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测量作业指导书

来源:知库网
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说明

为了使施工测量能够顺利有序开展,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为施工提供准确无误的依据,特编制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以规范测量作业的工作行为,明确职责并指导测量工作。

二、编制依据

1、国家标准GB 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

2、铁道部部颁标准TBJ 10101-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3、集团公司及公司下发的《测量管理办法》、《测量仪器管理办法》。

三、适用范围

中铁隧集团龙厦铁路ZD-I标六工区(象山隧道出口)。

四、作业组织机构和职责 1、测量工程师:

1.1、受项目总工和工程部长领导,业务上受公司测量队指导;

1.2、负责配合集团公司测量总队、公司测量队的洞外控制测量及洞内复核测量工作; 1.3、负责洞内中线桩、高程基准桩的埋设工作,并定期对上述桩点进行复测; 1.4、负责对测量组及测量工作进行系统管理,并掌握好测量(量测)人员的情况,定期对测量(量测)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对培训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督促、指导测量(量测)人员全面系统掌握各项技术和熟悉图纸及测量内业资料;

1.5、做好测量(量测)仪器的台帐,按要求及时上报。了解掌握测量(量测)仪器的各种性能,对测量(量测)仪器定期进行检查与校正;

1.6、负责收集整理测量(量测)工作资料,做到内业资料规范化、全面化; 1.7、做好测量(量测)事故原始资料收集工作,并对事故发生原因做出初步判断意见,上报项目总工审核,并协助及参与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1.8、掌握和了解施工地质情况,结合施工地质情况综合运用,改变测量(量测)点的布置及安全性。

第1页共6页

1.9、编制竣工文件,提供有关测量方面的原始记录和最终成果。 1.10、对测量方面(如桩点、洞室位置等)进行专业技术交底。

2、测量组长

2.1、受测量工程师领导,业务上受测量工程师及公司测量队指导;

2.2、负责洞内开挖放线及衬砌测量工作,指导工区按设计要求立拱和模板台车就位工作,按测量工程师要求埋设洞内中线桩及高程基准桩;

2.3、对本组内的测量人员进行业务技术指导,了解掌握测量(量测)仪器各种性能,对测量(量测)仪器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测量工程师;

2.4、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总结原因和经验,及时反馈给测量工程师;

2.5、在测量工程师的指导下,做好各测量组的联系工作,经常交流工作经验,取长补短,熟悉各种相关图纸和测量资料;

2.6、编制竣工文件,提供有关测量方面的原始记录和最终成果。

3、测量工作人员

3.1、受测量组长领导,业务上受测量工程师和测量组长指导;

3.2、积极主动配合测量组长干好本职工作,工作上要吃苦耐劳,加强自身业务技术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3.3、对测量仪器的使用、性能、要熟练掌握、同时对测量仪器、工具要随时保养,爱护,正确使用及存放测量仪器及工具。

3.4、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反应给测量组长,由测量组长复查,经确认后上报给测量工程师及总工。

五、洞外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复测

结合本隧道长度、地理环境、地貌状况和本工程的测量精度要求与相邻贯通单位的平面控制复测采用GPS控制网形式复测设计院提交的平面控制桩,此项工作由集团公司测量总队承担完成,检测周期一年;

2、平面插网控制

以设计院交平面控制桩为依据,采用闭合导线网形式,导线网精度应达到国家四等或

第2页共6页

以上级导线的各项精度指标,此项工作由集团公司测量总队与公司测量队共同承担完成,检测周期六个月;

3、高程控制复测

利用精密水准仪配合铟钢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形式复测设计院提交的高程控制桩,并与相邻贯通单位进行联测,此项工作由集团公司测量总队承担完成,检测周期一年;

4、施工高程控制

以设计院交高程控制桩为依据,利用精密水准仪配合铟钢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施测,精度应达到国家四等或以上水准各项精度指标,此项工作由集团公司测量总队和公司测量队共同承担完成,检测周期6个月。

六、洞内控制测量

1、洞内平面控制采用闭合导线环形式布置。导线设计边长为160米左右。导线精度应达到国家四等导线的各项精度指标要求,检测周期4~5个月;

2、洞内高程控制使用精密水准仪配合铟钢尺实测,精度应达到国家四等水准要求。洞内水准线路应由洞口高程控制点向洞内引设,每80米左右设一个水准点,引测水准点采用往返观测,检测周期4~5个月;

七、进洞关系的计算及测量(两种方法)

1、首先中线控制桩(或中线控制桩的平移桩)的坐标纳入同一坐标系内,然后用线路中线点和控制点的坐标,反算两点的距离和方位角,以确定进洞测量的数据;

2、将洞外控制点的坐标系统纳入以切线方向作为X轴,以里程桩号之值为X值的右手坐标系统内,用坐标法测出洞门点的坐标,将洞门点的坐标与设计洞门坐标比较,即可得出该实测洞门点与设计洞门的相对位置,达到准确进洞的目的。

八、隧道施工测量

1、隧道开挖和衬砌放样必须使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洞口投点、导线点和水准点; 2、隧道的施工测量应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制定出与之相应的测量放样方案,保证正确贯通和结构物的正确放样,并将测量放样方案和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3、开挖必须坚持每循环一测制度。所有开挖工序在开钻前,都必须用经纬仪、水准仪或激光导向仪确定隧道中线与水平标高,确定钢支撑的安装位置或设计开挖轮廓线,严格控制超欠挖。上下断面钢支撑安装时,测量人员必须在场,仰拱开挖及铺底工作,由开

第3页共6页

挖测量组负责,可不在施工现场但必须提前做好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测量控制点必须正确并醒目。开挖工作完成后及时测量放样,绘出断面图并标出注超欠挖情况;施工测量必须有完整的复核制度和复核方法,每次测量必须有计算和复核并记录详细,每次测量必须对上次测量结果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确定是本次测量错误还是上次错误并及时纠正;同时为便于及时发现错误及查找原因,中线采用拱顶吊线的方法进行标记,间距5~10m,采用射钉吊线法,每组最少三个射钉吊线以指导中线方向,水平采用边墙标注标高的方法进行标记,间距5m,在整里程处采用倒三角标记(里程必须准确),三角形边长3~4cm,标识清楚,下断面高程统一标示在内轨顶面处的位置,上断面标示在设计开挖底面上1.0m的位置;测量时每隔25±5m进行一次左右同步测量,每个正式中线桩点进行一次里程调整;施工中应避免使用临时桩点,高程控制必须使用临时桩点时,必须从正式桩点引出并经两次以上闭合复核,严禁从临时桩点向前引点。

4、衬砌所使用的中线点和高程基准点资料,由测量工程师提供,必须有项目总工和工程部长签字认可方可生效使用。

5、二次衬砌砼工程必须在衬砌支架就位前后,采用仪器设置和检查中线、水平及各部位尺寸;当出现欠挖时,必须标记清楚,并对工区及时进行技术交底,处理前后的断面及时绘出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断面的间距为3.0m,特殊地段加密;台车就位时采用5点定位法,即使用拱顶,两侧边墙基础、两侧大跨线共5点控制模板台车的位置,各点均必须在就位前后进行两次以上测量确定;衬砌完成后,及时进行断面复测(距离衬砌掌子面50m以内)断面间距10m,位于整里程上,并标注10m 的整里程和轨面标高,里程采用标准宋体,10m整里程大小为15х10cm,km整里程大小为20х15cm,“+”号的竖线位置对应为整里程位置,标高标志为倒置的边长3cm的等边三角形。

6、隧道施工测量必须保证满足施工生产和测量作业的需要,要求施工测量做到: a、坚持勤测、细核、尽责、规范的作业制度,坚持“测量双检”“换手测量”等行之有效的测量方法,认真执行测量规范和施工技术管理的有关规定,保证不出差错;

b、保证施工现场测量桩点埋设标准、统一、适用、经济; c、坚持定期检校仪器,以保证仪器计量合格使用;

d、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凭记忆补记。记事本必须编列页码、注明观测者、记录者、观测日期、起止时间、气象条件、使用的仪器,并详细记载观测时的特殊情况。因超限划除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并予以保存,不得撕毁;

第4页共6页

e、隧道开挖初支断面和二衬实测断面交底资料应交工区一份、测量组保留一份、交测量工程师(工程部)存档一份,当班质检工程师一份,共计一式四份,资料交付应及时。

九、测量仪器保养及管理

1、仪器保管:应明确测量仪器及其台帐在使用过程中或报停过程中的责任人、保管人、使用人;

2、仪器使用: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应轻拿轻放,各使用旋钮不可旋转过头,要注意人为的碰撞,做到仪器专人使用专人保管;

3、仪器保存:仪器在使用完毕后,应将仪器表面的水汽、灰尘赃物擦拭干净后,应在通风、干燥、温度稳定的房间内晾干后装箱保存,仪器不应靠近火炉、暖气管或片。

4、仪器的使用保养:测量仪器负责人必须精通仪器的性能,必须遵循仪器生产厂家列出的安全须知,能向其他使用者讲述仪器的正确操作和安全防护知识并进行监督。

十、桩点的埋设、标识及要求

测量桩点必须埋设稳固、可靠、并用醒目的文字进行标识,注明桩号妥善保护,扰动或损坏及时反馈。

1、洞外控制桩点埋设于地表下1m左右,采用砼包φ22螺纹钢,并刻十字叉点; 2、正洞控制桩应埋设于二次铺底面上,与铺底面大致相平,采用20*20*6mm的砼钢板桩,并刻十字叉点;

3、洞内高程基准点的埋设应尽量坚持与洞内控制桩“两点合一”的原则,在钢板桩上或边缘位置;

4、严禁出现“一桩多点”(即一个钢板桩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位标记)的现象; 5、正洞及斜井控制桩应50m埋设一桩点,由项目总工牵头,工程部长和测量工程师组织每月定期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十一、作业纪律要求

1、每个测量人员应有“测量组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思想,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

2、测量人员要具备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勤学多思考的态度和精细的工作作风; 3、测量人员要具有爱护仪器的好品德、好习惯;

4、严格执行“测量三级复核制”的制度,做到有计算、有复核,防止发生错误,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

第5页共6页

5、测量人员必须了解并熟悉设计文件、图纸,核对图上有关主要点的三维坐标、尺寸、角度及相互几何关系和集团公司测量总队、公司测量队所交《测量成果书》内资料,熟悉并掌握集团公司、公司下发有关测量(量测)方面文件;

6、要求各测量组长每天大班8小时内必须保证最少1小时在工程部办公室内熟悉业务。

第6页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