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画的定义和分类
-动画的定义:动画是通过图像的连续播放创造出一种运动的错觉的艺术形式。
-动画的分类:根据表现手段和形式可以分为传统动画(手绘动画、纸片动画、娃娃动画)、计算机动画(2D动画、3D动画)、特殊效果动画(模型动画、动物骨骼动画、蓝布动画等)等。
2.动画的起源与发展
-动画的起源:早期动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壁画和壁画的连续运动效果。之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早期的动画设备和技术,如旋转盘、扭曲框架和玩具放映机。
-动画的发展:动画逐渐从黑白无声的短片发展成了彩色有声的长篇电影,也逐渐涉足到电视动画、网络动画等多个领域。
3.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
-动画的关键帧与中间帧:动画制作是通过对关键帧(表示动画中重要动作、关键时刻的画面)和中间帧(连接关键帧的画面)进行连续播放来创造出运动的错觉。
-动画的速度和定时:动画中的运动速度和对象在连续画面中出现的时间是关键,通过控制每秒播放的画面数量和每个画面之间间隔的时间来控制动画的速度和定时。
-动画的延迟与快速重复:通过延迟或快速重复一个动作的一部分,可以创造出变速、变形和心理暗示等效果。
4.动画技术和制作过程
-传统动画制作:传统动画是通过手工制作每一帧并将其连续播放来创造动画效果。制作过程包括脚本撰写、分镜头、素描草图、绘制、上色和扫描等步骤。
-特殊效果动画制作:特殊效果动画是通过模型、特殊效果和合成技术来创造出真实或虚构的场景和对象。
-动画制作团队和角色:动画制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包括导演、编剧、美术设计师、动画师、制片人等。
5.动画的美学与艺术表达
-视觉要素与设计原则:动画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纹理、光影等视觉要素的运用来创造出各种风格和效果,同时也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如平衡、对比、重复、节奏和比例等。
-动画的情绪表达:动画可以通过角色的表情、动作、声音和背景等来传达情感和情绪,包括喜怒哀乐、紧张、悲伤、恐惧等。
-剧情和叙事结构:动画的剧情和叙事结构是其核心内容,包括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局,以及角色的发展和心理描写。
-动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动画与绘画、电影、音乐等艺术形式存在紧密关联,吸收了其他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创新,同时也为其他艺术形式提供了新的表现方式。
以上是《动画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这门学科通过对动画的起源、发展、技术和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理解
和创造动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动画作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