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4分)
1.默写。
(1)树木丛生,(2)夜发清溪向三峡,(3)(4)
。(曹操《观沧海》)
。(李白《峨眉山月吹》)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的惆怅,是王湾在《次北固山
(5)乡愁是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下》中\"
?
\"的托付。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早春,料峭的寒风一吹,鼓鼓囊囊的木棉花bāo就炸开了,赤红的花瓣火苗一样窜出,没有叶子的枝干像被点燃了似的。谁见了这样的花,心底的热望不会跟着燃烧起来?
有时候我会和它们近距离打招呼——站在树下,把手掌放在树千上,感觉着树度的坚硬。抬头往上看,树干直指蓝天,视觉的延伸,也让内心获得一种超拔的力量。正值花期,没有树叶遮bì的树枝更显道劲,树枝形态各异,像是各自在寻找伸展的空间,然后用力把花朵向高处托举.再看那些花,大如一盏盏红色的酒杯,当其它的花木还在为迎春盛会做准各的时候,木棉早就开始热枕地举杯畅饮。(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花bāo
遮bì
坚硬.\",正确写法是\"
\"。
(2)第二段划线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3)请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谁见了这样的花,心底的热望不会跟着燃烧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1)那洞门里有两个女童,闻得声音开了门,见是牛魔王嘴脸,即入报\"奶奶,爷爷来家了。\"那罗刹听言,忙整云鬟,急移莲步,出门迎接,这大圣下雕鞍,牵进金睛兽;弄大胆,眶骗女佳人。罗刹女肉眼,认他不出,即携手而入。(选自《西游记》第六十回)这段文字叙述的是孙悟空▲
(填数字)调芭蕉扇中的情节,罗刹女不愿意借出真扇的原因。
(2)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鸣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选段出自鲁迅先生深情回忆老师的散文《
_》,\"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是指
。
4.阳光中学七(1)班开展\"走进图书馆\"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走进图书馆参加阅读活动前,小明同学认为是浪费时间,担心会影响学习成绩,你该如何劝说他?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我国的传统节日名。强欲登高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是学校图书馆\"入馆须知\",请按提示修改。入馆须知
1清保持安静,不得在馆内大声喧哗。
2维护馆内公共卫生,不得携带瓜子、饼干、食品等进入阅览室;不得随地吐痰、乱丢度弃物。3爱护图书,请勿涂写,做文明读者。2021年12月30日阳光中学图书馆
①划线句子有语病,可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须知\"在格式上有一处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3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檐上青草,檐下时光
风凝
①那是一个春日融融的午后,我静坐在院子里的石头堆上,双手支着下巴,努力探寻一株檐上青草的世界。
②是谁带来的种子呢?是雨?是风?是小憩的鸟儿?我不知道。它们葳葳菜蕤,在风中招接,与檐上贫瘠的土壤并不匹配。
③辽西四季分明,檐上草不知经历过多少荣枯,在这个春天再次萌发。
④它们汲日月精华,沐春秋洗礼,绿得透亮、绿得鲜嫩、绿得无拘无束。它们是柔韧的,风起时,草秆随风摇曳,翩若惊鸿。它们也是倔强的,雨落时,根抓紧泥土,坚如磐石。我很美慕”它们,美慕它们能与日月星辰同辉,与轻烟薄雾共舞。奶奶在一旁笑着说∶\"丫头,那檐上草是在给咱看家护院呢!\"大概就从那时起,这檐上草就在我的心底扎了根。
⑤印象中,北归的燕子总爱在我家檐下筑巢安家。老一辈人称它为\"吉祥鸟\",深信它会给这个家带来好运,孩子们也乐得它们每日在窗前的电线上列队呢喃。檐下,还藏着麻雀。它们是懒惰的家伙,更是聪明的精灵,瞄准瓦缝或墙洞,身子一缩,便觅得归宿,生卵育雏,安然度日。有了乌雀,家就充满了情趣。
⑥这些鸟雀的鸣叫,叫醒了窗前的红肖梨花。那一树的雪白,与麻雀攀谈,与燕子低语,与檐上草遥相呼应。一阵清风袭来,一片调皮的花瓣裹着淡淡的芬芳一个翅趄,跌落进我的脖颈,又香又痒,让人神思心驰,遐想无限。
2⑦盛夏,梨树会将影子投射到屋内,洒下一季清凉。
⑧这时候,心心念念的都是奶奶亲手打的大块凉粉。奶奶打的凉粉,老成筋道,入口绵滑,堪称一绝。奶奶先烧小半锅开水,再将淀粉水倒入锅中,用铲子不停搅动。待到面糊浓稠,趋向于透明,迅速盛出,放在一个大深盆中静候成型。然后倒扣在高梁秆编成的盖帘上,切一大块,放在清水中切成小方块,加入油盐酱醋、葱花、香菜。这个时候,我早已在屋檐下,摆上方桌、蒲团,准备狼吞虎咽了。
⑨秋风起,檐上草立刻褪去青绿,披上一身金黄。
⑩大概是不愿与满院的玉米、高梁、大豆、谷子去争宠,它们将自己的色彩分给了窗前的红肖梨。⑪那一树的梨子,底色黄绿,阳面鲜红,在枝头对你憨笑。站在窗台上,触手可及。我总爱一摘下来就啃,很甜、很脆、很多汁,也很涩,吃多了舌头、嘴唇都麻了。草黄、梨熟的季节,正是农家剥苞米的季节。我最爱跟爷爷、奶奶比赛谁剥得快,一个苞米,左手撕,右手扯,一只手握着苞米棒,一只手揪着苞米皮,在膝盖上用力一掰,总能轻松取胜。
⑫寒冬,檐上草凝固在那里,如边防线上的战士,或久经沧桑的雕塑,
⑬与檐上草一样安静的,便是檐下的一溜坛子。奶奶家的坛子跟别人家的不一样。奶奶家的坛子,总被她擦得油光程亮,像她侍奉的子孙。奶奶家的坛子里腌的咸菜也限别人家的不一样,我最爱吃用奶奶家的坛子腌的尖椒、白菜、青柿子、扁豆角儿,
⑭檐上的青草,是村庄的符号,而檐下的那些旧时光,却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是时间冲不淡的印记,是刻在骨子里的温暖。
(选自《人民周刊》2021年第10期,有删改)
5.不同季节,檐上草有着不同的特点。阅读文章④-⑬段,完成填空(每空填2个词语)。春日∶
秋日∶金黄、淡泊;寒冬∶
6.阅读文章③一③段,概括补充\"我\"和爷爷奶奶之间的\"旧时光\"。吃奶奶亲手打的大块凉粉→7.请赏析下面的句子。(任选一题)
①奶奶在一旁笑着说∶\"丫头,那檐上草是在给咱看家护院呢!\"(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一阵清风袭来,一片调皮的花瓣裹着淡淡的芬芳一个韧趄,跌落进我的脖颈,又香又痒,让人神思心驰,遐想无限。(从修辞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8.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
青豆英,终于熟了
申宝珠
那一年,高考成绩出来了,他因为差录取分数线3分而名落孙山。他垂头丧气地从学校回来,脸上整整一个星期没有一丝笑容。他把自己关在房里看电视,一看一整天,实在没什么可看的了,就把自己重新丢到床上。父亲总是不时来敲门,讨好似的劝他出去逛一逛,而他只是(
)地说一句∶\"别管我!\"
有一天,房间的门被\"啪啪啪\"拍得山响,应该是用拳头敲的。打开门,只见父亲喘着粗气说∶\"娃,田里的绿豆熟了,往后几天都是艳阳天,这些成熟的豆英,再不摘就会炸裂在地里。\"
他一听,赶紧起床,跟着父亲走向自家的庄稼地。
晨光熹微,早起的人们偶尔与他擦肩而过,一股蓬勃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而人们并没在意他,更没有问起他高考的事。
高考失利,他是那么害怕面对亲朋,原来都只是自己内心的想法在作祟。
他家的绿豆田,足足有一亩地。他走近一看,一条条豆英果真像父亲所说的,只要一个大太阳,就会炸裂在田里。
他跟在父亲身后,一边摘一边接受凉风的吹拂。虽然豆英已大片成熟,但叶下仍然有青涩的豆英。它们奔拉着脑袋,就像高考落榜的他,萎靡不振。
他摘下一个尚未成熟的豆英,想剥开外壳取出里面的豆粒。但它的外壳紧紧闭合着,没有一丝空隙,一时他竟没能剥开。那一刻,他心生感慨,豆英想要成热,需要积蓄多少生命的能量啊!可惜,这样一个没有成熟的豆英,白白浪费了一场生命。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他发现父亲不单采摘成熟的豆英,连没有成熟的豆芙也一起采摘,\"摘这些没熟的豆英有什么用?\"他(
听他终于开口了,父亲(
)地问。
)地告诉他∶\"每年绿豆结英后,有的成熟早,有的成熟晚,把没有成熟
的青豆英摘回家晾晒,这些青涩的豆英,也都会成熟。\"
田间徐行,浓郁苍翠,涨满眼帘。入夏后,时有疾风骤雨,转而又清光湛湛。\"储存阳光,必有远芳。心中有暖,又何惧人生落榜?\"他心里涌出诗一样的句子。那一刻他感觉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高考落榜的他,不就是一颗没有成熟的青豆英吗?
那些被摘回家的青豆英,真的在热烈的阳光中绽开了笑脸,变得成熟。而他,也终于鼓起勇气,走进学校复读。他相信父亲的话,只要储备了成长的能量,青涩的豆英也会成熟。
第二年,他考上一所重点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喜极而泣。他明白,自己就像那田里的
4青豆英,虽迟了点,但终于成熟了。
(选自《意林·少年版》2021年22期,有改动)9.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冷淡开心疑惑C.疑惑冷淡开心
10.根据文章内容,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原文
高考成绩出来了,他因为他摘下一个差录取分数线3分而名落尚未成熟的孙山
情感
垂头丧气
豆荚①
这些青涩的豆荚,也终于鼓起勇气,走进学校复都会成熟。
读。第二年,他考上一所重点大学。
体会到父亲良苦用心②)
B.冷淡疑惑开心D.疑惑开心冷淡
11.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文章以\"青豆荚,终于熟了\"为标题,有哪些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
【甲】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诫子书》)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学而不思则罔.淫慢则不能励精.14.翻译下列句子。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博学而笃志.静以修身.
15.当我们的志向被改变时,我们可以用“_向;当我们追逐名利、失去目标时,可以用“(分别用【甲】【乙】文段中的原文填空)
,_,”来激励自己坚定志
”来告诫自己。
16.你读了【甲】【乙】文段中的划线句子,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35分)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们,在七彩的初中语文学习之旅中,你是不是常常发出\"真好\"的赞叹和感激?驻足朱自清生机盎然的春天真好;跟随冰心感受浓浓的亲情真好;欣赏让·乔诺笔下牧羊人荒原植树的毅力真好……请你以\"有▲真好\"为题目,结合你的经历和认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进行写作;(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6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1)百草丰茂
(2)思君不见下渝州(3)何当共剪西窗烛(4)夜阑卧听风吹雨
(5)断肠人在天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解答此题,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
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易错字:茂、渝州、阑、涯、雁等。故答案为:(1)百草丰茂(2)思君不见下渝州(3)何当共剪西窗烛(4)夜阑卧听风吹雨(5)
第1空、断肠人在天涯第2空、乡书何处达第3空、归雁洛阳边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答题时应注意,记忆性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则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
【答案】2.(1)苞;蔽;yìng
(2)热枕;热忱
(3)谁见了这样的花,心底的热望都会跟着燃烧起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花bāo——花苞;遮bì——遮蔽;坚硬.——yìng
故答案为:第1空、苞第2空、蔽第3空、yìng
(2)本题考查字形。“枕”读“zhěn”,组词:枕头。“忱”读“chén”,组词:热忱故答案为:第1空、热枕第2空、热忱
(3)本题考查改写句子。本题为反问句,把“不会”改为“都会”,把问号改为句号。
7故答案为:谁见了这样的花,心底的热望都会跟着燃烧起来。
【点评】(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做这样的题必须做到:能正确拼读拼写,牢固掌握字音字形,修改错别字,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等;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正确的汉字;要求书写正确,还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达到工整、规范的要求。
(2)本题考查字形。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3)本题考查改写句子。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无论用前面哪一种,改完后都要将句子梳理通顺。
【答案】3.(1)二;罗刹女与孙悟空有夺子之仇(或“罗刹女因为红孩儿之事对孙悟空怀恨在心”)
(2)藤野先生;弃医从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1)阅读文段可知,“牛魔王”是大圣所变,这是二调芭蕉扇中的故事。
孙悟空曾大战红孩儿,红孩儿被菩萨收为善财童子,从此,罗刹女与红孩儿不得相见,罗刹女心中记恨孙悟空,所以不愿意借出芭蕉扇。
故答案为:二;罗刹女与孙悟空有夺子之仇(或“罗刹女因为红孩儿之事对孙悟空怀恨在心”)
(2)阅读文段可知,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鲁迅划着救国的理想来到如本求学,开始学的是医学,因为看幻灯片,认识到中国人的麻木,他觉得应该唤醒中国人,就不再学医,而改为文学了,就是“弃医从文”。故答案为:第1空、藤野先生第2空、弃医从文
【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的掌握。对于考试范围中提到的中外名著,一定要读,要熟读。对于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某个人物的经典故事,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一定要了然于心。可以用表格或画图的形式把书的故事脉络理顺,帮助理解。
【答案】4.(1)示例:小明,你好!走进图书馆参加阅读活动,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而且有利于
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精神素养,不仅不是浪费时间,还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你说呢?(2)重阳节
(3)①维护馆内公共卫生,不得携带瓜子、饼干等食品进入阅览室。②落款处日期和署名的位置互换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劝说。此题要求劝说小明要走进图书馆参加阅读活动,要指出阅读的好处,
劝说时语气要委婉,语言要连贯、得体、简洁。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示例:示例:小明,你好!走进图书馆参加阅读活动,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而且有利于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精神素养,不仅不是浪费时间,还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你说呢?
8(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词诗句出自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意思是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登高”是重阳节的习俗。故答案为:重阳节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别与修改。划线句子:“瓜子”“饼干”都属于“食品”,不能与“食品”并列,可修改为:维护馆内公共卫生,不得携带瓜子、饼干等食品进入阅览室。格式上的错误是:落款应在日期的上面。
故答案为:①维护馆内公共卫生,不得携带瓜子、饼干等食品进入阅览室。②落款处日期和署名的位置互换.
【点评】(1)本题考查劝说。劝说要有针对性,要看劝说的对象,语气要委婉,语言要连贯、得体、简洁,让人易于接受。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首先疏通诗句的意思,然后再分析诗句反应的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别与修改。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答案】5.嫩绿,倔强;安静,沧桑。
6.和爷爷奶奶比赛剥苞米;吃用奶奶家的坛子腌的咸菜。
7.①运用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奶奶的慈祥以及对檐上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瓣人的动作情态,生动传神地写出花瓣飘进“我”脖颈的美好情形,体现了花瓣的调皮可爱,表达了“我”对红肖梨花的喜爱之情。
8.结构上:篇末点题,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旨;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怀念。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给出
的内容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根据两个内容之间的段落概括出剩余的内容。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然后一定要注意审题,关注题干中的问题,抓住关键性信息,最后在文章中找出原句,也可提取合并,将复杂的文字材料进行筛选,分清主次,确定重点信息,再结合成连贯的语言
(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①题干要求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解答时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方法,然后分析其中体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②题干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解答时首先指出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句子具体分析修辞之处,再分析运用修辞的效果和表达的情感即可。
(4)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内容上:①概括该段具体内容;②点明中心,深化主题;③引人深思,给人启示。结构上:①总结全文;②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③交代故事结局。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由题干中图表信息“不同季节”“檐上草的特点”“秋日”寻找相关段落
9②段,结合“他们汲日月精华,沐春秋洗礼,绿得透亮,绿得鲜嫩,绿得无拘无束。它们是柔韧的,风起时,草秆随风摇曳,翩若惊鸿。它们也是倔强的,雨落时。根抓紧泥土,坚若磐石”可概括出:绿得透亮、鲜嫩、柔韧且倔强。由⑧段“寒冬,檐上草凝固在那里,如边防线上的战士,或久经沧桑的雕塑”“与檐上草一样安静的,便是檐下的一溜坛子”可概括出:安静,坚毅,久经沧桑。故答案为:第1空、嫩绿,倔强第2空、安静,沧桑。
6.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我最爱跟爷爷、奶奶比赛谁剥得快,一个苞米,左手撕,右手扯,一只手握着苞米棒,一只手揪着苞米皮,在膝盖上用力一掰,总能轻松取胜”,可以概括出:和爷爷奶奶比赛剥苞米;结合“奶奶家的坛子里腌的咸菜也跟别人家的不一样,我最爱吃用奶奶家的坛子腌的尖椒、白菜、青柿子、扁豆角儿”可以概括出:吃用奶奶家的坛子腌的咸菜。故答案为:
第1空、和爷爷奶奶比赛剥苞米第2空、吃用奶奶家的坛子腌的咸菜。7.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①题干要求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结合“一旁笑着说”“丫头,那檐上草是在给咱看家护院呢”可见句子运用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奶奶的慈祥以及对檐上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②题干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从“一片调皮的花瓣裹着淡淡的芬芳一个韧趄,跌落进我的脖颈,又香又痒,让人神思心驰,遐想无限”中“跌落”“裹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瓣人的动作情态,生动传神地写出花瓣飘进“我”脖颈的美好情形,体现了花瓣的调皮可爱,表达了“我”对红肖梨花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①运用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奶奶的慈祥以及对檐上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瓣人的动作情态,生动传神地写出花瓣飘进“我”脖颈的美好情形,体现了花瓣的调皮可爱,表达了“我”对红肖梨花的喜爱之情。
8.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檐上的青草,是村庄的符号,而檐下的那些旧时光”,结构上:篇末点题,总结全文。内容上“却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是时间冲不淡的印记,是刻在骨子里的温暖”:点明中心,深化主旨;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怀念。
故答案为:结构上:篇末点题,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旨;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怀念。
【答案】9.B
10.①可惜;②喜极而泣
11.有耐心,儿子高考失利脾气坏,爸爸想方设法帮儿子走出困境。善于教育孩子(教子有方),借青涩的豆荚只要积蓄够能量,也会成熟的生活小知识,帮儿子找回自信。循循善诱,为了保护儿子自尊,故意以求助的方式请儿子帮忙摘豆荚,然后适时引导儿子从青涩的豆荚成熟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复读再考。
1012.一方面指那些被摘回家的青豆荚在热烈的阳光中绽开了笑脸,变得成熟;另一方面指“他”终于鼓起勇气,走进学校复读,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像青豆荚一样成熟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对人物情感的梳理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认真阅读选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线索,在此基础上,按照题中所给提示,确定答题范围,细读相关语段,抓住相关语句,从中筛选出符合题意的词语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主要人物的品质的把握能力。分析人物形象的五种角度:从所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从情节的发展入手透视人物思想性格;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4)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标题的作用:概括文章所述的中心事件;交代文章行文线索;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吸引读者注意;含蓄隽永,一语双关,具有象征意义。另外还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标题特点及其表达效果等。
9.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ACD三项不正确;
B、最恰当。结合文意,应该填写正确的词语是:①他只是(冷淡)地说一句:“别管我!”②他发现父亲不单采摘成熟的豆荚,连没有成熟的豆荚也一起采摘。“摘这些没熟的豆荚有什么用?”他(疑惑)地问。③听他终于开口了,父亲(开心)地告诉他:“每年绿豆结荚后,有的成熟早,有的成熟晚。把没有成熟的青豆荚摘回家晾晒,这些青涩的豆荚,也都会成熟。”故答案为:B。
10.本题考查对人物情感的梳理能力。文中,当“他”摘下一个尚未成熟的豆荚时候,心里感到很可惜;终于鼓起勇气,走进学校复读。第二年,他考上一所重点大学,非常激动,喜极而泣。故答案为:①可惜;②喜极而泣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主要人物的品质的把握能力。爸爸看到儿子高考落榜,垂头丧气的样子,便想方设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富有耐心的人;父亲开心地告诉他:“每年绿豆结荚后,有的成熟早,有的成熟晚。把没有成熟的青豆荚摘回家晾晒,这些青涩的豆荚,也都会成熟。”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善于抓住时机教育孩子的人;打开门,只见父亲喘着粗气说:“娃,田里的绿豆熟了,往后几天都是艳阳天,这些成熟的豆荚,再不摘就会炸裂在地里。”他一听,赶紧起床,跟著父亲走向自家的庄稼地。爸爸引导孩子去田间劳动,借机教育孩子振作起来,重新冲刺。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有心计的人。为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而善于借机行事,教育孩子。故答案为:
有耐心,儿子高考失利脾气坏,爸爸想方设法帮儿子走出困境。善于教育孩子(教子有方),借青涩的豆荚只要积蓄够能量,也会成熟的生活小知识,帮儿子找回自信。循循善诱,为了保护儿子自尊,故意以求
11助的方式请儿子帮忙摘豆荚,然后适时引导儿子从青涩的豆荚成熟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复读再考。12.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文章以“青豆荚,终于熟了”为标题,一方面是指被摘回家的尚未成熟的青豆荚,在阳光的爆嗮下,会爆裂开来,变得成熟了;深层次的含义是“他”受到“青豆荚成熟”的启发,鼓起勇气,走进学校复读,迎难而上,刻苦学习,终于考上大学,像青豆一样,成熟了。
故答案为:一方面指那些被摘回家的青豆荚在热烈的阳光中绽开了笑脸,变得成熟;另一方面指“他”终于鼓起勇气,走进学校复读,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像青豆荚一样成熟了。
【答案】13.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坚定;懈怠;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14.①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②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6.紧扣“珍惜时间”“勤学”来回答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
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原文能够回答的话,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是用原文回答。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及自主表达。联系文章内容或中心,从主旨、具体语句、具体情节、具体形象等角度来谈。面不宜太宽,抓住其中一点来写自己感受或启发即可。
1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①句意: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②句意: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笃,坚定;③句意: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慢,懈怠;
④句意: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故答案为:
第1空、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第2空、坚定第3空、懈怠
第4空、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14.本题考查句子翻译。①重点词有:斯,这。舍,放弃。句意: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2②重点词有:以,来。广才,增长才干。句意: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故答案为:①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②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15.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当我们的志向被改变时,我们可以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来激励自己坚定志向;当我们追逐名利、失去目标时,可以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来告诫自己。故答案为:
第1空、三军可夺帅也第2空、匹夫不可夺志也第3空、非淡泊无以明志第4空、非宁静无以致远。
16.本题考查阅读感悟及自主表达。【甲】文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乙】文中的“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都是感叹时间的流逝。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来学习知识充实自己,增长自己的学识与才干,成就自己的人生。
故答案为:紧扣“珍惜时间”“勤学”来回答。
17.【答案】有你真好
夏日骄阳,奏响奋斗的乐章;池中青荷,盛开青春的花朵。你曾说:“你若决
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这句话成了我的座右铭。思绪在池塘荷香中抖落,随着那份清澈,凝结成三年的点点滴滴。初中三年有你陪伴,真好!
我们从小学便认识,到了初中更加熟络起来。
快中考了,不得不面对让我望而却步的800米跑。我和你约好假期一起练习。无论盛夏还是寒冬,
我们齐头并进,奋力奔跑在红色的跑道上。每次跑步结束,我们都会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然后不约而同地抬起头,会心一笑,大喊:“加油!”拼搏时有你的陪伴,真好!
有一次,我因为学习压力太大,正沉湎于无尽的痛苦中。见此情形,你轻拍着我的肩,虽未曾说
话,却给了我一种无声的安慰。片刻后,你对我说:“以后的日子我和你一起努力,不会的题你尽管问我。”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仿佛世间所有的温暖都萦绕在我身边,让我如沐春风。于是,下一次遇到不会的题,我便向你请教。你游刃有余地连接着辅助线,耐心地给我讲解。你就像一道明媚的光,驱散我前进道路上的阴霾。困难时有你的帮助,真好!
那一天,寒风呼啸,我将手揣在衣服浅浅的兜里匆匆往家走。你追上来,脱下一只手套,将其套
在我手上,嘴里说着:“快戴上,快戴上,太冷了!”你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我愣住了,直到你将我们两个没戴手套的手一起放进你棉袄深深的兜里,我才回过神来。我微笑并由衷地向你说:“谢谢。”你也展露出笑容说:“跟我还客气。”我们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聊,一直到我家小区门口。我把手套还给你,挥手和你告别。你说:“期待着明天的相见。”寒冷时有你给予的温暖,真好!
时光匆匆,池塘中柔美的荷花再次绽放。你让我懂得顺境不骄、逆境不馁,让我明白真正的友情
13不只有和风细雨中的温暖,还有齐头并进、共同努力时的拼搏。
我们一起向约定的目标奋斗着。感谢你让我拼尽全力,让我遇到更优秀的自己。三年来成长道路
上有你的陪伴,真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填在横线上的内容是本次写作的对象,而“真好”则是描写对象给你
带来的感受,是作文要突出的中心。选择写什么需要认真思考。通过阅读导语,我们发现可以写家、朋友、活动、书、梦想……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和积累,选择独特而新颖的写作对象。如写影响自己成长的人、物品、言行、习惯、品格(冬奥赛场上的冰雪健儿、陌生人送的礼物、老师的赠言、艰苦朴素的家风、在挫折中磨炼出的坚韧品格)等。“真好”是作文要表现的中心。父母的慈爱、同学的安抚无不表达着他们对你的关爱,让你感叹家是温暖的港湾,让你懂得要珍惜友谊。走进自然、阅读书本,你发现了更广阔的天地。在冬奥赛场上,冰雪健儿们展现出奋勇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令你敬佩。陌生人的礼物、老师的赠言无时无刻不激励着你戒骄戒躁,奋勇向前;艰苦朴素的家风、坚韧的品格促使你在学习与生活中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具体写作时,要围绕中心,捕捉细节,表达出真情实感。
【点评】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能力。首先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确定写作的内容和范围,其次要立意深刻。为文章确定一个明确,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传播正能量;选材要精确,明了,运用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这样才能突出真情实感,表述才能明了,精当。写作时,一定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突出表现题目的关键词语。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