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输穴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十二原穴歌》
肺渊包陵心神门,大肠合谷焦阳池,小肠之原腕骨穴,足之三阴三原太,
胃原冲阳胆丘墟,膀胱之原京骨取。
《十五络穴歌》
人身络穴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
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
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
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号尾翳,
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脉君须记。
络穴:
列缺偏历肺大肠,通里支正心小乡,心包内关三焦外,公孙丰隆脾胃祥,
胆络光明肝蠡沟,大钟肾络膀飞扬,脾有大络名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十二背俞穴歌》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十二募穴歌》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八脉交会穴》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公孙内关胃心胸;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临泣外关目锐眦;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后溪申脉内眦颈;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列缺照海膈肺喉。
《八会穴歌》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血会膈俞骨大杼,气会膻中脉太渊。
《十六郄穴歌》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列,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
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下合穴歌 》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
胆经之合阳陵泉,腑病用之效必彰。
学习针灸捷效经验穴歌诀 针灸歌诀收集
头面颈项部病症
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
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
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
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腰背四肢部病症
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
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
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
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其他病症
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
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
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
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
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
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
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
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