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学习内容】: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学习目标】: 1.掌握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
2.理解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学习程序: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一、[思考]: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二、杂交实验的操作方法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过程及分析
(1)实验过程 说明 ①P具有________性状 ③F1全部表现为___ __性状 ④F2出现_____ ____现象, 分离比为____ _ (2)实验结果(见课本P4:表1-1) 2、名词解释:性状与相对性状
(1)性状: (2)相对性状:指____生物的____性状的____表现类型。
举例:课本P3 图1-3 〖例题〗课本P8 完成基础题1
(3)杂交:
自交:
显性性状:具有一对____的亲本杂交___中显现出来的性状;而___显现出来的性状叫__
___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3、遗传学常见符号的含义: 符号 P F1 F2 ⊗ × ♀ ♂ 含义 ____ ______ ______ ____ 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四、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 5.名词解释:
① 因遗传子 显性遗传因子:决定 性状,用 表示。 隐性遗传因子:决定 性状,用 表示。 ② 纯合子:指遗传因子组成 __ 的 ____,如___或___。 杂合子:指遗传因子组成 ___ 的 ___, 如___。 ③基因型:(课本P12)指生物表现出来的 。 表现型:(课本P12)与表现型有关的 。
课堂探究
(学习程序:组内群学应用部分,交流自学情况,及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然后根据各组学情选择内容进
行展示,其他小组点评、质疑,教师适时追问。时间约10分钟)
一、一对相对性状实验的遗传图解(请用恰当的字母填空)
二、如何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显现一种性状⇒子代所显现的性状为 性状。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显现不同性状⇒子代所显现的新的性状为 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 性状。 三、常见杂交组合及其子代(完成表格)
亲本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 子代性状表现(表现型) AA∶Aa= 全为 全为 全为 AA∶Aa∶aa= 显性∶隐性= Aa∶aa= 显性∶隐性=
aa×aa 全为 巩固拓展
(学习程序:先独立练习,然后对学交流,也可以组内群学讨论,最后全班展示交流。教师巡回查看,及
时追问) 1.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植物杂交实验,成功地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是( )
A. 豌豆是严格的闭花自花授粉植物 B.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C. 豌豆具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 D. 杂种豌豆自交后代容易发生性状分离 2.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狗的长毛和卷毛 B. 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C. 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 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3.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七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正确运用统计方法,发现在每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 B.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C.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D.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4.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 )
A.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 B.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3∶1 C.都是隐性个体 D.都是显性个体
课时作业
班别 姓名
【补漏补差题】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直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 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C. 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D. 显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两个纯合子的后代必是纯合子 B. 两个杂合子的后代必是杂合子 C.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基础题】
3.(多选)下列关于分离现象的假说正确的是 ( ) 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 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C.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D.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综合题】
4.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①叫做________,操作②叫做______________,操作后要______________。
(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色。
(4)若P皆为纯合子,让F1代进行自交,F2代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________,F2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有________,且比值为________。生物体的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5.观察南瓜果实的颜色遗传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吗?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果实的颜色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1中出现黄果和白果,属于性状分离吗?________。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假如F1中一株白果南瓜植株自交结了4个南瓜,颜色情况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题】
6.下图为某家族中白化病遗传系谱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以A、a表示有关的遗传因子):
_________。
________;为
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要在______________之前进行,操作过程中要
母本是程图解,请仔
(1)该致病遗传因子是 (填“显性”或“隐性”)的。
(2)5号、9号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和 。
(3)8号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比例为 )或 (比例为 )。 (4)若8号与10号婚配,则后代中出现白化病患者的概率是 。
参考答案
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 【预习导学】
一、提示:1、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的。 2、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3、子代个体数量多,统计结果可靠。 二、去雄 传粉 传粉 纸袋 三、1. 左侧:高茎 矮茎
右侧: 相对 高茎 矮茎 显性 性状分离 3:1
2.(1)性状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总和 (2)同种 同一 不同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生物个体相互交配的方式。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相互交配的方式。 相对性状 F1 F1 隐性 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3.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自交 杂交 母本 父本 四、1.遗传因子 2.成对 3.分离 4.随机的 5. 显性 大写字母 隐性 小写字母 相同 个体 DD dd 不同 个体 Dd 性状 基因组成
【巩固拓展】 1-4 DBBC
课时作业
【补漏补差题】1.C 2.C 【基础题】3.ACD 【综合题】
4.(1)白花豌豆 红花豌豆
(2)去雄 授粉 花粉成熟 要干净、全部、彻底 要外套罩子(袋子) (3)红 (4)3∶1 AA、Aa、aa 1∶2∶1 性状分离 5. (1)是 黄色与白色属于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白色 F1中的白果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 (3)不属于
性状分离应是杂种自交出现的,而F1出现的黄果和白果是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得到的
(4)各种情况均有可能 在果实数量比较少的情况下,不符合 白 :黄=3∶ 1 【发展题】
6.(1)隐性 (2)Aa aa
(3)AA 1/3 Aa 2/3 (4)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