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控体系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以下简称“双控体系”)前期顺利推进、后期双控体系的正常运行,提高双控体系的针对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监管模式,不断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公司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把风险预控放在隐患排查治理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放在事故前面,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结合我公司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各区队。 第二章风险辨识流程及规范 第三条术语及定义、缩略语
1.风险: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即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2.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是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
3.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
4.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风险管控流程见图1。图1风险管控流程
1 / 6
第四条安全风险辨识范围公司井上、井下所有区域,包括所有系统及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域和地点。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易“双控”体系管理制度为了使我矿“双控”体系顺利推进、后期“双控”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双控”体系建设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加强我矿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推动我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把风险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挺在事故前面,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结合我矿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总则
1、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评估,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保障安全生产(建设)。
2、本制度所指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煤矿内部为保障安全生产自主组织开展的,对安全生产煤矿管理各环节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超前辨识、分析、分级评估、管理控制的活动。本制度不包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由中介机构承担的各类安全评价活动。
3、本制定适用于我矿所属各部门。 第二章组织管理
1、组织机构为加强“双控”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成立“双控”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和检查。组长:矿长常务副组长:总经理副组长:总工程师、后勤副总、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
2成员:副总工程师、、调度室主任、各科室、队组负责人、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安全科,安全科长任办公室主任,徐永仕为副主任。具体负责“双控”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2、组织机构职责
1.组长:矿长为“双控”体系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双控”体系建设工作,审定“双控”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双控”体系建设管理工作
2 / 6
中的重大事项,组织落实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督查各分管矿长、科队长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情况,协调解决风险管控有关问题,明确责任分工。
2.常务副组长:协助矿长统筹安排“双控”体系建设工作,督促落实“双控”体系建设制度。
3.副组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双控”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分管科队开展专项辨识,组织召开分管范围内安全风险管控分析会,完善管控措施。
4.成员:协助分管领导抓好各科队开展好“双控”体系的贯彻学习。 5.办公室职责
①负责制定矿井安全风险辨识程序、方法,依据所辨识风险的可能危害后果确定其等级,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管控。
②明确所辨识安全风险的每一级别的责任人,落实具体的管控措施。 ③制作矿井安全风险告知卡,对所监管的区域和重要岗位,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④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组织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方法,组织排查安全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做出评估结论。
⑤依据安全风险评估结论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确定风险等级,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本矿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第三章术语和定义
1、风险管控风险管控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风险控制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2、风险点风险点亦称风险源,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备、设施、场所、区域等的物理实体、作业环境或空间。
第四章风险防控程序
1、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企业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前提,也是安全管理的必要手段,在现场的生产过程中,诱发安全事故的因素很多。我矿各部门、工
3 / 6
队、班组、岗位要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这几个方面开展风险辨识,在风险辨识过程中,要对风险点进行分析,确定其危害因素,并根据各区域、场所的风险点制定有效的、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防控措施,便于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2、形成风险点库领导小组完成风险辨识工作后,由我矿系统管理员将识别出的风险点纳入系统,形成我矿的风险点源库。风险点库主要包括:风险点名称、危害因素、风险等级、管控措施。
3、制定风险清单系统管理员建立风险点源库后,需要根据风险点源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矿、部门、班组、岗位的风险清单。每一层级的清单中的风险点、检查周期、检查频次均需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4、风险信息更新要对风险管控进行跟踪验证,定期进行风险辨识,涉取新的风险信息,对产生新的风险危害进行补充评价,对原有风险评价中的措施进行修订、更新。
第五章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程序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法定义务,也是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充分应用,针对每个危险源应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排查,才能真正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系统化、规范化,隐患排查治理不留盲区、不留死角。1、实施隐患排查及公示各层级要对照制定的风险防控清单进行隐患排查,按风险点及时将隐患信息上传到“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每天由系统管理员在早调会上公示存在的隐患或问题。
2、下发隐患整改通知每次隐患排查工作结束后,对存在问题的检查信息需要进行隐患整改操作,并登记隐患的整改情况。安全管理部门要尽快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根据隐患整改记录单进行隐患整改,隐患整改完成后,需要对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填报,安全管理部门对整改结果复查,并登记隐患的复查信息。
3、隐患消除与隐患归档对检查合格的隐患管理人员经确认后进行归档处理,对整改符合要求的事故隐患,系统将自动归档,整改不符合要求的事故隐患需要进行再次整改,直到确认隐患消除为止。第六章隐患排查内容和要求对
4 / 6
于一般性事故隐患,安全管理部门应要求有关部门限期排除。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管理部门应联系相关部门领导做出暂时局部、全部停止作业或停止使用的强制措施决定,并督促有关部门进行限期彻底整改。
1、事故隐患的范围
(1)危及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或重大险情。
(2)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等。 (3)建设、施工、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能量伤害。 (4)停工、生产、开工阶段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 (5)可能造成职业并职业危害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 (6)以往生产活动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
2、对所排查的安全隐患,由安全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编制整改措施,并下发《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落实整改。
3、对难以立即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制定整改方案,方案需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4、在隐患治理过程中,负责整改的部门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在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止使用或停车,对难以停止使用或停车的相关生产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5、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各部门负责人应及时向我矿五职矿长及其他管理人员汇报,报告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以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
6、事故隐患坚持“谁存在事故隐患,谁负责监控整改”的原则,由存在事故隐患部门、工队组织整改,整改责任人为各部门、工队主要负责人。
5 / 6
7、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对查出的隐患都要逐项分析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定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预案、定完成期限,凡当班组能整改的不准推部门,部门能整改的不准推向矿主管部门的原则按期完成整改任务。
8、整改责任单位要按照《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对事故隐患认真整改,并于规定的时限内,向我矿安全管理部门报告整改情况。整改期限内,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专人监控,明确责任,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9、整改工作结束后,整改部门要按要求写出隐患整改回复报告,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检查验收。
10、对整改措施不到位,检查验收不合格,事故隐患未消除的应停止其相关设施、设备的运行和操作使用。直到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运行。
第七章考核办法
1、未按规定进行安全风险辨识活动的,罚主要责任人500元;风险辨识不认真,辨识内容不清晰的,罚主要责任人200元;
2、各系统针对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未按规定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重大安全风险清单、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并汇总造册的,罚主要责任人300元;编制内容不全,编制不合格的,罚主要责任人200元;
3、凡不配合领导小组开展工作的部门、班组、个体处200—500元的罚款;4、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领导小组安排的合理工作的部门、班组、个体处200—500元的罚款;
5、本月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隐患排查治理、排查不认真或未及时上传数据的相关责任人处200-500罚款,当月出现两次及以上的按次数翻倍处罚;
6、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隐患整改的相关责任人处200-500元的罚款。 附件1:常用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方法附件 2: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