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地铁1号线项目评估
一:项目概况
南昌地铁1号线是南昌市的第一条地铁线路,起讫站分别为双港大道和奥体中心,连接红谷滩新区、中心城区、高新区,全长38公里,识别色为黄色,采用六节编组列车,可与2、3、4、5号线换乘。一号线是一条具有世界顶尖技术水准和建设水准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是世界上全线都在建成时就安装了屏蔽门的地铁线路之一。
地铁路线
位于南昌地铁1号线末端的蛟桥停车场,将以小高层、多层和花园洋房等产品,打造一
座大型地铁新镇。位于红谷滩新区的地铁 站点长江路站、珠海路站、八一桥西站、绿茵路站、会展路站、地铁大厦站以及秋水广场站的商业定位分别是:示范居住区、中央生活中心、南昌西部区域最流行的餐饮娱乐休闲中心、成熟居住区、总部基地区、高端金融区、赣江景观区。该线路可与2、3、4、5号线换乘。南昌市政府正式公布的一号线24座车站新名称分别为:双港站、蛟桥站、绿茵路站、八一桥西站、会展路站、地铁大厦站(换乘2号线)、秋水广场站、中山西路站、子固路站、八一馆站(换乘3号线)、八一广场站(换乘2号线)、丁公路北站、师大南路站、彭家桥站(换乘4号线)、谢家村站、青山湖大道站、高新大道站(换乘5号线)、艾溪湖东站、太子殿站、天祥大道站、奥体中心站。
时速设计
地铁建成最高时速80公里,根据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设计,南昌地铁车厢制
式选定为B型车,设计最高时速为80公里,初期配车为27列,共162辆。城市轨道交通主要采用A、B,C三种车型,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机车,B型车每节车厢长19.8米、宽2.8米、高3.8米,每节车厢最大载客量240人。据介绍,B型车每辆车的长度比A型车短2.3米,6辆B型车组成的编组比6辆A型车组成的编组要节约近14米,宽度节约0.2米。就是说,挖掘地铁站台时B型车可以节约10余米的建设费用。此外,B型车车厢造价成本也比A型车要低得多。据了解,目前北京轨道交通采用的全部是B型车,其次沈阳、无锡、杭州等在建地铁的城市也都采用B型车。
投资建设
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起自双港大道站,止于奥体中心站,全长28.7公里,设
车站24座,换乘车站共5座,与规划线路中4条轨道交通线路进行换乘。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工程总投资为181.1亿元。南昌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覆盖了蛟桥、红谷滩中心区、旧城中心区、城东和瑶湖五大片区,全面开工建设后,地铁沿线的部分路段和商业中心将实行交通管制。 2013年9月4日,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地铁大厦站至秋水广场路站下行线区间盾构顺利始发。地铁大厦站至秋水广场站下行线盾构区间长587米。盾构机从地铁大厦站始发,穿世贸路、红谷中大道,直至秋水广场站。据悉,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共24个站点,截至9月3日,珠江路站、蛟桥站、长江路站、八一桥西站、绿茵路站、会展路站等19个车站完成结构封顶;双港站、子固路站、八一广场站等4个车站进行土方开挖和结构施工;八一馆站和子固路站至八一馆站明挖区间进行围护结构施工。盾构区间目前累计掘进22139米,完成总量的45.8%。14个单线区间实现贯通。艾溪湖西站至艾溪湖东站、艾溪湖东站至太子殿站、地铁大厦站至会展路站、双港站至蛟桥站盾构区间实现双向贯通。
二、项目环境和社会效益评价
首先,地铁是现代都市发展的标志性建筑。地铁是城市中的快速轨道交通工
具,是现代城市的标志之一。法国巴黎,无疑是国际大都市,目前共有19条地铁线,其中1号线是巴黎最早建设的地铁,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000多万人口的都市,轨道交通承担了70%的公交运量。新加坡,是一个面积不到700平方公里的岛国,却有近400万人口,两条地铁主干线, 为新加坡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北京首条地铁于上个世纪中期开通。据最新的北京市轨道交通新规划方案显示,到2020年,全市轨道交通的总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未来10年内,北京轨道交通将以每年40公里的速度增长,市民在五环以内使用轨道交通能在20分钟内到达目的地,二环以内步行不到5分钟就能找到一个地铁车站。世界上任何人口稠密、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和地区,都是城市轨道交通现实和潜在的市场。今年,国家重点支持10个城市建设地铁.。显然,南昌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必须借助地铁的牵引,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步入现代都市行列。
其次,地铁是民生工程的重大项目。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
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普通百姓对出行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地铁以其高效、舒适、安全、便捷的特点,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最佳选择。在现代化城市里,人们追求“半小时工作生活圈”。也就是说,在半个小时内,能基本解决工作、生活需求。如果是步行,活动范围只能在两公里以内;如果是骑自行车,活动范围只能在10公里以内;如果是开汽车,活动范围只能在30公里以内;如果是坐地铁,活动范围将超过40公里。按目前南昌市城市规划的发展蓝图,城市发展规模基本框定在900平方公里左右。如果南昌市的地铁发展到四通八达的时候,普通百姓“半小时工作生活圈”的目标就可实现。城市面积的扩张与生活设施的完善往往难以同步。就以老城区与红谷滩新区来说,生活设施的差异就显而易见,尽管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快红谷滩新区的发展,但生活不方便的难题依然困扰着普通市民。南昌城市发展的特点是一江两岸,双城拥江,外带五个组团,在9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展若干个卫星城市或城市副中心。显然,生活设施的配套存在差异化,若要充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高效、舒适、安全、便捷的交通工具唯有地铁了。地铁,无疑是南昌百姓享受现代城市发展成果的快速通道。 最后,地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据了解,南昌地铁项目施工大多采用盾构法先进工艺施工,不仅减少土地占用量,对地面原有的生态环境基本不会破坏,而且将噪声、扬尘等降到了最低限度。“地铁时代”的到来,必将成为南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
三;项目实施过程的总结与评价
有轨道交通才能真正形成大南昌 如果仅依靠地面交通来建设大南昌,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建设大南昌,必须将几个卫星城纳入,而轨道交通能迅速拉大城市框架,做大南昌,拉近卫星城与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使人愿意选择到卫星城去工作、生活,这样才能使“大南昌”的概念真正付诸实施。解决交通的拥堵
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直接办法是提高道路的整体通行能力,但大城市中可供修建道路的空间十分有限,这就使为适应车辆增长而不断修建道路的做法受到了挑战。市中心区大量客流光靠地面交通显然是解决不了的。所以,在市中心区修建地铁,让在市中心出行的人转移到地下去,这是解决拥堵的最好办法。
结语
不久的将来,南昌的地铁便可建成,地铁的建设,将给区域地面上的物业,包括商业、住宅、写字楼等带来巨大的商机和人气。与此同时,地铁也将给南昌市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南昌现在是一江两岸的格局,住在新区只有靠地铁才能拉进与中山路、胜利路、八一广场等中心地段的生活距离。所以说,南昌地铁总的来说,利是远远大于弊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