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 通 科 技 与 经 济
echnolo&EconominAreasofCommunicationsT gyy
ol.21,No.2V
,ar.019M2
2019年3月
()]:吴昱林,吴鑫.高黏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交通科技与经济,引用著录:019,21260.J.287-:/DOI10.19348.cnki.issn1008696.2019.02.0145-j
高黏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吴昱林1,吴 鑫2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湖南长沙410014;2.100221.
摘 要:排水沥青路面因具有大空隙、耐磨抗滑、雨天行车无水雾、低噪音等优点,目前被广泛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提高排水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文中通过向SBS改性沥青中掺加6%、8%、10%和12%4种不同比例的HVA高黏改性剂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对复合改性前、后沥青进行试验,并对确定最佳掺量的复合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稳定性、低温性能、水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推荐方案的复合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提高排水路水稳定性等方面均好于SBS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高黏剂的加入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面的耐久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黏改性沥青;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
()中图分类号:A 文章编号:1500416 文献标识码:0086962019020765U---Researchonroaderformanceofhihviscositmodified pgy
orousashaltmixture pp
12
,WU WU YulinXin
(,C,C;1.SchoolofTransortationEnineerinhanshaUniversitofScienceandTechnolohansha410014,China pgggygyg
,,)2.HunanExresswaGrouCo.Ltd.Chansha410022,China pypg
:bstractPorousashaltavementiscurrentlinawideraneofoularizationandalicationduetoitsA ppygpppp
lareaearandantisliowatersrasandlownoise.Inordertofurtherimrovetheroad - ggp,wp,npyp,erformanceoftheorousashaltavementthisaerrearesthecomositemodifiedashaltbaddin ppppppppppyg
,differentroortionsofHVAhihviscositmodifiertotheSBSmodifiedashaltandteststheashalt ppgypp beforeandafterthecomositemodification.Theotimum modifiedamountofcomositemodifiedorous pppp,ashaltmixtureisdeterminedbhihtemeraturestabilitlowtemeratureerformanceandwater pygpypp stabilit.Thetestresultsshowthatthecomositemodifiedorousashaltmixtureoftherecommended yppp,schemeisbetterthantheSBSmodifiedPorousashaltmixtureinhihtemeratureerformancelow pgpptemeratureerformanceandwaterstabilit.Hihviscositcansinificantlimrovetheroaderformanceof ppygygypp ,ashaltmixtureandthedurabilitofdrainaeavementwhichhasacertainromotionvalue. pygpp
:;;mKewordshihiscositmodifiedashaltorousashaltmixtureixdesin;roadrformanceve -gypppgpy 人民群众越来越看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出行的质量和安全。相关统计表明,雨天的事故发生率是晴天的数倍,主要是由于雨天路表的积水不能迅速排离,导致路表形成一层水膜,这会导致轮
收稿日期:01914002--,第一作者简介:吴昱林(研究方向:路面结男,硕士研究生,1992-)
构与材料
,男,工程师,通信作者简介:吴 鑫(研究方向:道路设计与982-)1
施工.
]21-,胎和路面之间的附着力降低[而且车辆行驶时,
会形成较大的水雾,能见度较低,易导致事故的发
]34-,生。排水式沥青路面是一种新型路面结构[空隙
率较大,粗集料含量较多,是一种典型的骨架-空隙结构。排水式沥青路面不仅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而且还有抗滑、雨天行车能见度好、低噪音、抗车辙性能好
]]567-,。等优点[目前已在我国广泛地推广应用[
]98-很多专家和学者从沥青材料[角度出发探究
等:高黏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第2期 吴昱林,
10]
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通过制备高黏改陈加干[
·77·
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性能等进行研究。
性沥青并通过试验证实高黏改性沥青是排水沥青
11]路面理想的黏结材料;杜宇兵[通过添加不同掺量
的废旧橡胶粉和高黏剂两种材料制备改性复合沥青,通过试验证明推荐方案的高黏复合改性沥青性能较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前文基础上
]1123-结合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通过不同掺量的高
1 试验准备
1.1 原材料试验
本试验采用S改性沥青试验其技术指BS(I-D)标,试验结果见表1,高黏剂采用HVA高黏改性剂,试验技术指标见表2。
黏改性剂对S并对高黏复合BS沥青进行复合改性,
表1 SBS改性沥青试验结果
试验项目
I-D技术要求
0≥5 5≥7 0≥2 ±1.05≥6 5≥1
实测值53.283.531.1-0.04673.516
试验方法T0604T0606T0605T0609T0604T0605
(,,针入度/25℃,100g5s0.1mm)
/℃软化点(TR&B)/)/延度(5℃,5cmminmc
质量变化/%
RTFOT后
针入度比/%/延度(5℃)mc
表2 HVA高黏改性剂技术指标
颜色淡黄色
3)软硬程度(/密度/mcg
形状颗粒状
熔点/℃160~170
细集料采用由羊古采石场生产的优质石灰石破碎的机制砂,粗集料由新化凯鑫碎石场生产的辉绿岩。粗集料技术指标检测结果见表3。
0.85适中
表3 粗集料试验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检测值/mm
5~10
510~12.9540.690.9-4.3-15.812.85
技术要求
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
.075mm颗粒含量/%<0
粒径<10mm部分/%
针片状含量
粒径>10mm部分/%
软石含量/%洛杉矶磨耗损失/%
压碎值/%
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级
.9512 0.83 0.9 7.6--15.8 -5
大于2.70小于2.0小于1小于12小于10小于1小于20小于18小于5
其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如表4 采用石灰岩矿粉,
所示。
表4 矿粉试验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并用态,按一定的质量比例加入HVA高黏改性剂,
玻璃棒搅拌5m然后启动沥青高速剪切仪,转速in,调至4转动时间3整个试验过程500转/min,0min,
中温度保持在170℃。为得到性能更好的高黏复合
检测结果.6622无团粒结块无明显颜色变化
技术要求大于2.60无团粒结块
实测
改性沥青,本试验以S探索BS改性沥青为对比组,掺入6%、8%、10%、12%的HVA高黏改性剂后沥青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
[14]
(青混合料试验规程》测量TGE20—2011)J
软化点、延度及6HVA改性后的沥青针入度、0℃
表观相对密度
外观加热安定性
1.2 高黏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
本文采用湿法进行制备高黏复合改性沥青,首先将S使其处于流动状BS改性沥青加热至170℃,
动力黏度,试验结果见表5,各组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对比如图1所示,沥青延度及60℃动力黏度对比如图2所示。
·78·交 通 科 技 与 经 济 第21卷表5 各组改性沥青性能试验结果
试验编号对比组
沥青种类SBS
(针入度/5℃,0.1mm)2
53.2 46.1 42.8 40.3 35.2
软化点/℃83.5 89.7 97.6 99.5 100.2
(延度/cm)5℃,
31.1 34.6 37.2 38.9 39.7
·s)(动力黏度/0℃,Pa6
8756 24728 120157 262146 324621
1#2#3#4#
94%SBS+6%HVA 92%SBS+8%HVA 90%SBS+10%HVA 88%SBS+12%HVA
)规定,高黏改性沥青的针入度不应小于90-20121
不符合规范要40,4#试验组的针入度值只有35.2,求,由此可以看出,高黏剂的掺量过大,会使沥青变硬,进而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随着HVA高黏
剂掺量的增加,沥青的延度和软化点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当HVA高黏剂的掺量为10%和12%时,相比8%的高黏剂掺量,沥青延度仅提升了沥青延度增加幅度较小,取得的1.95%和2.66%,
效果不明显。随着HVA高黏剂掺量的增加,高黏改性沥青的动力黏度呈非线性增大的趋势,当
图1 沥青针入度、软化点
沥青的动力黏度仅略大HVA高黏剂掺量为6%时,
·s,于规范推荐值2而实际在高速公路和0000Pa 大交通量的城市道路使用中的高黏度改性沥青的,黏度一般都达到了100000Pa·sHVA高黏剂掺 量为6%的沥青可能无法满足透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要求;当HVA高黏剂掺量为10%和12%
时,沥青的动力黏度过大,会造成施工泵送困难。综合沥青性能指标、经济指标和施工的考虑,确定22%SBS+8%HVA为推荐方案。#试验组9
2 配合比设计
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矿料的级配设计,二是沥青用量的
图2 沥青延度、动力黏度
确定。排水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主要通过飞散和析漏试验综合确定。
2.1 矿料级配
各档集料筛分及合成级配见表6。
图1和图2可以看出,随着HVA高黏 从表5、
剂掺量的增加,HVA复合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值不/(断减小,根据《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JJTC
级配
16.0
表6 各档集料筛分及合成级配表
筛孔尺寸/mm及通过百分率/%
13.2 100 95 90 90
9.5 71 60.5 50 61.2
4.75 30 20 10 21.4
2.36 22 15.5 9 12.8
1.18 17 12 7 8.9
0.6 14 10 6 7.4
0.3 12 8.5 5 6.2
0.15 9 6.5 4 5.4
0.0757534.8
上限中值下限合成级配
100
100 100 100
.2 最佳油石比2
采用3.5%、4.0%、4.5%、5.0%、5.5%5组不同的油石比进行配制沥青混合料,然后通过析漏和
飞散试验,得到损失曲线图,并将图中的拐点作为最大油石比。经过试验验证,本次目标配合比最佳油石比为4最佳油石比分析.8%。检测结果见表7,
等:高黏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第2期 吴昱林,·79·
结果见图3。
表7 析漏和飞散试验检测结果
%
油石比
3.5 4.0 4.5 5.0 5.5析漏损失率0.080 0.093 0.100 0.130 0
.180飞散损失率
13.4
9.1
6.9
5.4
4.7
图3 飞散损失及析漏损失与油石比关系图
依据表7在图3中找到两条曲线的拐点,可知飞散试验确定的最小沥青用量为4.4%,析漏试验确定的最大沥青用量为4.9%,因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较大,应适当增加沥青与集料之间的裹附,所以,在合理范围内应增加沥青的用量。基于此,选用沥青最佳油石比选择为4.8%。在最佳沥青用量下成型马歇尔试件,测得排水式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体积法)为2.035,空隙率(体积法)为23.7%。
路用性能研究
3.1 高温性能研究
排水沥青混合料因粗集料含量较多,细集料含量较少,导致空隙率较大,高温抗车辙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排水沥青路面基本选择高黏改性沥青来增强沥青的黏结力,进而提高路面抵抗车辙的能力。通过室内车辙试验对高黏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两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进行评价,试件通过轮碾法成型尺寸为300mm×300mm×50mm的板式试件,试验温度为60℃、
荷载施加大小为0.7MPa,加载速率为42次/min。试验结果见表8。
表8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
沥青类型92%SBS+8%HVA
高黏改性沥青
SBS改性沥青
45min变形/mm
1.126 1.72660min变形/mm
1.205 1.839动稳定度/(次/mm)
7 974
5
575
从表8试验结果可知,
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和SBS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均满足规范要求的不小
于3 000次/mm,且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较SBS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提升了43%;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60min的车辙变形深度较SBS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深度小,仅为SBS沥青混合料的65%。可见掺加高黏改性剂以后,沥青的黏度增加,可有效限制集料之间的相互滑动,起到阻滞的作用,进而改善排水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提高路面的耐久能力。
3.2 水稳定性
与传统的沥青混合料相比,排水式沥青混合料内部要经受更多的雨水侵蚀,而水稳定性又是沥青混合料的重要指标。通过冻融劈裂试验和浸水马歇尔试验对排水式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进行评
价。其试验结果见表9。
表9 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
试验类型
沥青类型92%SBS+8%HVA
高黏改性沥青
SBS改性沥青
稳定度MS/kN 13.35 13.21浸水马歇浸水48h稳定度
尔试验
MS/11.99 10.811
kN残留稳定度/%
89.8 81.8冻融劈裂冻融前劈裂强度/MPa 1.36 1.12试验冻融后劈裂强度/MPa
1.18 0.90
破坏强度比/%
86.8
80.4
从表9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略大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较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大8%;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前后的劈裂强度均好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且破坏强度比较大,达到了86.8%。在雨水或者冻融季节,水分可通过沥青路面内部的空隙渗入到沥青混合料内部,在车轮荷载的作用下,水分会渗入沥青内部或沥青与矿料黏结的界面,使沥青与矿料之间的黏附性降低并逐渐丧失黏结能力,进而出现剥落、松散等病害,而高黏改性剂的加入可显著增强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结性能。
3.3 低温抗裂性
对两种改性沥青混合料在-10℃条件下进行小梁弯曲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0。
3·80·
表10 小梁弯曲试验结果
沥青类型
交 通 科 技 与 经 济 第21卷
变形能力。
SBS改性沥青
5.762986 1929
92%SBS+8%HVA
高黏改性沥青
6.39 5736 1747
参考文献:
[]陈荣生,倪富健.排水性沥青路面排水性能评1 诸永宁,
抗弯拉强度/MPa 最大弯拉应变/εμ弯曲劲度模量/MPa
:]()定方法研究[公路交通科技,9J.2004,21811.-[]田文玉,徐栋良.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对磨2 樊统江,
]耗和飞散特性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07,10:()43539.44-[]辽宁大3D]. 许斌.排水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
连:大连理工大学,2016.
[]4 陈军.双层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透水性能研
究[长沙理工大学,D].长沙:2018.
[]王富玉,郝培文,等.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组成结5 刘中林,
]:()构的研究[土木工程学报,J.265004,37793.-[]6 徐洪跃.透水沥青混合料透水特性及路用性能研究
[],:自然科学版)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8,37(6)427.4-沥青混合料更易出现脆性开在低温条件下,
裂。弯曲劲度模量可以反映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其模量值越小,弯曲破坏所需的能量越大,说明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越好;最大弯拉应变则反映了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变性能力,弯拉应变值越大,抵抗变形能力越强。从表1高黏改性0中可以看出,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环境下弯拉应变值更大,弯曲劲度模量值较S这说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模量值大,明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更强,且能够承受较大的变形,具有更好的低温抗变形能力。
[]7 吴军.沥青结合料对排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研究[应用技术版)2J.公路交通科技(017(8)7375.11-[]赵斐,吴晗,等.温拌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8 魏冬,
:]()用性能研究[交通科技与经济,5J.2017,19448.5-[]杨文彬.抗车辙剂应用在沥青混合料路面中的增9 钱野,
:]强效果研究[交通科技与经济,4J.2017,19(3)0-2,53.4
[]陈加干,周国宝,靳卫华.高黏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性能10
:]()研究[石油沥青,1J.2016,30246.1-[]杜宇兵,邹晓翎,柴明明.橡胶粉/高黏剂复合改性沥青11
:]()制备研究[公路,2J.2201783338.-[12]ROBINSON WJ.DesinAndPerformanceOfOen gp
[GradeFrictionCourseHotMixAshaltD].USA-Missis- p:,iiStateMississiiStateUniversit2005.5.s ppppy[]张岭岭,吴金荣.聚酯纤维透水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13
:]()计[中外公路,2J.2015,3559295.2-[]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14
[人民交通出合料试验规程:北京:JTGE20—2011S]. 版社,2011.
4 结 语
)1SBS改性沥青中掺加不同掺量的HVA高黏改性剂后,高黏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及动力黏度等指标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基于沥青性能的提升效果和经济方面的考虑,确定92%SBS+8%HVA为推荐改性方案。
)通过室内高温车辙试验,推荐方案的高黏改2性排水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较SBS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提升了4可见掺加高黏改性剂以后,3%,沥青的黏度增加,可有效限制集料之间的相互滑动,起到阻滞的作用,从而使得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增加,提高排水路面的耐久性。
)通过室内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3
小梁弯曲试验验证,推荐方案的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和破坏强度比均好于SBS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且低温抗裂性更强,能够承受较大的变形,具有更好的低温抗
[责任编辑:王文福]
敬告作者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维普资本刊已许可《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讯有限公司、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鼎森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中教汇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字出版商通过自有渠道或在各大应用商店及应用平台对本刊进行销售和推广,或者转授第三方及与第三方合作进行推广销售,并通过多种网络载体提供信息服务和进行网络传播。本刊已授权以上各方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系列厂商数据库及其产品中,请在来函中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本刊编辑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