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公司金融》读后感

来源:知库网
《公司金融》读后感

《公司金融》读后感

一、摘要

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要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1]。法国Exacta有限责任公司在他国投融资、运营,最后退出的计价货币均为美元,在资金汇兑上确实存在一定风险。但不考虑跨国经营的政策风险以及不恰当的汇率对冲反而是在破坏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二、正文

Exactra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精密机床的生产,约有1的销售额来源于美国地区,近六分之一的对美出口额需要承担利率风险。按照预估的南卡罗莱纳工厂的投资额亿美元、净利润5200万美元及销售收入亿美元的回报情况,简易测算静态回收期为年,预计销售净利润率为%[2]。而在传统意义上,各机床加工强国中各优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研发投入及专一定位。例如:德国、瑞士机床以各种专用著称,每一个企业专注于自己领域;机床检测领域独占鳌头的海德汉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就占其整个销售额的16%[3]。按照技术跟随策略的观点测算,倘若Exactra在美国完成建厂,待其产生效益后,整个公司应每年应在新型、高端领域的研发投入新增为6720万美元。在美国联邦税改法案中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1%的情况下,策略测算Exactra得到的税盾约为万元。在未能正式推出产品之前,每年应投入的费用化研发费用约为万元。在不考虑其他税收、费用的情况下,每年毛利润可以达到亿美元,项目回报情况较为可观。但我们同样需要考虑、评估风险。

我们注意到,潘格劳斯先生拟采用发行以美元计价的外国债券作为项目启动资金,通过美元投资与美元负债匹配的方式对冲货币风险。需要警惕的是,在不考虑静态回收期期间收益波动,维持现行的向里昂采购零部件及支付总部的管理费及专利费规模或比例及不扩大再生产规模的前提下,在年后,即静态回收期到期(通常意义上动态回收期略长,暂时忽略货币时间成本)后,其所产生的所有收益是面临汇率风险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的是,工厂一旦在年后的某一天选择结业、出售,其所产生的净值同样需要面对汇率风险。

潘格劳斯先生还试图通过年初以预期收入为标尺卖出美元远期合约,规避汇率波动也是不现实的。一、南卡罗莱纳工厂无法准确估计年销售额,当预估销售收入不准确时,被寄希望于对冲汇率风险的远期合约份额就无法确定。当现货市场与远期无法达到匹配,必然有部分敞口裸露在风险中。二、即便能够依据手头拟销售合同及过去多年客户历史订单对销售收入做出精准预判,利用单一远期合约做对冲仍不现实。销售与资金的回笼是一个动态、滚动的过程,而签订远期合约则是静态的、一次性行为。类似于这样的风险规避措施,我们需要警惕事件在南卡罗莱纳工厂的重演。

同时,潘格劳斯先生似乎还遗漏了跨国投资最主要的政策风险的考虑。按照现行特朗普政府对待进出口政策,政策风险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权重急剧上升。欧盟警告美国,对进口汽车或汽车零件征收关税,将伤害到美国国内的汽车产业,并可能导致贸易伙伴对价值2940亿美元的美国出口商品采取反制措施[4]。对于部分需要依赖于里昂方面的进口,南卡罗来纳工厂是否能够在美国当地找到有效的替代品,值得考虑。同时,常规项下的贸易战是否会衍生到资本项下,是否会引起资本项下自由流通外汇政策的调整还需警惕。

因为北美业务量大,集团就做出在当地开设新工厂的决定略微有点冒失。诚然,对于一个跨国企业试图通过在他国开设工厂的形式,一方面消除运输成本,另一方面更进一步

贴近需求者,进而获得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因为国情、社情的不同,导致各个企业内部存在各式各样的利益诉求者群体,如工会、妇女保护组织等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下的被美国通用公司收购韩国大宇汽车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之一。只有深入了解当地情况,评估好各方面的风险点,才是投资的决策基础。

三、关于案例的反思

作为一名从事财务工作的管理人员,一方面需要兢兢业业的开展各项工作,努力夯实自身技能,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的强化、提升风险防控意识跟能力。Exacta有限责任公司的案例给我三点启示:

一、抓住主要矛盾,找准关键风险点。我们需要借鉴主成分分析法的观点,不断的将多维的风险点进行降维,精准得找到现阶段得风险焦点。依据公司发展阶段得风险偏好,采取适当得措施,或规避,或忍受。

二、对冲风险,需要考虑风险的动态性。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在发展的时间轴上,我们需要不断的去调整对于事件的认知,包括对它的风险评判尺度。为了能够使得风险控制的尺度宽松有度,我们需要在集团的领导下参与构建全面的风险防控体系。在关键性的风险节点,努力构建可操作、能够量化的指标以指导、应对风险的防范及化解工作。

三、决策程序还需更加完善,严谨。为了实现出资人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在开展投资前的可行性分析、项目经济指标测算、社会效应等对投资结果存在重大影响的前期性工作,把好财务关,守好风险门。

四、后记

在如此炎热的季节静下心来研读近800页厚厚的金融书籍,着实不易。不同于上次那本《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本书通篇贯穿着大量的理论、公式与数据,经常读着读着就神游到另外的精神世界里去了,然后又强行把自己拉回到书中啃着生涩的金融语句。虽然内心比较拒绝这类书籍,但金融领域作为高级管理人才不可或缺的理论体系部分,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更好的与实践结合,好不容易看个大概,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