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羊儿要回家》
教学内容: 1. 认识全音符 2. 演唱中合适的换气 3. 内心听觉训练 4. 音感训练
音乐材料:《顽皮的杜鹃》《草原上》《小小羊儿要回家》☆《月亮歌》 教材分析:《小小羊儿要回家》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曲调采用内蒙古民歌《蒙古小夜曲》的音调和词意,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歌风。4/4拍,歌曲的前两个乐句以舒展的旋律展开,第二乐句在第一乐句上作了下移五度的曲调模进,仿佛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辽阔草原上放牧晚归的图景。音乐宽广而又宁静,富有意境。 音组:l1 t1 d r m s l t 调式:七声羽调式
音程:2、3度居多,偶尔4、5度
节拍:4/4 小节数:31 旋律曲式:a a’b b’c d d’e f 适当调:bE=do~F=do之间的调都可以 节奏曲式:a a’b b c d d’e f 舒服起音:g1~l1
教学目标:
节奏要素:X 、XX 、X —、X— — X— — —、0 1.在听听动动中感受体验全音符的时值、认识全音符的符号,能听辨出歌曲中的全音符。
2.利用图片、模唱、听唱的方式学习《小小羊儿要回家》,能按歌曲乐句之间的换气要求演唱。
3.利用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进行演唱气息、内心听觉、音感训练。 4.通过学习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能体验到音乐宽广宁静的情绪。想象到辽阔的大草原,感受到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教学重难点:歌曲学唱以及利用歌曲进行的音乐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听听动动体验固定拍
1. 在《顽皮的杜鹃》音乐中,配合音乐的拍子走进教室,用各种动作体验固定拍。
2.在《草原上》音乐中,感受体验固定拍 师:每首歌曲都有拍子。请帮忙找找拍子 1)师u哼唱《草原上》,学生用手打拍子
2)师生U音哼唱,手拍打身体不同部位,巩固固定拍的稳定 二、全音符的教学
师:哼唱的音乐来自哪一首歌曲?《草原上》 1.学生边打拍子边唱歌词,教师边唱边打歌词节奏。
2.节奏谱:X X X —|X X X —|X X X X|X — — —║ 师生边拍节奏边演唱歌词。——全体唱节奏名打固定拍 ——分两组,一组踏拍,一组用手拍节奏唱节奏名。 3.(点击课件出现)歌曲中哪些节奏音符在表格中?
4.听觉发现新的节奏的时值。 5.认识全音符:X — — —
6.利用陌生的素材,加强对全音符的了解感应。听辨《小小羊儿要回家》中的全音符。
【设计意图】:以音乐学习的延续性为依据,选择学生已经学过的歌曲进行固定拍、已学节奏的巩固和体验,发现一个新的节奏,视听结合发现新节奏的时值、名称,并利用陌生的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强化对全音符的了解和听辨。 二、新歌学习《小小羊儿要回家》
1.听老师范唱,歌曲在讲述什么故事? 2.利用图片,层层递进学会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依据柯达伊教学原则,在学生能力基础上进行学习活动,让歌
X 四分音符 X 八分音符 X — 二分音符 X 十六分音符 …… 曲学习简单、纯粹。作品中包含的节奏、旋律以相关的音乐符号是没有学过或掌握的,这样的歌曲学习模唱、听唱是最合适的方法。 四、《小小羊儿要回家》演唱中的换气
1.气息小游戏
2.听老师演唱《小小羊儿要回家》,数一数老师一共用了几口气? 2.练习乐谱中安排的换气
3.师生边唱边研究讨论其他乐句的换气地方。 4.按最后商定气息要求,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观察了解歌唱中的呼吸,通过发现、练习以及探索,为歌曲的演唱找到合适的气口,为以后的演唱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五、内心听觉训练
1.听《小小羊儿要回家》,在教室按固定拍子行走。 2.玩“红灯停,绿灯行”的踏步游戏
3.边唱边走,红灯停时脚不走,同时把歌唱到心里,绿灯行时边走边唱 活动玩到学生能根据要求及时作出反应。 5. 亮起绿灯,所有学生把歌曲唱一遍。
【设计意图】:将歌曲学唱过程简单化,将作品作为音乐学习的素材,活动的目标清晰明确,遵循柯达伊教学一个活动一个目标的原则,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与素养。
六、拓展欣赏及放松活动《月亮歌》
1. 师:小小羊儿安全回到了家,在妈妈的摇篮里进入甜美梦想。 2. 组织学生以最舒服的状态、最舒服的姿势坐在地上、凳子上,听着歌用身体表现出在摇篮里的摇动的感觉,最后停下来睡着了。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在歌声中让学生放松心情,静静体会歌曲的情绪,感受音乐情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