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德志
来源:《现代农业·汉文版》 2020年第6期
刘德志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农业服务站,辽宁 朝阳 122000)
[摘 要] 主要介绍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农作物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农作物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S513;S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708(2020)06-082-01
1 农作物秸秆及其利用现状
朝阳市双塔区位于辽宁省西部,是典型的丘陵县级区,耕地面积17.25万亩,气侯属于季风性大陆气侯,土壤以风沙土地为主,作物主要玉米、高粱、小麦等。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巨大,作物秸秆主要有玉米、高粱、小麦秸秆及其他经济作物秸秆。据双塔区2018年资料统计,农作物秸秆(含秧蔓)1.58×106 t,其中玉米秸秆7.5×105 t、小麦秸秆6×105 t、高粱秸秆5×104 t,其它经济作物秸秆7.0×105 t。秸秆机械粉碎还田3×104 t,用于牲畜饲料6.0×105 t,青贮秸秆2×104 t,用于生活秸秆燃料3×104 t,废弃秸秆约6.0×105 t。
据统计,小麦秸秆肥料化利用,主要以高茬焚烧还田为主。双塔区小麦秸秆肥料化利用率占小麦面积的90%,主要以焚烧还田为主。玉米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做肥料占总播种面积的4%,其它作物秸秆基本都是遗弃或用于生活燃料,利用率极其低。最近几年,由于牲畜养殖不断扩大,用于牲畜饲料的秸秆用量不断上升。但是,其他途径秸秆的利用率比较低。
2 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大型秸秆还田机械数量偏少
由于大型秸秆还田机械数量太少,还田技术不高,造成秸秆还田质量不高,覆压不深,腐熟不彻底,降低下茬播种质量,造成下茬作物缺苗断垄、苗黄、死苗,甚至有些地块还需人工二次收集处理,投入成本增高,严重影响群众秸秆还田积极性。
2.2 秸秆综合利用的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农民对秸秆利用新技术存有疑问,对于投资秸秆利用企业有疑虑,产业化程度较低,应有的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养殖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强,急需龙头企业的强力牵引。
2.3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扶持政策不够完善
从目前状况来看,各级政府只重视禁止焚烧,没有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源头上下功夫,缺乏有效的政府扶持机制,没有跟种粮补贴一样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成本高,操作困难。
2.4 特殊的气侯环境,严重影响秸秆还田的质量
辽西地区是严重的干旱地区,秋茬作物秸秆还田以后,深松耙压也不能做到秸秆腐熟,严重影响第二年春种,导致作物出苗缺苗断垄。尤其山地坡岗地,或者说没有水源的地块,土地湿度太低,秸秆不能腐熟。所以建议无水源地块不实行秸秆还田技术。
3 秸秆综合利用对策
3.1 推广秸秆直接还田
实践证明,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是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按照农作物栽培要求,采取少耕或者免耕播种方法,利用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保护土地,可以有效保护土地耕层生态系统,有效培肥地力。夏季采用全秸秆覆盖地免耕播种机清除小麦秸秆和根茬。将麦田秸秆拾起粉碎,推送提升后向后端抛撒;趁秸秆未落地的空档时间,完成破茬破土,苗床整理,并在地表无秸秆的洁净区施肥播种;随后将粉碎后的秸秆再均匀覆盖于播后地表,整个播种、施肥、覆土作业在无秸秆影响“洁净”的区域内完成。秋季以玉米秸秆还田为主,其技术路线玉米收获后,趁秸秆未干时立即用秸秆粉碎机械将玉米秸秆粉碎,长度要求小于8 cm,且越碎越好,使其均匀覆盖地表。然后,把玉米根茬全部打碎,与土壤充分混匀,加快秸秆腐烂速度。
3.2 建设秸秆收储体系
通过政府指导,组建一支专业的经纪人队伍,为农民与秸秆利用企业搭起桥梁,建立秸秆收购畅通的渠道,建立健全秸秆收储体系。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秸秆由禁止焚烧转化为舍不得烧。通过秸秆运输服务队伍,把秸秆收储到养殖企业和秸秆综合利用企业中去,既减少环境污染,又促进了养殖户及企业的发展,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一举多得。
3.3 大力推广秸秆饲料化利用
随着朝阳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将拉动秸秆型饲料需求快速增长。秸秆饲料化将秸秆进行青贮、氨化、粉碎后饲养牲畜,实现过腹还田,促进农村生产的良性循环。
3.4 大力推广秸秆基饲化利用
秸秆富有食用菌所必需的糖分、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一般秸秆粉碎后可占食用菌栽培料的80%左右。农作物秸秆可用于袋料栽培食用菌。把秸秆晾干后利用机械粉碎成小段并碾碎,再和其它原料混合,以此作为基料栽培食用菌,可替代1/2以上的木屑,生产食用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