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毛概论文

来源:知库网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论文题目: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全部历史进

专业班级:09级公共事业管理一班

姓 名:赵 玥

学 号:0905034108

摘 要

党的纲领是一个政党全部主张的集中反映,是昭示社会的政治宣言,也是据以判定政党阶级属性、政治倾向、进步水准的主要标志。中国共产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坚持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一贯主张。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特别强调并系统阐述了这一主张,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江泽民同志关于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相统一的思想,对于把全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上来,把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上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共产主义;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

一、引言

凡是游过泰山的人都会知道,欲登玉皇顶,必须拾级而上,循序攀登。从岱宗坊起步,沿着6000多级石阶,一级一级向上走,经过红门到达中天门,再艰难跋涉十八盘,跨入南天门,最后才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共产主义是人类的美好未来,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历程,犹如攀登泰山。通过实现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的最低纲领,最后实现自己的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纲领,是一个政党奋斗目标和方针政策的集中概括。一个纲领就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它不仅指导着一个政党的全部行动,而且向外界展示着这个政党的形象。无产阶级政党都非常注意制定自己的纲领,用纲领来统一全党的意志、行动和步伐,用纲领来团结群众和组织群众。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虽然共产主义社会究竟是什么样子,有哪些具体特征,现在实践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我们不可能对它进行详细的描绘,但是,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唤人觉醒,催人奋进,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斗的号角,鼓舞着他们前赴后继,一往无前。

二、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党的纲领是党的奋斗目标和任务的科学而集中的概括,它始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奋斗纲领,是有现在的纲领和将来的纲领或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两部分的。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社会,是社会主义经过不断发展而最终必然到达的人类社会高级形态。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纲领,完全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实现共产主义毕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历若干历史阶段;在每个历史阶段,党必须制定和实施符合该阶段具体实际和要求的行动纲领,即最低纲领。如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曾

制定和实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在建国初期曾制定和实施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在新的历史时期又制定和实施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实施指明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条件。也可以这样说,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是党为之奋斗到底的最高目标与革命或建设不同阶段所追求的近期目标的关系,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持实现这个远大理想的具体行动步骤的关系。不可能有离开最高纲领的所谓最低纲领,也不可能有离开最低纲领的所谓最高纲领。

正确把握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完成崇高历史使命的一个基本的和必然的要求。一方面,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终奋斗目标的共产党人,永远都要坚持自己的最高纲领,而决不能动摇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受到什么样的挫折,党始终高举共产主义的旗帜,坚持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把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另一方面,共产党人在为实现最高纲领而英勇奋斗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始终都要脚踏实地,为完成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而进行艰苦扎实的努力。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曾这样说过:如果不为现阶段的具体目标而奋斗,而“空谈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那就是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在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相互关系上,任何顾此失彼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和有害的。江泽民同志指出:“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中国共产党的经验教训表明,片面强调最低纲领而忽视最高纲领,就可能导致迷失政治方向的右倾错误;反之,片面强调最高纲领而忽

视最低纲领,就可能导致超越历史阶段的“左”倾错误。比如,我们党在幼年时期犯过的企图“毕其功于一役”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大跃进”年代所犯的“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左”倾冒进主义错误,往往都与片面强调最高纲领而忽视最低纲领有关。鉴于类似的教训,全党必须树立和强化把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起来的观念。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前进的方向,是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和道德标准,但绝不是现在就可以拿来实行的具体行动纲领。离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离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用共产主义的预见和理想来要求和规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是真正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不仅不能推动党的事业,反而会阻碍党的事业顺利发展。

三、对共产主义的认识

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目标追求,当提到这一点,有人就会产生疑问,什么是共产主义?为什么要实现共产主义?

在《礼记》中有《大道之行也》这篇文章,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自己心中理想的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文中描述的就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社会,大同社会。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实际上,共产主义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伟大的历史运动,其具有的特征又充分表明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在这样的社会里,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的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全体社会成员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体之间的差别不

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完全消灭,公共管理机构失去其阶级统治的职能。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我们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无论何时,这都是共产党人最主要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其实,重要的在于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是一切发展的规律。正是这种规律,人类社会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但资本主义社会不会长久,它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这样的矛盾最终必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必将被美好的的社会制度所取代,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

四、历史进程及相关对策

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者并不期望在一个早晨突然进入理想境界,而是把实现最终理想看作一个有着不同历史阶段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上都有相应的目标,这些阶段性目标彼此联结,通向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过程就像万里长征,应该从第一步走起,踏踏实实地向着未来迈进。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当前的最低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当前,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分别把这两个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科学区别,只在于第

一个词是指从资本主义生长起来的新社会的第一阶段,第二个词是指它的下一个阶段,更高的阶段。”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一方面必须看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上的一致性,看到它们总体上同属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两个阶段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的重大区别。列宁在讲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时候说:“既然生产资料已成为公有财产,那么‘共产主义’这个名词在这里也是可以用的,只要不忘记这还不是完全的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高级阶段是建立在低级阶段基础上的,没有低级阶段的发展,也不会有高级阶段的到来。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们在当代世界为共产主义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放弃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放弃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就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背叛。

虽然社会主义阶段离共产主义社会尚远,而且社会主义本身也是不完善的,但我们必须满腔热忱、脚踏实地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正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如果对正在进行的民主革命不热心、不积极,就不是一个自觉和忠诚的社会主义者一样,在当前如果对社会主义不热心、不积极,也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试图跳过社会主义阶段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试图人为地缩短社会主义时期,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超越社会主义充分发展阶段,也是有害的。不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就不会到达共产主义,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民族和国家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各个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分别地进行的。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不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

道路也会有所不同,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的国家和民族,应该以具有自身特点的方式逐步向共产主义方向迈进。

当代中国应当走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条道路,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也是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身的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抉择,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经验总结,也将是中华民族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和康庄大道。

我国现在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制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将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那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还将继续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将继续向前延伸。我们党也将根据新的国情制定符合新的发展阶段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只要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社会主义在我国就会日益走向辉煌,为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

版。

【4】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6】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