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析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机制的具体实施路径

来源:知库网
第37卷第5期2018年10月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OFHOTANNORMALCOLLEGEVol.37,No.5Oct.,2018机制的具体实施路径探析高校构建“三全育人”

贾如

陕西西安710123)(西京学院,

通过分析高校摘要:“三全育人”机制是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益尝试。本文立足教育部文件,充分说明“三全育人”机制对实现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过程中的实施路径与优势,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全育人”;实施路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908(2018)05-0013-04

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新时期、新阶段要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着力培养面,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1]”“三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当前,

2017年12月6日颁布实施的《高校思想政

导员、班主任,还包括党政工团的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后勤服务管理部门。

首先,教书育人是全员育人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无疑是这项任务最直其余课程教师同样应当接的承担者。与此同时,

的理念,在解决学生秉持“学业为重,德育同行”专业问题的同时将爱党爱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等问题贯穿于教学之中。其次,作为高校各项事业的掌舵者,全员育人工作的开展需要高校党委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的参与和指导。学生德育工作要避免形成

[2]重行政单干”高校党“轻干部参与、的思维定式,

全育人”机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案,不仅在理论上蕴含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同时发展理念,关注能力的提升与个性的展现,在实践中结合中国高校的具体情况致力于构建全域化管理、定制化教育、整体化受益的立体育人格局,为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进为实现高校培养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

面型人才的终极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充分利委和各级领导干部应发挥组织领导职能,用辅导员、班主任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的丰富资利用自身的修养、丰源,通过点滴的管理与教育,加快富的阅历、长远的眼光去影响每一位学生,形成党政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管理育人的同第三,全员育人在强调教书育人、时也强调服务育人。服务育人要求高校后勤服务安全的理念,在餐饮部门坚持高效、便利、健康、医疗、基础设施维修、安全问题等方面制定相应照章办事,简化办的规划和手册,划分岗位职责,

一、在全员育人的努力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员育人是指高校教育主体致力于在教书、管理、服务的协同效用下实现青年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即肩负高校育人使命的不仅包括各门课辅程任课教师、专业从事学生工作的行政人员、

[收稿日期]2018-09-15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者简介]贾如(1990-)女,硕士,西京学院助教。研究方向:

58

机制的具体实施路径贾如:探析高校构建“三全育人”理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质量,通过专业的技能、热情的态度将育人工作外化于行动中。

高校全体教职工必须坚持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宗旨,分阶段、分层次、分任务地开展高校育人工作,积极思考日常工作与立德树人的结合点,充分挖掘开展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强化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与业务能力,

通过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带动学生的点滴改变,在全员育人的努力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全过程育人的推进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全过程育人是指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进程中坚持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

重视主观性与阶段性相统一,针对各阶段的学生的不同状态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育人主题和方案,循序渐进地推动高校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低年级学生重视理想信念与三观养成低年级学生多指处于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的新生群体。面对未知的大学生活,新生多表现为期待中伴着不安。针对这类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情绪变化,高校育人团队应制定相应的化解方案:一方面通过开展校史校情介绍、安全知识问答、心理健康测试、新老生见面会等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解答新生的疑惑,促进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爱党爱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班会讨论、社团迎新汇演、诗歌话剧辩论赛等丰富的文体活动,为低年级学生构建一个积极健全的三观世界,使其能够自信开朗地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二)中年级学生强化专业技能与道德提升中年级学生主要指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这个群体的学生已经从大学生活的磨合期进入成长期,具备了较强的适应能力。针对中年级学生的发展定位与心理状态,

高校的育人工作应更加注重专业性与目的性。首先,

育人工作必须督促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不断强化自身的业务能力,为日后职业选择奠定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其次,育人工作必须重视学生道德修养的提

升,引导学生养成谦逊诚恳、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以及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

最后,鼓励学生关注时事政治,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保持坚定的政治信仰,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立场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三)高年级学生培养就业意识与责任担当高年级学生多指准毕业生群体,

这类学生由于即将迈向社会,心态上会产生焦虑、留恋、彷徨等复杂情感。针对此类特殊情况,

高校育人工作应更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干预,加强实用性技能的培养。首先,育人团队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宣讲活动,在明确就业形势、了解相关法规、熟悉就业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有效疏导学生焦虑情绪;其次,育人主体需要根据学生个人性格、家庭状况、地域分布的具体差异,通过单独谈话的方式,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定制适合的就业方案;最后,重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强化高年级学生的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以及身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接班人的担当与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身的力量。

高校德育质量提升工程立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通过分析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全过程育人的方式广泛运用于实践生活中,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促进各阶段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为加快实现高校青年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在全方位育人的环境中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全方位育人是指高校在开展育人工作的过程中利用课堂渗透、文化宣传、实践活动、机制保障以及网络技术等方式打造多维立体化育人格局。全方位育人通过对不同育人环境特点的分析,致力于研究不同场景、平台和方式在提升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主要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59

第37卷第5期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8年10月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合称的

“两课”教学。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督促学生上好“两课”,对于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热爱祖国、忠于国家,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与人际关系,

用科学的观点看待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推进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关注学生动态,加快教育改革,尽快改善思想政治教学针对性不强、亲和力不够、学生到课率和抬头率不高的尴尬局面。

(二)强化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职能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各专业课程教学在强调专业化、系统化学习的基础上,同样肩负着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不论该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体系和前沿学术成果,还是专业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专业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专业课教师的合理安排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结合,将好的行为、新的内容渗透到了高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来,为培养学生勤奋踏实、刻骨钻研、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创造了条件。

(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实践活动建设校园文化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学校通过建立社团组织、开展文化讲座、举办艺术展览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国外先进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在扩充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道德修养;另一方面高校通过搭建校内校外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日常实训、假期实习、顶岗实习、游览参观的机会,在复杂的环境中开拓创新、完善自我、

挑战极限。(四)完善高校育人的保障机制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依靠相应的制度的保障。当前,“三全育人”机制在推进的过程中存在教育主体分工不明确,

教育客体不配合、育人资源不完备、育人系统联系不紧密等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育人团队必须明确教育目标,制定工作细则以及与教职员工整年目标责任相挂钩的60

奖惩制度,建立学生评价机制、家校联动机制,实现问题的及时反馈、沟通与解决。与此同时,高校育人工作需要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充足的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高校应提供设置专门的款项,为确保高校育人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

在“互联网+”与“云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应在分析“95后”高校学生思想特点与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达成育人目标。高校育人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运用网络软件、通讯工具、“云概念”等现代化手段与理念,有效促进育人资源的优化整合,

育人结论的快速生成与总结,在提升育人实效性的同时打造“快捷、准确、零压力”的育人网络格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互联网技术时需注意其负面影响,确保网络成为传播正能量的沟通渠道。

高校全方位育人通过转换育人场景、创新育人手段、完善育人机制保障了高校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推动实现了“95后”高校学生群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优化高校育人工作环境开辟了重要通道。

高校开展“三全育人”机制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出发点,通过构建全员协同育人格局、分段强化育人工作、实力打造育人环境助力高校育人计划,显示出巨大的能动优势。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机制对实现青年学生能力的提升和个性的展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及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部党组:2017.12

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R].中共[2]韩慧莉.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3][J].青年教育2012.7

构蔡建迎与春实施.大学[J].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在“.2012(7)三全育人”体系中的[4]思想张文教育凤.对.2018.2

高校“三全育人”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5]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机制初探[J].学校党机制的具体实施路径贾如:探析高校构建“三全育人”建与思想教育.2012.10

[6]包天强.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高校育人工作的路径选

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

Researchontheimplementationpathoftheuniversity'sconstructionofthe\"threeall-round

education\"mechanism

JiaRu

(XijingCollege,Xi'an,Shanxi710123)

Abstract:Themechanismof\"three-fulleducation\"isabeneficialattempttopromot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BasedonthedocumentsoftheMinistryofeducation,thispaperanalyzestheimplementationpathandadvantages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theprocessofall-staff,all-roundandall-roundeducation,andfullyillustratesthesignificanceofthe\"three-fulleducation\"mechanisminthecultivationoftalentswithall-rounddevelopmentofmorality,intelligence,physiqueandbeauty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Keyword:\"educatingpeoplethroughthethreeaspects\";Implementationpath;Comprehensivedevelopment

杨峰)(责任编辑:

(上接第75页)

ComplexityTheory:theInfluenceofClassTeachingonMinorityStudents'Autonomous

LearningofNationalCommonLanguage

——AcasestudyofminoritypreparatorystudentsinHetianNormalCollege—(LuoyangForeignStudiesInstitute,Luoyang,Henan471003)

LouLijie

Abstract:ByanalyzingthenationalcommonlanguageclassteachingofminoritystudentsinHetianareaof

Xinjiangwithcomplexitytheory,itisfoundthattherearesomeproblems,suchaslackofstronglearninginterestandmotivation,lackofhigh-qualityteachingresources,andlackofeffectivelearningstrategies.Thenitputsforwardthreeimprovementmeasures:cultivatingstudents'motivationandinterestinautonomouslearning;creatingandprovidinghigh-qualityteachingresources;andhelpingstudentsformulategoodlearningstrategies.Keyword:ComplexityTheory;Ethnicminoritystudents;nationalcommonlanguage;AutonomousLearning

(责任编辑:李朝虹)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