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来源:知库网
·162·

山 东 化 工

SHANDONGCHEMICALINDUSTRY            2017年第46卷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刘光印,王 琳,乔占平,汤玉峰,谢海泉

(南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南南阳 473061)

摘要:工程实践能力是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本文针对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特点,从实践教学体系构

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关键词:工程实践能力;应用化学;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7)24-0162-02

CultivationofEngineeringPracticeAbilityofStudentsinAppliedChemistrySpecialty

LiuGuangyin,WangLin,QiaoZhanping,TangYufeng,XieHaiquan

(CollegeofChemistryandPharmacyEngineering,NanyangNormalUniversity,Nanyang 473061,China)

Abstract:Itisabasicrequirementintrainingobjectivesforstudentsinappliedchemistryspecialtytohaveengineeringpractice

,thecharacteristicsofabilitytrainingforstudentsmajoringinappliedchemistry,fromthepracticalteachingability.Inthispaper

systemconstruction,theconstructionof"doubletype"teachersinexploringtheappliedchemistryspecialtystudents'projectpracticeabilitytrainingmeasures,inordertoenhancethestudents'engineeringpracticalability.Keywords:engineeringpracticecapability;appliedchemistryspecialty;training智造"强国转变,这就需要更  当前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

多的人才。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创新能力弱、工程意识淡薄等,很难适应企业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2010-2020)》指出高校要创新培养机制,加强应用型、划纲要(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当今国家引导部分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已经显

[1-3]

。得越来越重要

1.3 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性

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不是一门课或某一个教学环节就可

以完成的,需要一个系统的培养体系。因此应注重课程设置和培养体系优化,构建"知识+实践+应用"的教学体系,体现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性。

2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2.1 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课程设置方面优化理论与实践课的比例,加大实践课的课时量。根据应用化学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特点,在理论教学方面开设了四大化学(有机、无机、分析和物化)、电工学、大学物理、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和化工设备等必修课程,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方面:首先,以电工学、化工制图等为基础,结合金工实习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基本的工程实践能力。其次,以四大化学基础实验为依托,通过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工程实践能力。再次,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应用化学知识的工程实践能力。最后,开展应用化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5]

2.2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1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

应用化学作为一门介于化学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之间

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被划归于理科化学类,但是这不代表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就不需要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化学不但需要掌握扎实的化学原理和实验技能,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而且还需掌握基础的化学工程知识,具备初步的化学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完全等同于工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其具有以下

[2,4]

几个特点:

1.1 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性

无论以后学生是从事于新产品的研发、工艺的改进,还是

三传一反"的基本原理和化工生产的过程管理等都需要掌握"

基础知识,了解常见的化工生产设备及单元操作技术。这是从事于与化学化工相关的应用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

1.2 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论属性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点在于能够利用工程实践知识指导新产品的研发,而不在于具体的工程设计能力,其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科研及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如果科研人员不懂工程知识,势必会影响新产品的技术开发,这与工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应该具有能够根据常见单元操作的技术特点,优化工艺路线的开发能力。

产学研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最有效地措施之一。学校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把学生的生产实习和企业的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将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学生课程设计或毕业论文的题目,能够有效地实现培养过程与工程实际的有效对接。利用产学研平台,让学生参与完成企业的项目,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锻炼。另外,通产学研合作,既解决了企业的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又锻炼了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生更能适应企业的需求,有助于学生的就业。

此外,还可聘请企业的工程师为学生做一些讲座。以企业

  收稿日期:2017-10-30

基金项目:南阳师范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16-JXYJZD-02作者简介::刘光印(1981—),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功能材料。

 第24期刘光印,等: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163·

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例,培训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

2.3 积极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条件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院设置了一系列实践创新项目,如实验室开放课题、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等,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学生以课题组的形式,通过查阅文献、市场调研等,选择一种具体的化工产品,进行配方设计、流程设计、设备选型和主要供应参数设计等全过程实验。该类项目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分工协作精神。此外,我院每年都

三井杯"化工设计大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积极组织学生参加"

绩。

个课程体系,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能力,才能解决为什么学和学什么的问题。因此,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经典的生产案例,培养学生对化工生产过程及工艺流程认知能力,初具工艺设计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为后续的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尤 飞,胡卫东,王建荣,等.大工程教育背景下工程实践

教学体系的探索[J].轻工科技,2012(9):171-173.[2]王知彩.浅谈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93-94.[3]王荣光,吴景梅,王传虎,等.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工程实践

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2014,30(1):229-231.[4]杨家桂,武 凌,陈劲松.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

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学模式探讨[

(1):237-238.[5]刘长辉,王 锋,林 立,等.转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工程

实践能力培养[J].广东化工,2017,44(16):281-282.[6]刘学清,刘继延,蔡少君,等.注重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教

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5):82-85.学体系[

[7]赵 红,赵力民,姚华刚,等.基于“卓越计划”的应用型化

J].广东化工,学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4,18(40):162-163.(本文文献格式:刘光印,王 琳,乔占平,等.应用化学专业学

J].山东化工,2017,46(24):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162-163.)

2.4 高度重视生产实习教学环节

生产实习是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中,并锻炼学

生的实际工程实践能力。以前的生产实习大都是企业生产人员带领学生走马观花的走一圈,学生最终什么也不知道。因此,在每次生产实习前都需要有针对性的生产实习大纲,并让企业配备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人员,使学生通过生产实习能够绘制出实习工段的流程图,达到真正实习锻炼的目的。

6]2.5 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注重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每年选拔2~3名年青教师到企业挂职或参加培训,并将教师工程实践经历作为职称评定的一个必要条件,以此来激励教师参加工程实践培训的积极性。另外,适当引进一些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使得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优化和提高。

2,7]

2.6 注重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

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于整

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上接第161页)

我院与武汉人福医药集团、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上海合全药业等公司已有多年的合作———实习、毕业设计、就业等一条龙,且对我校学生具有高度评价,公司为了更多的吸引我们的优质学生,开展了“订单班”合作,旨在加强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不仅为学生搭建实习就业平台外,还为我校教师提供了

[8]

良好的学习平台,实现校企双赢。

建设和深度校企合作,探索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新模式,共

同培养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综合能力得到社会认可,经过几年磨练,很多成为企业骨干。

参考文献

[1]贺克强,程弘夏,吴 谦,等.制药工程专业产学结合“3+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1):114-116.[2]王世盛,宋其玲,李广哲,等.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课程

建设的总结[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S1):533-535.[3]李 华,胡国勤,梁政勇,等.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28(4):24-31.[4]郭 艳,王 敏,周 浩.关于制药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

J].中国轻工教育,2011,4:72-74养模式的探索[

[5]程弘夏,朱忠华,汪大巍"制药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

研究与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11:33[6]李 华,胡国勤,李雯,等.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21(4):507-509:[7]林红卫,陈迪钊,赵子剑.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

建[J].中国西部科技,2009,8(5):57-59.[8]欧阳臻,宁德刚,徐卫东,等.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和实践环

节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校教育管理,2004,26(4):71-74.[9]于燕燕,郭玲玲,樊冬丽,等.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J].科教文汇,2015,32:65.的实践与探讨[(本文文献格式:翁德会,程弘夏,许腊英,等.培养应用技术型

制药工程人才内涵建设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山东化工,2017,46(24):160-161,163.)

5 多举措培养优秀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人才质量的保证,多途径打造掌握现代

制药前沿知识、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双师双能”型专职专任教师

[9]

队伍。十三·五期间,面向中青年教师,重点开展"双师双能

教师队伍培养。主要举措包括:型"(1)根据教师所承接的课程,合理进行教学分工,根据每位教师专业特长,协助教师制定出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制定年度青年教师到企业学习进修、挂职锻炼计划并(实施,在企业实践期间实现校、企双导师制;

(3)创造机会鼓励教师参加行业的各种学术交流会议学习,或者参加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考试,并对获得证书的教师加以政策倾斜;

4)通过制药专业群转型发展项目、制药工程专业综合改(

革试点项目及校内外各级教研、科研项目,提升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师的职业素质,全面培养教师专业能力。

多年来将培养青年教师作为专业建设规划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培养青年教师,目前制药工程专业副教授及以上

0%,"双师双能"型教师占66.7%。职称占4

6 总结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与湖北经济发展紧密对接,依托人福集

团的行业背景,与省内外近20家行业龙头企业签订校企人才合作培养协议书,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武汉光谷生物城700家优质企业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13年的内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