离出来,自称篇章,单独命名, 发展成为具有独立地位的新颖别致的文学样式,使中国 古代寓言产生了质的飞跃,完成了历史性的跨越。 其次,柳宗元寓言促进了寓言创作方向的转化。先秦 寓言的主要内容是阐述不同学派的哲学观点和政治主 张,以阐述政治哲理为主,可称为“哲理寓言”。如庄子寓 言宣传“逍遥”、“齐物”,韩非子寓言宣传“因时变法”、“法 夫教背料2o10年3月号中旬刊 王冕诗杨歌金 论略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文学系,浙江湖州摘要:王冕是元末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其诗风质 313000) 征暴敛、骄奢淫逸,以及吏治腐败、人才压抑等现象,都在 他的诗歌中得到深刻的揭示与批判,正如他在《送人上 燕》中写的那般,“要为苍生说辛苦”,他的诗歌创作亦是 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 元朝末年,社会统治日益腐败,苛捐杂税十分沉重, 对于百姓来说.苦不堪言。王冕对此大声疾呼,希望统治 朴豪放。是元末现实主义诗风的代表。作为一位心怀天下 的儒者,王冕的诗歌多反映元末社会的民生疾苦,斥责统 治者的残暴。此外.其咏梅之作寄托了对于高尚人格的追 求。梅格与人格交相辉映,在梅花境象中诗人实现了对 自我的完善和超越 关键词:王冕诗歌“仁者爱人”梅 者能够减轻赋税和徭役,给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稳定环 境。在诗歌中他经常倾诉对于国家的热爱,表露出对于民 生疾苦的关怀与同情,斥责批判元朝的残暴统治。例如他 在《江南妇》写道: 江南妇,何辛苦!田家澹泊时将暮.弊衣零落面如土。 磕彼南亩随夫郎,夜间织麻不上床。织麻成布抵官税,力 田得米归官仓。官输未了忧枵腹,门外又催私债促。大家 王冕(1287~1359),元朝末期著名的画家和诗人,字 元章,一字元肃,号煮石山农,元末会稽诸暨(今浙江诸 暨)人。王冕的诗歌创作大体上继承了杜甫诗歌缘事而 发,写民生疾苦的一面,其诗歌主体风格质朴豪放,充满 了现实主义的气息,此外,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李白的影 响,具有洒脱不羁。傲视独立的人格魅力。《四库全书总 目・竹斋集》评价其诗云:“多排弄遒劲之气,不可拘以常 格。然高视阔步,落落独行,无杨维桢等诡俊纤仄之习。在 元明之间,要为作者。” 揭贴出陈帐,生谷十年还未足。长儿五岁方离手,小女三 周未能走。社长呼名散户由,下季官盐添两口。舅姑老病 毛骨枯,忍饥忍寒蹲破庐。残年无物做慈孝,对面冷泪空 流珠。燕赵女儿颜似玉,能拨琵琶调新曲。珠翠满头金满 就诗歌内容而言.王冕的诗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 愤世嫉俗、感慨疮痍之作;二是寄托着其人格思想的咏梅 臂,日日春风嫌酒肉。五侯七贵争取怜,一笑可得十万钱。 归来重藉锦绣眠,罗帷暖拥沈麝烟。 之作。前者诸如《悲苦行》、《伤停户》、《江南妇》、《猛虎 行》、《虾蟆山》等,此类诗歌多描写民生疾苦,从多方面反 映了当时日趋激化的民族矛盾。而后者则更多表现了他 不愿随俗沉浮,孤傲清高的情怀,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一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冷峻质朴之笔,从江南妇这个人 物角色人手,描绘她在各种赋税和债务的压迫下,为了生 存,出则随夫务农,入则通宵织布,甚至连睡觉的时间都 没有,生活之艰辛,难以言表。即使如此,织来的布匹不是 为了卖钱,也不是为了自己穿.而是为了抵押官府的税 、愤世嫉俗、感慨疮痍之作 王冕是一个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儒者,基于“仁 者爱人”的情怀,他关注百姓的生活,对下层百姓的遭遇 表示深切的同情。元末社会种种的现状,如统治阶级的横 术势”结合。他们的寓言都是为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服务 的。其目的不在于塑造现实形象.而在于批判对立的理 论。其后的两汉、六朝寓言基本沿袭先秦寓言这一传统。 柳宗元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结合 收;辛辛苦苦耕耘得来的粮食也不是自己食用,而是被收 缴上去作为官粮:官税还未解决,地主的私债却又来催 促,面对这十年都不可能还清的债务,真可谓雪上加霜。 是非常显著的。 柳宗元的寓言创作既异于魏晋的鬼神戏谑格调,又 不拘泥于对历史资料的加工改造,而是直接与当时的社 会现实相结合,赋之于寓意,揭露社会黑暗,讽刺统治者。 他创作的极多蕴含丰富、技巧精妙的寓言.为寓言的创作 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柳宗元在寓言创作上 的成就是巨大的.对中国古代寓言在唐代的复兴所作出 的贡献有口皆碑。对唐以后的寓言创作的影响更是深远。 参考文献: [1]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 版社.1983. 自身对封建社会的深入观察和对人民生活的体验,“发之 以激愤”,创造出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独特风格的寓言文 学,促进了中国古代寓言创作由政治哲理寓言向社会讽 刺寓言的转化。 最后,柳宗元寓言塑造了众多丰满的经典艺术形象。 我们熟知的先秦寓言主要是通过简单的故事,使用比喻 的方法,说明某种哲理,提供某种借鉴,如人们所熟悉的 “守株待兔”、“滥竽充数”、“刻舟求剑”、“狐假虎威”等。它 们既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又没有丰满的形象。而柳宗元 创作的寓言故事则塑造了众多的正面、反面形象,如种树 [23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的范畴、起源、分期新探[J]. 求索,1994,(4). 者、捕蛇者、工匠、猎人、耕牛、尸虫、王孙、驽马、驴、鼠等。 其通过塑造各种类型的形象,广泛地概括社会生活的内 容。从其题材的多样性和艺术形象的丰满程度看,其成就 [3]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简史[M 3.北京:首都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0.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