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08年鹤壁市统计公报

来源:知库网


2008年鹤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3423523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5426万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2252973万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745124万元,增长8.2%。人均生产总值24070元,比上年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为12.4:65.8:21.8,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088349万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6.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8%,是影响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最主要因素。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12.3%。 表一: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类 别 指 数 居民消费价格 106.4 #城 市 106.5 农 村 106.3 #食 品 111.8 #粮 食 106.4 油 脂 93.7

肉禽及其制品 122.3 蛋 类 106.1 鲜 菜 107.0 水产品 117.9 在外用餐 109.5 烟酒及用品 101.7 衣 着 105.2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1.2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3.0 交通和通信 99.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3.0 居 住 108.2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5.6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112.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8629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062人,其中“4050”人员593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3%。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8739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税收收入111315万元,增

长24.8%,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1%,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22742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0.4%,科学技术支出增长61.7%,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9.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9.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3.1%。

全年县域生产总值1682198万元,比上年增长1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453万元,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31736万元,增长22.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41231万元,增长3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026万元,增长21.9%。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7.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43.34万亩,比上年增长0.8%。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28.82万亩,增长1.4%;棉花种植面积1.73万亩,下降8.5%;油料种植面积21.35万亩,下降2.5%;蔬菜种植面积15.66万亩,下降10.1%。

全年粮食总产量109.56万吨,比上年增产2.4%;粮食亩产量450公斤,增产1.5%;油料产量6.98万吨,减产2.1%;蔬菜产量50.31万吨,减产3.9%。

全市肉猪出栏89.70万头,比上年增长6%;家禽出栏11301万只,增长4.2%;肉类总产量21.55万吨,比上年增长7.4%;禽蛋产量13.40万吨,增长7.9%。 表二: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万吨 109.56 2.4 #夏 粮 万吨 58.29 3.4 #小 麦 万吨 58.29 3.4

#优质专用小麦 万吨 56.56 3.4 秋 粮 万吨 51.27 1.3 #玉 米 万吨 49.53 1.1 油 料 万吨 6.98 -2.1 棉 花 万吨 0.09 -8.3 蔬 菜 万吨 50.31 -3.9 水 果 万吨 4.15 -12.8 肉类产量 万吨 21.55 7.4 禽蛋产量 万吨 13.40 7.9 牛奶产量 万吨 8.01 24.9 水产品产量 万吨 0.81 14.0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8.6%;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1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99.13万千瓦,增长4.7%;农用拖拉机8.09万台,增长3.5%;农用运输车2.51万辆,增长2%;农村用电量21464万千瓦小时,增长13.2%;化肥使用量(折纯)6.06万吨,增长4.2%;当年营造林面积15.20万亩,增长87.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147235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增速比上年回落6.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95265万元,增长21.8%,增速比上年回落5.1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8%。

规模以上工业39个大类中,增加值居前10位的行业为:农副食品加工业396321万元,增长27.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348923万元,下降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45812万元,增长13.4%;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40521万元,增长48.1%;通用设备制造业94978万元,增长31.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92732万元,增长8.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1576万元,增长75.8%;橡胶制品业69109万元,增长44.3%;专用设备制造业46393万元,增长11.6%;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46096万元,增长34.4%。 表三: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增加值(万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895265 21.8 #轻工业 635436 25.0 重工业 1259829 20.2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534534 19.5 #国有企业 45265 42.4 集体企业 165248 -13.9 股份合作制企业 57298 11.4 股份制企业 1203580 25.3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63149 51.2 其 他 360725 28.8 #非公有制工业 1122356 31.2 #高技术产业 66487 17.2 #大中型工业企业 844547 30.1

表四: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原 煤 万吨 892 5.7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1237412 64.0 水 泥 万吨 519 -2.8 十种有色金属 吨 114995 26.2 自来水生产量 万吨 1489 -9.3 电子元件 万只 171214 68.5 纱 吨 62073 69.6 布 万米 9468 -50.6 饮料酒

千升 34094 494.8

标准紧固件 吨 35706 -4.2 轮胎外胎 万条 540 -4.9 鲜冷藏冻肉 吨 236936 -7.0 畜肉制品 吨 7789 -2.4 配混合饲料 万吨 237 39.5 改装汽车 辆 589 171.4 硫酸(折纯) 吨 3900 -57.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068586万元,比上年增长30.5%;税金总额208762万元,增长13.0%;实现利润290573万元,增长21.3%。分行业看,利润总额居前10位的行业为:农副食品加工业96861万元,增长47.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62146万元,增长120.8%;非金属矿物

制品业60927万元,增长49.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4691万元,增长34.9%;金属制品业12398万元,增长61%;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0189万元,增长0.7%;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8109万元,增长44.6%;通用设备制造业7804万元,增长9%;造纸及纸制品业7778万元,增长3.5%;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7423万元,增长230.4%。工业企业亏损面4.8%,增长0.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58789万元,增长4.9倍。应收帐款净额226358万元,增长10.5%;年末产成品库存107132万元,增长17%。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05738万元,比上年增长9.8%。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215295万元,增长30.7%;施工房屋面积125.2万平方米,增长10.3%;竣工房屋面积253.84万平方米,增长2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61863万元,比上年增长27.4%。其中,城镇投资1813096万元,增长28.4%;农村投资248767万元,增长21.1%。全年4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3.68亿元,增长13.2%。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472140万元,增长22%;民间投资1304950万元,增长32.9%。第一产业投资47549万元,增长35.2%;第二产业投资1276555万元,增长23.2%;第三产业投资488992万元,增长43.5%。 表五: 2008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投资额

(万元) 比上年增长(%)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1813096 28.4 农林牧渔水利业 47549 35.2 工 业 1273755 23.1 #煤 炭 110318 215.6 电力、热水 45183 -80.4 冶 金 94254 53.6 建 材 94407 -22.7 化 工 219555 110.7 机 械 347115 31.9 电 子 26477 -0.3 食 品 211887 121.4 纺 织 24730 -45.4 其 他 72862 126.8 建筑业 2800 86.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2948 299.6 房地产业 262913 70.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8069 7.6 教 育 19283 -13.5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11860 -16.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6900 89.8 其他行业 57019 -6.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3203万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住宅投资99999万元,增长32.1%。房屋施工面积158.67万平方米,增长8.4%,其中住宅140.17万平方米,增长16%。房屋竣工面积35.39万平方米,增长1.3%,其中住宅33.83万平方米,增长28.5%。商品房销售面积

40.28万平方米,下降21.5%,其中住宅38.07万平方米,下降20.3%。商品房销售额72473万元,下降12.8%。

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原煤开采81万吨/年;洗煤20万吨/年;火力发电120万千瓦;化学农药原药9000吨/年;轮胎外胎5万条/年;轮胎内胎6.1万条/年;氮肥9000吨/年;改建公路22公里。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56742万元,比上年增长9.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6324万元,增长14.6%。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4677万元,比上年增长22.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33429万元,增长23.9%;县的消费品零售额216026万元,增长22.4%;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25222万元,增长20.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42643万元,增长21.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0202万元,增长31.4%;其他行业零售额11832万元,增长16.9%。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销售额378516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批发业销售额226182万元,增长3.3%;零售业销售额152334万元,增长23.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主要商品销售量:粮食104225吨,增长52.4%;卷烟227110万支,增长4.9%;彩色电视机6662台,增长20.7%;汽油59290吨,增长16.5%;柴油108294吨,增长40.8%。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661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出口总额15478万美元,增长24.4%;进口总额1133万美元,下降40.5%。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15367万美元,增长24.1%,加工贸易99万美元,增长110.4%。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10195万美元,增长29.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707万美元,增长83.5%。主要出口产品出口额:橡胶促进剂1639万美元,增长76.8%;镁及镁制品9515万美元,增长36.6%;汽车零件1089万美元,下降5.7%。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家;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993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6.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578万美元,增长91.9%。引进省外资金531657万元,增长5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8990万元,比上年增长7.8%。

全年公路货运量1520万吨,比上年增长19.5%,货物周转量331473万吨公里,增长19.5%;客运量1763万人,增长16.6%,旅客周转量84322万人公里,增长16.6%。年末民用汽车保有辆15万辆。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3346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954万元,增长10%;电信业务总量158392万元,增长24.5%。年末(本地电话)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7.85万门,增长26.1%;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5.69万户,下降8%,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7.79万户,下降4.5%,乡村电话用户7.9万户,下降18.6%;移动电话用户56万户,新增9.4万户,增长20%。电话普及率为63.04部/百人,增长6.9%。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11.32万户,增长17.7%。 截止2008年底,获得经营许可证的A级旅游景区(点)6 家,比上年增加2家,其中4A级3家,增加1家。拥有国内旅行社24家,增长14.3%;星级宾馆9家。全年来鹤旅游人数5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其中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0.51万人次,增长21%;接待国内旅游者588万人次,增长9.7%。实现旅游总收入1712万元,增长20.5%;旅游外汇收入110万美元,增长23.3%。

八、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061166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75620万元,增长18.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64568万元,增长25.3%。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624488万元,增长12.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129154万元,增长10.9%;中长期贷款余额479191万元,增长18.8%。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614997万元,增长13.9%。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2659万元,增长28.6%。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69535万元,比上年增长43.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863万元,增长10.8%,人身险保费收入58672万元,增长52.9%。全年赔款及给付19341万元,增长12%,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7627万元,增长254.5%,人身险赔付11714万元,下降22.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普通高等学校1所,专任教师438人,招生3759人,在校生8832人,毕业生2258人。成人高校1所,招生367人,在校生558人,毕业生113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17所,专任教师705人,招生10065人,在校生27017人,毕业生4469人。普通高中18所,专任教师1352人,招生10053人,在校生27577人,毕业生9092人。初中学校84所,专任教师4775人,招生26292人,在校生78634人,毕业生29042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普通小学463所,专任教师7195人,招生33454人,在校生178521人,毕业生25362人,小学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54%。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20人,在校生172人。

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3个;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专利申请239项,授权专利108项;签订技术合同10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500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4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24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2个。病床床位5087张,比上年增长4.9%,其中医院、卫生院4883张,增长5.2%。卫生技术人员7783人,比上年增长26.8%,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218人,增长1.4%,注册护士1929人,增长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7个,卫生技术人员285人,增长41.8%。妇幼保健院(所、站)5个,卫生技术人员203人。增长18%。卫生监督检验机构2个,卫生技术人员103人,增长30.4%。乡镇卫生院25个,床位数799张,增长3.8%,卫生技术人员1270人,增长36.3%。 全年运动员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获得金银铜牌50块,其中全国冠军3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145.78万人,常住人口142.55万人。出生人口1.54万人,出生率10.51‰;死亡人口0.87万人,死亡率5.89‰;全年净增人口0.68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62‰。 表六: 2008年年末人口数及构成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市总人口 145.78 100 #城 镇 69.71 47.8 乡 村 76.07 52.2

#男 性 73.64 50.5 女 性 72.14 49.5 #0-14岁 30.86 21.2 15-64岁 105.44 72.3 65岁以上 9.48 6.5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91元,比上年增长14.5%,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683元,增长10.6%,实际增长3.9%。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94元,比上年增长13.8%,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66元,增长18.4%,实际增长11.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8%(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比上年高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3.2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2%;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72万平方米,增长2.8%,人均住房面积33.8平方米,增长3.2%。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8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6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22万人。全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达到5.6万人和3.5万人。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