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12课 鸦片战争 导学案

来源:知库网


第12课 鸦片战争 导学案

【课标要求】掌握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性质。

难点: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学习方法】联系当时的国内国际背景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结合《南京条约》分析鸦片战2.战争过程

(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在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展:1841年初,强占_ _,威逼广州。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 _,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 》。美法等强迫清政府签订《 》、《 》等条约。

签订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比两次鸦片战争,体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学习过程】

一、鸦片战争(第一次)(1840-1842年)

1. 爆发背景和原因

背景: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形势 西方: 高速发展,为争夺广阔的

而疯狂扩张。

中国:处于 社会晚期,清朝 ,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完成下表,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 英国 政治 腐败的封建专制统治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 落后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财完成了工业革命 政困难 军事 军备废弛 船坚炮利 思想 愚昧无知 开放进取 外交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综合实力 强大 腐朽落后

(1) 根本原因: (2) 直接原因::林则徐 (1839.6)

①从18世纪中期起,英国向中国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从中国购买生丝、茶叶和药材。在两国的这种正常贸易中,中国处于 地位。 ②为了扭转 ,英国向中国走私 。

鸦片输入的危害:掠走中国大量 ,并严重摧残着中国人民的健康。

③虎门销烟:面对鸦片在中国的泛滥,两广总督 等上书道光帝,请求禁烟。

1839年6月, 在 海滩当众销毁大量鸦片。极大地鼓舞了 。 英国政府闻讯,决定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探究一】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不正确。林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只是英国找的一个借口而已,没有禁烟运动,它也会找其它借口侵略中国。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需 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经济军事力量强大的英国必然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而又闭关锁国、政 治腐朽、军备废驰、经济落后的中国。此人观点,夸大了的事件发生的偶然性,没有看到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条约 内容 危害 割地 破坏了中国的 主权,开 了 的先例 赔款 开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 ,阶级矛盾尖锐 《南京条约》 打开了 门户,便利了资本主开埠 义 , 破坏 权 议定关 税 中国开始丧失 权 《五口通附商章程》 破坏了中国 自主权;扩件 《虎门条大侵华利益;为列强后来建立租界提供约》 了借口

4.影响:

(1)政治上:中国 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2)经济上:中国被迫卷入 ,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冲击中国的 经济,被迫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3)总之,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探究二】.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假如你是当时的清朝皇帝,你有什么办法让 中国在这次战争中获胜? 战败原因: 根本原因:制度落后(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 客观原因: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 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战争领导者 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 办法:因为英国远隔重洋,战争后勤供应困难,可与英国打持 久战;利用敌人对我国地形不熟,缺乏群众支持的弱点,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组织民众,打人民战争;坚 决抵抗英国的侵略,调动全国兵力,全力抗敌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

①根本原因:19世纪五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 ②直接原因:英法美企图通过 扩大侵略权益遭到拒绝。 【探究三】 材料一: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四万万人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 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了中国大门,就能大量销售商品,获得高额利润。 材料二:鸦战前后中英贸易(单位:万英镑) (1) 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年份 1840 1842 1845 1846 输华商品总值 52.4 96.9 239 140 材料三: (2)假如你是受雇于英国商人的市场调查员,结 合当时中国实际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国家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中国 3.6亿 0.75便士 洪都拉斯 14600人 934.5便士 (3)面对这种情况,英国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2.经过:。

(1) 年10月 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2) 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 ,清政府战败求和。 3.结果: 1858年,先后与俄、英、法、美签订 ,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同英法俄签订 。 内容 危害 《_天津条约_》增开沿海沿江十开埠 处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增开_天津_为商埠;共11处。 使侵略势力深入到 赔款 《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增 至800万两白银 进一步加重 ,激化社会矛盾 割地 《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给英国 进一步破坏 《_天津条约_》允许外国人到_便利列强以此为护身符进行不法活动。 其他 内地_游历、经商和传教;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列强取得中国内河航运权。 岸通航等。 美俄两国趁火打劫,特别是俄国,强占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当时在位皇帝是咸丰,中国丧失领土最多,沙俄也是没费一兵一卒)

4.影响:

(1)使中国丧失 大片领土 , 主权受到更加严重侵害,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清政府 结构发生变化。如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3)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 ,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4)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探究四】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分类比较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继续战争原因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战争性质 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战争结果 都是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方式 都是通过武力征服 侵略国家 英国 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 侵略时间 两年多 四年之久 战争过程侵略范围 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 扩大,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 扩大开放口岸和割地 开5口,割香港岛 增多。增开11处,英增割九龙司,沙俄割 战争危害和影响去我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主权破坏 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玻坏,外国侵略势力 权被破坏 由中国沿海进入中国内地。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社会性质 [精讲点拨]

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相对于殖民地而言,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

半封建: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2、 闭关锁国政策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实行的一种政策。并不意味着完全封闭国门,在清朝,它是指把对外交往和贸易完全置于清政府的严密监控之下。清初,为孤立郑成功等反清力量,清政府曾两次下令实行海禁。后来中外贸易只留下广州一处。并实行“公行制度”3、片面最惠国待遇

,即由专门的行商垄断对外贸易。 含义: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实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体现“一体均沾”原则)

说明: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待遇。但在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中,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可以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的权利,因而是片面的。这一特权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4、领事裁判权

含义: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

说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一职,其职责主要是协调中外经济、政治交流,帮助各国更好地侵略。这一特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巩固训练】 1.按历史顺序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虎门销烟”当之无愧地排列在第一幅,主要是( ) A.虎门销烟禁止了鸦片贸易 B.林则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C.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贸易 D.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2.2007年是圆明园建园300周年。 1951年,周总理曾指示“圆明园遗址要保留,地不要拨用了。”保留圆明园遗址,是因为它( D )

①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 ②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③具有热爱世界和平的教育功能 ④标志着封建专制堡垒的土崩瓦解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3.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B.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本能抵制作用 C.中国手工业产品质地优良 D.英国商品不符合中国居民的生活习惯 4.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时代特征的是( ) ①割香港岛 ②赔款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一个是农业的、尊奉儒教的、落后的已在齐腰深的沙子中挣扎的没落王朝,„„另一个是工业的、资本主义的、进步的、积极进取的社会。两种制度相遇,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的失败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对这一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认为中英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B.认为中国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C.认为英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 D.认为英国发动战争是进步的 6.“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说:“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恶棍”、“流氓”所依据的特权是( )

A.设立和管理租借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7.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性质认识正确的是( )

①形式上的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列强间接统治②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③“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④“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8.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是( )

A.都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地区的进攻 B.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C.侵略者的目的都是要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D.外国侵略者都是以武力挫败中国政府的抵抗

9.清朝时候,某商人从上海支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执行逮捕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

请回答:这件事至早应发生在哪一年以后?那商人指的是哪一个条约( )

①1842年 ②1844年 ③1856年 ④1858年 ⑤《南京条约》 ⑥《望厦条约》 ⑦《天津条约》⑧《北京条约》

A.①⑤ B.②⑥ C.④⑦ D.③⑧

10.“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B )

A.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 B.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11.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最主要的依据是 ( ) A、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大国的威严 B、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的局面 C、鸦片战争使我国开始出现了民族危机 D、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2.在《南京条约》的下列条款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 ) A、割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协定关税 D、开放五口通商

13.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痛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他写道:“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 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此处的“文明人”指的是 ( )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14.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 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1)马克思所说的解体指的是什么?(3分)

(2)此前清政府采用什么手段使自己处于“与外界完全隔绝状态”?(3分)

(3)19世纪40—50年代“解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产生什么影响?(8分)

14.① 封建制度(3分)② 闭关政策(3分)③ 在资本主义国家接连发动侵略战争的打击下,政治上,中国的主权遭到严重侵犯;经济上,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主权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4分)④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在客观上打击了腐朽的封建势力,刺激了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的产生。(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