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就业大数据平台构建及用人单位互动对策探析——基于精准帮扶理念

来源:知库网
Wide Angle| 广角

就业大数据平台构建及用人单位互动对策探析

——基于精准帮扶理念

杨爽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吉林吉林 132013

课题信息: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高教研究课题:离校未就业高职毕业生的群体特征及就业帮扶对策研究(课题编号JGJX2018D446).主持人:杨爽;2018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就业专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构建研究(合同编号:JJKH20180543SK)”主持人:杨爽;吉林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及预警机制研究(课题编号JJKH20180545SK)研究成果之一,主持人:张文革。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学生就业产生了积极影响,这就需要各大院校建立起就业大数据平台,增强学校、学生以及用人单位之间的互动。要想让就业工作中实现精准帮扶就需要学校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各项困难,让大学生更容易就业。本文基于精准帮扶理念对就业大数据平台构建及用人单位互动对策进行深入分析。从就业平台构建的现状出发,探索构建大数据平台的方式以及增强互动的方法。

关键词:精准帮扶;就业大数据;原理;目标DOI:10.14097/j.cnki.5392/2019.02.080

一、高校就业平台构建现状

(一)系统功能单一

对我国大学的就业数据系统进行浏览发现,大多数系统都只是发布了招聘信息,并没有将学生就业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职业测评融入其中,这就使得高校的就业系统功能较为单一。这样的平

台构建无法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包括简历投递情况以及面试情况等。学生如果只能看到简单的招聘信息,无法对自身的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就会导致学生简历投递没有针对性,无法获得良好就业。此外,当前高校的就业系统没有对形式进行更新,这就导致用人单位无法根据自身要求对学生进行初步筛选,人工线下筛选简历造成

却又具有社会经历匮乏的劣势,培养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迫在眉睫。

首先,高中生应该树立理性地消费观念。高中生的经济来源几乎都来自父母,在消费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攀比、从众、虚荣等不良心理,在购物之前,应该明确自己所需的物品,不宜肆意地购买无用的物品,在购买的过程中,应当理性地对比各种产品的性价比,筛选出真正需要的物品。总之,我们应该时刻反省自己的消费行为,选择适合自己的消费方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其次,高中生应该记录消费情况。在日常消费过程中,我们应该利用业余时间,记录相关消费数据,通过分析自己的消费数据,不断反省自己的消费行为,从而明确自己的经济地位。

然后,我们在明确自己的经济地位的基础上,应该设定一个初步的理财规划。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估自己的理财能力,清晰地制定理财目标和方向,同时,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辨识度,通过互联网平台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避免网络诈骗。在理财过程中,也应当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更多的理财知识,为真正提高理财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我们在购买理财产品的同时,也应当注意投资自己。高中阶段的课程繁重,各科的学习都需要大量的学习资料,因此,为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我们可以用有限的零花钱来投资自己,如可以买一些辅导资料,也可以用在相关学习活动中来充实自己,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财综合能力,还有利于丰富我们的学习生活。

总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当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适当的记录消费情况、制定适宜的理财计划以及注意投资自己,这样才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理财观念,成为时代的先进力量。

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高中生作为最有青春活力的群体之一,应该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利用大数据的正向影响,采取正确的理财策略,真正提高自我的理财能力。

参考文献:

[1]时依. 信息时代高中生投资理财观念培养[J]. 知识经济, 2017(3)[2]王洛虎. 信息时代高中生投资理财观念培养[J]. 经济管理:全文版,2017(4).

[3]柳艺纯. 信息时代高中生投资理财观念培养[J]. 江苏商论, 2018(3)[4]杨诗一. 信息时代高中生理财观念培养探究[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7(24).

[5]朱吴瀚. 高中生投资理财观念培养——基于网络信息[J]. 消费导刊, 2017(11).

[6]林子尧. 网络信息下高中生投资理财观念培养[J]. 经济管理:文摘版, 2016(27)

[7]黄予. 基于网络信息下高中生投资理财观念的养成分析[J]. 时代金融, 2017(35)

[8]阚佳彤. 网络信息下高中生投资理财观念培养[J]. 时代金融, 2016(27)

[9]朱子豪. 浅谈互联网金融对高中生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的影响[J]. 财讯, 2016(15)

[10]马乾龙. 信息时代高中生理财观念培养探究[J]. 南方企业家, 2018(3).

[11]王妍炜. 对高中生理财现状分析及建议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1).

[12]任浴源. 互联网金融下的高中生消费与理财[J]. 江苏商论, 2018(4)

作者简介:

倪馨然,成都树德中学光华校区学生。

六、结语

大数据时代是一把双刃剑,它使金融业猛烈发展的同时,也产

170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时间、精力的浪费。这种平台形式无法帮助学生对单位信息进行选择,投递简历缺乏针对性,这就出现了供需信息的错位传递,无法促进毕业生快速就业。

(二)信息交流受阻

对于高校而言,就业系统包括高校、企业以及学生三个方面的信息,在应用过程中常出现三方信息交流受阻的情况。从学校内部角度来说,教务系统以及学生管理系统都在很早完成建立,大多是由不同部室负责自己职责范围内的系统,这就使得系统之间相对独立,数据共享很难实现,这就导致数据重复录入的情况出现,造成工作人员任务量增加,同时还容易出现信息不一致的问题。在企业与学生进行交流时,也存在信息上的问题。企业在进行招聘时大多会对自身企业加以宣传,这与学生所关心的薪资待遇并不一致。在学生应聘时,企业只能单纯通过简历了解学生情况,就业系统应有的作用得不到发挥。而学生在写简历时大多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企业要想对信息的有效性进行鉴别具有较大难度。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等,通常会造成两方作出的选择都不理想,招聘工作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三)数据信息利用率低

当前高校就业系统的功能都不够完善,很多学校都无法将就业信息收集完全,这就导致数据信息不充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就业年报是当前大多数院校所使用的总结就业情况的措施,包括初次就业人数、本专业就业人数等,在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时大多都是不同年份之间的纵向对比。这就说明,就业系统的数据比较仍然处于宏观角度,没有将招聘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这就导致就业帮扶工作的开展没有针对性,工作效果不明显。

二、构建高校就业大数据平台的原理及目标

(一)大数据平台运行原理

支撑大数据平台的原理是十大原理,其中最主要的是全样本原理、预测原理、关注效率原理以及定制产品原理。第一,全样本原理。与我们所接触的统计学原理不同,大数据并不存在样本抽取的环节,它所选择的样本是所收集到的全部数据,在充足数据的支撑下能够对事物发展进行探索,找到事物的规律;第二,预测原理。通过对所有样本的深入分析,探索事物内在发展规律,这就凸显出了大数据的一个重要原理,由不可预测向着可预测的方向转变。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拥有发达的科学技术,例如互联网、云计算等,这就为大数据的预测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三,关注效率原理。传统的信息内容很难实现计量与统计,而关注效率原理将这些内容转变为数据化,将关注点放在效率上。在大数据的分析下能够对需求进行充分了解,保证决策所具有的科学性,让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第四,产品定制原理。我们所面对的服务群体存在很大差异,产品定制原理就是要利用大数据进行分类,为不同的目标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二)大数据就业平台应用目标

通常来说大数据有三大应用目标:首先,知识的获取,让自身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并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其次,数据的分析,透过现象探寻事件本质,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以及合理性;最后,数据的挖掘,通过对个体的特征进行分析,满足不同个体的个性化需求。

三、构建高校就业大数据平台及用人单位互动的建议

(一)扩充数据,增加企业互动

在现有教务系统以及学生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融入就业系统,将学生、院系、单位三方信息进行录入,完善就业系统信息。大数据平台应当将企业方融入进来,为企业提供特殊数据端口,为企业信息的发布提供通道,增强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互动,优化单位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让双方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在完善企业信息的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签约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专业、工作经历、外语水平等,通过对各项数据的计算与分析能够为学生做

广角 | Wide Angle出精确的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树立良好价值观。用人企业能够通过对数据信息的筛选提高简历筛选速度。学校通过学生的就业信息能够掌握学生的就业情况,并对学生就业率低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原因所在,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就业帮扶,增加学生就业率,让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供需关系达到平衡。

(二)重视过程控制,实现精准帮扶

借助云数据技术就能够让大数据系统对学生应聘的全部过程进行记录。对数据平台的数据监测以及收集功能进行完善,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后,就能够展开相应就的就业政策对学生进行帮扶。有些毕业生存在多次投递简历但仍未就业的情况,就需要对预警机制进行完善。在对大数据平台进行设置时,可以对未应聘成功学生的简历投递次数进行统计,当超过一定次数后系统将该学生相关情况发送到就业帮扶中心,由导员等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找到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帮扶工作开展的精准性,提高学生就业率。平台还可以限制已就业学生发出的简历投递行为,减少资源浪费。

(三)重视就业追踪

在对就业系统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就业追踪系统的建立,让学校能够接收到用人单位发出的就业反馈,增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对话。在了解用人单位对招聘学生的相关评价后,就能够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了解,找到学生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针对即将参加招聘的学生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毕业生质量。在就业数据平台中还应当扩充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的相关内容,让毕业生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能力欠缺的部分进行反馈,这就能够对高校的教学活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调整课程结构、授课方式等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在系统接收到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之后,能够优化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即将毕业学生的就业率。除此之外,学校应当对就业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予以关注,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毕业生如果就业率非常低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威胁,如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已经不单纯是学校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应当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大学生就业帮扶中,对就业工作进行创新。在大学生就业中需要将精准帮扶作为目标,建立起就业大数据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企业的招聘信息,让学生能够对单位的岗位要求加以了解,并对自身能力进行分析,提高自己就业几率。企业能够对学生的简历进行初步审阅,对学生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这就实现了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增加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匹配度。学校需要承担起自身的审查以及帮扶任务,对企业进行审查,保证招聘单位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同时还要对学生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就业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做到精准帮扶,让就业工作变得更加智能,让大数据能够在学生就业中发挥出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昕,任跃辉,韩丽芳.基于大数据视野下高校就业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17(09)

[2]李岚冰,律明.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宄[J].情报科技,2017(02)

[3]陈月霄,王彬彬.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特征与推进路径——以福建省公办本科院校为例[J].思想教育研宄,2016(03)[4]唐芸.大数据原理及其应用[J]改革发展,2015(06)

作者简介:

杨爽,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1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