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为例
侯慧芳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20)
摘要:实践教学和实习是提高学生能力最好的方式,为了有效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教学效果,本文针对目前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目的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将实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直接运用到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最终达到掌握理论实践知识的目的。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H191
一、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学科,其中实践教学环节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专业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通过工程实践活动达到对专业知识深化掌握的重要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实习过程也是学生认识社会的过程,在实习的过程中应该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就业、社会环境等有正确的认识。
本文结合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的教学情况,指出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基于国家指导政策和本校的定位,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
二、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一)集中实习多,分散实习少就目前我校的教学现状而言,专业实习采取的绝大多数方式为集中实习。因为集中实习便于指导老师统一指导与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安全,有利于节约经费、优化实习资源;同时对于企业而言,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差,到一个单位实习,势必对企业的正常施工产生影响,因此企业不愿接受学生,所以现阶段我校主要以集中实习为主。
(二)教学手段落后,知识滞后根据国家的指导政策,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是大多数本科院校的主要目标。但是在实际实习过程中,由于高教教师大多数是从研究型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指导导师自身实践能力较差,难以对学生提出的现场问题给与满意回复,更难以针对现场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创造性的指导和规划,同时学校的仪器设备落后,以及受现场施工条件的限制,造成学生实习内容缺乏广度及深度,从而影响学生实习效果。
(三)考核办法单一,无法有效促进实习积极性·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36-0214-002
生具有更多的选择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国家提倡应用化教学,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过程化考评”。过程化考评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现场提问”“现场答辩”等。过程化考评保证了考评的公开、公正。同时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以过程考评为主,再辅助以终期报告考评,采用多元化考评机制以实现实习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健全“双导师”制度鉴于我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差的特点,应该充分利用企业技术人员经验丰富的优点,聘请企业人员参与到校内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并且邀请企业人员到学校举办讲座,讲授需要实践经验强的一些课程,例如土木工程施工,有利于学生从中获取施工经验,能够引导学生更高效地学习专业知识。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在接纳企业人员参与教学的具体方法为:地质实习、道路勘测实习等校内实习全程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做为技术顾问,引领全盘工作;毕业设计以本校老师指导为主,过程中聘请企业人员进行指导,答辩环节同时有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经“双导师”的指导,我校的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效果显著提高。
(四)实习制度灵活化
土木工程学生的实习地点绝大多数在施工企业,而企业的在建项目有大有小,因此,学校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可以将实习灵活地划分为若干个小单元,对于较复杂的施工作业,可以安排时间较长的实习单元,同时,由于学生的实习期短,学生没有完全融入到企业就要返回学校,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接收学生到企业实习,因此尽快给实习“松绑”而不应该过于依赖“计划”。
(下转第220页)
目前,我校土木工程实习仍然采用传统的考核方法,即以最终实习报告作为主要的考核手段和依据。然而实际实习过程中实习报告誊抄现象普遍,实习报告流于形式,考核没有达到实际的目的。而实习期后的答辩,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师资力量有限,所以实际的答辩没有真正起到考核学生实习效果的目的。
同时,现阶段,教师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为出勤,而很多同学为了应付老师的点名,来到实习场地也只是观望,自己不亲自动手操作,没有达到考核的最终目的。
(四)实习内容欠缺系统性
在学生的具体实习过程中,由于实习基地缺乏,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等外界因素影响,许多学生的实习项目与实习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不符,不是施工进度不合适就是实习内容不完整,更或者有的学生不去实习,最终只是交份实习报告草草了事。另外,目前实习期间较短,以我校为例,毕业实习包括暑假也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学生在短时间内只能参与某一阶段的施工过程,如果想完整的参与整个施工过程确实有困难。
三、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改革的措施(一)建立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基地全方位的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充分保证每个同学能在自己感兴趣的企业进行实习,既能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与企业的交流,使学生更了解企业,企业也了解学生,为后续的双向选择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应该加强校企双方的合作深度。实习基地的建立不应该停留在“现场参观”的层次,必须建立有效机制使实习的学生能真正参与到工程建设中去,确保学生能获取真正的实践技能,走向工作岗位能学以致用。同时,各个高校应该按照就业方向、市场需求对实习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学
智库理论 实践经验,在相互切磋中,又能形成新技能、新观点,建构并完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三,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原有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基础理论。改革以后,加大过程考核,除了课堂表现外,提高平时实验实训成绩比例。学生提交的策划方案或调研报告要有完善的评分细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注重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和习惯。
最后,为解决教师专业应用能力问题,可定期排出课程组人员到规划公司或相关单位挂职学习锻炼。另外,加强与专业实力较强的院校合作,组织相关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学校协助专业教师积极争取地方规划项目和
课题,既利于老师又利于学生。专业教师也应尽一切努力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获得能力的提高,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教师与学生观念都急需转变。需要上到学校和领导的鼎力支持,再到教师的积极作为,最后到学生的通力配合,任何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时代要求也是我们的使命,所以,实践型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简介】马秀娟(1982-),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旅游。
智库时代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18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旅游+电子商务实践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201802269016
【参考文献】
[1]马勇,李玺. 旅游规划与开发(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郑向敏,方海川,郭剑英.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3]徐兴锐.地方高校实践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课程为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8(4):136-138.
(上接第215页)
学手段相结合,从而改进教学手段,到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效果。
四、依据学生特点,提升教学获得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获得感决定了他们对本门课程的认同度。那在《统计学》课程中如何能提升他们的获得感,这就成为课堂教学探讨的核心。目前在校生绝大部分为95后及00后,这代人受“碎片化”学习的影响,传统的案例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其日益丰富的需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务实需求更加突出,实用性逐步成为学生衡量课程吸引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的获得感纳入思考范围。通过反复思考:学生一堂课获得什么?对学生有什么帮助?学生对本课程的需求是什么?等,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获得感。
例如:方法一:将商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认知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与《统计学》课程相关内容相结合。在认知实践环节通过走出校门了解社会、行业、企业大环境,知悉《统计学》与社会、行业、企业都息息相关。在专业实践环节结合商科类专业
背景,根据具体企业相关数据分析,理解《统计学》的实用性。在综合实践环节,通过商科类专业具体项目的运行研究,掌握《统计学》基本方法的实际应用。
方法二: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涉及《统计学》部分纳入课堂实践(实验)环节。如:统计表的制作、数据处理等。在相关理论课程学习之后,指导学生进行类似论文数据研究分析。也就是以论文中涉及数据为项目,与学生讨论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学以致用,提升教学获得感。方法三:增加课后习题题型。
在公务员考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资料分析模块,其理论知识来源于《统计学》,资料背景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报表。在此背景下,将“资料分析”题型纳入《统计学》课程习题,即丰富习题种类、满足学生的获得感又可以帮助其未来就业。
总而言之,通过多途径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从而认可《统计学》课程,喜欢上《统计学》。
五、总结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提
升教学获得感,逐步完善商科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体系,提升教学水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统计学》,不仅能拥有统计学的视野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基本方法,还可以提升专业认知、毕业论文写作水平、提高就业通过率等。以此,认可《统计学》课程,愿意静下心学习《统计学》。
【作者简介】刘熹,女,硕士研究生,教师,研究方向为《统计学》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朱怀庆.大数据时代对本科经管类统计学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4(3):35-37.
[2]王宏.大数据时代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改研究[J].统计与咨询,2015(6):41-42.
[3]李菲菲.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浅析[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2017(3):121-123.
[4]周跃进,李德权.关于统计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18(12):49-50.
(上接第214页)四、总结
通过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效果、才能不断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其次,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要改变观念,集合社会的各项资源,对本校老师进行实践教学的培训,形成一整套高效的·220·
实习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促进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侯慧芳(1983-),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复合材料耐久性。
【参考文献】
[1]孙鸿玲,史德刚.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福建建筑,2011(1):30.
[2]章荷瑛.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6):181.
[3]胡晓敏.应用技术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32(10).
[4]李仁璞,邹海林,等.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20):26-28.
[5]王伟,李娜,等.校企联合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126-127.
[6]沈良峰,刘学军.建筑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4):72-73.
[7]雷进生,张京蕙,张国栋,等.土木工程实习教学动态立体模型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6):136-1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