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处理措施
(1) 接缝处理。接缝是水泥混凝土板块的薄弱部位。①当填缝料出现老化损坏, 则必须立即更换填缝料。以免填缝料与板块之间被拉出空隙, 受雨水进入造成唧泥、错台等。或因质硬的石子进入缝内, 导致板边破碎。②由于温度影响, 接缝在冬季时缝隙增宽, 应及时进行填缝料的增补或更新, 以利于其强度的发挥。目前国内填缝料采用聚氨酯类或沥青胶泥类较为广泛。③填补缝料施工, 首先用小扁凿凿除旧填缝料, 并用钢丝刷清理缝壁、用吸尘器吹吸干净缝内尘土; 然后用稀释的沥青涂刷缝壁; 在缝的两侧路面上各撒一层石粉(或用石灰水涂刷) , 防止灌填接缝材料时污染路面; 最后用配制好的接缝材料进行填缝, 并在缝的顶部预留5 mm的膨胀空间; 最后在已填好的缝上用烙铁烙平, 使接缝密实。如缝隙过宽,可在缝的下部填入25~30 mm高的泡沫塑料嵌条后再填缝。
(2) 裂缝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裂缝的情况较为复杂, 处理措施应根据其损坏程度等具体情况选择进行。一般采用较多的是压注灌浆法、扩缝灌浆法、直接灌浆法和条带罩面法。①对于宽度较小(约小于0.5 mm) , 且为非扩性的表面裂缝处理, 可采用压注灌浆法修补。首先清除缝隙, 并在裂缝处每隔30 cm安置一个灌注嘴, 其余的缝口用胶带贴牢, 并在灌注嘴及胶带上加封松香石蜡( 1: 2, 溶化) , 最后用压力灌浆器将灌浆材料压入缝内。②对于局部性裂缝且缝口较宽者, 可采取扩缝灌浆法修补。首先对裂缝进行扩宽, 扩宽沟槽的深度根据裂缝深度确定,最大深度不得超过2 /3板厚。宽度约为1.5 cm。然后清洁缝隙, 并填入0.5 cm粒径的清洁小石屑(允许含泥量不大于1 % ) 。最后灌缝材料灌入裂缝, 养护后即可通车使用。③直接灌浆法适用于非扩展性裂缝。首先清除裂缝尘土并保持无水、干燥; 然后在缝内及路面铺一层厚度约0.3 ±0.1mm聚氨酯底胶层,底胶采用涂刷方法铺设, 底胶用量为0.15 kg/m2。最后使用灌浆材料灌入缝内, 固化后即可通车使用。④当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贯穿全厚的开裂状裂缝时, 最好采用条带罩面法进行修补。其施工工序较为繁琐。首先沿裂缝两侧约20 cm平行切出7 ~10 cm深的两条缝, 将缝间的混凝土料凿除,
沿裂缝两侧10 cm钻钯钉孔, 每隔50 cm 钻一对。钯钉长约20 cm, 用<16螺纹钢筋制成, 弯钩约长7 cm。然后将孔槽内填满快硬砂浆, 安装钯钉。为增强新旧混凝土料的粘结力, 必须使缝内壁呈现毛边, 人工清除表面裸石。刷在修补面上的砂浆配合比一定要与混凝土的相同, 随后浇筑快硬混凝土, 喷洒养生剂养生。最后用切缝机加深缩缝, 并灌填缝料, 养护后即可使用。
(3) 板角处理。水泥混凝土板板角断裂面积较小, 修补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大多修补后出现“干缩”现象。经翻阅资料并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处理方案。首先按断裂面的大小确定切割范围, 并尽可能保留原有钢筋, 凿除破损部分后予以处理干净。然后采用C15贫混凝土, 对基层进行补强, 并在新老混凝土之间加设传力杆, 在原有路面板接缝面涂刷沥青料,浇筑快硬混凝土并用养护剂养护, 达到预期强度时,即可开放交通。
(4) 唧泥、错台处理。通过向水泥混凝土板板下空隙灌注水泥砂浆以恢复路面结构的支承和整体性, 来预防唧泥和错台等病害的发生。可用标准轴载试验或者雨后观察缝隙处唧泥状态以判断脱空板的大约位置, 两种方法并用可以更好地确定方位。然后,按距板边的距离不小于50 cm布孔。原则上使压浆孔在板面上分布均匀, 单位孔所承担的压浆面积合理;钻孔的孔距约为7 cm, 孔深须达到基层底部, 不应深入土基, 最后进行清孔, 用砂浆乳液灌浆。压浆压力达到1.5 MPa 时, 膨胀卡头有清水析出即可停止压浆; 若未达到1.5 MPa, 而冒气孔、接(裂) 缝有浆液冒出、沉陷或错台板块隆起也应停止压浆。养护期间不应通车。
(5) 整块修复处理。如裂缝分布遍及整块水泥混凝土板时, 可将该板块击破翻除, 必要时还要重做基层, 另浇筑新混凝土板。
结语
通过对几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调查、分析、研究, 发现大多数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混凝土本身抗弯拉强度不足。最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观念薄弱、忽视。如切实做好路面的经常性和预防性养护, 不仅可以避免一些病害的发生, 而且可以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