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知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区门口的饭店作文

小区门口的饭店作文

来源:知库网
小区门口的饭店作文

我家住的是普通的商业住宅楼,楼下马路两侧有不少小饭馆、小吃店,店面不大,更不豪华,却又称得上各具特色,值得娓娓道来,品砸滋味。

先说一家小饭馆。位于小区门口,店面几易其主,干过早点铺、美容院、理发店,却始终聚不上人气,干一家黄一家,连我们这些小区看客都觉得纳闷,直到杨老师接手经营了这家小饭馆。为什么是杨老师?不是杨老板。因为据我家孩子打听,杨师傅曾在学校教过书。杨老师原来就经营小饭馆,后来公路拓宽,占了原店铺,就盘下此店。

杨老师经营有方,举例说明,夏天下班口干舌燥,路过饭馆,喊一声:杨老师,拿两瓶凉啤酒(带走)。门口冰箱里,您自己拿。没带零钱。回头再说。一来二去,一夏天拿走十几二十瓶,杨老师也不计数,反而拿酒的人却更认真地算好酒钱,忙不迭地尽早送去,决不贪图一分,这就是信任,酒喝了,还让人心里倍儿舒服。再举例子,左近小区居民家里懒得做饭了,就打电话给杨老师,叫外卖,这儿就受感动了:无论你人在不在现场,你的菜也不会被夹塞,无论赶在饭口,店里伙计有多忙,你的菜一炒出来,小伙计就一路小跑送菜上门,手里还攥着一把零钱—万一您都是大票呢!您叫一个菜跟叫十个菜一样对待,决不歧视。

你到店里吃饭,杨老师远接高迎;你坐下,一时没想好吃什么,杨老师就及时推荐,往往会正中下怀。小饭馆人气大增,日日爆满,连我们这些看客都觉得十分欣慰。

忽一日却见饭馆装修,知情人透露,杨老师将饭馆盘给了一位亲戚。我家小孩子爱扫听事,说店面改了样子,桌椅都换了,不仅杨老师不见了,后面炒菜的也换了人。虽觉得有些遗憾,但以为也符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客观规律。一日,回家晚了懒得做饭,习惯性抄起电话拨通饭馆号码:受累,来一份烧茄子、一盒米饭。接着报了门牌号码。对方顿了一下,随即说:我们这里人手忙,麻烦你来取一下。我哦了一声,也顿了一下,听筒里传来嘀嘀的声音。我没有再订过餐。饭馆的生意也很快冷落了。不知为何作为看客我心里也空落落的。

小区斜对面是一家中等规模的饭店,一楼大厅有300平方米,楼上单间大约20个,每日顾客盈门。可10几年前他只是前面一条街一间低矮平房的规模。那时,他家的顾客有个特点:大都在柜台前袖手而立——等外卖。店面太小,而且低矮昏黑,但菜品质量上乘、价格便宜。而且量大,所以顾客不少但却买完就走。小店生意不错,过了两年盘下了街对面的一间平房,有了两个店面,但厨房却只有一个,做了菜要隔街端过去。小饭馆就这样苦心经营,十几年维持了价格便宜、分量足、口味好的风格,干成了周边附近闻名的饭店。

去年夏天,街道拐角突兀一家餐饮奇葩,一家冰激凌店。店面是临时租借的,大约只有10平方米,销售的'冰激凌不知何种奇妙配方,吸引大批顾客,一家著名的餐饮网上也是好评如潮,每日傍晚都有上百人排队。靠近店面的人行道摆满了餐桌,排队的人们将自行车道堵得水泄不通,不时发生争吵事件。很多人慕名远道而来,自行车道甚至机动车道都成了停车场,每晚此地交通拥堵,人喊声、鸣笛声响成

一片。用过的餐盒在道边堆成小山。据说店主挣了很多钱。我没有买过这家的冰激凌,不知是何滋味。

楼下的餐饮业很有特点,有新开张的小店铺,也有国营老字号;有三家刷羊肉排在一起既取得规模效应,又暗藏竞争杀机;有正餐也有早点;有海鲜特色也有地方特色。一对炸果子的小夫妻,从不过手现金,钱框放在一边,总是让你自放自找,她也不瞄一眼。一时没钱也从不计较。前几天两人去学车了,有几天没出摊,惹得好多主顾张惶询问,没了这口可不行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