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每组中都有一个字音或字形不正确,请找出来,并改正。 (1)僵硬(jiāng) 联系(xì) 凄惨 花雷 ( )改为( ) (2)珊瑚(shān) 曲折(qǔ) 辩论 沮丧 ( )改为( ) (3)绚丽(xuàn) 漂泊(bó) 阻栏 花圃 ( )改为( ) (4)踉跄(qiāng) 磨坊(fáng) 耽搁 骆驼 ( )改为( ) 下列词语中,读音、字形、注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徘徊(huai) 疑问 终日不成章(花纹) ..B.间(jiàn)断 寂寞 但(只)爱鲈鱼美 ..C.搅合(huo) 通宵 因(因为)风飞过蔷薇 ..D.蒸(zheng)融 控置 花重(沉重)锦官城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半亩(mǔ) 吩(fēn)咐 ..C.石榴(liǔ) 爱慕(mù) ..下面四句话中不是拟人句的是( )
A.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B.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C.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D.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下列语句中分号使用的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哪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风。
B.进了太和门,就来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C.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谷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D.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风;狂奔怒吼的暴风,如刀似剪的凄风,邪气逼人的阴风和翻江搅海的龙卷风,提神送爽的秋风以及温柔脉脉、拂而不觉的微风。 下列语句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照正确笔顺书写时,“兜”字的第五笔是横折。
B.“奇花异草”“见异思迁”两个词中的“异”都是“不相同”的意思。 C.“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不足为奇”都表示因为常见而觉得平常了。 D.“这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除夕。”这里的破折号表示意思的递进。 下面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霍去病。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被称为“诗三百”,分为风、雅、颂。
B.榨(zhà)油 便(pián )宜(yí) ...D.茅亭ng) 空(tí(kòng)地 ..
C.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李商隐。 D.“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描写的是王熙凤。 给下面句子排序,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突然,我发现了一只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 ②我的目光顺着树干上下搜索着。
③雨过天晴,空气十分新鲜,我向菜园跑去。
④菜园里的柿子树枝繁叶茂,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翠绿。 A.③④②① 按要求改写句子。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用这种说明方法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 (2)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缺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仿写句子)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
(5)班上要举行一次禁毒宣传,你是班里禁毒宣传员,请你设计一条禁毒口号向同学们宣传。
_________________ 按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曰:_______________。上面的话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这篇课文说明了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十六年前的回忆》是_______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_________,文章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叙述的。
(3)“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_________,而是________”,这句话出自___的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5)水是眼波横,______________,欲问行人去那边?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会交流。
止咳灵药物说明书中写道:“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炎或喉炎引起的咳嗽。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本品不得空腹服用。”
家里八岁的弟弟感冒咳嗽,请你告诉他怎样服用这种药,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文言文阅读。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2、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
(1)子罕弗受( ) (2)以示玉人( ) (3)故敢献之( ) (4)皆丧其宝也( )
13、翻译下列句子: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不我,皆丧宝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宋人为什么要送玉给子罕?(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子罕为什么不接受玉?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关于社会道德和信任问题”调查统计图
近年来,“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成了公众谈论的热点话题。某大学生进行了“关于社会道德和信任问题”的调查,下列为相关调查数据图。
16、从上面两个图中,可得到哪些信息?请用自己的话至少写出两条(不要出现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图二中,7.20%的人认为“事不关己”,这里的“事”是指_______。 18、根据以上两个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人都在调查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B.面对调查,小部分人认为不该扶起老人。
C.5.30%的人认为如果自己医疗知识充足就会去扶起老人。
19、根据调查统计图,下次你遇上类似的事情,你认为怎么做最合适?写下你的做法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雕塑一般的姿势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名言。自然,人在弥留之际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势,越细品,越意味深长。
最让人感慨万千的,我认为是化学家卜拉克的姿势。卜拉克是因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的,死时手中端着满满一杯牛奶。令人惊奇的是,那杯子端得极其平稳,里面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他就这么稳稳当当地坐着,从从容容,一如雕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绝对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做化学实验时,总是把盛放化学药剂的器皿端得平衡至极。于是,他的死有了一个堪称天下第一的姿势。
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那是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当人们扑灭大火后,突然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位母亲虽然已被大火活活烧死,但她却镇静地保持着一个极稳妥的姿势——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果然,她被烧死了,怀抱中的孩子依然活着。显然,正是因为她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这个姿势,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护住了她的孩子!面对着这个最能象征母爱的雕塑般的姿势,消防队员潸然泪下。
再试想,人在弥留之际的姿势尚且如此引人关注,何况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是的,人总是有姿势的。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 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这,你想过吗? 20、先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再解释词语的意思。 (1)猝发( )______ .(2)颓然( )______ .(3)弥留( )______ .
2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挺拔如松( ) 重于泰山( ) 站有站相( )
22、“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为什么不用“母亲的姿势”? ________
23、短文说:“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
24、按照上面的理解,我们说化学家雕塑般的姿势昭示着化学家对化学实验的____,母亲的“姿势”则是______。
25、下面对词语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惊心动魄”是形容母爱的姿势使人感受至深,震动大。 B.“义无反顾”表现出母亲不因大火烧身而退缩的精神。 C.“潸然泪下”反映了消防官兵因母爱的姿势而悲痛的心情。 习作
(1)、题目:在课堂上
文章的开头情节: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学生李刚把一只刚出生几天的小仓鼠带进教室,放在
抽屉里,小仓鼠吱吱吱的叫声引起了老师的注意……
要求:根据材料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不少于400 字。
(2)、题目:那次,我得到了_________
要求:横线上可填“表扬”“批评”“理解”“原谅”“宽恕”等。中心要突出,条理清晰,不少于450字。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 雷 蕾 qǔ qū 栏 拦 qiāng qiàng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能够辨别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声调等,联系课文所学的词语。要求学生在平时书写过程中尽量做到整洁美观,没有错别字。
(1)雷——蕾 花蕾:含苞待放的花。也称为“花咕朵”。 (2)qǔ——qū 曲折:弯曲、复杂的。 (3)栏——拦 阻拦:阻止。
(4)qiāng——qiàng 踉跄:形容走路不稳,四处跌撞的样子。
2.B
解析: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字形、意思的掌握。 A.徘徊:pái 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终日不成章: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 出处:《迢迢牵牛星》。章:布匹。 B.正确。
C.搅合——搅和:[jiǎo huo]意思是混合;掺杂。 D.蒸融:zhēng róng被初升的太阳热得融化,蒸发消融。 控置——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
3.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和字形的掌握,要注意区分形近字和多音字。选项C有误,石榴(liǔ)应该改为:石榴(liu)。
4.D
解析:D
【详解】考查修辞手法。
A项“跳舞”把洪水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项“发抖”“痛苦地呻吟”把木桥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项“狞笑”把山洪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项把山洪比作是受惊的野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C
解析:C 【解析】略
6.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意思、汉字笔顺、破折号作用的掌握。
A.“兜”字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横、撇、竖提、横折、横、撇、竖弯钩,其中第五笔是横。
B.异的意思有: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特别③惊奇;奇怪④另外的;别的;不同的⑤分开。“奇花异草”的意思是希奇少见的花草,所以其中的“异”取第②种意思。“见异思迁”的意思是缺乏主见,这山望着那山高,遇到不一样的就改变趋向,所以其中的“异”取第④种意思。
D.破折号的作用有: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表示意思的转换或者转折、表中断或停顿。本句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解释“最后一天”指的是“除夕”。
7.D
解析:D 【详解】略
8.A
解析:A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后,首先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是菜园,然后对菜园进行了描写,结合①和②的内容我们可知先要目光搜索才能看到蝉虫。
9.A
解析: 作比较 老虎的体型是很大的,但与大象比较起来,显得太小了。 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都很熟悉。 我们必须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工作中的缺点。 一遍一遍地读 边读边思考作者表达的感情 积累优美的语句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句子仿写、句型转换、病句修改以及语言综合实践的知识点掌握。
(1)抓住“同……相比”可知是作比较。
“难(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语序不当,按照一般逻辑,只有先“发现”,才能“克服”。对“A和/并/与B”类的语句,
要注意其中连接词前后的顺序是否有问题。
(4)定向“话题”参照例句仿写。并列关系,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分析题目要求,创设语言情景,用三个“要”造句。这三个“要”字表达的内容是并列关系,可以构成排比句。 (5)抓住“禁毒”的关键词。套用常用的比如绿化类的宣传标语。前后对仗,主题突出,意思向上即可。
10. 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非然也 学弈 孟子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李大钊 回忆录 被捕前 被捕时 法庭上 被害后 锤的打击 水的且歌且舞 泰戈尔 《飞鸟集》 一鼓作气 山是眉峰聚 眉眼盈盈处 横眉冷对千夫指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填写,考查学生对课文作者以及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1)仔细回顾课文,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中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出自孟子的《学弈》的最后两句。本文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故事,说明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2)《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和被捕时的情形,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文章是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写的,也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3)“使卵石臻于完美,并非锤的击打,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出自泰戈尔的《飞鸟集》。《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出自先秦左丘明的《曹刿论战》,这句话的意思是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是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上片,意思是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鲁迅的《自嘲》,这句话的意思是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指对待敌人绝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11.应该用温开水送服,每天服用三次,每次两片,注意不得空腹服用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本题时,我们应该先读懂并理解文本信息,从中获取正确的信息解决问题。阅读说明书是我们生活中必备的阅读技能,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加强阅读实践。
12.12、 接受 出示 所以 丢失
13、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石当作宝。如果你把玉石给了我,我们都失掉了自己的宝。 14、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15、因为他把不贪图贿赂当宝贝,表明他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
【分析】译文: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这块玉给琢玉的人看,琢玉的人认为是块宝,因此才敢献给你。”子罕说:“我认为不贪(这种品质)是宝,你认为玉石是宝,假若把玉给我,(咱俩)都失去了宝。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
12、本题考查的是字义的辨析。
“子罕弗受”的意思是:子罕不接受。其中“受”的意思是:接受。
“以示玉人”的意思是:把这块玉给琢玉的人看。其中“示”的意思是:出示。 “故敢献之”的意思是:因此才敢献给你。其中“故”的意思是:因此,所以。 “皆丧其宝也”的意思是:都失去了宝。其中“丧”的意思是:丢失,失去。
13、本题考查的是翻译句子。要注意字词“以”的翻译是“认为”,“若”的翻译是“假如”,“皆”的翻译是“都”,翻译后要读读句子是否通顺。 14、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宋人因为琢玉的人说这块玉石是宝,所以才想把他送给子罕。原文为: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15、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由“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可以看出子罕他因为把不贪图贿赂当宝贝,所以才不接受别人送的玉。这表明他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
13.A
解析:16、①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当我们碰到老人摔倒时应该去扶。②绝大部分人不愿意扶老人的原因是怕惹祸上身。 17、老人摔倒 18、A
19、不要急于扶起老人,要分情况处理,否则很容易加重老人的伤情。可以先检查确认老人的伤情,询问有无头痛,判断有无骨折。然后让摔倒老人保持平卧,并及时拨打120,第一时间就医问诊。如果老人情况良好,并试图站起来,可以协助他缓慢起立,确认无碍后才可以放手。 【解析】
16、本题考查对图中内容的理解。
结合图一中的数据可知,老人摔倒时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应该扶;有少数人认为不该扶。 结合图二中的数据可知,有一大半人认为不扶老人的原因是怕惹祸上身;有少数人认为不扶
老人的原因是医疗知识不足。 17、本题考查给词语的理解。
结合图二的标题“不扶老人的主要原因”可知,“事不关己”的“事”是指:老人摔倒。 18、本题考查对图内容的理解。
两个图是针对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和不扶老人的主要原因的数据调查,而不所有人都在调查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故说法错误的是:A。 19、本题考查思维拓展。
本题属开放性题型,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如:遇到类似情况,我认为:可以几个人一起去扶老人,这样可以互相作证,或者还可以让旁边热心的人帮忙拍下证据。
14.20、 cù 突然发生 tuí 没有精神的样子 mí 人快要死的时候 21、 颓然如泥 轻于鸿毛 坐有坐相 22、“母
没有精神的样子 mí 人快要死的时候 解析:20、 cù 突然发生 tuí21、 颓然如泥 轻于鸿毛 坐有坐相
22、“母爱的姿势”,含着爱的力量,这种爱来自母亲。而“母亲的姿势”一词表情达意较平淡,对伟大无私的母爱表达的不够充分。
23、每个人的姿势都昭示着他自身的行为和品格。 24、 一丝不苟 对母爱的象征 25、C 【解析】
20、本题考查的是字音和词语解释。
注意平时对字音的积累和识记,解释字义的时候要结合语境和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进行分析即可。
(1)猝发是汉语词语,在视线范围以外所接收到的信号的突然增加。所以“猝”的意思是“突然发生”。
(2)颓然,汉语词语,意思是寂静;寂然。
(3)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重将死。病危将死的时候。出自《尚书·顾命》 21、本题考查的是写出词语的反义词。
挺拔如松:指的是高大挺拔就像劲松,形容坚强不屈的样子,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反义词可以是“颓然如泥” 颓然如泥:形容败兴的样子。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谚语。意思是人坐、立都要有正确的姿势。也指人要检点自己的仪态。2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句子含义。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可知,“母爱的姿势”,着重体现了“爱”,它的力量巨大,这种爱来自母亲,它伟大 而崇高。而“母亲的姿势”一词表达较为平淡,不能够很好地体现母亲伟大而崇高的爱子之心。2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句子含义。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的姿势都体现出他自身的修养和人格,也体现出其人性的“美”或“丑”。
24、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文章含义。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可知,从第二段、第三段内容可知:化学家雕塑般的姿势昭示着化学家对化学实验的热爱和严谨认真,母亲的“姿势”则是对伟大母爱最好的诠释。 25、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文章含义。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可知,“潸然泪下”反映了消防官兵对这位母亲的敬爱和怜惜之情,也表达了对伟大
母爱的崇敬之情。故选C。
15.范文: 那一次,我得到了表扬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仿佛是一个个美妙的音符,连起来就是一首永远也奏不完“金乐曲”。
那是第一次我得到了表扬。
那天,阳光明媚,微风徐徐。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语文课
解析:范文:
那一次,我得到了表扬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仿佛是一个个美妙的音符,连起来就是一首永远也奏不完“金乐曲”。 那是第一次我得到了表扬。
那天,阳光明媚,微风徐徐。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语文课开始了。“这篇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呢?谁来回答?”一大批语文迷齐刷刷地举手踊跃发言,教室仿佛是一个战场,自己是战士,答对一个问题就成功轰敌方一炮。
平时安静的我,自然就不去参加这“血腥的战斗”。可老师就像在鸡蛋里头挑骨头,偏偏让平时不爱发言的我。“小芳,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吧。”我慢悠悠地站起来,手不知放在哪里好,只是不停地搓着衣角。“怎么办,怎么办,好害怕啊!”我低着头向左右看了看,同学们都在等着我回答的答案。我尴尬极了,脸滚烫滚烫的,通红通红的,我不敢抬头看老师,心里做着斗争“鼓起勇气回答吧!”“不行,不行,要是回答错了可是会挨骂的啊!”我愣了愣神,抬
头看了老师一眼,只见老师满脸笑容,眼睛里满满的都是鼓励:“小芳,加油啊!老师相信你的实力,你一定会回答正确的!”
我深呼吸,为了不让老师失望,为了不在同学们面前丢脸,为了让老师和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我一鼓作气回答完了问题,只听见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回答对了?耶!我回答对了!“小芳,你果然没让老师失望!回答很正确,值得表扬,不过下次回答问题时要说话大方,不要怕,不管你回答的对不对,老师都不会批评你的。”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坐了下来。
那堂课我得到了表扬,那表扬像一道光,指引着我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详解】本次习作为二选一题目,作答时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擅长的题目进行写作。 (1)、本题为命题作文,写作时不能改变作文题目。写作时要注意: ①根据给出的开头展开想象,进行文章的写作。
②写作时要合理发挥想象力,想一想老师发现李刚把小仓鼠带进教室后有什么反应,他(她)是如何处理这个事件的,同学们对此又有着怎样的反应。注意运用一些人物描写,把事件的过程详细具体地写出来。
③文章结尾要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2)、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写作。写作时应注意: ①要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能突出中心的事件进行描写。
②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③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将事情写完整。 ④要突出重点,把事情发生时的场面或过程详细具体地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⑤文章结尾要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表达某种情感。
此外,还要注意文章要语言通顺,条理清晰,中心突出,字数符合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