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
A. 总需求 B. 公债 C. 税收
D.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满分:2 分
2.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因素中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是(A. 进口增加
B. 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C. 出口减少 D. 政府支出增加过快 满分:2 分
3.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大,则( )
A. 财政政策的效果差 B. 财政政策的效果好
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好 D. 无法确定 满分:2 分 3.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大,则( )
A. 财政政策的效果差 B. 财政政策的效果好
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好 D. 无法确定 满分:2 分
)
4.
.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 )
A. 增加,利率下降 B. 增加,利率上升 C. 减少,利率上升 D. 减少,利率下降 满分:2 分
5.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
A. 向右下方倾斜 B. 向右上方倾斜 C. 平行于横轴 D. 垂直于横轴
果商业银行没有保留超额存款准备金,在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商业银行的储备( ) A. 变得不足 B. 变得过多
C. 正好符合中央银行的要求 D. 没有变化 满分:2 分
7.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 )
A. 增加和利率提高 B. 减少和利率提高 C. 增加和利率降低 D. 减少和利率降低 满分:2 分
8.
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 )
A. 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并且有加剧的趋势 B. 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C. 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 D. 通货膨胀率每月都在50%以上 满分:2 分
9.
9.
自然失业率是指( )
A. 周期性失业率 B. 摩擦性失业率 C. 结构性失业率
D. 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 满分:2 分
10.
今年的物价指数是180,通货膨胀率为20%,去年的物价指数是( A. 144 B. 150 C. 160 D. 216
满分:2 分
11.
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无关 D. 不能确定 满分:2 分
)
12.
一般来说,外贸乘数比投资乘数要( )
A. 大 B. 小
C. 相等 D. 无法比较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增加100万元支出将使国民收入增加( A. 500万元 B. 80万元 C. 400万元 D. 100万元 满分:2 分
14.
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原因?(A. 银行贷款的扩张 B. 预算赤字
C. 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 D. 投资率下降 满分:2 分
15.
在国民收入决定中,如果均衡收入大于潜在收入则会出现 ( )
A. 紧缩缺口 B. 通胀缺口 C. 失业减少 D. 收入增加
16.
)
)
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
A. 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 B.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C.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D.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满分:2 分
17.
在哪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应该停止实行收缩货币供给量的政策( )
A. 物价水平急剧上涨 B. 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 C. 经济出现过热的迹象 D. 利息率已下降到较低的水平 满分:2 分
18.
某人正在等待着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 )
A. 就业 B. 失业 C. 非劳动力 D. 就业不足 满分:2 分
19.
美国的工资率较高,但它在国际贸易中很多商品都不需要借助关税壁垒来抵御那些来自劳动廉价国
家的竞争,这是因为( )
A. 美国的劳动生产率较高,抵消了工资率的影响 B. 美国的消费者偏好于本国产品 C. 美国的出口大于进口
D. 国外市场对美国产品的需求更大 满分:2 分
20.
边际储蓄倾向等于( )
A. 边际消费倾向 B. 1+边际消费倾向 C. 1-边际消费倾向 D. 边际消费倾向的交互 满分:2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因素有()
A. 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的投资增加 B. 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的投资减少 C. 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D. 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工资率下降 E. 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进口商品价格上升 满分:4 分
2.
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有( )
A. 价格水平 B. 收入水平 C. 预期 D. 财政政策 E. 货币政策 满分:4 分
3.
下列关于短期总供给曲线命题正确的有( )
A. 短期总供给曲线就是正常的总供给曲线 B. 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C. 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是同方向变化的
D.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大 E.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小 满分:4 分 4.
实行赤字财政( )
A. 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B. 在长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C. 在经济萧条时使经济走出衰退 D. 可以使经济持久繁荣 E. 对经济没有影响 满分:4 分
5.
.
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 )
A. 水平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B. 水平的直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C. 垂直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D. 垂直的直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E.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满分:4 分
、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西方经济学家在消费理论中,是从不同角度研究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当物价上升时,利率效应使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国际通货的多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按支出法计算国民收入时,转移支付也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若1992年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2年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20,则从1992年到2002年期间
的通货膨胀率为20%。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当其它因素不变时,物价水平的变动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平行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财政赤字:( )
A. 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B. 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C. 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D. 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E. 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满分:2 分
2.
转移支付乘数:( )
A. 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B. 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C. 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D.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满分:2 分
3.
乘数:( )
3. 乘数:( )
A. 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B. 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C. 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D. 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满分:2 分
4.
周期性失业:( )
A.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B.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C.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E.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满分:2 分
5.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
A. 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B. 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C. 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D.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6.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
A. 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B. 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C. 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D. 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E. 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满分:2 分
7.
潜在国民收入:( )
A. 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B. 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C. 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D. 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满分:2 分
8.
固定汇率:()
A.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B.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C. 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D. 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满分:2 分
9.
.
摩擦性失业:( )
A.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B.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C.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E.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满分:2 分
10.
派生存款:( )
A. 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B. 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C.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D. 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满分:2 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