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高速铁路路基AB组填料的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来源:知库网
2013年第7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No.7,2013 (总第233期) HE LLONGdlANG dlAOTONG KEJ (Sum No.233) 浅谈高速铁路路基AB组填料的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徐洁冰 (中铁五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东西部铁路建设的快速贯通,高原山区铁路的设计时速不断提高,其铁路建设中路基设计与施工 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路基本体、基床是构成高速铁路路堤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铁路基床分为基床表层、 基床底层两部分。作为高速铁路轨道的直接基础,基床表层是影响路基建设的重要部分。就铁路路基填料 的施工及检测进行统计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AB组填料施工;质量控制;检测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3)07—0033—01 1基本工程内容简述 基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保证施工场地排水通畅不积水。 我公司承担新建成绵乐(成都一绵阳一乐山)铁路客运 原地面处理后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基底无草皮、树 专线工程,工程设计速度200 km/h,基础设施速度目标值 根、垃圾等杂物且无积水;原地面基底密实、平整,坑穴处理 250 km/h,施工路段18.76 km,该路基主要为4个路堤段,总 彻底,无质量隐患;横坡符合设计要求。 长为13.5 km。 (2)本段路基表层为人工填土软土地基,软土地基厚度 路堤结构层采用A、B组填料,其中设计底基层采用粒 在0~3 m内采用换填法进行处理。 径不大于10 em的AB组填料,路基本体采用粒径不大于 采用挖掘机挖出地表软土,当挖掘至设计高程后,放线 6 cm的AB组填料。 测量复核高程,然后用压路机对基底进行碾压密实,检查基 (1)A级填料(优质填料)。 底承载力,紧接着就是等待AB组填料的分层填筑施工。 A组填料采用隧道弃碴细粒土含量小于13%的硬石 2.4 AB组填料的工艺流程 块、卵石土、中粗砂、碎石块、圆砾石、角砾土、砂砾经破碎改 (1)开挖路基本体至路基基床底层的最下部。 良加工经筛孔选择直径为6 em而成。 (2)测量放样边桩、中桩,并对高度进行复核,准确无误 (2)B级填料(良好集料)。 后做基底承载试验。 B级填料采用细粒土含量小于30%的且不易被风化的软 (3)用石灰撒出方格网并划分区域:上料区段、摊铺平 石土、角砾土和细砂、卵石土、圆砾土、碎石土、黏砂等为主料。 整区段,辗压整型区段、检测报验区段。 上述两种组填料的主要区别在于细粒土的含量大小,基 (4)试验段辗压遍数初步确定为5遍,静压2遍,弱振1 床表层应选用A级和B级的填料,该两种组填料以沉降少、 遍,强振1遍,静压在l遍。 渗水性、压实性能好、负荷承载能力强等众多优势而被广泛 (5)根据地下水位与路肩之间的关系,基床底层换填顶 采用。 底面下预留10 em施工O.05 m后中粗砂加一层复合土工膜 2路基AB组填料施工准备及施工工艺 再加0.05 m后中粗砂层。 2.1 AB组填料料源施工准备 (6)填料检测与填筑质量检测。 为了满足路基设计要求,保证长期供应稳定、质量可靠、 2.5路基填筑施工要点 质量检测手段易于操作的货源,对于路基AB组填料质量控 (1)下承层的处理。 制尤为重要。首先,我们结合工地施工周边的实际情况和设 彻底清除下承层表面杂物,洒水湿润。 计对AB组填料的质量要求,对AB组填料原材料(未加工砂 (2)测量放线。 砾石)拥有量较多的潜在供应商进行市场调查,然后通过招 检查施工现场附近的加密控制点或临时控制点,依据设 标形式确定一家规模较大、资金实力较强,AB组填料原材料 计资料按10 m一桩精确测放线路中心线和边线。设置钢丝 拥有量较多的厂家作为供应商。 绳基准线,严格控制标高。 因本工程对AB组填料粒径要求很高,从陆地和河道里 (3)分层填料。 面挖掘出来的砂砾石材料是不能直接作为路基填料的,为此 填筑压实应按照“区段流程法”横向全宽、纵向水平分 我们在招标文件里面要求供应商供应的AB组料是必须经 层填筑施工。作业区段划分:底层准备区段,摊铺区段,碾压 过破碎机 ̄i-r-破碎后粒径、质量满足不同路基填筑部位的半 整形区段,检测报验区段。 成品。AB组填料在采购进场前,试验人员到加工现场对AB (4)摊铺整平。 组填料的级配、含泥量、含水率、粒径等指标逐一进行检测, ①应以摊平机的能力和进度,合理计算卸料需要量,保 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AB组填料质量可靠,货源稳定。 证摊铺作业能够连续进行。 2.2机械设备施工准备 ②匀速摊铺速度一般为1.0—3.0 m/rain。采用2台摊平机 对于路基工程施工所需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及压路 全断面梯队式摊铺作业,摊铺机前后作业距离为8—10 m。 机等机械设备,按照施工组要求进行合理配置。设备进场 ③基床表层以下的级配碎石的摊铺可采用摊铺机或平 后,应及时进行保养、调试,并对所进场设备数量、设备性能 地机进行,每层的摊铺厚度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严格控 状态等情况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报检。 制。用平地机摊铺时,必须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 2.3原地面、换填基底清理准备 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 m,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 (1)本路段位于平原地区,地势较平缓,路堤填筑前,采 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 用推土机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采用小型挖机在路 (下转第35页) 收稿日期:2013—02-28 作者简介:徐洁冰(1979一),男,贵州习水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33・ 第7期 杨韬:实例探析山区公路路基滑坡的防治措施 总第233期 护只作局部钢筋混凝土框格锚索加固,大部分坡面是混凝土 下,采用坡体减载+抗滑挡土墙+喷射混凝土护坡是防治一 框格护坡简单加固而不能隔水,减载后的边坡仍然存在不够 般路基滑坡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 稳定的土层,降雨后坡面地面水渗入边坡坡体,在坡体内的 3.3 2011年s308线K180+500一KI81+000整体路基滑 薄弱面再次形成滑动面,发生二次护坡;滑动坡脚的处理从 坡防治工程 设计上就处理不当,通常采用坡体减载措施防治滑坡,在滑 (1)工程概况:纵向长度为500 m,坡体为古滑坡体,滑 动坡脚应设置抗滑挡土墙。 动土体很厚,坡脚修建乡村公路对自然坡体切脚和扰动而诱 (5)补救措施:增设抗滑挡土墙,然后对局部坡体加固 发,影响范围较大,坡体上和路面上均出现大量裂缝,两侧房 处理。 屋多出开裂,甚至一些房屋有明显的倾斜。 (6)结论:滑坡防治问题中,要首先充分考虑水的因素, (2)措施方案:由于路段通过小城镇,搬迁难度很大,决 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隔水的问题;抗滑挡土墙在一般滑坡防 定了必须就地防治,不容许考虑回避措施和坡体减载措施; 治中占重要地位,要正确看待它的作用。 滑动土体很厚,影响范围大又决定了一般防护措施不能有效 设想:该项目如果采用坡体减载+抗滑挡土墙+喷射混 防治;最终采取抗滑桩进行防治。 凝土护坡+排水设施措施方案进行防治,结果肯定完全不一 (3)防治结果:成功防治,成功因素为只要外业资料掌 样,成本也不一样。 握齐全,设计合理,抗滑桩对滑坡的防治一般都是极有效的。 3.2 2009年¥311线K23+300一K23+370左侧上边坡滑 (4)结论:在特定条件下的大型滑坡防治中,抗滑桩不 坡防治工程 但是极其有效的措施,而且也是相对经济的措施。 (1)工程概况:纵向长度为70 m,坡体为古滑坡体,没有 3.4 2010年¥31I线K180+600~K180+935隧道工程 人为扰动,但原有边坡无防护设施,在自然环境变化影响下 (1)工程概况:该路段其实原有公路是绕山脊布线的公 随时间推移不断发展形成滑坡,坡高80 m。 路,在山脊的一侧约200 m段落的路基完全处于古滑坡体 (2)措施方案:坡体减载+抗滑挡土墙+喷射混凝土护 上,该路段又是库区改建公路,建设过程中对古滑坡体进行 坡(厚度5 cm),坡体减载分三级放坡开挖,总坡高80 m,平 了扰动,刚建设完成不久而发生了特大滑坡,滑坡堆积形成 均坡比为1:1.2,坡体为堆积的较松散的砾石土。抗滑挡土 新的坡体阻断了公路走向。 墙高度为4.5 m,厚度2.0 m(由于坡脚的土体是比较稳定的 (2)措施方案:不容置疑,用不着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就 地防治恢复,不论采取何种措施方案都耗资巨大,而且可行 土体,挡土墙的厚度适当减薄),总耗资180万元。 (3)防治结果:成功防治,成功因素为喷射混凝土护坡 性很小;绕山脊公路从山的一侧到另外一侧,隧道通过可以 充分解决地面水渗入减载后的边坡内部的问题,抗滑挡土墙 巧妙回避了滑坡造成的影响。 固脚牢固的控制滑坡再度发展。 (3)结论:隧道的造价虽高,但在特定条件下,采用隧道巧 (4)结论:说明在坡体减载土石方工程量不太大的情况 妙回避公路滑坡路段无凝是最便捷,又是相对经济的措施。 (上接第33页) (5)洒水晾晒。 在路基碾压过程水分会有所散失,填料的含水量应控制 3.3路基基床以下路基检测标准 基床以下路基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 平整度检验标准表。 在最佳含水量的2%~一2%,当含水量过低时,应洒水湿 润,当含水量过高时,应将填料翻松晾晒到最佳含水量为止。 (6)碾压夯实。 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先静压 后弱振,横向轮迹重叠不少于4JD c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 重叠不小于2.0 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错开不少于3 m, 在辗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防止松散、起皮现象等 现象产生。 (7)埋设沉降观测桩。 埋设沉降柱时与侧向位移边柱及预留沉落应按设计要 求埋设和保护沉降观测元件及沉降变形观测,及时整理、分 析观察数据,发现路基变形异常时,要立即停止填筑,并采取 相应处理措施。 3检测 3.4检测效果 3.1试验检测控制和检测方法 (1)原地面处理前,静力触探试验或动力触探试验,复 核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报建设、设计、监理变更。 (2)原地面处理后,静力触探试验或动力触探试验,复 核地基承载力。 (3)路基填筑前,取土场选择,现场取样,做室内土质分 析试验,确定路基填料。 路基实压度检测:基床以下部分,每90 cm做K30,每层 检测实压度。 (4)填料、岩块必须达到大型击实仪击实试验标准的 100%,K30标准≥1.5 MPa/m。 3.2基床底基层检测标准 基床底基层检测标准见表l。 表1 基床底基压实标准表 试验结束后对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单取土方数量所消耗 的实压功率作为指导施工数据,抽样检查数量为每10 000 m3或 士I生变化明显时检验一次颗粒级配曲线,检查填料颗粒粒径,级 配均满足压实要求。 4总结 本段路基填筑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 工工艺组织施工,填筑为路基横向全宽。从试验数据分析, 改段路基填筑质量符合施工设计要求,路基试验施工方案可 行,满足轨道结构稳定性要求,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机械设 备等满足施工要求,确保列车安全、高速、舒适运营。 参考文献: [1]铁建设[2O06]158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 技术指南. [2]杨广庆.路基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维修规则[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 社,2001. [4]王瑷琳.高速铁路路基施工及维护[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 社。2010. [5]杜永昌.高速与客运专线铁路施工工艺手册[M].北京:科学 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