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无表式)
工程名称: 广元市工农组团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还建房工程
工程地点: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
施工单位: 成都民正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成都民正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人: 朱锋
编制日期: 2012 年 2 月 29 日
审批负责人:
审批日期: 年 月 日
广元市工农组团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还建房工程高层建筑
施工测量放线专项方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第2页
1.项目整体概述〃〃〃〃〃〃〃〃〃〃〃〃〃〃〃〃〃〃〃〃〃〃 第2页 2.现场施工情况〃〃〃〃〃〃〃〃〃〃〃〃〃〃〃〃〃〃〃〃 第2页3.工程测量必备条件〃〃〃〃〃〃〃〃〃〃〃〃〃〃〃〃〃〃 第3页 二、测量仪器及测量人员的配备〃〃〃〃〃〃〃〃〃〃〃〃〃第4页
1.测量仪器配备〃〃〃〃〃〃〃〃〃〃〃〃〃〃〃〃〃〃〃〃 第4页 2.测量人员配备〃〃〃〃〃〃〃〃〃〃〃〃〃〃〃〃〃〃〃〃 第5页 三、施工控制网测量〃〃〃〃〃〃〃〃〃〃〃〃〃〃〃〃〃〃第6页
1.工艺流程〃〃〃〃〃〃〃〃〃〃〃〃〃〃〃〃〃〃〃〃〃〃 第6页 2.施工方法〃〃〃〃〃〃〃〃〃〃〃〃〃〃〃〃〃〃〃〃〃〃 第6页 四、高程控制〃〃〃〃〃〃〃〃〃〃〃〃〃〃〃〃〃〃〃〃〃第7页
1.工艺流程〃〃〃〃〃〃〃〃〃〃〃〃〃〃〃〃〃〃〃〃〃〃 第7页 2.施工方法〃〃〃〃〃〃〃〃〃〃〃〃〃〃〃〃〃〃〃〃〃〃 第7页 五、竖向垂直度测量控制〃〃〃〃〃〃〃〃〃〃〃〃〃〃〃〃第8页 1.垂直度分阶段控制层与控制点〃〃〃〃〃〃〃〃〃〃〃〃〃 第8页 2.分层阶段轴线点控制方法〃〃〃〃〃〃〃〃〃〃〃〃〃〃〃 第9页 3.楼层测量预留孔留置控制及做法〃〃〃〃〃〃〃〃〃〃〃〃第10页 4.竖向投测的基准标准〃〃〃〃〃〃〃〃〃〃〃〃〃〃〃〃〃第12页 5.垂直仪作竖向轴线投测〃〃〃〃〃〃〃〃〃〃〃〃〃〃〃〃第13页 6.垂直度控制措施〃〃〃〃〃〃〃〃〃〃〃〃〃〃〃〃〃〃〃第13页 六、施工抄平放线〃〃〃〃〃〃〃〃〃〃〃〃〃〃〃〃〃〃第14页
1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广元市工农组团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还建房工程 建设地点 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 建设单位 广元和洋实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重庆宏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监理单位 四川省城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1.项目总体概述
广元市工农组团改造项目一期还建房工程本项目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具体地理位置为广元市北面工农镇。13--14#建筑地上31层,其中包括29层住宅及2层商业裙房。13-14#设计标高,±0.000相对绝对标高487.000。建筑高度96m;总建筑面积28297.39㎡。本工程框剪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15--16#建筑地上31层,其中包括29层住宅及2层商业裙房。15-16#设计标高,±0.000相对绝对标高484.450。建筑高度96m;总建筑面积28297.39㎡。本工程框剪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2、现场施工情况
由于本工程为框剪—核心筒结构,高层单体建筑,层高不一、楼面跌级、设主副核心筒布局,外围成矩形。因此,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平面尺寸、间距、标高、位置准确,尤其是高层竖向垂直度等测量控制放线准确,必须制订专项测量放线施工实施方案
2
。
3、工程测量必备条件 (1)工程测量的准备工作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是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按照设计要求,将建筑物的平面尺寸、标高、位置,测放到建筑物的实建地上或建筑物相对应的位置,为施工提供各种放线标志作为按图施工的依据。 1、测量施工前要做好工程施工图纸的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轴技术 准备 线控制网形式,施工场地测量等。 2、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布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及时解决。 3、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校准检定。 1、施工前,组织负责测量工作的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对设计图纸中的轴线关系、几何尺寸、高程、各节点的坐标等进行复核,以确保测量放线数据的准确可靠,并制订先进可行的工程测量方案。 2、测量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施测前,仔细阅读测量仪器的说明书,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测量人员学习熟悉测量误差分析理论,实施测量的过程中,可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 1、为提高工程测量的效率,减小误差,确保测量精度,选备精度高、施测 准备 测量仪 器准备 性能好、施工简便的测量仪器。 2、各种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均须经有资质的计量鉴定单位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限内,方可投入使用;施工过程中,对测量仪器定期进行校准、保养。
(2)施工控制点布置原则
①、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经纬仪、钢尺进行轴线网点的测设。轴线网作为建筑物定位、放线的依据,轴线控制网的测量,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进行。
②、场地平面控制网和建筑物主轴线,根据复核后的测量控制点准确定位测量,并放设轴线引测定点,平面控制网点间距满足现场施工放线要求,不宜大于所用钢尺长度。 ③、施工场地的平面坐标、高程及建筑物的主轴线等控制点标志,选择在不会受到损坏的地方进行牢固埋设,并做好埋设地点的标志记载,
3
(3)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和引测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平面控制网拟分三级进行控制:
控制网 级别 控制点的设置 作用 控 制 网 业主及规划部门起控制全局的作用,是其在用地范围内提供的首级控制网 他各及控制网建立和复核的各红线界桩点、测量控依据。 制点。 在整个建筑场地内建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引起的基二级控制网 立统一的控制网,作为建点,为下一级平面控制网提供测量筑物的定位、放线的依据,依据,并为易受破坏的下一级控制设于基坑外。 网提供恢复和校核的基准。 三级平面控制网在二级平面控制网的 为±0.000以上结构的轴三级控制网 基础上引测建立而成,线引测提供基点。 设于结构首层楼面上。 平面控制点布置示意图
二、测量仪器及测量人员的配备
2.1、测量仪器配备
本工程项目具有地下室深度深、±0.00以上结构高度高、建设周期长等特点。施工过程中拟投入的主要测量仪器如下: 名称 全站仪 型号 TC1800 数量 2台 技术参数 角度测量精度±1,距离测量精度''备注 ±1mm+2ppm.D 4
仪器精度(一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偏经纬仪 J2 4台 差):+2'';望远镜放大率:30×;最短视距:2m 一测回垂直测量标准偏差:1/40000,100米出光斑直径(mm/m)≤6mm,激光测量距离(m):白天≥120;夜晚≥300,最大倍数25× 每公里往返测量标准偏差:+1.5mm(普通标尺)、+1.0mm(铟钢标尺);放大倍率:32×;最短视距:1.6 m;补偿工作范围:+14';补偿安平精度:≤±0.3'' 激光垂准仪 DZJ3 1台 水准仪 DSZ2 5台
2.2、测量人员配备
设立专门的测量放线组,由专职测量人员全面负责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测量人员均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有组织测量人员学习熟悉测量误差分析理论。实施测量的过程中,可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
三、施工控制网测量
5
3.1、工艺流程
对原控制点复测检核→现场选定加密控制点,埋石或打木桩,并编写点号→现场实测→内业平差计算坐标。
3.2、施工方法
(1)按照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用经纬仪、水准仪、钢
尺进行网点的测设。
(2)按照整个建筑场地内建立统一的控制网,作为局部定位、放线的依据。
(3)施工控制网的测量,遵循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进行实测。
(4)施工控制网点的布设和网点布设间距应满足建筑物施工定位放线和技术监督的要求,并与总平面图相配合,以便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有足够数量的控制网点,为施工提供定位测设及技术复核的标志。 (5)施工控制网点的测量,进行闭合误差校核,误差值1/5000内,可按比例修正,超出允许误差值时,再复测。
(6)本工程使用全站仪测设施工控制网点时,测量不少于一个测回(往返测为一个测回)。
(7)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使用钢尺量度时,做到将钢尺两端尽可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后方可进行尺量。
(8)施工控制网点、水准点及建筑物的主轴线等控制点标志,应设置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位,并用混凝土包护。 四、高程控制
4.1、工艺流程
对原高程控制点复测检核→现场选定加密控制点,埋石并编写点号→水准测量→内业平差计算高程。
6
4.2、施工方法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准确地引测到施工场地附近便于监控的相应位置上。用于监控的水准点位置,应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形。
(2)高程的引测进行往返一个测回,其闭合误差值不得大于Ⅱ等的
n1/2值(n为引测站数)闭合误差值在允许值范围内,并按水平距离比例相应修正。
(3)建筑物各层柱筋接驳安装完毕后把水准点结合该栋建筑物相应的标高引测至竖向钢筋上,用红油漆标示,再按施工图在柱筋上相应位置标上梁(板)底及板面等的标高标记(包括:楼板的跌级、斜水和预埋件等)。在拆除模板后把水准点标高精确引测到柱上并选择便于向上传递的位置作好标记。
五、竖向垂直度测量控制
采用激光垂直仪分作阶段控制层,能保证自动精平误差在10''左右。否则,过高则误差大。
计划首层至6层为第一次(阶段控制层),6层后每隔10层做一次(阶段控制层)、(约30米左右),直至消防水池层顶盖(层面)。
5.1、根据核心筒高度及其建筑层高度、垂直度和高程分段进行引测:控制点具体设在首层(±0.00m)、6层(+20.0m)、16层(+50.0m)、26层(+80.0m)、31层(+97.0m)、
详见(附图1)垂直度分段控制层立面示意图。
为减少误差累积,各阶段控制层的平面控制网点,用垂准仪从下一控制层的控制点引测,以之作为本阶段内各施工楼层引测的依据。详见控制点分布图、垂直度控制图。
7
垂直度控制点分布图
5.2、各阶段层内的轴线控制点先用吊线锤法从控制点逐层向上悬吊引测轴线和控制结构的竖向偏差,然后每三层从阶段控制层的控点用垂测仪引测复核,即每层采用吊线坠法和每三层用垂测仪交替控制结构的垂直度,以减少累积误差。吊线锤法和垂准仪交替控制垂直度,示意图如下:
8
5.3、本工程控制轴线上墙柱较多不利于仪器通视观测,因此楼层测量预留孔须偏离轴线留置。观测预留孔留置于各层楼板上,核心筒外布置控制点
控制点测量依据的做法:
先从楼板上预留4个洞,该洞是用与将下层控制线引往楼面,再依据这4个控制点进行井字形轴线控制。4条控制线贯通整个楼边,然后在控制线的头尾进行吊线,与下层进行复刻,并以该依据进行外围墙柱的控制线放样。并且各隔10层进行一次控制线的外围吊线复核及内部垂直仪复核,井将误差记录进行调整。 留孔尺寸为200×200mm,预留孔要盖上活动盖板,
5.4、预留孔及±0.00控制点做法
由于±0.00层人员走动较频繁,控制点测放到楼面后需进行特殊保护,控制点穿楼层时需在浇筑砼前预留200×200mm的孔洞,浇
9
筑砼后需测放引线在各楼层。
(1)、±0.00楼面点位做法(见下图)
注:A、将钢板预留在砼楼面上,然后打上阳眼标示中心点位置。
B、四周用水泥砂浆批荡批筑成50mm高护栏,并设5mm厚钢防护盖板。
(2)、穿过各楼层做法
注:砼浇筑前,在预留孔洞设置空心木盒。浇筑砼后木盒不拆除以防
楼面垃圾物堵塞孔洞。对点时用麻线绷紧在小铁钉上以便找准中心点,用完后将麻线拆除,以免堵塞孔口。 5.5、竖向投测的允许偏差
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线引至结构表面上,并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基准。轴线的竖向投测,以建筑物轴线控制桩为测点,竖向投测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10
总高度(m) H≤30 30 (1)首先将激光垂准仪安置在地面控制点上,进行严格对中,整平。 (2)接通激光电源,起辉激光器,即发射出铅宜激光基准线,在楼板的预留孔上放置绘有坐标网的接收靶,光斑所指示的位置,即为地面控制点的铅直投影位置。 (3)测量时,为了消除竖轴不垂直水平轴产生的误差,需绕竖轴转动照准部,让水平度盘分别在0º、90º、180º、270º四个位置上,观察光斑变动位置,并作标记,若有变动,其变动的位置成十字的对称型,对称连线的交点即为精确的垂准仪正中点。测量操作流程如下图: 允许偏差(mm) 5 10 15 20 25 30 11 垂准仪测量操作流程图 (另详见放大图附页4) 5.7、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的施工措施、要求 (1)为减少误差累积、提高测量精度,各阶段控制层的基准高程采用全站仪进行控制,使用测距功能将地面标高引至各段(控制层)的接收平台,每个控制层应选择四处基点分别向上引测,当四个点的标高差值小于3mm时,应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段的控制标高,否则须重新引测。 (2)层段内各层楼面的标高采用50m钢卷尺由该层段的起始标高点引测,再使用水准仪引测的标高传递至施工所需位置。 5.8、垂直度控制校核鉴定 本工程除了使用内控法进行垂直度控制的同时,也须使用外控法进行 垂直度测量跟踪。测量方法应“以内为主,以外为参考”,外控法具 操作如下: 12 垂 体 1、在项目现场周边约250~300米范围内进行控制网的布点,并进行闭合测量,计算各点的坐标。 2、以控制网点为基础,测得建筑物内部四个控制点坐标,并以首次测量数据为标准。 3、在往后每隔5层结构的施工放线后,在楼面进行不定点设站,利用全站仪以楼下周边控制网点为参照,进行反算该设站点坐标。 4、得出该坐标后进行测量并记录,在内业中对此记录就行复算,看是否与图纸对上。如出现较大误差,应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确定。 六、施工抄平放线 施工层放线时,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再测设细部轴线和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放线的允许偏差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目 L≤30 30<L≤60 60<L≤90 L>90 允许偏差 ±5 ±10 ±15 ±20 ±2 ±3 ±3 ±3 2、将平水标高引测在混凝土柱的一定高度位置上,与混凝土柱相连接的墙体相应位置应放出墙体的垂直边线,窗台、窗顶、门顶、洞底、洞顶等标高,作为砌砖的依据。 施工主轴线长度L(m) 层放线 细部轴线 承重墙、梁、柱边线 非承重墙边线 门窗洞口线 砌砖施工的抄平放线 装饰施工的抄平放线 1、先根据各层平面的轴线和建筑施工平面图,放出墙体的平面轴线、墙边线及门窗、洞口等位置(先安装门框后砌砖的应标记门的开启方向)。 1、室内装饰:根据施工图放设出相应的墨线,包括脚线、墙裙线、顶棚顶高程线、梁底水平线、装饰线及窗台、门窗顶、压顶、楼梯步级等墨线。 2、天面防水层、找平(坡)层等应按图纸要求放控制线。并在其完成面上按图纸和规范要求,结合各种隔热层块料规格放出脊缝、顺水缝、伸缩缝、饰面层收口及分隔缝的控制线。 3、凡镶贴各种规格的饰面材料应按块料的规格和设计要求的图案等放出分格、分色、跌级的布料墨线及收边、收口、斜水等控制线,楼地面应统一放线,力求饰面缝线纵横畅顺。 13 安装施工的抄平放线 安装施工过程中对管线的走向、埋设位置等必须根据结构及装饰施工阶段的墨线进行施测,施工前按机电图纸要求放线定位,以确定管线、槽盒及有关埋件等在各开间内的相对位置。土建必须为机电施工提供有关的轴线及高程等,使建筑物各专业施工都在统一的测量控制中。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