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的认识实习很快结束了,在这过程中,我们通过不同
途径的学习对土木工程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第一天老师的讲解、第二天视频的学习、第三天和第四天的实地参观,我们学习的知识囊括桥梁、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等方面,短时间内让我对专业有了感性的认识。 下面是四天来在认识实习中所做的一些笔记和了解。
一、 房屋建筑的基本构建
首先是板,它的主要功能是承重,依据它的组成材料不同,可分为:砖板、木板、钢筋混凝土板。而各自都有优劣势。砖板施工麻烦,抗震性能差;木板自重轻,保温性能好,但耐久和耐火性差;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的板,强度高、刚性好、抗高温、易隔水等优点,所以目前是使用最广泛地板。我们学校的大多数建筑采用这种类型的板。
梁也是建筑基础的构建,从不同的侧面去分,梁有很多种。从功能分,基础第梁,框架梁等;从材料上分,有木梁、有型钢梁、钢筋混凝土梁等;按照其在房屋中的不同部位,有屋面梁、楼面梁等。
柱是建筑物中的垂直主结构件,承托上方物体的重量。柱的种类 也有很多种,从截面角度来看,有圆柱、方柱、L形、H
形柱等;从所用材料来看,有木柱、石柱、砖柱、钢筋混凝土柱等;也可以从长细比来看,有长柱、短柱和中长柱等。 基础直接与地基接触,用于传布荷载。按照使用材料分,有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砖基础等;按照性能分,有刚性基础、柔性基础。
二、 视频学习—苏通大桥的建造过程与对钢筋、混凝土的基本认识
1、去苏州的时候经过苏通大桥,当时雾气弥漫,朦胧之中的大桥依然可以让我感受到它的雄伟和气魄。通过视频详细地讲解,我对大桥的建造过程更有感触。繁琐而又精密的工程背后凝聚的是付出着的智慧和汗水,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地计算和测量,工人不断地挥洒着汗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庞大的工程在工程师精准测算下既无差池。以下是我在看完这段视频后,对大桥的一些了解。
苏通大桥主跨1088米,主塔高度300.4米,主桥有两个主墩,技术复杂,科技含量高。同时苏通大桥也创造多项世界纪录:最大主跨斜拉桥、最深基础、最高桥塔、最
高拉索。大桥构造的的原理是斜拉桥原理,斜拉索分散主梁的力。
2、钢筋和混凝土
钢筋的加工包括调直、除锈、切断、冷加工等。也可以从不同侧面将钢筋进行分类,如从直径大小分,有钢丝、细钢筋、粗钢筋;从结构作用分,有受拉钢筋、受压钢筋、分布钢筋等;还可从生产工艺、力学性能等方面分类。钢筋的连接方式也有多种,如焊接(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等)、绑扎、机械连接。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混凝土的原材料是水泥、石灰、石膏等无机胶凝材料与水拌合是混凝土拌合物具有可塑性;进而通过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胶结硬化而产生强度。混凝土有很多种类,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若要从容重分有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和轻混凝土,按使用功能去分,有结构混凝土、装饰混凝土、耐火混凝土、防水混凝土、道路混凝土和防辐射混凝土等。
三、实地参观—苏通大桥展览馆、润邦工业厂房和体育会展中心
3日上午首先参观的润邦重工的的车间,其是一种典型的工业厂房,主体有钢架构成,其有多种优点,节约施工时间;建筑材料课重复使用;抗震性能好,易于改造,这些都是工业厂房所需的特点。下午参观的南通体育会展中心同样是钢结构建筑,,其利用的就是钢结构可以增大空间使用面积,减少建筑垃圾的优
势。作为体育场使用,宽敞的空间是必不可少的。 上午在参观完润邦的生产车间后,我们来到了苏通大桥展览馆。整个展
览馆面积3500平方米,共分3层,有概况区、关键技术与工艺展示区、互动文化区、科普区等组成。展馆重点展示了复杂条件下苏通大桥建设的关键技术,简明的阐释了大桥建设中的创新构思。在一楼我首先
看到的就是大桥的模型,模型通过1:1000的比例还原了大桥的外观;我还看了斜拉索的实物展示,一根斜拉索由百根钢索组成,这是完全国产的斜拉索,寿命可以达到50年。同时为了防止风雨和漩涡对钢索的振动,斜拉索在索
面上设置凹坑,在所内设置阻尼器,最大限度将振动简直最小。二楼的科普区介绍了桥梁知识,让像我这样的参观者领会到了苏通大桥在桥梁建筑史上的突出地位。三楼的观景平台则直接可以看到大桥刚劲有力的飞架在长江之上的雄姿,让我想起了毛泽东“天堑变通途”豪情展望。参观完展览馆,让我再一次感叹,其不愧为“智慧与汗水”的永恒结晶。
四、 实地参观—(南通大学启东分校)
刚下车,我就发现校区并非在县城,也不像是在郊区,除了西边有几幢工业厂房之外,其余三面都是荒无人烟的草地,让我不禁疑问,学校为什会在这里选址?很快答案就在负责接待我们的负责人的介绍中找到。
南通大学启东校区占地近1200亩,东临海堤,西靠近海河,、南北在滨海河和南海路之间。为了响应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发挥启东在沿海
开发中的地位,利用当地的智力优势,学科优势,拓展教育发展模式,培养大批学术研究性人才和创新人才,所以分校的建立也势在必行。据负责人的介绍,分校又多个工区组成,包括教学区、
大学生活动区、生活区、行政区等组成,学校的行政楼在学校的
西侧,学校领导的办公场所;教学楼在校园的西北角,是学生日常学习的地方;大学生活动中心在学校的正中偏北,占地面积为9000平方米,为学生文化生活的主阵地,有图书馆、实验室、阅览室等。在活动中心的南面就是占地近7000平方米的食堂,是大学生的日常用餐所在地;学校的
宿舍在活动中心的东侧,由三幢楼组成。
在参观期间,带队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建筑上的知识,砖砌墙和钢筋混凝土柱之间的外墙壁上会粘有一张金属丝网,这是因为在热胀冷缩的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柱和砖砌墙之间会产生裂缝,而有了这张网的作用,就会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认识实习虽然结束了,我也学习到了一些知识,但这只是我学习土木工程的九牛一毛,我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为以后在工作中做好准备。这次让我受益良多的认识实习也为我以后的学习提供了一些方法,如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对于理论的掌握和对实践的的操作,我应抱着两者缺一不可的想法,否则真的很难将工作做好。
土木124 葛志壮
1214012111
2013/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