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伦,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数据集 行业信息化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外资银行将要享受国民待遇,中外银行将会在同一个环境巾竞争。但是我 们明显地感觉到,外资银行在同内的市场上占有许多优势,如管理体制、经营理念、IT技术等方面的优 势。 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比较也有优势,但同时也仔在许多问题,比如我们的政策环境还不够宽松。中 国银行界信息化虽然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同家的银行业相比,我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仍有比较大的差 距。主要表现在我们的应用比较分散,我们的应用程度不够深。银行业的信息化是竞争的重要基础,与 外资银行竞争,突出地表现在业务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方面,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 从国外银行技术的丰要历程来看,我队为银行的信息化发展大体上可以分几个阶段。 第一个就是脱机批处理阶段,主要是住20世纪50 ̄60年代,用当时的计算机进行银行的业务处理和 帐户处理。这样的应用,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就是银行处理业务的处理方式的变化。也就是说在我们 的各个营业部门, 冉保留总帐、分户帐,把这 都集中在中心,在中心保存,每一笔交易都送到中心 处理,这是最早计算机在银行应用的。就是蜕银行处理集中、数据集中、帐务集中,提高了效率。 。……… … 。… ……J 钡-IJ,.伦坛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银行联机计算机应用,也引起了服务方式的根本变 没有自动化生产线也没有自动化工厂和服务,是无 化。银行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发展了业务空问。 法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大家熟悉的彩电产品,现 特别是表现在往来帐户上,不管银行是跨省的还是 在国内厂商如长虹、TCL的产品都销售到国外市 全国的,都实行了全范围的通存通兑。在应用的基 场。但这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我们20世纪80年 础上,业务的处理、帐目的处理,基本上细分细化。 自动化阶段,就是对客户的信息全面分析,进一步 代引进了大批的彩电、彩管等,才有今天的发展, 在实施数据集中的问题上,安全性和可靠性显 得尤为重要。对于银行而言,银行的安全性,主要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到客户信息、管理信息 所以,银行不集中也不行。 对业务进行管理。 在此同时,银行对客户的服务也有了比较新的 表现在对客户的帐目数据是否安全,是否会丢失, 发展。利用金融自助服务手段,如在家庭银行基础 我认为这是第一位的。据我了解,在我国,以农业 上,增添了客户理财的服务,这是国外银行比较普 银行为例,建国50多年来,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 遍的业务。 金融信息化发展到今天,我认为信息技术带给 银行业的最重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银行理念的根 本变化,特别是网上银行、虚拟银行的出现,国外 的发展比较快。关于虚拟银行,许多国家的中央银 行规定,不能有真正的虚拟银行,就是说没有银行 网点,就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香港地区就是 这样规定的。人民银行去年也这样规定。本文所蜕 的虚拟银行,是指我们有物理网点,提供虚拟功能 服务的银行。未来到底怎么发展,现在还很难阐述 清楚。 我国银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大体是两个阶段, ・个是1983~1993年的一段,是银行网点自动化建设 阶段,有的营业部只依靠单机甚至是PC机,实行 一个网点的储蓄或者存、取款的自动化。有的营业 部只依靠一个服务器或者小型机,处理一个支行或 者分行的业务。比较大的分支机构才设有主机。当 然,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加强,后来逐渐扩大,发 展成为区域中心。 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后半期,我们考虑比较 多的是数据集中的问题。第一阶段是我们中国银行 业走了在今天看来不该走, 当时义不得不走的 路。1985年时我考虑过,我们农业银行成立 个数 据中心就完全可以处理全国的业务。但限于当时的 环境,没有条件允许我们这样做。一个是设备的问 题,再一个是多媒体通讯基础跟不上。到了90年代 后半期,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处理技术的突飞猛进, 才使我们具备了这样的外部条件。另外,由于当时 许多地区的电话普及率相当低,使我们的管理也无 法跟上数据集中管理的要求。『F是由于这样的种种 原因,我们当时只能走分布式处理这一条路。 我国银行业认识到必须进行数据集中比较晚, F1-难度也相当大,但是必须集中。我打个比方, 如果银行还是分散处理,遵循单独网点的集成应 用,就相当于20世纪60-70年代搞机床改造,但是 ■ 地震,甚至其他的原因,都没有引起客户的帐目的 丢失。作为银行,客户数据的处理,帐目是第一位, 所以,我们有很多措施保证帐目数据的安全性。 首先,主机应当具备高可靠性。香港的一家大 银行认为虚拟银行在技术环节上不成为问题。2001 年时,这家银行的计算机系统停机时间是8分钟,而 且是很多次,但都很快地恢复,所以主机的可靠性 没有问题。另外,我们都有双机备份,还有异地数 据备份、异地灾难备份等。 其次,就是通信的可靠性。保障计算机正常运 行的供电系统也极其重要。对于自然灾害的发生, 通过各种备份也不会对数据产生严重的影响。最后 就是战争因素,这一点很难预测。另外,在应用和 开发方面,我们也强调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所以,安全性、可靠性都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在全国范围内,到底是采取多中心方式 好,还是采取少中心方式好,我认为数据中心越多, 就越难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而且数据的一致性也 难以保证。 目前国内多家银行都在进行数据大集中,对于 这个方向,各家银行通过几个月的时间,将分散在 各地的数据集中到全国的中心。数据集中完成以 后,银行信息化建设的未来走向就是,在当前阶段, 主要是在完整的联机网络的基础上进行金融产品、 服务的整合和创新,这个工作依然是当前一个非常 重要的任务,这样才有好的计算机电子信息的基 础,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在这个基础上,下一步就是抓紧客户信息分析 和内容管理信息化,提供全面的电子银行服务。 第三件事就是要参与到商业社会的各行业当中 去,比如说商业系统,促进国内B TO B、B TO C的 快速发展。另外,银行的网络必须与海关、税务、 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系统联网,提供整个信息化 的功能。 展望未来,银行的信息化就是银行的虚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