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盲道的社会调查报告

来源:知库网
关于盲道的社会调查报告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盲道是专门帮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设施,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盲道一般由两类砖铺就,一类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类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了,称为提示盲道。它们的作用就是让盲人走在上面能够感觉到脚下花纹的存在,指示前进的方向,从而达到不用盲杖也能比较自如行走的目的,减轻了盲人走路时的负担。

然而,大多数人对盲道缺乏认识,占用盲道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不仅对弱势群体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而且对他们的心灵也或多或少地造成了伤害。

二、 调查范围与对象

1. 深圳随机街道

2. 深圳书城附近经过的人民群众 三、 关键词

盲道 占道 不便 关注 四、 调查目的

1.了解人们对盲道的认识及重视度

2.了解当今盲道的利用价值

3.提高人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度 五、 调查方式

书面调查问卷 六、 调查情况

1.分发50张问卷,收回50张,有效问卷50张,调查有效,从调查结果来看,80%的人或多或少都对盲道有所闻,然而20%的人却模糊地表示了他们对盲道的认识度。

2.深圳盲道并不完善,存在各种残缺损坏、绕道、障碍等问题。 (1)有些地方的盲道因铺设电缆线井盖或沙井盖的原因,盲道便突然从路上突然消失了一部分。在位于深圳市宝安大道的西乡客运站门前的盲道上,有7处用黄色油漆像打“补丁”一样刷出来的盲道。这些用黄色油漆“刷”出的盲道有的是在有凹凸纹路的盲道上刷,有的干脆就在平滑的地面上刷。有些走着走着前方便没有盲道了。还有些人行道的道路因为被小汽车碾压使得原本完好的盲道变得残缺破损高低不平。

(2)盲道在经常在短短几米的直行通道没有任何障碍物的人行道上呈“W”形状左拐右拐,这么一段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曲折盲道,不仅盲人行走在上面左拐右转晕头转向,就连正常人看到这盲道也摸不着头脑,看不懂当中的奥秘。 (3)盲道本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却被占用来停放车辆、经营等现象随处可见。还有盲道的上有消防栓、电箱、树等各种障碍物,十分危险。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深圳的盲道布置率并不低,但个别盲道的布置不合理、盲道占用现象在深圳也同样出现。问卷的结果表明对于盲道建设的必要性,大多数人表示了肯定的态度,并且表达了自己对盲人需要的盲道加强建设的希望。但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政府部门在这方面有待加强管理。

4.对于盲道的建议

(1)市政府因开展侵占盲道的专项整治和全市重点道路盲道纠错、整改提升专项行动。并在盲道验收时,与残联沟通,听取意见,做到真正为人民服务。深圳总体上,原特区内覆盖区域盲道建设情况相对较好,原特区外覆盖区域盲道建设水平相对不高,覆盖率较低。为此,市政府应在相应薄弱的地区增加铺设盲道。市政府在无障碍设施建设中,将对穿越重点地区、轨道站点及综合交通枢纽周边地区的无障碍设施进行加强建设和改造。其中,主要居住区、医院、公园及绿化广场等周边道路的无障碍建设将被优先实施。

(2)在实施过程中,应借鉴美国、日本、香港、台湾、北京、上海、苏州、南京等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无障碍设施规划理论及成功建设经验,有针对性地加以参考。符合规范的设施进行改造,损坏的设施及时给予修复,不便于使用、且残疾人很少活动的区域的行进盲道给予调整。

(3)加大对盲人出行绿色通道的宣传力度,利用全国助残日、国际盲人日等契机,在全社会普及盲道知识,使无障碍理念深入人心,从而使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转化为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自觉行动;主动清除盲道上的障碍物,为盲人带路、搀扶盲人过马路、尽量满足盲人出行的实际需要。

(4)盲道等无障碍设施不断新建完善,项目验收应有残联参与,要确保盲道方便盲人出行,除了前期建设的重视,严格把关,后期的养护更为重要,应设立一专门部门统一进行管理,减少“踢皮球”等政府部门推脱责任的问题。

(5)还应搭建畅通的市民投诉反馈问题的信息渠道,方便市民在第一时间提出宝贵意见。加大监管力度,一旦发现占据盲道的行为应迅速给予治理以保证盲道的畅通无阻。 七、 总结

1.盲道就是为盲人专门设计的道路,因为他们的世界中只有黑暗,所以盲道就是他们心中的一道光,指引其前进的方向,这就对他们至关重要。但是一些乱占用盲道的行为却到处都是,根据调查发现,在盲道上停放自行车、在盲道上停汽车、小商小贩在盲道上卖东西这样的行为让盲人们无法在盲道上正常行走,这些障碍物塞住了他们的去路,有的残障人士还因此受伤。那些只顾自己利益的小商根本就没有关心是否有盲人从这里过。保护盲道一种人文的关怀精神,看到的是一种对盲人的尊重。盲道的建立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是一件小事,但是往往小事却能反映出一座城市的形象与文化程度。一座城市的形象不仅仅是从它的文物古迹、高楼大厦中可以看出来,也可以从细节中看出来,譬如:盲道不再被占用,这也可以从这样的细节中看出来。仅仅从人们自觉自愿为盲人让出道路这种小事,我们就可以看出城市文明的提升。一个城市对盲人的尊重,也可以体现出这个悠久的文化古国文明素质的提升。

2.盲道的被占用,让盲人出行很不安全,也是对政府投资的极大浪费。对这种非法占用行为,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让市民了解盲道设置的意义和作用,教育市民不再非法占用盲道。与此同时,有关部门特别是城管不能任由这种非法占用情况继续,应当采取措施将堆在盲道上的物品清理出去,并对非法占用者进行处罚,让盲道真正成为盲人出行的安全通道。一个和谐的社会不是某一部分人的和谐,而是全体公民共享的和谐。这个和谐社会不能排斥任何一个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关爱和帮助的群体。包括目盲者在内的残疾朋友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员,都应该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得到应有的尊重。盲道的设置,是全体纳税人通过政府的建设来表达对盲人的关爱。但这种关爱不能只流于形式,还应当让其落到实处。也就是说,必须保证盲道真正为目盲者专用,而不是被其他人擅自占用。

还有,盲道作为一种公共设施,理当是全体市民共有的财产,每个人都应当爱护,看到有破坏、侵占的情况,理所当然举报、制止。从此培养出来的公共意识也是一笔财产。这才是一个和谐社会应有的表现。

3.鼓励盲人多和社会接触,不要由于自身生理缺陷而把自己封闭起来,足不出户。这样一来,社会大众对盲人的重视程度会提高,也会意识到盲道的作用,自觉、自愿地不占用盲道,转而主动协助盲人出行。其实,为盲人谋福利,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我们不妨试一下,将眼睛蒙起来,亲身体验盲人出行的感觉,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会对盲人的不易多了几分了解,从而对盲人有发自内心的关爱。对于政府部门,在考虑盲道等方便盲人的措施时,也应该换位思考,毕竟这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为盲人谋福利的实事。

4.由于改进盲道需要时间,在目前的过渡时期,最有效的措施莫过于导盲服务,即依靠导盲服务员和志愿者直接给予盲人各种帮助,以护送等方式,为盲人外出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可以推广导盲犬的使用,在公交地铁上开设绿色通道,尽快出台关于导盲犬的配套措施。加强对盲人的出行培训。以往我们的研究、解决导盲问题往往从设施着手,很少对盲人进行培训,导致很多盲人并不了解已有的各种导盲设施,也就谈不上使用。所以,应该组织有关方面帮助盲人熟悉各种导盲设施,鼓励他们使用设施,从而提高他们的出行能力。

5.希望不久的将来,盲道不在是残缺的,盲道上也不再有任何障碍,而是畅通无阻的安全大道,让盲人行走安心的光之道。 八、 附件

盲道的调查问卷

1. 你对盲道熟悉吗 2.

A.知道 (40人) B.不熟悉 (3人) C.不清楚(7人) 3. 你认为盲道重要吗 4.

A.重要(37人) B.不重要(13人)

5. 你觉得深圳的盲道建设的怎样 6.

A.很好(4人)

B.仍有瑕疵(42人) C.很差(4人)

4.你认为盲道的建设最应注重哪个方面

A.醒目(12人) B.实用(22人) C.美观(16人)

7. 你认为盲道对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影响

A.体现人性化(29人)

B.几乎无用处,只是美化城市(2人) C.不清楚(19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