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来源:知库网
学科 年级 体育 电子邮箱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单元(或主题)名称 1.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旨在通过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方式,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使学生了解足球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锻炼方法,初步让学生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乐趣,激发活动兴趣;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练方式,掌握足球脚内侧踢球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柔韧性,提高学生力量及耐力素质,提高综合控球能力和在游戏、比赛中灵活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探究意识、竞争意识和良好的体育道德,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的优良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及各种网络资源自学自练和自评互评能力。 2. 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运动参与:使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锻炼方法和基本比赛规则,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乐趣,提高参与意识。 运动技能:通过多种学习方式,了解足球的锻炼价值和足球踢球的基本知识,学生能掌握多种方法的运球技巧,养成观察场上情况和保护球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控球能力和在比赛中灵活运用的能力。 身体健康: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灵敏、力量及耐力素质,学生的基本体能有所改善。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学习,学生初步建立团队合作探究意识和竟争意识,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不断增强自尊与自信,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重点:学习足球理论及足球的多种踢球方法。 单元难点:掌握运球突破技术,提高学生综合控球能力及比赛中灵活运用的能力,增强学生自尊与自信,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一、足球理论、熟悉球性及脚内侧踢球游戏(2课时) 二、足球脚内侧踢球技术(2课时) 三、足球运球绕杆射门(1课时)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脚内侧踢球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课型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学习脚内侧踢、停球技术。脚内侧踢、停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我校初中足球教学必修部分,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大多数在七年级和八年级时对足球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习者分析 1、学生上过足球课,接触过足球,对足球游戏非常感兴趣和喜爱;有很浓的学习兴趣。 2、但绝大多数学生不懂足球,不会足球的技术动作。少部分学生曾经在电视上看见过。 3、学生综合水平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区别不是很明显。 3. 学习目标确定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脚内侧踢、停球技术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4.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支撑脚的位置和脚触球的部位 难点:支撑脚的弯曲主动迎球后撤时间 5. 学习评价设计 一、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创造、去发现、去解决问题,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渗透到知其意、明其利、乐其趣的自主性活动中去。二、主体引导激发情趣:由教师直观演示动作方法,学生模仿练习,逐渐加深难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认真练习。三、开开心心玩游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课堂气氛,在游戏比赛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四、稳定情绪恢复身心;一堂课下来,学生会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中,为了更好地放松,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能使学生恢复身心。同时,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我大胆尝试,让学生创编,并教育学生要讲卫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让学生在快乐和有所收获中结束本课的教学。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环节一:导入与热身 教师活动1 1. 教学常规,安排见习生 2. 慢跑一圈 3. 徒手操 a. 体转运动b.踢腿运动c.膝关节运动d.踝腕关节运动e.弓步运动 球性练习 1.双脚捣球2.交替踩球3.交替推、拉球4.颠球 活动意图说明: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渗透到知其意、明其利、乐其趣的自主性活动中去 环节二:实践与体验 教师活动2 一、游戏:“耍猴子” 1.简单的介绍足球的发展与情况。 2.提出问题:在足球比赛中用什么样的脚法踢、停球最常用、最准确、最稳妥? 二、脚内侧踢、接地滚球 学生活动2 1.了解足球的发展与情况 2.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1 1. 集合,与教师一起练习,充分活动开相关肌肉、韧带,提高兴奋性 2. 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3. 学生进行30秒颠球赛。 4. 教师参与,与夺冠学生比一比,看谁颠的多。 学生活动 1.由刚才问题引出本课内容,教师讲解动作1. 学生模仿练习 要领,并示范动作。 踢球包括五个技术环节:助跑→支撑→摆腿→击球→随前动作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给予口令提示。 ①两人一组相距5米踢、停球练习 ②拓展与延伸练习 重点:主动上前迎球 难点:停球位置 游戏:“跨下传球” 1. 学生传球失误需本人重新完成 2. 先传完球的一方获胜 活动意图说明 由教师直观演示动作方法,学生模仿练习,逐渐加深难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认真练习。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课堂气氛,在游戏比赛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环节三:调节与评价 教的活动3 1.放松牵拉 2.教师讲评、总结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4.收放器材 活动意图说明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能使学生恢复身心。 2. 进行脚内侧踢球,体会支撑脚的站位和踢球腿的摆动,掌握内侧触球部位,力求动作正确、连贯、协调。 3. 优秀同学示范动作。 4. 明确重点,分组练习。 5. 练习中相互观察,相互纠错。 6. 踝关节放松,学生不断总结后撤时机。 1. 学生分成四队 2. 遵守游戏规则,积极参与 学的活动3 1. 随音乐、语言提示,师生共同放松 2.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7.板书设计 8.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返往跑3组3×20m 9.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由教师直观演示动作方法,学生模仿练习,逐渐加深难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认真练习。三、开开心心玩游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课堂气氛,在游戏比赛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10. 教学反思与改进 这节课主要内是足球脚内侧传接球,通过游戏、熟悉球性来做准备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基本部分教学中,先讲解示范,然后让学生梖据要求练习,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动作技术。在练习中教师巡回指导和主动与,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习效果更加明显,从而使课堂教学组织活而不乱,生动有序。 这节课通过游戏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大了练习强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评价法提高学生对自己、对他人评价的能力,让学生感知获得进步的喜悦,调整与改进学习活动。虽然比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基本部分有些同学活动不积极,在传接球练习时,个别学生有散漫现象,不过后来跨下传球游戏中,解决了这些缺点。在以后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设置教学场地器材等,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