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文中真挚的感情和朴素平实的的语言。
3.学习朱德同志母亲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感受母亲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生活在妈妈苦心为我们营造的绿荫下,我们倍感幸福和温馨。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又最广博的一种爱。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是中国伟大的战士和无产阶级家,是党、国家和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2.文体知识。
回忆录主要是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3.给加点的字注音。
佃农(diàn) 祖籍(jí) 勉强(qiǎng) ...迁徙(xǐ) 慰勉(wèi miǎn) 溺死(nì) ....
衙门(yá) 私塾(shú) 调料(tiáo) ...血溅(jiàn) 瞒着(mán) .4.记住重点词语的含义。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宽厚仁慈:(待人)宽容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三、学习课文
1.母亲一生值得叙述的事情很多,快速阅读全文,认真想一想: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1)学生读书、思考,完成表格。
母亲所做(或经历)的 时间 事情 作者小时候(能记忆时起) 1885~1900 年前后 1905年 1908年 1919年 大时期 (1924-1927年) 抗战以后 1944年 (2)提问明确。
时间 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个性品质 母亲的个性品质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作者小时候(能记忆时起) 聪明能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 喂猪…… 1885~1900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 年前后 1905年 1908年 1919年 大时期 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1924-1927年) 抗战以后 1944年
2.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母亲饱含哪些丰富的感情?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明确: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感谢”等,其中“爱”是基本感情,是贯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首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体会母亲的优秀品质,感受作者对母亲深厚的感情。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位伟大的母亲,虽然是平凡的一个劳动妇女,但是她勤劳俭朴、宽厚仁慈,识大体、顾大局,支持孩子走上道路,培养出了一个无产阶级家,一个党、国家和的卓越领导人,确实值得人们怀念、敬佩。这篇文章也让我们感受到朱德同志热爱母亲,献身,忠于党、忠于国家的无私情怀。希望我们也爱自己的父母,爱我们的党,爱我们的国家。 五、达标测试 完成当堂达标题。 六、作业
积累和母亲有关的诗文名句。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识大体、明事理 深明大义 勤劳朴实 勤俭持家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不辍劳作 理解、支持 热爱劳作
板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事例: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纱、挑水、
和气待人、周济穷人、同情支持 品质: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 感情: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