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化学教学的探讨
作者:陈希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5年第09期
摘要: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滴体会。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9-0220-01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是教师讲课的主阵地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上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备课不仅要备知识点,还要备出场方式和教学过程,以最佳的状态进入课堂,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学生,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地\"亲其师\",从而达到\"信其道\"的教学目的。现实生活和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但教师面对学生时要充满热情,表扬学生要真心诚意,批评也要情真意切,穿衣戴帽也要考究,要符合教学情境。
1.2 保持良好的心态.每个教师都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不管自己怎么急,也不能使用侮辱性的语言,不让学生当众出丑,更不要进行体罚。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爱。在教师的关爱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意义,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了。 2.确定全面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初中化学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由三部分构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厚重。新课程课堂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教育家罗杰斯指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倾述,教师表现出热情、信任,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有效激励,形成师生\"互动流\"。二是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实践证明:环境越和谐,亲和力越强,教学越有效。 4.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
古人曰: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教会学生学习必须重视方法的传授,即把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综合学科,它的基础不仅体现在知识方面,而且更重要是在科学思维的方法方面。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采取的教学方法,必须能促进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领悟和掌握,教法一定要为学法服务。只有这样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因此,在课堂上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突出科学方法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获取知识的方法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交流与合作等方法,利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去提炼相关化学信息,促使学生在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取新知识,新思想,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5.要上好学生实验课
(1)用实验引导学生的兴趣;(2)将授课的内容多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觉得学习化学对他有很大的用处;(3)授课时宜由浅入深,弄清并记熟各单元的知识点,这点很重要,很多学生就是开始懒记各单元的知识点,最后基础不牢,考试不理想逐渐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4)如果是初次接触化学的学生,所以开始阶段的测验不能过深,只能考一些基础的东西;(5)一定要求学生熟记元素符号、化合价,写熟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弄清化学符号及有关数字的意义,为了分散难点,元素符号,在第一单元时就让学生接触到第四单元课题2时就要记熟;(6)要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这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点很重要,你的渊博的知识、风趣语言、得体的衣着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做好这几点,才是一名深受学生欢迎的化学教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会得到保持!
鼓励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兴趣,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对学生的魅力,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它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强调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能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态度和科学方法\"。因此,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学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多学生正是爱实验才爱化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看好演示实验,做好随堂实验,上好学生实验课,并组织好化学课外活动,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
利用好课题45分钟,把基础知识学扎实。老师讲课时认真听,听到有用的东西就往书上记一记;记好全部的方程式;熟悉各种实验的步骤、过程;自己买练习册和全解看;多向老师问问题;会举一反三,会变通,比如书写没学过的方程式以及配平;清楚一些物质的性质。初中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背诵内容比较多,因为每天都讲新课,所以每天都要复习,必须做到天天清,堂堂清,否则后面的内容越积越多,你就有负担了,另外,实验题,探究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也要稍做些课外习题,拓展一下,还有家长可以帮孩子建立错题集,让孩子巩固复习,就更好了。
掌握本质规律、坚持归纳总结。所谓本质,就是指中学化学所要学的化学原理。中学化学所涉及到的原理并不多,因此,要掌握它们并不难。难的足要在题目迷人眼目时认清其本质,即这道题到底提供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又与哪些化学原理相关,这道题想要考你哪方面的知识。如果说化学原理在课上可以学到的话,那么规律则需要你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不断归纳和总结。这些总结不一定要写在纸上,但要常常放在心上。这样可能一开始时会让人觉得又麻烦又费时,但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有不小的收获。化学是一门兼有文科和理科特性的科目,有很多化学性质和方程式需要记忆,同时又有很多计算题,所以也需要一定的做题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