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
曹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
瑛
山西
太原
030006)
本文以情感隐喻为研究课题,着重探讨爱情隐喻在英汉语中的异同。研究有两个方面的发现:首先,英汉语
使用了许多相同的隐喻来理解和表达“爱”,这是因为即使是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其次,英语和汉语都有自己独特的爱情隐喻表达方式。这一结果说明:情感概念受不同思维模式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关键词
概念隐喻
情感概念
爱情隐喻
概念化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ChineseandEnglish\"Love\"MetaphorStudy
CAOYi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ShanxiUniversity,Taiyuan,Shanxi030006)
Abstract
Inthispaper,takeemotionalmetaphorforresearch,focusesonthelovemetaphorsinEnglishandChinese.Re-searchhasfoundtwoaspects:First,ChineseandEnglishusingmanyofthesamemetaphortounderstandandexpress\"lovehisisbecauseevenpeopleofdifferentraces,havesomecommonphysicalandpsychologicalfoundation.Secondly,EnglishandChinesehavetheirownuniquewayofexpressinglovemetaphors.Theseresultssuggestthat:emotionconceptaffectedbydifferentmodesofthinkingandculturalbackgrounds,expressedindifferentlanguagesshowingsomedifferences.Keywords0引言
由于隐喻在语言发展和人类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学术界对隐喻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隐喻一直被看作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直到1980年Lakoff和Johnson在他们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了概念隐喻(Con-ceptualmetaphor)理论,隐喻研究才全面进入认知阶段。隐喻,实质上是用一个概念域(来源域)去表述另一个概念域(目的域),即两个概念领域之间结构的映现。近些年来,认知语言学界对隐喻在情感概念的形成和理解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情感概念虽然抽象,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类身体经验基础上的隐喻来表达的。国内很多学者对中英情感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本文以现代隐喻理论为基础,运用英汉语料,探讨两种语言中“爱情”隐喻的概念系统和表达方式的共性和差异,并试图通过对异同原因的阐释,进一步丰富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和相对性问题的研究。
1英汉“爱情”隐喻的共性
1.1爱情是统一体(LOVEISAUNITY)
在爱情隐喻系统中,“统一体”这个概念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汉语也用“统一体”的概念来隐喻爱情,这样的日常表达俯拾皆是:绝配、天生一对、天成佳偶,等等。这个隐喻是以道家的“阴阳说”为哲学基础的。所谓阴阳,即一切事物和现象内部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1.2爱情是容器中的液体(LOVEISAFLUIDINACON-TAINER)
在人类的概念系统中,身体或者身体的某个部分经常被
conceptualmetaphor;emotionalconcept;lovemetaphor;conceptualization
赋予容器的结构,而情感则是容器中的液体。如befilledwithlove,陷入热恋。除了整个身体以外,“心”和“眼睛”也被喻为容器。人们把爱情概念化为“容器中的液体”,就能够很容易地表达爱的深浅程度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英都用这个概念来映射爱情,但汉语更加看重“心”作为容器的作用。这种抽象思维的模式与中华民族内敛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
1.3爱情是旅程(LOVEISAJOURNEY)
在此概念隐喻里,爱情被比作旅程,恋爱双方则被比作相伴而行的旅行者。旅途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双方必须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才会维系恋爱的关系;否则只能分道扬镳。这种理解和表述爱情的思维方式,英汉语显示了显著的相似性。
1.4爱情是战争(LOVEISWAR)
用战争的概念来理解和体验爱情,充分说明爱情是来之不易的。恋爱中的人被看作战士,异性则被喻为战场或者堡垒,可以被“进攻”“占领”、和“保卫”。交战的双方则是“情敌”。
1.5爱情是心(LOVEISHEART)
心脏处于人体的中心位置,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所以中英都把“心”作为构建爱情隐喻的来源域之一:givehimmyheart;我有一个心,前儿已交给林妹妹了。
研究表明,抽象情感概念的隐喻理解和表达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植根于人类日常的身体体验和生活经验之中。由于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具有共同的身体和物质经验,抽象情感的概念隐喻和隐喻表达式必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共性。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爱”在中、西方国家的表现形式有所差别,但“爱”的本质和内涵是趋于一致的,因此在爱
2014年6月(中)科教导刊
165
社科学论
情概念化的过程中使用了许多相同的来源域。
2英汉“爱情”隐喻的差异2.1与农业有关的爱情隐喻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劳动人民长期积累下来的农业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必然会在思维和语言方面有生动的体现。所以汉语往往把爱情喻为农产品或者农业生活,如:情丝万缕,坠入情网,藕断丝连。中国是丝绸的故乡,植桑养蚕的悠久历史赋予了汉语许多独一无二的爱情隐喻的来源域,如“桑”、“蚕”、“丝”等人们熟悉的农作物。而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国,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渔业、造船业和海运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我们很少发现英语中与农业有关的爱情隐喻的原因。
2.2与成对的动植物有关的爱情隐喻
汉语偏爱用“鸳鸯”、“蝴蝶”、“比翼鸟”、“双飞燕”等双栖偶居的小动物或者“连理枝”、“并蒂莲”等成双配对的植物来隐喻相爱的双方。这样的概念隐喻是汉民族对称均衡、好事成双的审美情趣的具体反映,在英语中则极为罕见。鸳鸯是亚洲独有的鸟类。因其“止则相偶,飞则相双”的习性,千百年来一直备受汉文化的赞颂和推崇,是夫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象征着爱情的忠贞和永恒。
2.3与历史典故有关的爱情隐喻
典故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的沉淀。汉语有许多用历160页)和意义进行强调,避免应试人员误解测试目的,对被测试人员的测试态度进行端正。
二是,对评分标准进行明确,对标准细节进行解读:要想更好地开展培训,就需要解读相关的。对于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说话项来讲,也是如此,需要对评分标准进行明确,深入解读那些标准的细节,要让学生重点了解那些会直接导致零分的问题,对具体的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把握。通过调查发现,在机测环境下,零分学生的出现,除了不适应测试环境之外,还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正确地了解和把握。
三是,对语音教学的方法进行改进:在普通话“说话”项在进行机测的时候,其对语音的要求规范相对较高,想要促使“说话”中标准性的提高,就需要对规范性读音意识进行培养,促使语音教学方法的改进。其中,普通话“说话”中的准确性主要是表现在其语音的韵、声以及调上的,因此,在普通话实际联系的过程中,还以注意对其进行重点训练。
四是,强化说话培训,促使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如果是过去那种人工测试环境,测试员会对应试人员四项的表现进行综合考虑,那么说话项的评分就会受到前三项的影响;而在机测环境下,测试人员只能够对说话项来进行分析和评定。那么就提出了一些要求,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要对题目进行正确的阅读和理解,如果没有正确的审题,就可能会出现跑题的问题。应试人员在备考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审题工作,对题目主旨进行把握,拓展思路,结合自己的优势和掌握的材料情况,对说话的角度和内容等进行科学的确定。机测环境下,因为没有测试人员在现场,那么考生就需要提前来裁剪各类话题材料,要了解自己的表达内容结构。
其次,要流畅的进行表达,如果断断续续地说话,那么就166
科教导刊
2014年6月(中)
史典故比喻爱情的词句。例如:糟糠之妻不下堂;结发夫妻;之好;破镜重圆;等等。“糟糠之妻”来源于东汉大臣宋弘拒绝娶湖阳公主为妻的故事。后用“糟糠”指代共患难的妻子。在中国古代,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前需各剪下一绺头发,绑在一起表示同心。这就是人们把原配夫妻称为“结发夫妻”的缘由。“之好”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晋两国君主世代联姻的故事。早在西汉年间,人们就用铜镜作为爱情的信物和象征。这些典故流传至今,体现着汉文化的深厚内涵。
3结论
隐喻从本质上来说是语言系统的一部分,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但隐喻概念同时也是蕴涵和传承文化的载体。中、英爱情认知模型里的惊人的相似性是基于人类共同的日常体验和感知;而其差异性则是由两个民族独特的思维和文化模式所决定的。情感隐喻的对比研究能够帮助外语学习者更深刻地体会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和相对性,了解不同种族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异同,从而使跨文化交流更为有效。参考文献
[1]Lakoff,George.&Johnson,Mark.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2]Lakoff,George.&Mark,Turner.MoreThanCoolReason:AFieldGuidetoPoeticMetaphor[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3]
K?vecses,Zoltán.EmotionConcepts[M].NewYork:Springer-Verlag,1990.
会对自己的话题发挥产生影响,还会对测试员的视觉疲劳产生一定的加重作用,不利于提高测试成绩。要想提高表达的流畅性,就需要强化平时的训练,积累丰富的素材,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矩形,选择那些短句或者单句,保证有着较为简单的语法和结构,并且没有较多的字数。
最后,还需要开展模拟场景练习,在如今的机测环境下,因为没有测试人员在现场,应试人员只能够单项说话,这样就对应试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进行更加准确的测试,同时,对于应试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会造成较大的挑战。那么就需要开展模拟场景练习,提高应试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
3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效率,逐渐开始将计算机智能测试系统应用了进来;经过实践研究表明,在具体的推广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出现,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促使我国普通话应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
情况调研》,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YB2012075)
参考文献
[1]马丽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普通话机测“说话”项应试问题及教学策略
——以文山学院为例[J].文山学院学报,2013.25(12):177-178.
[2]苏濛.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项非语音失误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
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27(19):192-193.
[3]解纪茹,卢志宁,刘允华.高职学生机测中“命题说话”项失误分析及对策[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8(16):104-105.
[4]熊婕,杨瑾.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机测“说话”项的应考方略[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0(13):171-172.
[5]
文玉婷.大学生普通话机测中说话项的问题与培训对策[J].青年文学家,2011.20(11):132-133.
(上接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