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工程施工重难点解析
渗漏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也是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的主要问题。本工程的防水设防方案可靠,但如何将这些防水设计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并达到预期效果,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
防水工程的重点包括地下室工程、屋面工程、卫生间防水和外墙防水。
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一般要点包括:从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的企业必须具有防水专业施工资质证书;根据防水要求编制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并报监理批准;严格防水材料的进场报验程序和见证送检制度;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及工序检查等制度;防水层的基层必须坚固、平整、干净、不起砂、不起皮;已施工的柔性防水层进行抽检取样实测检查,确认其厚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柔性防水层完成后必须及时做好保护层;应避免在已完工的防水层上打眼凿洞,如确需打眼凿洞
时,损坏的防水层应重点进行防水密封处理;对防水节点进行特别注意,逐处或重点抽查其施工质量;对防水部位进行蓄水、淋雨等试验,检查其防水性能。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中,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问题会导致地下室渗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配合比不准、坍落度过小、长距离运输和自由入模高度过大等。针对这些问题,应严格计量混凝土、搅拌均匀、进行二次搅拌、使用串桶滑槽、按施工方案分层浇筑、振捣密实、调整石子级配等方法。
在防水工程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质量,遵守规范,保证防水效果。
2、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容易发生渗水,主要原因是施工缝位置不当、清理不彻底、新旧混凝土结合不好、钢筋过密等。为防止施工缝渗水,应按规定位置留设,统一部署施工缝的留设、清理和新旧混凝土接浆,设计人员应考虑施工方便,如发现渗水,可采用防水堵漏技术修补。
3、混凝土裂缝也容易产生渗漏,原因可能是干缩、温度、水泥用量过大或水泥安定性不好等。为防止混凝土裂缝渗漏,
应使用经过检测的水泥,控制水泥用量,并严格遵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规定。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不利因素,设置合理的变形缝以适应结构变形。
4、预埋件部位也容易产生渗漏,原因可能是预埋件过密、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碰撞预埋件、预埋件铁脚过长或预埋管道自身有疪病等。为防止预埋件部位渗漏,应采取固定措施和施工技术措施,按规定焊好止水环,地下室的管线应尽量设计在地下水位以上,穿墙管道应设置止水套管并采用柔性连接。
二)、防水工程引起的渗漏
地下室防水采用柔性防水材料,连续整体外防水设防施工设计方案。外防水主要防水机理为:在防水的同时,对建筑结构进行保护,使其免受地下水的侵蚀,增加建筑物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地下室防水一般采用刚柔——复合防水层,即刚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高分子防水涂料的有机结合。刚性防水材料与地下室砼结构的牢固有机结合,渗透其内部,堵塞毛细渗水通道,柔性防水材料高弹、密封、整体,真正发挥材料自身的特性,达到永久防水的目的。
1.地下室底板防水:在许多土建工程中,为了节省成本,取消了附加防水层,认为地下室底板较厚,自身的抗渗防水就足够了。但这样做会导致底板长期受地下水侵蚀,出现渗漏点,从而影响地下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最佳设计是在垫层上设二道三元乙丙卷材或采用焊接的PVC卷材,并在防水层设置隔离保护层,然后再扎钢筋浇筑砼地下室底板。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对防水卷材的接缝进行处理。
2.地下室外墙防水:地下室外墙侧壁防水应与底板的防水整体密封连接,外侧墙上部防水应做至±0.00以下位置,或室外散水以下,或室外地坪以上500mm处。在室外地坪以上部分不宜采用卷材防水,宜采用聚合物防水材料进行设防。在潮湿的环境中,宜采用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材料类进行防水。在能确保基面干燥的情况下,宜采用非水性防水材料或自粘型的防水卷材进行防水。
3.防水保护层:防水工程施工完毕后,回填过程中防水保护层的保护工作也是比较重要的。柔性防水在回填过程中容易被坚硬的回填物质划伤和破坏,采用合适的保护材料,比如苯
板等质地比较柔软的板材,随施工的进展及时对防水进行保护,既可以保证防水质量又可以提高回填工作的进度。
4.屋面工程防水施工:在屋面工程防水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点:
地面管道、预埋件等部位应留出相应的凹槽,以便后续施工。
3)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基层上的尘砂、杂物、油污清除干净,并进行基层处理剂的涂刷。
4)防水卷材施工前,必须对基层干燥程度进行测试,并在涂刷基层处理剂后进行铺贴。铺贴时应按设计要求从地漏、穿过地面管道、预埋件等部位开始,注意搭接缝的处理及密封材料的填充。
5)在卷材铺贴完成后,应进行压实、排气、封口等处理,以确保防水效果。施工中遇到雨天或五级以上的风力,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6)卫生间防水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特别是地漏、穿过地面管道、预埋件等部位的处理要注意牢固和密封。
地面管道和预埋件周围以及找平层之间,应预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以确保防水效果。在卫生间的防水施工中,应采取
迎水面防水,地面防水层应设在结构找平层上,并沿墙高出地面150mm。墙面防水应由顶板底做至地面,当地面为刚性防水层时,应在地面与墙面交接处预留10×10mm凹槽,并嵌填防水密封材料。在外墙的防水施工中,应先安装门窗框的预埋铁件,并对墙面进行检查。在找平层和防水层施工时,应分层抹压,每层厚度不应大于10mm。在穿过外墙防水层的管道、螺钉、构件等方面,应预埋并预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门窗安装前,应先对门窗洞口进行修正,预留门窗洞与门窗框四周的间隙每边不宜大于10mm,大于10mm时,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整洞口。在外墙防水施工完毕后,应抽取若干有代表性的部位采用淋水的方法对外墙防水施工质量进行检查。
容易出现的通病包括空鼓和皱折。在卷材的施工中,空鼓可能是由于涂胶均匀程度不好,胶中溶剂挥发不尽等原因造成的,应提高人工操作技术,将胶粘度制均匀,涂刷均匀,一定达到指干方可贴合。在卷材贴合后,应用回丝仔细推平压实,避免出现皱折。卷材接缝处,重复涂胶也容易造成接缝处气泡空鼓,应在接缝处,采用分时间段间隔操作,并且接头不宜粘合太早,以使气泡排出。
1.在铺贴卷材时,不宜过度拉伸,但适当的用力可以避免边缘出现皱折。对于短边接缝,可以通过裁剪局部卷材来使接缝贴合更加紧密。在滚压时,需要均匀用力,避免推出皱折。
2.在细节部位,应当合理裁剪,避免出现皱折。
三、防止翘边
1.在涂刷接缝处时,要确保均匀涂刷,不可漏刷,并等待至脂干后进行滚压,用力要均匀。如有干边,应及时补胶。
2.接缝处清理要彻底,如有污染,需要用溶剂擦洗干净。
四、预防渗漏
卷材破损、孔、洞、搭接处粘接不牢,搭接长度不够等,都可能导致防水层渗漏。在施工中需要加强检查,严格执行工艺规程,认真操作,分工序严格把关。
五、特别注意
在涂刷基层胶和搭接胶后,需要等待干燥后再进行粘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