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投资规划 案例3

来源:知库网


案例3

张女士是一位单身妈妈,在某公司任副总经理。月工资8000元,其他补助3000元,年终奖3万元,有三险一金。儿子今年读小学四年级,住房归其前夫所有,前夫每月支付给孩子抚养费500元。有存款27万元人民币和3万美元。目前张女士带着女儿和父母同住。家庭平均月支出约2500元,包括衣食费1500元,交通、通信费700元,其他支出300元,没有投资任何理财产品。张女士想尽早送女儿去英国读书,在国外读完研究生。还想在两年后购买一套新住房供一家四口居住。

张女士想知道,从自己的情况看,现有资产应如何规划才能更好地实现增值?应如何进行合理的家庭财务规划?购买什么样的住房比较合适?是应该大胆投资以获取高收益、还是应该谨慎投资以规避风险?

方案:

保障与投资缺一不可

单亲家庭的生活和理财目标归纳起来就是为单身者、子女和老人做好充分的经济和安全保障。根据现有的家庭资产、收支状况、未来的创投规划和财务需求做出科学的计划。在单亲家庭中,安全保障性是应该排在第一位的。单身者需要承担起全部的风险和开销,一旦自己发生意外,对整个家庭都将是严重的打击,所以应当适度增加商业保险。

投资应以稳健型为主,同时兼顾安全性和收益性。投资渠道不要过于单一,对长、中、短期产品的选择及所承担的机会风险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

(1)资产状况分析

未充分发挥资产投资价值

资产负债率为0,控制开支能力较强

目前张女士家庭的月度节余资金为9000元,年度节余资金为13.8万元,占家庭年总收入的82%.这一比率称为储蓄比例,反映了该家庭有较强的控制开支能力和储蓄能力。

家庭资产负债率在50%以下是属于合理的负债范围,而目前张女士家庭的资产负债率为0,应当适度通过增加负债的方式添置些固定资产,扩大些增值性资产。

资产过于单一

张女士家庭的全部资产均为金融资产,过于单一,且风险保障薄弱,一旦有任何金融危机,家庭将面临重大风险。银行存款占全部金融资产的100%,比重过大,直接影响了理财收益率,没有发挥出资产的投资价值。这样的资产配置方式虽然能有效回避风险,但并不利于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

家庭收入稳定,有利于理财目标长期有效实施

该家庭处于财富积累阶段,收入比较稳定,短期内因工作变动等因素导致收入终止的几率很小。并且有一个相对较高的积累家庭财富的起点,强有力的后盾保障将有利于理财目标的长期有效实施。但家庭的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可尝试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其他收入。

安全保障过低

目前国内人均需要10万元左右的重大疾病医疗费用支出,按现行医保政策,若身患重大疾病,至少有20%的医疗费用需要个人负担。从保障角度来说,有医保的人至少需要2万元的补偿,而单亲家庭对于保障方面的需求更大,仅依靠医保对于张女士的身价和肩负的重任来说显然过低了。所以在这方面应增加更大的额度。

(2)理财规划

留学规划居首,购房次之

保险费用:每年1万元

张女士的家庭需建立保险规划和紧急预备金规划。应尽早为家人投保商业健康保险(重大疾病保险、住院保险、意外和意外医疗保险),并为张女士自己加投商业养老保险,总保费投入每年应当控制在1万左右。机动灵活的家庭预备金在1万元即可,以该家庭的收支结余看,没有必要留出更多的灵活性资金。该笔款项可以投资货币基金等,收益率高于活期存款,预期年收益率为2%.

女儿留学费用:共需85万元

女儿的教育问题比购买住房问题更应该优先考虑,若女儿初中毕业(5年后)即去英国留学,到读完硕士,学杂费及生活费等需求总额约为85万元。这是一个长期规划,女儿从第6年开始至第8年每年开销约为15万元,第9、10年每年约需要10万元。第11年约需要20万元。

通过对张女士现有经济基础和收入能力的分析计算,如果家庭进行合理的财务规划,

有一个较稳妥的投资收益,是能够承担女儿的留学费用的,并且可以满足自己的购房需求。

购房计划:贷款40万元,期限20年

张女士想购买一套能让一家四口舒心居住的房屋,但以目前的资金状况来看,必须要向银行贷款。由于张女士单位为其上有住房公积金,所以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额度为40万元、期限为20年比较适合。目前家庭可支付的购房款大概为76万元。但是购房后每年要还贷款3万元左右,加上要为女儿储备教育基金,所以前期的一段时间会有较大经济压力。

若两年后买房子,现有的资金会因新的增值规划而有较大增加,可以承受70万元的房产总价格。但若想买面积较大、更舒适些的房屋,可以考虑稍晚些购买更为适合。

金融资产增值规划:按3:5:2比例投资理财产品

现阶段张女士应该选择风险较小,较稳健的短期品种进行投资。待购房目标实现后,对以后的长远目标则可选择风险较高、收益较高的投资产品。预计到第5年后,张女士的家庭在顺利实现预期目标的同时,风险承受能力将达到很高水平。

根据家庭月收支结余比较宽裕的情况,建议按照3:5:2的比例对资产进行无风险投资、低风险投资和风险投资:

无风险投资产品:组合存款、国债等,预期年收益率3%

低风险投资产品:信托、人民币理财产品等,预期年收益率5%

风险投资产品:股票、偏股型基金,年收益率8%

案例4

王潇潇在一家公司上班,月薪2000元,有社保,无医保;先生为公务员,月薪5000元,有医保,另有公积金800元,有房产,市值15万元,7楼无电梯,难租。家庭存款20万元;计划明年生小孩。现在王潇潇想再用先生公积金贷款买楼出租。

王潇潇不知道此法是否可行,应该如何理财?

理财方案一

财务分析:

1、资产分析:家庭总资产在40万元以下,属于进取类型中产家庭;银行存款约占总资产的58%,有拓宽投资渠道必要。

2、现金流量分析:家庭月收入合计7000元,日常开支认定为3500元/月,资金积淀水平为3500元,中等水平,有待提高。

3、家庭理财目标:应当为夫妻双方购买意外保险,重点为妻子购买医疗与养老保险,把家庭的长治久安作为首当其冲的理财目标。建议平衡好生育孩子与购买新房之间的先后顺序。

理财建议:

1、由于该家庭收入有限,因此本人认为生育孩子与购买新房在近两年内不可兼得。如果夫妻双方仍然年轻,则建议优先考虑购房,可在先生单位班车通过地段购买价值在35~45万元之间的商品房,约80~90平方米,10万元做按揭,分15年还款,每月按揭基本在2300元内,800元用公积金补入,1500元自己支付。

2、剩余10万元存款按照1:1的比例投资国债与基金。

3、为先生与太太购买意外伤亡保险,每年约500元。为太太购买人寿保险与医疗保险,每年需要3000元。也可选择“20年分红”与“15年分红”类型投资保险,进行稳定增值。

4、现在住房优先考虑出租,如果月租在900元左右则可以接受,如果低于900元,则要求出售。所得15万元现金可以用1:2的比例购买股票与基金。

理财方案二

财务分析:

1、资产分析:家庭总资产在35万元,固定资产比例约为42%,比例适中;银行存款约为人民币20万元,约占58%,无负债,无其他投资活动,资产结构趋向保守。

2、现金流量分析:家庭稳定月收入合计7000元,日常开支认定为3500元/月,有小孩后还会每月增加1000元。资金积淀水平为3500元,但由于妻子工作性质,该水平不够稳定,影响未来发展。

3、家庭理财目标:从目前及长远的情况来看,资金可分配在以下方面:一、增加稳定

性投资方向。二、为妻子购买医疗与养老保险。三、出售现房购买大一些大住房。

理财建议:

1、由于该家庭收入有限,一方工作不够稳定,建议购买大面积的二手房,价格在30万~40万元间。先请出售目前所住房产,保守估计,可得到13万元现金,再补入11万元现金,供24万元购买房产,余下的6万~16万元做银行按揭,用先生800元公积金供。

2、省下的9万元存款按照1∶2的比例用于银行存款与基金购买中去。由于先生是公务员,工作不紧张,也可按照1∶1∶1的比例投资银行存款、基金、股票,先生负责操盘。

3、为太太重点购买养老保险,可选择20年分红除利类型,每年需要2400元左右;为太太购买少量的医疗保险,每年500元足够。

4、考虑让太太转换稳定工作,或做创业打算,虽然目前也在外资工作,但该类型工作类似于临时工,人员流动性太大,收入又太低。太太可做“小本创富”打算,如果还没有将户口迁入本市,则请先解决户口问题(可通过购买新房解决)。

5、如果夫妻双方还年轻,考虑3年后再生BB,增加原始资产积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