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 (5分) (2020·杨浦模拟) 默写
(1)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钱塘湖春行》)
(2) 欲为圣朝除弊事,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________,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4) ________,盖以诱敌。(《狼》)
(5) 《陋室铭》中表现主人公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考点】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2. (4分) (2019八上·湛江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 kuìtuì________,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2) 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jīxíng________。 (3) 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 zhèn lóng fākuì________,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4) 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 wéi fù bù rén________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考点】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3. (10分) (2019九上·德惠月考) 九年级某班的同学正在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主题语。
(2) 写出连续两句中国古典诗词中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 (3) 请向同学推荐一部讲述人物自强不息的名著,说说理由? 【考点】
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
4. (1分) (2019·商南模拟) 语段修改。
①因为认知到自我的局限与狭隘,并了解到世界的广大与多元,②所以允许自己不懂得他人,
第 1 页 共 15 页
________________;③所以不试图凌驾他人的意志,也不轻易置身于他人订立的评价体系,这大概就是最自由的孤独,最温柔的叛逆。
(1) 第①句语序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根据句意在第②句话横线上补一句话,使句子能衔接自然,符合整个句子的意境。 (3) 第③句中的标点有错误,应改为:________。 【考点】
5. (1分) (2018七上·惠来期末) 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 【考点】
五、 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
6. (8分) (2019七上·义乌期中) 阅读
王子敬①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②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③ , 旁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④耳!”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⑤门外怡然不屑。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子敬:王献之,官员。②顾辟疆:人名。③指麾好恶:指点评论。麾,通“挥”。④伧(cāng):粗野,鄙陋。⑤箸:通“著”,这里相当于“之于”。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值顾方集宾友酣燕 ________ 顾勃然不堪曰 ________
以贵骄人,非道也 ________ 不足齿之伧耳________
(2) 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 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门外怡然不屑。 B . 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门外/怡然不屑。 C . 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门外/怡然不屑。 D . 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门外怡然不屑。 (3) 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第 2 页 共 15 页
(4)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本册教材中的《咏雪》选自《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上文则出自哪一篇?请你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
A.言语 B.方正 C.简傲 D.轻诋 【考点】
六、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
7. (12分) (2017八上·历城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① , 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出自《厚德录》) 【注】①不肖:不成器
(1)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 得 灌 园 已 出 望 外 况 管 库 乎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
(3) 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张孝基是个什么样的人。 【考点】
七、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0分)
8. (15分) (2020八上·鄞州期末) 现代文阅读理解 我国古代图书馆 刘绍义
①有人经常把书院与图书馆混为一谈。
②尽管古代的书院,如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都有不少藏书,但它们与图书馆还不是一回事。图书馆是以藏书为主,书院是以讲学为主,其目的和设置都相差甚远。
③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图书馆。只不过,那时不叫图书馆,叫“盟府”,主要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皇室有关的资料。严格地说,这只是图书馆的雏形。老子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据《史记》记载,老子
第 3 页 共 15 页
“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个“守藏室”,就是藏书之所。
④到了西汉,皇室就开始大量收藏图书了,开国之相萧何还在宫内设置了专门用来藏书的石渠阁、天录阁,这也是后来人们常常把皇家图书馆称为“石渠”“天录”的原因。汉武帝算得上一位重视保存典籍的开明之君,他不但在宫里修建了专门收藏图书的“秘府”官舍,还以官方命令在全国广泛征集图书,来丰富皇室藏书。兰台、石室、麒麟阁,都是汉代收藏图书的地方。当时人们为了防火防潮,已经开始把藏书之所修建成石头的了,从“石室”的名称上,我们就可以知道。汉代收藏图书的书柜,多为铜色包边,所以也有人把图书馆称为“金匮”。
⑤东汉桓帝时设置的秘书监一职,即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官员。秘书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这一官职被后代沿用,到隋炀帝的时候,秘书监已经是正三品了。唐代的魏徵就曾经担任过秘书监一职,他为唐代的书籍整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⑥唐代以前,图书主要是由官府掌控,民间是不允许大量藏书的。有的朝代,比如秦朝就取缔了私人藏书。唐代民间私人图书馆的出现,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藏书的先河。唐代的私人藏书,是随着印刷业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在那些逐本抄书的年代,私人要想收藏大量的书籍,经济情况就是个问题。有了先进的印刷技术,官府藏书大量增加,私人藏书也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韩愈就曾在自己的诗歌里,提过老友邺侯的藏书,“插轴三万卷”,由此可知唐代私人藏书之丰之盛了。
⑦到了明代,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秘书监一职就被废止了,图书馆馆长的职务也并入了翰林院。清代除了文渊阁、文津阁、文澜阁这些图书馆外,翰林院、国子监、内府等机构也收藏过图书。这些机构的长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负责管理这些图书,算得上是兼职的图书馆馆长了。
⑧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图书馆”这一名称的呢?据记载,真正使用“图书馆”一词,还是从“江南图书馆”开始的。修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不但最先使用“图书馆”三个字,也把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推到了公众面前。
⑨所以说,“江南图书馆”开创了我国“图书馆”的新篇章,是一所真正的大众图书馆。 (1) 根据全文,指出“古代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最大的异同点。 同:________ 异:________
(2)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第三段主要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了图书馆,而老子堪称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
B . 本文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文章先由书院与图书馆的区别说起,然后条理清晰地说明了我国古代图书馆的发展历史。
C . 平实、准确是本文的语言特点,第五段“秘书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句中的“相当于”就体现出这一特点。
D . 这篇事物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图书馆的发展,谈了我国“图书馆”名称的由来,使我们对我国古代
第 4 页 共 15 页
图书馆有了了解。
(3) 第③段说“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图书馆”,而第④段却说“到了西汉,皇室就开始大量收藏图书了”,根据全文的介绍,猜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4)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如果将“天一阁”插入本文,你觉得应该紧跟哪一段的段尾为宜。请为此段尾写一句话,要求既含“天一阁”,又使这句话与该段语意连贯,衔接紧密。
(链接材料)
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之作。
(摘自《360百科》)
我觉得应该放在第________段的段后为宜。 我写的这句话是:________ 【考点】
9. (20分) (2019八上·宣州期中)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月光启蒙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
第 5 页 共 15 页
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1) 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将“安详”、“慈祥”填入文中的甲、乙处:
她[甲]________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________。 (2) 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 月光下,母亲为我“唱民歌”→________→________→说谜语 (3)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4) 对标题“月光启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 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让我初步了解了许多民歌童谣。 B . 在故乡明亮的月光下,母亲教会我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C . 在故乡的天空下,月光启迪我领悟了浓郁的诗情和生活的真谛。 D . 明月星光下,母亲用智慧和才华陪伴我的童年,启迪我的想象和诗情。
(5) 如果以“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永远珍藏着那一份母爱”来结尾,和原文比较,哪一个好?为什么? 【考点】
第 6 页 共 15 页
10. (15分) (2017九上·云梦月考)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下列小题。
(1) 结合小说《水浒》的情节和以上图文,为第⑹幅画的横线处补写一段文字。
(2) 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水浒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营养,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部作品也不可避免有一些封建糟粕。请你就这点谈谈如何阅读古典名著。
【考点】
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9七下·景县期中) 请以“难忘那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你从“期盼“慈爱“坚毅“失望”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④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考点】
第 7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
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答案:1-1、答案:1-2、答案:1-3、答案:1-4、
答案:1-5、考点:解析: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答案:2-1、答案:2-2、答案:2-3、答案:2-4、考点:解析:
第 8 页 共 15 页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答案:3-1、答案:3-2、答案:3-3、
考点:解析:
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
答案:4-1、答案:4-2、答案:4-3、
考点:解析:
第 9 页 共 15 页
答案:5-1、考点:解析:
五、 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
答案:6-1、答案:6-2、 答案:6-3、答案:6-4、
考点:解析:
第 10 页 共 15 页
六、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
答案:7-1、答案:7-2、答案:7-3、
第 11 页 共 15 页
考点:解析:
七、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0分)
答案:8-1、答案:8-2、 答案:8-3、
答案:8-4、
第 12 页 共 15 页
考点:解析:
答案:9-1、
答案:9-2、答案:9-3、答案:9-4、 答案:9-5、
考点:解析:
第 13 页 共 15 页
答案:10-1、
答案:10-2、
考点:解析:
第 14 页 共 15 页
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
答案:11-1、考点:解析:
第 15 页 共 1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