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
1、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地勘报告,以及设计变更、补充、修改图纸及文件资料。
2、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施工验收规范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及现行有关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等。
3、参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铁路桥涵施工手册》、《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二、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布置及搭设要求
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搭设,使用与立杆配套的横杆及立杆可调底座、立杆可调托撑。立杆顶设二层方木,立杆顶托上横桥向设10×10cm方木;横向方木上设10×10cm的纵向方木,其中腹板下间距15cm,翼板下间距35cm,底板下25cm。模板用厚15mm的优质竹胶合板。腹板下立杆横桥向间距×纵桥向间距×横杆步距为30cm×60cm×60cm,翼板下立杆横桥向间距×纵桥向间距×横杆步距为60cm×60cm×120cm支架结构体系,底板下立杆横桥向间距×纵桥向间距×横杆步距为60cm×60cm×120cm支架结构体系,支架纵横均每隔四排设置剪刀撑.
三、计算假定:
a、 翼缘板砼(一区)及模板重量由翼缘板下支架承担; b、 腹板砼(二区)及模板重量由腹板模板与其下支架承担。 c、 顶板及底板砼(三)及模板重量由底板模板及底板支架承担; d、 支架连接按铰接计算;
- 1 -
四、现浇箱梁支架、模板验算
0#段与边跨现浇段模板、支架采用同等形式施工,0#段施工荷载大于现浇段,所以只进行0#段支架、模板验算。
㈠、荷载计算 1、荷载分析
根据本桥0#段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
⑴ q1—— 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3。 ⑵ q2——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中,模板、组合钢模、连接件
及钢楞容重为0.75kN/m2, 此处取q2=1.0kPa(偏于安全)。
⑶ q3—— 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机具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当计
算模板及其下肋条时取2.5kPa;当计算肋条下的梁时取1.5kPa;当计算支架立柱及替他承载构件时取1.0kPa。
⑷ q4——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对底板取2.0kPa,对侧板取4.0kPa。
⑸ q5—— 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
⑹ q6——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取2.0kPa。 ⑺ q7—— 支架自重,估算取3.45kPa。 计算每步脚手架自重:NG1=ht1+t2
式中:h —— 步距(m);t1—— 立杆每米重量(kN); t2—— 纵向横杆单件重量(kN);按最大值进行计算,步距取1.2m,纵、横向距离取0.6m,总高度为10m,则步数取9步,
- 2 -
NG1=t1+t2=1.2×0.0384+0.6×4×0.0384=0.138kN q7=9×NG1/A=9×0.138kN/(0.6m×0.6m)=3.45 kN/m2。
由工期安排未进入冬季施工,故此处计算未考虑雪荷载及冬季施工保温设施荷载的影响。
2、荷载组合
模板、支架设计计算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 模板结构名称 强度计算 底模及支架系统计算 侧模计算 3、荷载计算
⑴ 箱梁自重——q1计算
根据0#段箱梁结构特点,进行箱梁自重计算,并对截面下的支架体系进行检算,首先分别进行自重计算。
⑴+⑵+⑶+⑷+⑺ (4)+(5) 刚度检算 ⑴+⑵+⑺ ⑸
一区砼截面:0.65 m 2
- 3 -
二区砼截面:4.23m 2 三区砼截面:3.63m 2 新浇混凝土自重:
一区:q1=0.65×26/1.75=9.66KN/ m 2 二区:q1=4.23×26/1.1=100KN/ m 2 三区:q1=3.63×26/2.4=39.3KN/ m 2 ⑵ 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q5计算
0#段箱梁采取水平分层以每层30cm高度浇筑,在竖向上以V=1.2m/h浇筑速度控制,砼入模温度T=22℃控制。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当混凝土浇筑速度在6m/h以下,采用内部振捣器时,作用于侧模最大压力按下式计算:
PmKrh,K为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掺缓凝外加剂时取1.2,
当V/T0.035时,h=0.22+24.9V/T; 当V/T>0.035时,h=1.53+3.8V/T; 因此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最大压力 q5=PmKrh
V/t=1.2/22=0.055>0.035 h=1.53+3.8V/t=1.74m
q5=PmKrh1.2261.7454.29KPa ㈡、结构检算
1、扣件式钢管支架立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本工程现浇箱梁支架按φ48×3.5mm扣件式钢管支架进行立杆内力
- 4 -
计算。
钢管扣件式支架体系布置结构,如附图: ①、立杆强度验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所受荷载为N=1.2(NG1K+NG2K+ΣNQK)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所受荷载为N=1.2(NG1K+NG2K)+0.85×1.4ΣNQK
=1.2(NG1K+NG2K)+1.19ΣNQK;
故此处最不利荷载组合应为不考虑风荷载情况; N=1.2(NG1K+NG2K+ΣNQK)
NG1K—支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支架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ΣNQK—施工荷载标准值;
于是,
一区:NG1K=0.6×0.6×q1=0.6×0.6×9.66=3.48KN
NG2K=0.6×0.6×q2=0.6×0.6×1.0=0.36KN
ΣNQK=0.6×0.6 ×(q3+q4+q7)=0.36*(1.0+2.0+3.45)=2.3KN
则:N=1.2*(NG1K+NG2K+ΣNQK)=1.2*6.14=7.4KN<[N]=33kN,强度满足要求。
二区
NG1K=0.3×0.6×q1=0.6*0.3*100=18KN NG2K=0.6×0.3×q2=0.6*0.3*1.0=0.18KN
ΣNQK=0.6×0.3 ×(q3+q4+q7)=0.18*(1.0+2.0+3.45)=1.161KN
N=1.2*(18+0.18+1.161)=23.21KN<[N]=33kN,强度满足要求。
- 5 -
对于三区:
NG1K=0.6×0.6×q1=0.6*0.6*39.3=14.15KN NG2K=0.6×0.6×q2=0.6*0.6*1.0=0.36KN
ΣNQK=0.6×0.6 ×(q3+q4+q7)=0.36*(1.0+2.0+3.45)=2.322KN
N=1.2*(14.15+0.36+2.322)=20.198KN<[N]=33kN,强度满足要求。
②、立杆稳定性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安全技术规范》有关模板支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NWMWf AwNW—钢管所受的垂直荷载,N=1.2(NG1K+NG2K)+0.85×1.4ΣNQK(组
合风荷载时),同前计算所得;
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参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附录B得。 A—φ48mm×3.5㎜钢管的截面积A=489mm2。
—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λ查表即可求得。 i—截面的回转半径, i=15.8㎜。 长细比λ=L/i。
L—步距; L=1.2m
于是,λ=L/i=76,查表得=0.744。
WK=0.7uz×us×w0
u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参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2.1得uz=1.38 us—风荷载脚手架体型系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6.3.1第
- 6 -
36项得:us=1.2
w0—基本风压,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表D.4 w0=0.8KN/m2 故:WK=0.7uz×us×w0=0.7×1.38×1.2×0.8=0.927 KN/m2 MW—计算立杆段有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距; MW=0.85×1.4×W2K×La×h/10 La—立杆纵距0.6m(三个区域相同); h—立杆步距1.2m(三个区域相同); MW=0.85×1.4×WK×La×h2/10=0.095KN.m W— 截面模量,查表得:W=5.08×103mm3
则, 对于一区:
NWMW7.5103Aw0.7444890.0951065.0810339.32
39.32 N/mm2 ≤f=205N/mm2 二区:
N3WMW23.19100.095106Aw0.7444895.0810382.4482.44N/mm2≤f=205N/mm2 三区:
NWAMWw20.151030.7444890.0951065.0810374.09 74.09N/mm2≤f=205N/mm2
计算结果说明支架是安全稳定的。 2、扣件抗滑验算
- 7 -
施工扣件采用直角扣件,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8.0kN;
横杆自重0.039KN*0.6=0.0234kN;满布脚手板0.7*0.6=0.42kN;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3KN*0.6=1.8kN
R=1.2*(0.023+0.42)+1.4*1.8=3.05KN≤8.0kN 扣件抗滑满足要求。 3、横桥向方木验算
本施工方案中箱梁底模底面横桥向采用10×10cm方木,方木横桥向跨度在箱梁翼板处按L=60cm进行受力计算,底板处按L=60cm进行受力计算,在箱梁腹板处按L=30cm进行受力计算,。如下图将方木简化为如图的简支结构(偏于安全),木材的容许应力和弹性模量的取值参照松木进行计算。松木最低抗弯强度值fm1=12000kN/m2,弹性模量E=10GPa。方木截面为b×h=10×10
方木间距分别为
一区:支点间距60cm、纵向间距60 cm 二区:支点间距30cm,纵向间距60 cm 三区:支点间距60cm,纵向间距60 cm
600 q mm
对于一区,L=60cm,间距60cm
- 8 -
(1).强度验算
线荷载为:q=[(q1+q2)*1.2+(q3+q4)*1.4]*0.6=((9.66+1)*1.2+(2.5+2)*1.4)*0.6=11.46kN/m
则最大弯矩Mmaxql211.460.620.52kN.m Wbh20.100.1020.000167m3
=Mmax/W=0.52/0.000167=3114kN/ m<12000 kN/ m
2
2
18181616 (2).挠度验算
线荷载: q=(q1+q2)×d1=(9.66+1)*0.6=6.396kN/m 惯性矩: I=
134
bh0.1^4/12=0.00000833 m 125ql45/384*6.396*(10^6)*(0.6^4)/(10^10)/ 最大挠度 f=
384EI0.00000833=0.129mm<
l0.6/400*1000=1.5mm 400 挠度满足要求。 对于二区L=30cm,间距60cm (1).强度验算
线荷载为:q=[(q1+q2)*1.2+(q3+q4)*1.4]*0.6=((100+1)*1.2+(2.5+2)*1.4)*0.6=76.5kN/m
则最大弯矩Mmaxql276.50.320.86kN.m Wbh20.100.1020.000167m3
=Mmax/W=0.86/0.000167=5149.7KN/ m<12000 kN/ m
2
2
18181616强度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线荷载: q=(q1+q2)×d1=(100+1)*0.6=60.6kN/m
- 9 -
惯性矩: I=
134
bh0.1^4/12=0.00000833 m 125ql45/384*60.6*(10^6)*(0.3^4)/(10^10)/0. 最大挠度 f=
384EI00000833=0.077mm<
l0.3/400*1000=0.75mm 400挠度满足要求。 对于三区.L=60cm,间距60cm (1).强度验算
线荷载为:q=[(q1+q2)*1.2+(q3+q4)*1.4]*0.6=((39.3+1)*1.2+(2.5+2)*1.4)*0.6=30.6kN/m
则最大弯矩Mmaxql230.60.621.377kN.m Wbh20.100.1020.000167m3
=Mmax/W=1.377/0.000167=8245.5KN/ m<12000 KN/ m
2
2
18181616强度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线荷载: q=(q1+q2)×d1=(39.3+1)*0.6=24.18kN/m 惯性矩: I=
134
bh0.1^4/12=0.00000833 m 125ql45/384*24.18*(10^6)*(0.6^4)/(10^10)/ 最大挠度 f=
384EI0.00000833=0.49mm<
l0.6/400*1000=1.5mm 400挠度满足要求。 4、模板验算
箱梁底模采用15mm厚竹胶板,受力分析图如下:
- 10 -
按3跨连续梁考虑,模板厚度采用15mm。 二区(腹板):跨度L=15cm (1)强度验算:
线荷载:q=( (q1+q2)*1.2+(q3+q4)*1.4)* 1=(100+1)*1.2+(2.5+2)*1.4 =127.5kN/m
1ql20.1127.50.152 0.29kNm 最大弯矩:Mmax10
W=bh210.01523.7510-5m3 =Mmax/W=0.29/(3.75*10^-5)/1000=7.7MPa <12 MPa,强度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线荷载: q=(q1+q2)×1 =(100+1) =101kN/m 惯性矩: I=
1314bh10.0153 2.81×107m 12121616 E=9GPa
ql4l1011030.1541503100.最大挠度 f=0.158mm<9-7400400128EI1289102.8110375mm
挠度满足要求。 一区(翼板):跨度L=35cm
- 11 -
(1)强度验算:
线荷载:q=(q1+q2)*1.2+(q3+q4)*1.4 =(9.66+1)*1.2+(2.5+2)*1.4 = 19.092kN/m
1ql20.119.0920.352 0.233kNm 最大弯矩:Mmax10 W=bh210.01523.7510-5m3
=Mmax/W=0.233/(3.75*10^-5)/1000=6.21MPa<12 MPa,强度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线荷载: q=(q1+q2)×1 =(9.66+1) =10.66kN/m 惯性矩: I=
1314bh10.0153 2.81×107m 12121616 E=10GPa
ql410.661030.3543100.444mm<最大挠度 f=10-7128EI128102.8110l3500.875mm 400400 挠度满足要求。 三区(底板):跨度L=25cm (1)强度验算:
线荷载:q=(q1+q2)*1.2+(q3+q4)*1.4 =(39.3+1)*1.2+(2.5+2)*1.4 = 54.66 kN/m
1ql20.154.660.252 0.342kNm 最大弯矩:Mmax10 W=bh210.01523.7510-5m3 =Mmax/W=0.342/(3.75*10^-5)/1000=9.11MPa <12 MPa,强度满足要求。
- 12 -
1616(2).挠度验算
线荷载: q=(q1+q2)×1 =(39.3+1) =40.3kN/m 惯性矩: I=
1314
bh10.0153 2.81×107m 1212 E=9GPa
ql440.31030.2543最大挠度 f=100.486mm<9-7128EI1289102.8110l2500.625mm 400400 挠度满足要求。
经验算,模板强度和挠度均满足要求。 5、侧模验算
按间距20cm布置方木,采用10cm×10cm方木,模板厚度15mm,以侧模最不利荷载部位进行模板计算,按简支梁进行检算:
(1)强度验算:
线荷载:q=(q4+q5)×1=(4.0+54.29)×1=58.29kN/m 按多跨连续梁计算,则最大弯矩 MmaxkN.m
Wbh210.01523.75×105m3
16121ql58.290.220.233101016=Mmax/W=6.2MPa<13MPa
故木模强度满足要求,对于定型钢模则无需验算。
(2).挠度验算
线荷载: q=q5×1=54.29kN/m 惯性矩: I=
134
bh 2.81×107m 12 E=9GPa
- 13 -
5ql4l0.24.47×104m<5×104m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 f=
400400384EI6、对拉螺杆强度验算 对拉螺杆设置横向间距70㎝,纵向间距90㎝,施工气温为25°, q5=54.29KPa
计算拉杆承受的拉力: F=54.29×0.7×0.9=34.2kN
查计算手册,M20螺栓其容许拉应力为38.2kN>34.2kN。选用M20螺栓。 综上所述,设计的模板符合施工要求。 7、地基承载力验算
现浇段支架超出承台部分的基础为15cm厚C20砼地坪。地坪下用挖掘机将原土清除30cm夯实后采用三七灰土换填,使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00kpa。
N=23.19kN(单根立杆荷载,取荷载最大的二区) p-立杆基础地面的平均压力 A-0.01m2,单根立杆底托面积
C20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11MPa,此处厚度15cm小于30cm,取0.8的系数对强度进行折减,即为8.8MPa,
P=N/A=23.19/0.01=2319kN/m2=2.32MPa<8.8MPa,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g=Kc×fgk,
Kc为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此处对于混凝土面取1.0, fgk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此处采用三七灰土换填30cm后,夯实使承载力达到200kpa,
- 14 -
fg=Kc×fgk=200kpa,
竖向荷载经混凝土地坪扩算后,按大致45°扩算后,承压面积为 0.3*(0.1+0.15+0.15)=0.12m2 传至换填三七灰土上压强为
P1=N/A1=23.21/0.12=193.42kpa<200kpa;(此处因混凝土地坪实际为一整体,未考虑相互间扩算叠加的影响);故地基承载力符合要求。基坑回填均需分层压实。 8、支架搭设示意图
- 15 -
- 16 -
- 17 -
- 18 -
五、支架搭设施工要求及技术措施
现浇箱梁支架采用满堂碗扣式钢管架搭设。搭设时,支架顶部设置顶托,顶托上设纵梁和横梁,其上铺设梁体模板。支架纵横向设置剪力撑,以增加其整体稳定性,支架上端与墩身间用方木塞紧。支架采用同种型号钢管进行搭设,剪力撑、横向斜撑谁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并且在砼浇注和张拉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监测和专人检查。
上报监理检查,经监理同意后,进行支架预压:按箱梁重量120%、模板重量及施工荷载组合,确定压载系数,采用砂袋均匀布设堆压于支架上进行堆载预压,预压前在底模和地基上布好沉降观测点,对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
1、模板支架立杆、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并规定尺寸设置纵、横扫地杆。 (2) 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立杆步距不得大于设计要求,并应设置纵横水平拉杆。
(3) 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4)钢管脚手架要排列整齐和顺直,并要及时设好纵横水平拉杆、剪刀撑等。上下层立杆采用的对接扣件应按规范要求交错布置。
(5)为保证支架整体稳定及安全,应按支架设计要点,在荷载集中处加密支架支撑。
(6)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2、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19 -
(1)立杆应按设计纵横向间距设置,不得改变间距。 (2)剪刀撑应纵横设置,按设计间距布置,不得遗漏。 (3)满堂模板支架剪刀撑应由底至顶连续布置。
(4)高于4米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有关规定。
(5)组架前认真测量框架底脚距离,准确铺设方木及安放底托。 (6)支架拼装每3层检查每根立杆底座下是否浮动,否则应旋紧可调座或用薄铁片垫实,在支架拼装头3层,每层用经纬仪、水平仪、线坠随时检查立杆的垂直度及每层横杆的水平,随时检查随时调整。
(7)支架拼装时要求随时检查横杆水平和立杆垂直度外,还应随时注意水平框的直角度,不致使脚手架偏扭,立杆垂直度偏差小于0.25%,顶部绝对偏差小于0.05m。
(8)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3、支架拆除要求
(1)支模的拆除必须经验算复核并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其它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前必须有拆模申请及经审批。
(2)质检拆除时应遵循先上后下,后搭先拆,一步一清的原则,部件拆除的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时应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
(3)卸料时应由作业人员将各配件逐次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
- 20 -
(4)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清除杆件及螺纹上的沾污物,变形严重的,送回修整;配件经检查、修正后,按品种、规格分类存放,妥善保管。
(5)拆除杆件时,要互相告知,协调作业,已松开连接的杆部件要及时拆除运出,避免发生误扶误靠。
4、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
支架搭设完后,为保证箱梁浇注混凝土后满足设计的外形尺寸及拱度要求,采取对支架预压的方法以消除变形,具体做法如下:
⑴、设置沉降观测点
支架搭设、立模作业程序完成后,前后两支点处设置支架沉降观测截面,每个观测截面沿横向对称设置3个观测点,从而形成一个沉降观测网。
观测点采用吊尺法测量,即在观测点位箱梁底模底部打入一铁钉,测量时将钢卷尺吊在铁钉上进行观测。另外对应于支架沉降观测截面,在地基处理后的基础混凝土表面同样设置地基沉降观测点,以测量在预压过程中的地基沉降量。
⑵、加载预压及卸载
支架加载预压采用砂袋法进行。箱梁的底腹板和翼板模板铺设完成后,在翼板模板边缘堆积砂袋,砂袋的总重量为箱梁自重的120%。
加载采取分级进行,使加载过程尽量符合浇混凝土的状态。本桥加载可分三级进行,每级加载为总压载量的1/3,共加载3次。第一次加载模拟箱梁底板、腹板钢筋绑扎完成,钢绞线及各种模板和加固措施安装
- 21 -
完毕后的荷载;第二次加载模拟底板、腹板砼浇筑安装完成后的荷载;第三次加载模拟顶板砼浇筑完成后的荷载。
全部加载后,不可立即卸载,需等压一段时间(一般24~72h)并在地基沉降稳定后,再逐级卸载,卸载后再观测1次,卸载前后的差值可认为是地基及支架的弹性变形,在安装箱梁底模时设预拱度以消除之。卸载完成后即可按加载顺序浇筑混凝土。
⑶、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应贯穿于加载及卸载的整个过程,在开始加载前必须进行首次观测,作为沉降观测的零点,,接着加上第一次荷载,加载后立即再观测,得出施加第一次荷载后的瞬间沉降;施加第二次荷载前再观测,然后施加第二次荷载并立即观测,得出施加第二次荷载后的瞬间沉降;施加第三次荷载前再观测,然后施加第三次荷载并立即观测,观测工作在等压时间内一直进行,一直到沉降趋于稳定。加载及卸载必须在整个预压范围内分级进行,在一个连续的预压范围内不得分成几段后逐段一次加载或卸载到位。每级加载及卸载均应进行测量并详细记录,预压结束卸载完成后,根据沉降观测记录,结合预拱度计算,确定模板高度。
实施过程:
① 准确计算各施工区段的箱梁、模板、支架自重,以确定各施工区段的加载重量。
① 根据试验数据,绘制纵、横向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图,确定弹性变形调整值。
③ 加载试验结束后,请有关人员进行检查,确定安全,可行性签证
- 22 -
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六、安全防护措施及安全交底 1、安全防护措施
为杜绝重大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把一般安全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防护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管理、协调小组,严格执行项目经理部制订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素质,并设专职安全员。
(2)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教育形式,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安全保证体系,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教育经常化。在下达生产任务时,必须同时下达安全技术措施。检查工作时,必须同时检查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情况。总结工作时,必须同时总结安全生产情况,提出安全生产要求,把安全生产贯穿到施工的全过程。
(3)认真坚持执行定期安全教育、安全讲话、安全检查制度,设立安全监督岗,充分发挥安全人员的作用,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和危及工程、人身安全的事项,作到立即处理,做出记录,限期改正,落实到人。
(4)架子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站稳把牢,在架子上传递,放置杆件时应注意失衡闪失;剪刀撑及其它整体性拉杆应随架子高度的上升及时安装,以确保整架稳定;搭设中应统一指挥,协调作业;确保支架结构的尺寸。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各节点构造和紧固程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禁止使用材质,规格不符合要求的杆配件。
- 23 -
(5)起重指挥应站在能够照顾全面的地点,信号要统一、准确;严禁任何人员在起重臂和吊起的重物下面停留或行走;起重物件应使用交互捻制的钢丝绳,有打结、变形、断丝和锈蚀的钢丝绳应及时按规定降低使用标准或报废;起吊物件应合理设置溜绳。
(6)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7)当有六级以上大风和雨天气时停止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作业,雨后穿防滑鞋作业。
(8)脚手架搭设时地面设有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有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9)支架拆除设专人指挥,施工人员统一有序进行,并配好相应的安装全防护用品。
- 2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