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向上的班风是管理好班级的关键
作者:韩 燕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0年第08期
一、“爱”是营造良好班集体的基础
首先是对事业的爱。爱事业表现在班主任自身的精神状态和行为作风上,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具有信心十足、精力充沛、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具有为人师表、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的行为作风。
其次是对学生的爱。“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一个班主任,如果没有爱心就不会成为一个称职的班主任,更不会体会到做一个班主任的乐趣和幸福。
对于心理或生理存在缺陷的弱势群体,我们要细心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要用行动使他们明白身边的每个人都会关心和爱护他们。
单亲家庭的学生,一般纪律松散、性格内向、容易冲动,班主任应从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尊重、理解他们,要和他们做朋友,将友谊建立在平等理解的基础上。 成绩优秀的学生群体,往往承受的心理压力很大。班主任要引导他们,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善和减轻心理压力,实现各方面协调发展。 二、人人参与管理是创建良好班集体的前提
初中生对各种社会现象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独立思考能力逐步增强,对班级工作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决策意识和管理意识,班主任应注意组织学生参与班级的决策和管理,使学生在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养成尊人律己,奋发勤学的好习惯。
我让学生亲自参与制订班级规章制度和班级工作计划,树立学习、纪律、卫生、体育等工作奋斗目标。学生们对自己制定的规范与目标倍加重视,也更加自觉主动地遵守。我还将学校的量化细则交给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制定出班级的实施方案,他们果真拿出了一套责任到人、细致具体的方案,主人翁的意识更强了。
三、健康向上的班风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灵魂
正确的集体舆论对形成优良班风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正确的、积极的、上进的言论与做法给予高度的表扬与渲染;对歪风斜气坚决打击,注意带领学生分析对与错的利害关系,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是非观,不断宏扬正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先,制定班规,提出明确的要求,随时检查、评比、总结。其次,树立班中的楷模。从学习到劳动、从卫生到纪律、从思想到品德,对于涌现出的各种典型利用板报、墙报、手抄报、学习园地进行宣传表扬,推广他们的经验。 四、家校联系是良好班集体的保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到:“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家校联系可以侧重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登门访问家庭。老师通过家访可当面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与家长共同分析如何使学生进步。第二,借助信息平台促沟通。充分利用现代快捷、高效的沟通方式,如电话、网络、短信、家校通等方式,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给双方都带来了便利。第三,家长访问学校。让家长到学校来、走进教室听课,大课间看学生们做操,跳绳、踢毽子;中午家长走进食堂和学生一起就餐,品尝学校食堂师傅们的手艺;下午到学校各科室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诚恳地听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
班集体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我们要用心为孩子营造一个具有快乐、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的班集体,让孩子们在这个集体中受到熏陶、自我教育、经受锻炼,为最终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刘 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