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见利思义的成语故事

来源:知库网
见利思义的成语故事

“见利思义”这个成语出自于春秋时期,讲述的是一段关于鲍叔牙和管仲的故事。

管仲与鲍叔牙是好友,两人交情很深。管仲家里经济困难,需要用钱的地方比鲍叔牙多,因此鲍叔牙和他合伙做生意,想帮助他。然而,管仲却常常擅自挪用公款还自己欠的债,年底的时候,并不因为自己出资少而少分红利。有人对鲍叔牙说管仲没有自知之明,是个十分贪财的人,但鲍叔牙却解释说:“管仲家里经济困难,需要用钱的地方比我多,我和他合伙做生意也是想帮帮他,以后就不要再提这种事了。”

此外,管仲曾经三次做官都被撤职,而且他好几次帮鲍叔牙办事都没有办好。一部分人说管仲没有才干,但鲍叔牙却替管仲说话:“管仲不是没有才干,只是没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机会罢了。”后来,鲍叔牙和管仲一起从军了,齐国和邻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冲锋时管仲总是躲在后面,跑得很慢,而退兵的时候,却跑得最快。大家都说管仲贪生怕死,领兵的想杀掉管仲以儆效尤。此时,鲍叔牙为管仲辩护道:“管仲绝对不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因为他家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无人照顾,所以他才不得不忍受耻辱地活着。”

这个故事就是“见利思义”的由来,这个成语意思是看到利益就想到道义,即当利益和道义发生冲突时,应该以道义为重。鲍叔牙在面对

他人的质疑和误解时,始终坚定地站在管仲这一边,认为他的行为并非出于贪心或怯懦,而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和对朋友的忠诚。这种高尚的情操和道德标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