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知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

来源:知库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

作者:冯展光

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27期

摘 要: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可以提高施工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降低成本消耗。本文分析了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施工企业 成本 问题 对策

成本管理是项目部指导项目经营活动,强化成本过程控制、降低成本消耗、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保证。

1.施工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思想管理方面

1.1.1各部门重视和协作程度不够

各个部门、项目部和施工单位责权不明。财务部门是成本管理的主要部门,对本部门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施工部门只重视施工进度,采购部门只重视某项目的原材料的余缺,管理部门只负责日常生产管理,财务部门只负责材料的支出和日常的记账和核算,每一个部门的工作相孤立,财务部门不清楚施工单位的实际支出和材料剩余,这样不利于材料的精确核算,容易造成资产流失 1.1.2忽视全过程管理

成本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体系。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过于重视事中的执行控制,将大量时间的经历耗费在凭证的审核、领用材料的数量、材料存量等方面上,不能够加大成本控制的强度,导致材料、人工的定价、设计的施工图纸出现了不合理的现象。另外在执行完毕后出现的问题不进行反馈上报,对下一阶段的问题阶段不进行纠正,不对整个成本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也是施工管理企业成本管理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1.2业务人员能力问题

1.2.1标书成本控制不够严格,利润点较低;投标时恶性竞争,相互压低报价,低价中标严重地制约了项目的效益水平。

1.2.2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前期的预算编制上预算制定不合实际,不够细化、不严谨、不科学,完全依靠事中执行控制阶段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就会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就违反了预算的刚性原则,这就会对其他工程的资金需求量产生影响,损害工程进行的整体性。

1.2.3建筑施工过程中配备的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较高,侧重于日常的施工支出做凭证、做报表等,而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不具有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2.4其他人员,比如施工过程中购置的水泥等经过财务人员审核后应该立即入库,或者按照建筑工程进度进行领料,但是往往出现无所谓的态度或者因雨造成损失,这也就增加了施工建筑的成本。

1.2.5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审计效果差,并且目前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侧重于会计凭证的正确性审计,实际和计划的差异性审计等,审计方法落后,审计范围较窄,审计方法落后。 2.对策

2.1思想上重视成本管理

作为企业的一员,不论是经理等高级管理人才,还是收料员等基层员工,必须树立“企业为家,我是主人翁”的精神,从思想上重视建筑施工企业的盈与亏。建立健全项目成本责任控制体系,明确项目部机构。一般以项目部经理为项目成本管理为第一责任人,下设工程科、经营科、物设科、财务科,以及办公室等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施工过程中精心组织,互通有无,为降低成本尽责尽职。

2.2业务人员分工与协作,降低成本

2.2.1依据招标工程项目特点,建立健全的投标目标成本测算制度及审核制度;对项目成本、管理、利润及税金等各费用各项分解。结合项目类别、投资主体、地区差异等因素确定成本报价,确保投标报价的合理性并降低亏损的风险性。对投标人员的奖罚要与投标结果和中标项目的利润水平相挂钩。

2.2.2合理确定目标成本。根据承包合同工程量清单及报价、分包单价、市场价格水平、投标期间的成本预测、潜在利润点、不平衡报价策略、施工现场条件等数据资料,以工程量清单为主线,测算项目总成本,形成项目总成本计划。从项目工程目标成本的制定、劳动定额的计算、实物量的消耗,到实际成本的核算都要进行动态跟踪和信息反馈,为预测、决策及制定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2.3成本控制中心依据定额水平和投标水平,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对数据收集、统计,按工序对目标责任成本预算进行合理分解,将责任量化、分解至班组和个人,在项目开工后三个月内建立项目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在制度。成立成本控制小组负责协调、监控项目成本过程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制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具体的情况及时做出应变和决策;施工成本的事前有效控制,先算后干,使施工管理的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避免施工生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要根据过去承担的工程项目及施工任务特点,对劳动组织安排、机械设备调度及材料领用等做出统筹安排。为保证成本管理体系的正常进行,施工各部门也必须相互配合,加强沟通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对岗位进行细化,将岗位责任严格到人,落实到人,明确其职责权限的控制范围。完善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建立员工岗位责任制、各项支出的授权审批制度、资产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作业绩考核与奖惩制度等,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为项目规范、有序、高效地施工和完成项目评估指标做好制度上的保证。 2.2.4要重视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个阶段,在事前,要加强对施工项目合同和其他有关的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的立项审计,对与成本有关的定价和数量方面的合同严把审计关,争取从源头上降低增大成本的可能性。加强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基建项目执行过程中成本耗费大的步骤和过程实施成本审计,从领料单、出库单和结余量等关键环节着手,细化审计,抓审计重点。项目完工后要及时进行竣工审计。要以目标责任合同中确定的各项指标为依据,逐项核实、对比、分析,精确计算各项考核指标,客观地进行审计评价,为项目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根据审计结果兑现奖罚,并对项目遗留问题做出处理。 参考文献:

[1]张涛.管理成本会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8.

[2]马四海.浅谈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4.30(9):100-101 作者简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