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之
目录
原文
译文
注释
*文言知识
引用
古代的解释
《礼记 中庸》子思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
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原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1)行之.有弗(2)学.学之弗能.弗措(3)也.有弗问(4).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5).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6).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7).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选自《中庸》)
译文
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决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的决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决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决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决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 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 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注释
(1)笃:坚定。
(2)弗:不,表示否定。
(3)措:搁置,终止。
(4)问:这里指求教。
(5)思:思考。
(6)辨:辨别。
(7)行:实行。
文言知识
释“审” 上文“审问之”中的“审”,指详细、仔细,句意为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又,“疑事不可不审”意为对疑难的事不可不仔细地研究。又“审视之,则蛇也”,意为仔细地看它,原来是一条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