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来源:知库网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一、基础定义

(一)数量概念

车险理赔数据统计中主要使用三个数量概念:

1、按标的车辆统计,一个标的发生一次提出索赔的交通事故记为1个事故,所有标的发生事故的总和称为事故数。

2、每个事故项下可能生成交强险赔案、商业险赔案,所有事故赔案的总和称赔案数。

3、每个赔案下分为不同的车、财、人伤损失等任务,所有赔案任务的总和称为任务数。

以下相关指标中涉及的数量概念,将上述三种数量概念简称为事故数、赔案数、任务数三个口径进行统计分析。

(二)报案相关数量

1、报案数量

报案数量是指在统计期内,通过电话、委托、上门等方式向保险人报案且业务系统已生成报案号的赔案件数。

2、注销报案数量

1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注销报案数量是指在统计期内,已报案但在立案前被注销的报案赔案件数(通常适用于报案后采用人工立案赋值的保险公司数据统计中)。

(三)立案相关数量

1、立案赔案数量

“立案赔案数量”指统计期间内理赔人员按照正常立案流程完成立案处理的赔案件数,包括核损立案、手工立案和系统自动分配未决估计赔款并已立案的赔案,但不包括系统已自动分配未决估计赔款但尚未立案的赔案.

2、注销立案赔案数量

注销立案赔案数量是指在统计期内,被注销的立案赔案件数。

3、系统强制立案赔案数量

系统强制立案赔案数量是指在统计期内,保险公司受理客户报案后在72小时(3日)内没有进行立案的车险赔案,保险公司通过理赔系统进行自动赋值估损并强制立案的赔案件数。

(四)结案、已决定义

1、正常结案

正常结案(赔案级):指在一个赔案中保险公司财务系统发出最后一次支付赔款(不含理赔费用)成功指令,且理赔系统标记结案动作后的状态。

2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正常结案(事故级):一个标的一个事故下,理赔系统中交强险赔案和商业险赔案均完成付款,且理赔系统进行结案标记动作后的状态。

2、已决赔案

已决赔案是指已发生已立案,并作正常结案、拒赔、零结、注销处理的赔案。与《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规范》中“结案案件”的定义一致。

3、已决数量

已决数量(赔案级):指在统计期内的已决赔案件数。

已决数量(事故级):指在统计期内,所有赔案均为已决赔案的事故数量。

正常结案数量(赔案级):指在统计期内,已决赔案中扣除拒赔、零结案、注销赔案后剩余的赔案件数.

正常结案数量(事故级):指在统计期内,已决事故中扣除所有赔案均被拒赔、零结案、注销的事故后剩余的事故数量。

4、已决已付赔款

已决已付赔款(赔案级):指在统计期内,已决赔案的赔款,不含除施救费以外的理赔费用;

已决已付赔款(事故级):指在统计期内,已决事故的赔款,不含除施救费以外的理赔费用。

5、已决直接理赔费用

3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已决直接理赔费用(赔案级):指在统计期内,用于处理已决赔案的各项直接理赔费用(不含施救费)。包括已决交强险直接理赔费用和已决商业险直接理赔费用两部分。

(五)零赔付赔案

零赔付赔案是指对被保险人的赔付金额为零、可正常支付直接理赔费用的赔案.

(六)未决定义

1、未决赔案

未决赔案是指已发生已报告已立案但尚未正常结案、注销、拒赔、零结处理的车险赔案。

2、未决数量

未决数量(赔案级)是指在评估时点已发生已报告已立案但尚未正常结案、注销、拒赔、零结处理的车险赔案件数。

未决数量(事故级)是指在评估时点已发生已报告已立案但尚有至少一个赔案未正常结案、注销、拒赔、零结处理的车险事故的数量。

3、未决估计赔款

未决估计赔款指在一个事故或赔案中,按照事故责任、保险险别计算完成后的估计损失金额。

4、未决赔款

4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未决赔款(赔案级)是指评估时点已立案但尚处于未决状态的所有赔案的未决估计赔款,不含IBNR(不含费用类估损)。

未决赔款(事故级)是指评估时点已立案但至少有一个赔案尚处于未决状态的所有事故的未决估计赔款,不含IBNR(不含费用类估损)。

5、未决赔款提转差

未决赔款提转差指两个时点间的未决赔款之差(期末未决赔款-期初未决赔款)。

(七)赔案重开

1、重开赔案

重开赔案是指对保险公司理赔系统进行结案标记动作后的赔案因诉讼追加索赔等合理原因需要增加赔付的,在原有赔案号下进行再次赔付的过程。

已决赔案“满足重开条件的案件应在原赔案下以多次赔付的方式进行,不得以新立赔案号方式处理,同时各公司应记录并保存重开赔案的案件清单\"。

2、重开赔案数

“重开赔案数\"指统计期间内保险公司理赔系统进行结案标记动作后的赔案在原报案号下进行新增赔付处理的赔案数量(同一案件多次重开算多件)。

(八)报案时点

5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报案时点(赔案级)是指保险公司业务系统生成赔案报案号的系统时间。

报案时点(事故级)是指保险公司业务系统首先生成交强险或商业险赔案报案号的系统时间.

(九)核损时点

核损完成时点是指在一个事故中涉及车辆(或财产)损失,保险公司理赔业务系统中最后一个车辆(或财产)核损任务完成的系统时间.

(十)单证收集时点

单证收集时点指在一个事故中保险公司理赔业务系统中涉及所需单证收集任务完成的系统时间。

单证收集时点(门诊-轻微伤)指在一个涉及单人或多人受伤或死亡的事故中,保险公司理赔业务系统收集完成所有涉及门诊—轻微伤人员单证任务的系统时间。

单证收集时点(住院类)指在一个涉及单人或多人受伤或死亡的事故中,保险公司理赔业务系统收集完成所有涉及住院人员单证任务的系统时间.

单证收集时点(死亡类)指在一个涉及单人或多人受伤或死亡的事故中,保险公司理赔业务系统收集完成所有涉及死亡类人员单证任务的系统时间。

(十一)核赔时点

核赔时点(赔案级)指在一个赔案中保险公司理赔业务系统中最后一张计算书核赔任务完成的系统时间。

6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十二)终点时点

全案支付时点(赔案级)指在一个赔案中保险公司财务系统发出最后一次支付赔款(不含理赔费用)成功指令的系统时间。

全案支付时点(事故级)指一个事故中最后一个待支付赔案由财务系统发出最后一次支付赔款(不含理赔费用)成功指令的系统时间。

(十三)保险公司估损立案方式

目前,各保险公司存在报案即自动赋值、人工立案赋值两种估损立案方式。

二、理赔服务指标

(一)理赔效率类指标

指标1:案均报案支付周期

1、指标作用

反映公司赔案/事故处理在时间方面的效率,可以用于检测分支机构自客户报案到领到赔款的处理速度。

2、指标类型:服务类考核指标。

3、指标定义

7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赔案级)案均报案支付周期”是指统计期内正常结案赔案中保险公司财务系统发出最后一次支付赔款(不含理赔费用)成功指令的时间相对于报案时点(赔案级)的平均延迟时长.

“(事故级)案均报案支付周期”是指统计期内正常结案赔案中最后一个待支付赔案由保险公司财务系统发出最后一次支付赔款(不含理赔费用)成功指令的时间相对于报案时点(事故级)的平均延迟时长。

4、统计维度

时间维度:日历年度数据.

数量维度:赔案级、事故级。

应用范围:车险.

5、指标公式

(1)赔案级指标

案均报案支付周期(赔案级)=∑[全案支付时间(赔案级)-报案时点(赔案级)]/正常结案数量(赔案级)

(2)事故级指标

案均报案支付周期(事故级)=∑[全案支付时间(事故级)-报案时点(事故级)]/正常结案数量(事故级)

6、取数口径

(1)赔案级案均报案支付周期

8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统计起点:“报案时点(赔案级)\即保险公司业务系统生成赔案报案号的系统时间。

统计终点:“全案支付时间(赔案级)”在一个赔案中保险公司财务系统发出最后一次支付赔款(不含理赔费用)成功指令的系统时间。

正常结案数量(赔案级):指在统计期内,已决赔案中扣除拒赔、注销、零结赔案后剩余的赔案件数.

(2)事故级案均报案支付周期

统计起点:“报案时点(事故级)”,指保险公司业务系统首先生成交强险或商业险赔案报案号的系统时间。

统计终点:“全案支付时间(事故级)”指一个事故中最后一个待支付赔案由财务系统发出最后一次支付赔款(不含理赔费用)成功指令的系统时间。

正常结案数量(事故级):指在统计期内,已决事故中扣除所有赔案均被拒赔、零结案、注销的事故后剩余的事故数量,一个已决事故中至少有一个的赔案没有被拒赔、零结、注销的事故要计一个数量单位.

7、注意事项

此指标统计过程中,不包含盗抢险案件、代位案件中涉及责任对方公司且应参与平台统一清算,但公司系统无法自动控制支付时间的赔案。

指标2:案均理算核赔时效

1、指标作用

9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考察保险公司确定最终赔付金额的时效。

“理算核赔\"是指保险公司根据核定的各项损失情况,结合事故责任比例,根据承保保险条款及特别约定确定最终支付给被保险人赔款金额的理赔环节.

2、指标类型:服务类考核指标。

3、指标定义:“案均理算核赔时效”是指正常结案赔案中单证收集完成时点开始到理赔业务系统中最后一张计算书核赔任务完成的系统时间。

4、统计维度

时间维度:日历年度数据。

数量维度:赔案级.

应用范围:车险。

5、指标公式

案均理算核赔时效=∑[核赔时点(赔案级)—单证收集时点)]/正常结案数量(赔案级)

6、提取口径

起点:“单证收集时点”指在一个事故中保险公司理赔业务系统中涉及所需单证收集任务全部完成的系统时间。

10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终点:“核赔时点(赔案级)”指在一个赔案中保险公司理赔业务系统中最后一张计算书核赔任务完成的系统时间。

分母:正常结案数量(赔案级):指在统计期内,已决赔案中扣除拒赔、注销、零结赔案后剩余的赔案件数.

指标3:案均核赔支付时效

1、指标作用

考察保险公司在确定赔案赔款金额以后向客户支付保险赔款的时效。

2、指标类型:服务类考核指标.

3、指标定义

“案均核赔支付时效”是指统计期内正常结案的赔案,从核赔通过开始到财务系统发出最后一次支付赔款(不含理赔费用)成功指令时间的平均处理时间。

4、统计维度

时间维度:日历年度数据。

数量维度:赔案级.

应用范围:车险。

5、指标公式

11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案均核赔支付时效(赔案级)=∑[全案支付时点(赔案级)—核赔时点(赔案级)]/正常结案数量(赔案级)

6、提取口径

起点:“核赔时点(赔案级)”指在一个赔案中保险公司理赔业务系统中最后一张计算书核赔任务完成的系统时间。

终点:全案支付时点(赔案级)指在一个赔案中保险公司财务系统发出最后一次支付赔款(不含理赔费用)成功指令的系统时间.

分母:正常结案数量(赔案级):指在统计期内,已决赔案中扣除拒赔、注销、零结赔案后剩余的赔案件数。

指标4:立案结案率

1、指标作用

(1)用来监控当期发生当期立案当期结案赔案的处理速度/效率。

(2)用来监控统计时点向前滚转12个月发生立案赔案的处理速度/效率。

(3)用来监控截止到统计时点历史存量立案赔案在当期的处理速度/效率.

2、指标类型:服务类及管理类考核类型。

3、指标定义

12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1)立案结案率1

统计期间内当期发生当期已决的赔案数量占统计期间内当期发生当期立案赔案数量的比率.

(2)立案结案率2

截至到统计时点向前滚转12个月已立案赔案中已决数量占统计时点向前滚转12个月已立案赔案数量的比率。

(3)立案结案率3

统计期初历史存量立案未决赔案,在当期已决的赔案数量占截至到统计期初历史存量立案未决赔案数量的

比率.

4、统计维度

时间维度:日历年度数据。

数量维度:赔案级。

应用范围:车险.

5、指标公式

(1)立案结案率1

立案结案率1(赔案级)=当期已决数量(赔案级)/当期立案赔案数量*100%

13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2)立案结案率2

立案结案率2(赔案级)=滚转12个月已决数量(赔案级)/滚转12个月立案赔案数量*100%

(3)立案结案率3

立案结案率3(赔案级)=统计期间历史存量立案未决赔案在当期已决数量(赔案级)/统计期初历史存量立案未决赔案数量*100%

6、提取口径

(1)立案结案率1

分子:“当期已决数量(赔案级)”指当期发生当期立案赔案中的已决赔案件数。

分母:“当期立案赔案数量”指当期发生当期立案赔案件数总和。

(2)立案结案率2

分子:“滚转12个月已决数量(赔案级)”指统计时点向前滚转12个月内发生立案赔案中的已决赔案件数。

分母:“滚转12个月立案赔案数量”指统计时点向前滚转12个月内发生立案赔案件数总和。

(3)立案结案率3

分子:“统计期间历史存量立案未决赔案在当期已决数量(赔案级)”:指统计期间历史存量立案未决赔案中,在当期的已决赔案件数。

14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分母:“统计期初历史存量立案未决赔案数量”指统计期初历史存量立案未决赔案件数总和。

指标5:金额结案率

1、指标作用

考察各公司当期案件中金额较大赔案的处理效率。

2、指标类型:服务类考核指标。

3、统计维度

时间维度:日历年度数据.

数量维度:赔案级。

应用范围:车险。

4、指标定义:

统计当期发生当期立案赔案中,正常结案赔案的赔款相对于统计当期发生当期立案赔案中正常结案赔案的赔款与统计当期未决赔款提转差之和的比率。

5、指标公式

金额结案率=当期已决已付赔款/(当期已决已付赔款+当期未决赔款提转差)*100%

15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6、提取口径

“当期已决已付赔款\"指当期发生当期立案赔案中,已结案赔案的赔款。不含除施救费以外的理赔费用.

“当期未决赔款提转差”指统计当期期末与期初两个时点间的未决赔款之差(期末未决赔款—期初未决赔款)。不含IBNR(不含费用类估损)。

(二)理赔管控类指标

指标6:系统强制立案率

1、指标作用

该指标主要用来考察分支机构理赔人员人工立案速度(相对报案量).

2、指标类型:管理类考核指标。

3、指标定义:“系统强制立案率\"是指系统强制立案赔案数量占立案赔案数量的百分比。

4、统计维度

时间维度:日历年度数据。

数量维度:赔案级.

应用范围:车险.

16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5、指标公式

系统强制立案率=系统强制立案赔案数量/立案赔案数量*100%

6、提取口径

(1)“系统强制立案赔案数量”:系统强制立案赔案数量是指在统计期内,保险公司受理客户报案后在72小时(3日)内没有进行首次立案的车险赔案,保险公司通过理赔系统进行自动分配未决估计赔款并已立案的赔案件数总和.

(2)“立案赔案数量”:指统计期间内理赔人员按照正常立案流程完成立案处理的赔案件数,包括核损立案、手工立案和系统自动分配未决估计赔款并已立案的赔案,但不包括系统已自动分配未决估计赔款但尚未立案的赔案.

7、注意事项

此指标适用采取人工立案赋值方式进行估损立案的保险公司。

指标7:报案立案率

1、指标作用

监控分支机构理赔人员人工立案效率(相对报案量)。

2、指标类型:管理类考核指标。

17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3、指标定义:“报案立案率\"指统计期间内立案赔案数量相对统计期间内有效报案数量的比率。

4、统计维度

时间维度:日历年度数据.

数量维度:赔案级。

应用范围:车险。

5、指标公式

报案立案率=立案赔案数量/有效报案数量*100%

6、提取口径

(1)“立案赔案数量”:指统计期间内理赔人员按照正常立案流程完成立案处理的赔案件数,包括核损立案、手工立案和系统自动分配未决估计赔款并已立案的赔案,但不包括系统已自动分配未决估计赔款但尚未立案的赔案。

(2)“有效报案数量”=报案数量-报案注销数量.

指标8:赔案重开率(笔数/金额)

1、指标作用

该指标用来通过监控重开赔案变化,反映以前的结案流程是否偏早或以前是否存在非正常的零赔付.

18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2、指标类型:管理类考核指标。

3、指标定义

(1)“赔案重开率(笔数)”是指统计期间内重开赔案数相对立案赔案数量的比率.

(2)“赔案重开率(金额)”是指在统计时点上,重开赔案新增赔付金额与新增未决估计赔款金额之和占立案赔案总赔付金额与总未决赔案估计赔款金额之和的百分比。

4、统计维度

时间维度:日历年度数据。

数量维度:赔案级。

应用范围:车险。

5、指标公式

(1)赔案重开率(笔数)=重开赔案数/立案赔案数量*100%

(2)赔案重开率(金额)=∑(重开赔案在统计时点上的新增赔付金额+重开赔案在统计时点上的新增赔案未决估计赔款金额)/∑(立案赔案在统计时点上的总赔付金额+总赔案未决估计赔款金额)*100%

6、提取口径

(1)“重开赔案数”指统计期间内保险公司理赔系统进行结案标记动作后的赔案在原报案号下进行新增赔

19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案处理的赔案数量(同一赔案多次重开算多件)。

(2)“立案赔案数量” 指统计期间内理赔人员按照正常立案流程完成立案处理(包括核损立案、手工立案和系统自动分配未决估计赔款并已立案的赔案,但不包括系统已自动分配未决估计赔款但尚未立案的赔案)的赔案件数。

(3)“∑(重开赔案在统计时点上的新增赔付金额+新增赔案未决估计赔款金额)”指统计期间内保险公司理赔系统进行结案标记动作后的赔案在原报案号下进行新增赔案处理后在统计时点上的新增赔付金额与新增未决估计赔款之和。

(4)“∑(立案赔案在统计时点上的总赔付金额+总赔案未决估计赔款金额)”指统计期间内完成立案处理的赔案在统计时点上的总赔付金额与总未决估计赔款之和。

7、注意事项

此指标是指重开赔案后新增赔款与新增未决估计赔款之和相对于整个赔案的赔款金额与未决估计赔款的比率,重再考察重开赔案未决估计赔款的准确性,是否有非正常赔付情况,结案流程是否正常。

指标9:估损(代数/绝对)偏差率

1、指标作用

该指标主要用来监控赔案的立案偏差,代数偏差中估损偏高和估损不足之间可相互抵消,最终代数偏差为负表明估损不足,反之为估损偏高;而绝对偏差反映未决估计赔款的绝对准确性,估损偏高和估损不足都将作为绝对偏差累加。

20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2、指标类型:管理类考核指标.

3、指标定义

(1)“初次估损代数偏差率\"是指赔案初次未决估计赔款与已决已付赔款的偏差值之和占总已决已付赔款的百分比。

(2)“评估时点估损代数偏差率”是指在评估时点赔案未决估计赔款与已决已付赔款的偏差值之和占总已决已付赔款的百分比.

(3)“初次估损绝对偏差率”是指赔案初次未决估计赔款与已决已付赔款的偏差值的绝对值之和占总已决已付赔款的百分比。

(4)“评估时点估损绝对偏差率”是指在评估时点赔案未决估计赔款与已决已付赔款的偏差值的绝对值之和占总已决已付赔款的百分比。

4、统计维度

时间维度:日历年度数据。

数量维度:赔案级。

应用范围:车险。

5、指标公式

21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1)初次估损代数偏差率=(∑(赔案初次未决估计赔款—赔案已决已付赔款)∕∑总已决已付赔款)*100%

(2)评估时点估损代数偏差率=(∑(赔案在评估时点的未决估计赔款—赔案已决已付赔款)∕∑总已决已付赔款)*100%

(3)初次估损绝对偏差率=(∑∣赔案初次未决估计赔款-赔案已决已付赔款∣ ∕∑总已决已付赔款)*100%

(4)评估时点估损绝对偏差率=(∑∣赔案在评估时点的未决估计赔款-赔案已决已付赔款∣ ∕∑总已决已付赔款)*100%

6、提取口径:

(1)“赔案初次未决估计赔款”当期已决案件的初次估损的金额。

(2)“赔案在评估时点的未决估计赔款”为统计时点提取的赔案当时未决估计赔款。

7、注意事项

平台及各公司需要各增加字段,在准备金基础规范中已经明确要求各保险公司要保留估损调整轨迹.

指标10:零赔付结案率

1、指标作用

该指标主要用来监控零赔付水平,是否有异常零赔付.

2、指标类型:管理类参考指标。

22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3、指标定义:“零赔付结案率”是指统计期间内的零赔付赔案数相对统计期间内已决数量的比率。

4、统计维度

时间维度:日历年度数据。

数量维度:赔案级。

应用范围:车险.

5、指标公式

零赔付结案率=赔付金额为零的赔案数/已决数量(赔案级)*100%

6、提取口径

(1)“赔付金额为零的案件数”指统计期间内完成结案且直接赔款(不含理赔费用)为零的赔案数量。

(2)“已决数量(赔案级)\"指在统计期内的已决赔案件数。

指标11:报案注销率

1、指标作用

该指标主要用来了解采取人工立案赋值公司的有效报案情况,监控分支机构的异常注销情况。

2、指标类型:管理类参考指标。

23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3、指标定义:“报案注销率”是指统计期间内注销的未立案案件数相对统计期间内接到的全部报案件数的比率。

4、统计维度

时间维度:日历年度数据。

数量维度:赔案级.

应用范围:车险。

5、指标公式

报案注销率=注销报案数量/报案数量*100%

6、提取口径

(1)“注销报案数量”是指在统计期内,已报案但在立案前被注销的报案赔案件数.

(2)“报案数量”是指在统计期内,通过电话,委托,上门等方式向保险人报案且业务系统已生成报案号的赔案案件数总和。

7、注意事项

报案注销条件:对于客户报错案、客户重复报案、不属于投保险别或险种出险、客户主动放弃索赔等已报案但未立案赔案,应作报案注销处理。

24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指标12:立案注销率(笔数/金额)

1、指标作用

该指标主要用来监控分支机构是否通过注销立案降低当期赔付.

2、指标类型:管理类考核指标。

3、指标定义

(1)“立案注销率(笔数)”是指统计期间内注销的已立案赔案数相对统计期间内立案赔案数量的比率。

(2)“立案注销率(金额)”是指统计期间内注销的已立案赔案在注销时的未决估计赔款相对统计期间内立案赔案在统计时点上的已决已付赔款金额与未决估计赔款之和的比率。

4、统计维度

时间维度:日历年度数据。

数量维度:赔案级。

应用范围:车险。

5、指标公式

(1)立案注销率(笔数)=注销立案赔案数量/立案赔案数量*100%

25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2)立案注销率(金额)=∑注销立案赔案在注销时的未决估计赔款/∑(立案赔案在统计时点上的赔付金额+未决估计赔款)*100%

6、提取口径

(1)“注销立案赔案数量”是指在统计期内,已立案但被注销的赔案件数.

(2)“立案赔案数量” 指统计期间内理赔人员按照正常立案流程完成立案处理的赔案件数,包括核损立案、手工立案和系统自动分配未决估计赔款并已立案的赔案,但不包括系统已自动分配未决估计赔款但尚未立案的赔案。

(3)“∑(立案赔案在统计时点上的赔付金额+未决估计赔款)\"指统计期间内完成立案处理的(交强险、商业险)赔案在统计时点上的已决已付赔款金额与未决估计赔款之和.

7、注意事项

立案注销条件:对于客户报错案、客户重复报案、不属于投保险别或险种出险但因理赔人员操作失误等已立案赔案应作立案注销处理。

(三)理赔结果类指标

指标13:案均已决金额

1、指标作用

反映统计期间(赔案级)案均的赔付水平。

26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2、指标类型:管理类监控指标。

3、指标定义:“案均已决金额(赔案级)\"是指统计期间内已决(赔案)的案均赔付金额.

4、统计维度

时间维度:日历年度数据。

数量维度:赔案级。

应用范围:车险。

5、指标公式

案均已决金额(赔案级)=∑已决已付赔款(赔案级)/正常结案数量(赔案级)

6、统计口径

已决已付赔款(赔案级):指在统计期内,已决赔案的赔款,不含除施救费以外的理赔费用.

正常结案数量(赔案级):指在统计期内,已决赔案中扣除拒赔、注销、零结赔案后剩余的赔案件数.

指标14:案均未决金额

1、指标作用

反映评估时点的未决估计赔款的平均水平。

27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2、指标类型:管理类监控指标.

3、指标定义:“案均未决金额\"是指评估时点未决赔案的平均估计赔款金额。

4、统计维度

时间维度:日历年度数据。

数量维度:赔案级。

应用范围:车险。

5、指标公式

案均未决金额(赔案级)=∑未决赔款(赔案级)/未决数量(赔案级)

6、提取口径

未决赔款(赔案级):指在评估时点已立案但尚处于未决状态的所有赔案的未决估计赔款。不含IBNR(不含理赔费用估损)。

未决数量(赔案级):是指在评估时点已发生已报告已立案但尚未正常结案、注销、拒赔、零结处理的车险赔案件数。

(四)理赔成本类指标

指标15:已决案均直接理赔费用

28

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体系(10.19-15个指标)

1、指标作用

考察保险公司对直接确认到赔案的直接理赔费用管控情况.

2、指标类型:管理类监控指标.

3、指标定义:“已决案均直接理赔费用”是指统计期间内已决赔案的平均直接理赔费用。

4、统计维度

时间维度:日历年度数据。

数量维度:赔案级。

应用范围:车险.

5、计算公式

已决案均直接理赔费用(赔案级)=∑已决直接理赔费用(赔案级)/已决数量(赔案级)

6、提取口径

已决直接理赔费用(赔案级):是指在统计期内,已决交强险赔案中已经发生的直接理赔费用和已决商业险赔案中已发生的直接理赔费用。含注销、拒赔、零结案赔案中发生的直接理赔费用。不包括施救费用.

已决数量(赔案级):指在统计期内的已决赔案件数。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