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当前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热点。河南省信阳市高质量的生态旅游资源为其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在充分考察了信阳市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后,借鉴国内外开展生态旅游的成功经验,根据生态旅游的资源特色和区域特征,从开发条件,旅游资源,开发思路,方案设计等方面,对区域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初步研究。
Abstract
The eco-tour, as a kind of new developing travell form, is a focus of the pres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t market. The ecological tourist resources of the high quality of market of Xinyang of Henan Province have offered the gifted and basic condition for developing the eco-tour in it. After fully investigated the ecological tourist resources current situation of market of Xinyang, us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launching the eco-tour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for re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resource characteristic of the eco-tour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from the condition of developing, tourist resources, develop the train of thought, the respects, such as conceptual design, have carried on preliminary research to the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of area.
关键词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开发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豫鄂皖三省交界处。信阳气候温暖,降雨充沛,山清水秀,是国家生
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本文以信阳市为例,从开发条件、旅游资源、开发思路、方案设计等方面,对区域生态旅游开发进行初步研究。
一、信阳市生态旅游的开发条件
(一) 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和有利条件
1 旅游资源条件。信阳市可供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种类较多,主要有山地、峡谷、森林、河流、水库、温泉、生态气候、特色动植物等。资源品位较高,其中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多处。并且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景区内人为干预少,各种生态景观保存相当完好。
2 地理区位条件。信阳处在河南省南部,交通十分便利,京广、京九铁路都经过信阳。另外,还有312国道、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西宁铁路也即将建成通车。而且信阳与相邻两省的一些著名旅游景区的距离都很近,如安徽的九华山、黄山,湖北的神农架、武当山、长江三峡。因此可以通过与这些景区的合作,借力、借路、借景发展生态旅游。
3 客源市场条件。信阳市开发生态旅游拥有广阔的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信阳市及周边区域的城镇居民是现实的主体部分,武汉、郑州等大中城市的居民是不可忽视的潜在市场。
(二)开发生态旅游的制约条件和不利条件
1 经济落后,生态旅游开发建设资金不足。信阳市地处大别山区,农业人口的比重很高,工业发展缓慢,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政府的财政收入大部分用在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上,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很少。
第1页
1
2 群众的环保意识差。由于人们受教育程度不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意识根深蒂固,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还很严重。
3 旅游资源的管理混乱。由于对旅游资源缺乏科学的管理,部分旅游景区的面积在不断缩小。景区内乱搭、乱建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景区的质量,损害了景区的形象。
二、信阳市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分布与分析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分布
1 山地(山林):鸡公山、龙飞山、震雷山、天目山、灵山、大苏山、金刚台、黄柏山、连康山、天台山、华阴大佛山。鸡公山位于信阳市的南部边境,豫、皖两省交界处。鸡公山是大别山脉的组成部分,鸡公山的主峰报晓峰海拔767.5米,占地面积95平方公里,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兼有避暑、疗养、旅游观光、科研实习、自然生态保护价值的风景名胜区。
灵山风景名胜区与鸡公山相连,西临京广铁路和107国道,东接京九铁路和罗武公路,包括六大景区,七十二洞天,一百零八景点,以“山秀、寺古、石奇、洞幽、水美、物华”而享誉海内外。
金刚台位于商城县东南部20公里处,面积138平方公里。金刚台群峰林立,峻秀奇伟,千米以上的山峰近10座,主峰海拔1584米。这里山势雄伟、群峰叠起、怪石幽洞比比皆是、瀑布深潭时映眼帘、珍禽异兽出没其间、奇草异木琳琅满目。这里是一处以保护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动植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2 河流:淮河。淮河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太白顶,自西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注入洪泽湖,全长1000公里。流经信阳地区的淮河支流有浉河、白露河、竹竿河、潢河等。在淮河支流上修建的水库有南湾、石山口、鲇鱼山等大中型水库。
第2页
2
3 湖泊、水库:南湾湖、鲇鱼山、香山湖、石山口水库。南湾湖位于信阳市西南8公里处的浉河上游,以南湾水库为中心,湖面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50公里,水域面积约为70多平方公里。南湾水库是我国最早建成的大型治淮工程之一。香山湖位于河南省新县县城东5公里的香炉山下,湖面400多公顷,蜿蜒十余里,深达80多米,四周山峦起伏,景色如画,是大别山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豫南西子”之美誉。商城县鲇鱼山水库素有千岛之湖的美誉,这里碧波荡漾、林木葱郁、鱼虾丰盛,水库中的鸟岛,凭借独特的气候、幽雅的环境,而成为无数鹭鸟栖息、繁衍的天堂。
4 温泉:汤泉池温泉。汤泉池位于商城县西南20公里的雷山脚下,温泉的八个泉眼分布在500平方米的范围内。汤泉池水温高达58℃,无色无味的硫酸钠型泉,含有硫、硫化氢、锶、钡、氟、钛、硼、鉻、铜等矿物质,具有极好的保健价值。
5 森林(公园):金兰山森林公园、黄柏山森林公园。金兰山森林公园毗邻县城,面积128平方公里,属省级自然保护区,园内不仅有奇险的高山峡谷,秀丽的溪流湖泊,更有茂密的原始森林,稀有的动植物,多彩的奇花异草,古老的寺庙道观和壮丽迷人的瀑布群。园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3%,河流20余条,瀑布30余处,著名景点百余处。黄柏山生态旅游区位于河南省最南端,商城县县城西南部,距县城60公里,东邻安徽省金寨县,南界湖北省麻城县。景区山水秀丽,风光旖旎,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其前身国营商城黄柏山林场是河南省人工林经营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场之一。
6 自然生态景观: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金刚台自然保护区、连康山自然保护区。连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新县西部,地处大别山北麓,面积2000公顷,保护期为一南北长,东西窄的起伏连绵的低山丘陵,相对高度250-300米之间。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连康河贯穿全境,将保护区分成东西两个部分,流入陡山河。
7 珍稀动植物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罗山县西南大别山西北坡海拔350-600米的丛林中。现已查明的鸟类有18目,42科,113属,253种。其中留鸟59种,夏候
第3页
3
鸟69种,冬候鸟72种,旅鸟53种,濒临灭绝而受到国家保护的鸟类有217种。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数量评价
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关于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旅游资源可以分为6大类,74种基本类型。信阳市拥有6大类旅游资源的27种基本类型,其中与生态旅游直接相关的自然旅游资源共有3大类17种基本类型,即地文景观类(10种)、水域风光类(4种)和生物景观类(3种)。而人文旅游资源共有3大类10种基本类型,即古迹与古建筑类(6种)、消闲求知类(2种)和购物类(2种)。从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上看,自然旅游资源数量较多,占整个旅游资源的63%。
(三)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评价
信阳市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分如下3个等级
1 一级生态旅游资源。可以满足国际旅游市场需求,包括鸡公山、南湾湖、灵山等。
2 二级生态旅游资源。可以满足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包括大苏山、黄柏山、金刚台、汤泉池等。
3 三级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满足当地旅游市场需求。包括龙飞山、震雷山、香山湖、九华山等。
三、开发思路
从上述分析得知,信阳市拥有众多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开发必须走一条正确的道路才能确保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避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一)开发目标
第4页
4
把信阳市建成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二)开发原则
1 保护第一原则。生态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灵魂,生态旅游应该促进生态保护,在生态旅游和生态保护之间选择,生态保护应该是第一位的,没有保护就不可能搞生态旅游。因此在开发中要认真分析,谨慎行事,切忌破坏。
2 精品战略原则。要树立信阳市的旅游品牌就必须拒绝粗放性的传统大众旅游开发模式,实行生态旅游的精品战略,具体表现为两点:第一,开发出的生态旅游产品应该突出本地原汁原味的“真品”;第二,在市场营销中不能贱卖,要努力提高其品位。
3 社区参与旅游脱贫原则。信阳市是一个经济落后地区,却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欲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旅游业的选择是正确的。但为了保证当地政府和居民真正从旅游中受益,就必须坚持社区参与,达到旅游脱贫的目的。
4 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跨世纪发展的战略,信阳市旅游业应将旅游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宗旨,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应建立在维护当地人民总体和长远利益的旅游扶贫之上;第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信阳市高品位旅游资源保护、有效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第三,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应该选择保护与开发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第四,生态旅游开发的实际操作中必须开发出体现信阳市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特色产品。只有这样信阳市的旅游业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保护性开发模式
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最大的差异是保护,信阳市旅游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用生
第5页
5
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模式,具体如下。
1 综合开发导向模式。传统大众旅游开发导向模式有三种:第一,资源导向模式;第二,市场导向模式;第三,市场与资源相结合的导向模式。这些模式均缺乏“保护”的考虑,是传统大众旅游开发中资源及环境的保护难以落到实处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信阳市生态旅游的开发应构建一种新的开发导向模式,即将“保护”作为其旅游开发的首选导向因素来考虑,形成综合开发导向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导向模式
2 综合开发投入模式。传统大众旅游开发投入仅为单一的“资金”投入模式。认为资源无价、知识廉价,进而造成由于缺乏珍惜资源及环境意识或知识投入不够的粗放型掠夺开发,导致资源及环境的破坏。为此在信阳市生态旅游示范区开发时,应树立两个新观点:第一是“资源优价”,在开发中让资源入股,并从旅游收入中回投资金专项保护资源及环境;第二是“知识有价”,在旅游开发中投入足够的知识,以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综合开发投入模式如图2所示。
第6页
6
图2 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投入模式
3 环境开发过程模式。传统大众旅游过程为:规划—建设—管理直线型,其存在的严重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旅游开发出来的产品缺乏运行监督评价,旅游的再开发缺乏科学依据;第二,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缺乏实测数据,保护也缺乏科学依据。为此,我们构建信阳市生态旅游开发过程新模式,即在开发过程中加入“监测”环节,整个开发过程由规划、建设、管理、监测四个环节构成环状。监测产品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规划、建设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使旅游开发成为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优化的过程,如图3所示。
第7页
7
如图3 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过程模式
四、生态旅游项目开发设计
根据信阳市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和区域特征,把信阳市生态旅游区划分为鸡公山、南湾湖自然生态旅游景区;灵山、董寨宗教生态旅游景区;金刚台、汤泉池自然生态旅游景区;新县将军墓、金兰山红色生态旅游景区。
(一) 鸡公山、南湾湖自然生态旅游景区
鸡公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有“云中公园”,和“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称。“豫南明珠”南湾湖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水利部首批命名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被誉为“北方千岛湖”。可在景区内开展旅游、观赏、科考、采摘等活动。具体开发项目如下:
1 鸡公山地质风光游。鸡公山是一个开展地质旅游的好地方,因为这里地质、地貌复杂,又有众多奇峰、怪石,它们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通过对鸡公山地质地貌的考察,能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具体措施:在具有明显地质特征的地方树立标牌,标牌内容应准确规范,以便游客对地质景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险峻的地方修建便于攀爬的绳索,以确保游客的安全;设计具体的旅游线路图发给游客使用;在景点设置垃圾桶和垃圾收集站,以便将垃圾运出集中处理。
2 观赏过渡带特有植物。鸡公山的气候适宜南北方的植物在此生长,故植物种类繁多。这里有高等植物近2000种,具有亚热带和暖温带两大植物区系的特点,使得鸡公山的植被覆盖达到83﹪,这在河南省是很少见的自然生态现象,有“天然植物园”的美称。在观赏植物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能学到关于植物的很多知识,而且还能增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具体措施:在经过的路旁设置标牌,
第8页
8
这些标牌包括指示性标牌、解释性标牌、宣传性标牌,标牌要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在一些特有植物区要加强保护,如修建木制栅栏,种植有阻碍作用的植物等;不要在景区内修建水泥路、柏油路,最好修建用天然材料铺成的道路,如石板道。
3 游览近现代别墅群。鸡公山上建有很多风格特异,错落有致的别墅,它们或方正端庄,或雄伟壮观,或优雅和谐,或精巧玲珑,被誉为“世界建筑博物馆”。身处别墅之间能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境界。具体措施:在别墅区,树立解释性标牌,以增加旅游者对别墅的进一步了解。
4 南湾湖休闲游。南湾湖水域辽阔,烟波浩渺,环湖皆山,气象万千。在此处,可以划船、观鸟、垂钓、品茶,将所有的烦恼都抛到身后,尽情享受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具体措施:湖中的游船要以木船为主,配上必要的救生衣、救生圈,不要使用马达等现代化的动力推进器;在岛上设置垃圾桶,禁止游客将垃圾随手扔入湖中;岛上修建的各种现代化娱乐设施应拆除,如有必要应修建与周围景物相协调的建筑物,建筑材料以天然材料为主。
(二) 灵山、董寨宗教生态旅游景区
灵山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奇特。山上寺庙广布,其中以灵山寺规模最大,名望最高。“寺门东开”,“蓄发修行”和“僧尼同诵”被称作灵山三奇。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是全省唯一的生态型鸟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濒临灭绝而受到保护的鸟类有217种。景区开发项目如下:
1 灵山寺宗教文化游。灵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旧时有大小寺院13所,现存2所,其中灵山寺已有两千年历史,为佛教传入中国最早所建寺院之一。在此游览豫南古刹灵山寺,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具体措施:拆除所有存在于寺庙周边与寺庙不相称的各种建筑物,可在适当的地区集中修建宾馆、商店等必要设施,原则是一定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材料以木材、竹子、石板为主;在
9
第9页
寺庙内建立标牌系统,带有灵山寺特色的标牌要与整个寺院风格融为一体;设计开发出有特色、高质量的旅游纪念商品。
2 董寨观鸟。董寨鸟类保护区最吸引人的当然是各种各样的鸟类资源了。在观鸟的过程中,可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对鸟类生活的影响等各方面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具体措施:在保护区内建设环境质量监测站,鸟类活动监测站;禁止游客在景区内大声喧哗,影响保护区内鸟类的正常生活;严禁携带自制的捕鸟工具。
3 茶园采茶游。在灵山附近的茶园里亲手采摘绿茶是一种非常惬意的事情。不仅能够欣赏茶园的美丽风光,还能亲自采茶、制茶,能喝上自己做出的鲜茶,那将是多么幸福啊。具体措施:茶园内的茶树最好不要施加化肥,喷打农药,保证茶园的绿色天然;茶园内设置垃圾桶,将垃圾集中处理;茶园内的建筑物要与周围环境保持统一。
(二) 金刚台、汤泉池自然生态旅游景区
金刚台以群峰林立、峻秀奇伟而著称,这里是一处以保护过渡带森林系统及珍稀动植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汤泉池则是一处疗养的好地方,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具有极好的保健价值。具体开发项目如下:
1 金刚台探险活动。金刚台,山体雄伟、地貌复杂,非常适合开展野外探险活动。具体措施:设计详细的景区图发给游客;在山间路旁设立垃圾桶、宣传牌;在危险地带设立警告牌,防止游客不慎进入。
2 汤泉池温泉浴。野外活动后,一定非常疲惫,在翻滚的温泉中静静泡上一会儿,尽情的享受泉水的滋润,一切疲倦都将被驱散。具体措施:温泉浴池不应修建的过于繁华,要体现天人合一的
第10页
10
思想,使人在池中有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三) 将军墓、金兰山红色生态旅游景区
新县是将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为党输送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8支主力队伍,孕育了近百位叱咤风云的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牺牲了5.8万名优秀儿女,留下了近百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百余处革命历史纪念地。
1 新县红色生态游。从县城到将军墓,一路上可参观鄂豫皖分局旧址、烈士纪念园、首府博物馆、高敬亭故居、将军石、许世友将军墓等红色旅游景点。具体措施:在旅游地修建解释牌,告诉游客更多革命者的事迹,让游客充分感受将军县的“红色”魅力;拆除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建筑物,如娱乐城、商业区等;设计出详细的旅游手册,以便游客翻阅查找。
2 金兰山自然景观游。金兰山景色秀丽,拥有茂密的原始森林,稀有动植物,是野外实习考察的理想去处。具体措施:要加强对原始森林的保护,不要在景区内扩大人工林的面积;建立标牌系统;建立环境监测站。
五、信阳市生态旅游的管理和监测
(一)规划宏观控制
1 成立生态旅游宏观管理机构。成立“信阳市生态旅游”专项推进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全市生态旅游的开发。
2 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是加强信阳市生态旅游业宏观协调与组织的
第11页
11
重要前提条件,它可以指导全市生态旅游的发展,减少重复建设、重复开发,少走弯路,避免失误。
(二)市场信息引导
建立信阳市生态旅游信息网站,及时发布生态旅游信息,使国内外游客能够及时了解信阳市生态旅游的开发项目和招商引资情况。
(三)人才引进培养
开展生态旅游需要一大批专业性导游人员和相关服务人员;开展生态旅游还需要环保意识强,素质水平高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此外,还应积极引进生态旅游及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
(四)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系统
生态旅游不同于一般的大众旅游,生态保护是第一位的,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系统。在规划、建设、管理的过程中都必须不间断的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五)建立市场运行监测机制
编制中英文游客调查表,分期调查,以便将游客的反馈信息作为景区进一步优化设计开发的依据。
(六)要实施上述的各种要求,必须注意遵循下列各个方面
1 持续性是检验生态旅游成效的标准
第12页
12
实践中既要把它看为奋斗目标,更重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施它,把经济可行性和环境与社会变化可接受的限度结合起来,做出具体的规划和行动。
2 要建立广交伙伴、利益公平分享的大协作体制和机制
生态旅游集生态、社会和经济多种目标于一身,是一项综合产业,需要政府、企业、保护机构、本地社区、科学团体、教育机构、资助机构、旅游者等多方面地参与和合作,需要在诸多参与者之间建立协调运作的体制和机制作为保障。
3 需要强有力的科学依托
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要在查清自然资源、编制自然保护、社会经济综合规划、开展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确定合理环境容量、普及科学知识基础上进行,在科学技术密切参与下运作。离开科学技术,生态旅游就要变质,难以持续发展下去。
4 需要足够的保护投入
生态旅游是一项高成本的产业,因为它必须保证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给予足够的投入,以维持良好的环境质量,满足旅游者的要求。仅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不愿做相应的投入最终将使它难以持续。
5 是环境保护和市场经济的结合
生态旅游运作时既要符合生态规律,又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难度将是很大的,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和要求。
第13页
13
六、结语
生态旅游作为信阳市旅游业可持续开发的新产品,其开发应采取审慎态度;
天人合一意境的保护、创旅游精品、旅游脱贫是保证信阳市生态旅游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中保护是核心;
开发的目标是努力设计开发建设一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示范价值的优秀的生态旅游区
作者签名:
参考文献
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旅游学刊,1999年第1期
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周世强.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社区发展协调的旅游行为途径[J].旅游学刊,1998年第4期信阳市史志研究室.信阳市情[M].中华书局,1999
刘祖望、宋全忠.河南旅游资源[M].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
第14页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