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如永
【摘 要】运用文献分析软件绘制“知识管理”在1998-2010年之间的研究领域及其进展分布.借助可视化工具研究国内知识管理的发文量和高被引文献情况并对有关知识管理的研究热点、前沿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我国知识管理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 【年(卷),期】2014(034)007 【总页数】4页(P173-176)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图谱;可视化 【作 者】范如永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3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353;G302
20世纪90年代,有关知识经济、知识创新的研究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知识管理开始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从1998年起,国内开始对知识管理进行相关的研究,1998年3月16日,陈立辉在《IT经理世界》上编译发表了“商业新世界中的‘知识管理’”一文。在文章中,作者描述了美国在过去的20年时间内在技术上的巨额投入并没有对美国知识劳动者的效率和能力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是对知识生产途径的结构性无知,并由此指出,当今的时代已经发展到了一
个由“以信息为基础的竞争收益的时代向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时代的转变。”并给出了知识管理的经典定义,“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进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管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在1986年举行的联合国劳工大会上,卡尔·威格首先创造和使用了知识管理的术语,他当时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指“KM是系统的、明确地、有意识地构建、更新、应用知识,实现企业的知识相关的效能最大化,让企业从知识资产中获取最大的收益。”经过多年的研究、探讨和应用,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已经广泛地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企业管理和图书情报学等领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而这些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也都对知识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作了系统地总结,大大推动了知识管理的发展。
本文通过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形象地展示知识管理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理论基础等发展状况,使广大的研究者能够透过本研究来直观地了解和认识知识管理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后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数据库,运用关键词“知识管理”精确检索,时间范围为1988-2010年,共检索到2571篇文献。用美国费城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开发的文献分析工具软件,对所有文献进行了分析,并以据分析结果绘制了知识管理研究的知识图谱,从而将有关知识管理研究的热点领域、研究趋势等直观地展现出来。 通过对2572篇论文13年间关键词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以关键词为衡量指标的主要研究内容变化。一是有关知识经济的研究,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兴起的新型管理理论,研究知识管理必须要提及知识经济,因此,有关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关系的研究就成为知识管理研究必然要关注的重点。围绕知识经济主要研究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管理、知识地图、人力资源等领域。二是有关图书
馆的研究,图书馆是存放、整理和共享知识的知识组织,因此,有关图书馆管理、高校图书馆、图书情报学、情报学、数字图书馆等研究也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关键领域。三是知识共享研究,知识组织是知识共享的载体,传统的知识组织不利于知识共享的实现,必须对传统的知识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等进行变革才能推动知识共享的实现。围绕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的研究逐步得到发展,主要围绕知识组织、知识链、知识交流等领域展开。四是隐性知识研究,知识主要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作为个人技能基础的隐性知识是个人在生活体现中获得的,不同于显露于外的显性知识那样容易成为知识管理的对象,而且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对于知识组织的重要性更加重要,因此,围绕隐性知识,主要研究隐性知识的特征、管理、竞争优势等。五是企业管理,知识管理首先兴起于企业管理领域,也是知识管理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围绕企业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主要研究风险管理、危机管理、管理模式、对知识管理绩效及衡量指标体系的研究。六是知识创新与知识挖掘研究,知识挖掘是如何从这些分散的知识中找到知识的本质联系,并把它们加以总结提炼,形成对组织和个人有用的系统知识,知识挖掘的过程同时也是知识创新的过程。围绕知识创新与知识挖掘主要研究知识仓库、知识整合、数据挖掘、知识地图等。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发文在13篇以上的作者有36位,排名前十位的作者主要是华南师范大学的盛小平、天津大学的和金生、武汉大学的邱均平、安徽大学的储节旺、东北大学的樊治平、黑龙江大学的马海群、郑州大学的张建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张庆普、浙江大学的陈劲、南京大学的郭春侠。这36位作者大部分集中在高等学校,其他的集中在研究机构。据发文机构来看,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等机构高居前列。
从表4可以看出,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被引频次位列前几位的重要文献分别是李华伟的《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它主要从知识管理产生的背景与需求、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综述、知识管理战略与激励机制设计等阐述了有关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问题。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和竹內弘高(Hirotaka Takeuchi)的《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主要阐述了知识的分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SECI知识转换模型(共同化、外化、连接化和内化的四个程序)、组织中知识的创新(组织知识创造、知识螺旋等)、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关于“场”的概念(原创场、对话场、系统场、实践场)等理论体系。是当今世界被誉为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 邱均平的《论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提出狭义知识管理和广义知识管理的新概念,并从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的概念入手,着重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另一篇文献《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主要论述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在产生背景、内涵、研究内容、知识与信息和研究者知识背景等方面有不同。王德禄的《知识管理的IT实现:朴素的知识管理》,系统论述了知识管理的实践途径,提出了“朴素的知识管理”的思想,详细介绍了知识管理的基本构架,组织知识的分类与流程等。夏敬华的《知识管理》,从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系统与工具,规划和实施以及知识管理的案例与实践等方面论述了知识管理的相关问题。此外,《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论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知识系统工程》、《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论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变革》、《知识的进化》、《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等也是知识管理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从被引期刊来看,《图书情报工作》、《情报杂志》、《情报科学》、《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情报理论与实践》、《Harvard Business Review》、
《科研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图书情报知识》、《情报资料工作》、《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等国内和国际著名期刊是知识管理引用的重要载体,这反映出目前知识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报学、图书馆学、科学技术等领域,这相对于知识管理在企业管理的实际应用情况来说,企业管理领域研究的内容相对不足。
通过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知识管理的研究发展迅速,尤其在情报学领域、图书馆领域、企业管理领域、高校领域内形成了比较集中的研究群体。其研究的范围也逐步扩大,研究的深度也逐步扩展。但是,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后面的研究需要加以解决。一是研究的规范理论需要进一步突出中国特色,从现有文献的研究理论基础来看,无论是知识管理的概念、理论体系、框架等都来源于国外,国内主要是依据这些理论框架来进一步深化、实践,真正能够中国特色的企业知识管理理论、图书情报理论和高校知识管理理论上没有形成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框架。二是有关理论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展。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有关知识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具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团队,而知识管理的最大应用领域-企业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明显不
足,也没有形成较大影响力的知识管理实践应用模式。同时这两者的结合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产学研联合体,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扩展。三是对国外知识管理的研究和比较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从目前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来看,除了国内已有的知识管理理论外,国外有关知识管理的理论相对缺乏,这反映出国内对于国外知识管理的跟踪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关文献】
[1]陈立辉. 商业新世界中的“知识管理”[J].IT经济世界,1998(3):60
[2]曹德骏,张宁俊.论知识管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44-46 [3]冯新民.知识挖掘的概念困境与广义知识挖掘.情报杂志,2008(7):21-26 [4]张晓东.知识管理模型研究述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7):156-160 [5]邱均平.论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J].图书情报工作,2000(4):11-14 [6]邱均平.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6):35-38 [7]丁蔚.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J].情报学报,2000(2):124-129 [8]卢共平.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J].图书情报工作,2000(3):9-19 [9]李莉.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05(10):9-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