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数学日记之鸡兔同笼
数学日记之《鸡兔同笼》 你以前听说过“鸡兔同笼”问题吗?就在今天,我学习了这个环境问题。这个风险问题出自我国古代我国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曾就记载了中才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记叙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不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四种方法解这道题。
一:列表法,松鼠从有一只鸡一只兔开始依次往下试,按照若恩县的结果计算,看哪一个正好是35个头,94只脚。
二:假设法,假设全部都是鸡或兔,算出脚数,减去实际的脚数,再以除以鸡兔两脚的差,算出的结果就是另一种动物。
三:方程法,设兔为x只,则鸡为35-x只。再以根据鸡的脚数加兔的脚数等于鸡兔共脚数列出方程,再解方程。
四:抬腿法,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2只脚,还有94÷2=47(只)脚。兔就比鸡的脚数多1,这时,脚与脚的总数之差47-35=12,就是兔子的只数。
以后,我要原理把这几种解题方法用到其他鸡兔同笼的应用题中。
篇二:数学日记
第一篇:五年级数学日记400字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非常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就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六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远远不如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察觉到的眼睛。
第二篇:数学日记
今天,我悄悄地妈妈去菜场买菜。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
欢爱玩吃的菜。”妈妈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于是,我边走边看,来到蔬菜区。这时,我看到一个阿姨在卖白白嫩嫩的新鲜蘑菇。我想:家里还剩下的茄子可以和蘑菇放汤还吃。于是,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对我直言:“小朋友,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买几斤呀?”“阿姨,我只要买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减3.5等于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张20元钱的纸钞了给阿姨,并存档她还要找我16.5元。我又来到肉类区,看到一个叔叔在卖肉,便问:“叔叔,条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买一斤。”我又想:16.5减10等于
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递给了那个叔叔。
当我从菜场出来,妈妈看到我小姑娘手中既有荤又有素和6.5元时,笑着对我说:“学会买菜了!”
通过这次考验,我感到我们的生活中躲藏着许多数理逻辑感到奥秘,学会计算机科学数学的本领真的很重要。而且,我们应该不骄傲,要努力地学习本领和掌握更多的数学本领,才能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问题。
第三篇:数学日记400字
今天在数学的课本中看到了一道题“生活中的数学题”。题目是:“我们国家大约13亿的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提高效率1角钱,如果这样的话,我国全国就节约了约1300万元了。如果小学生从理工一年级到州立大学大约要节约1万几千元钱了,那么这
笔钱可以供给1805位失学没钱上学的小朋友,把这笔钱给那些人,那岂不是很好吗!”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非常大啊。突然我想起来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为我想了想:如果这大约13亿的人口,都浪费了1滴水,那么一共约浪费13亿滴水了,那么大家想一想13亿滴水大约有其二呢?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水龙头下面滴1000滴水,用称称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原稿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吨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个月用了一吨水计算的话,那么260吨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了。我去问我爸爸:“1吨水能够发多少度的电?”爸爸说:“1吨水能发100度的电。”那也就是说260吨的水可以发26000度的电了。
哇!我一下子惊呆了,260吨水竟然可以发挥这么多的每吨作用啊!所以我们现在要节约所有的水,不要浪费掉一滴滴的水了,我们要养成养成节约这个好习惯,不能再浪费了。
第四篇:五年级数学日记
数学?数学是什么?数学是生活的眼睛;数学是智慧的结晶;数学是文字的艺术。
我从小就爱数学,爱做数学题,特别是数学广角。说起数学广角,我想起了这个学期的“鸡兔同笼”问题,起初我一听完这名儿,便知道这个弊病一定才不简单。但我并没有被问题吓倒,难题反而能激发我的兴趣。我开始不断研究此类题是,我一下子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这题可以用假设法、解方程和列表格多种方法。不过我愈倾向假设法,因为我发现这种方法有巨大很大的挑战性,十分有趣。
先假设它们全是鸭子,于是根据鸡、兔头的总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条件下共有几只脚,再与原有的脚数相比较,看看差是多少,再以从中求出兔的数量。从中我还发现了几个比例关系呢!①兔=(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头的总数量)÷(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②鸡=(每只兔脚数×鸡、兔头的总数量-实际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而且这类题目中曾在我们日常现实生活中也会随时遇到,前些日子夏夜妈妈带我去万寿宫买练习本,簿练习本0。8元/本,厚练习本1。5元/本,妈妈给我9。9元钱让我买8本练习本。我立刻就明白妈妈是在严峻考验我呢!我可不能让她小看了我,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我买了5本厚练习本、3
本簿练习本。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作法: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真是无处不在啊,只要你乐于探索,你就会有更多奇妙的察觉到。
第五篇:小学生数学日记
有一天,我正由课室做数学作业。然后,我遇到了一道数学的题目弄不懂,这道数学
题目是: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题目给了我两个市场条件,横截面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宽是6厘米,我想:长方体的体积梯形不是长乘宽乘高吗?为什么题型只仅仅给我们底面积和宽呢?我要是了好久都不知道不怎么做。于是,我就去问数学老师了。
老师看了看题目,对我说,横截面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宽在题目上所表示的是长方体的高。这下子我终于明白了如何去求长方体的体积。我又学多了一个新知识,我真开心啊。后来,我看见这样的题目我再也不怕许久了。我用老师教我的方法分辨出与这种类型的题目解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这个知识对我来说技能真的很有帮助,我利用它破局了很多我不会的题目。我的心里比谁都开心,因为我明白了一个作法: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机会着我们去探索出来,好好的利用它们,破解出更更大的难题和考验。数学的知识真是学无止境,让我们学都学不完。我希望用最大的努力学好高深莫测决心的数学问题。
第六篇:数学日记400字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可见学好数学是多么的不可或缺!
学习数学对我来说还有许多小插曲呢——这几个星期我们都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数中除法,由于不熟练,我不太能理解,做题时总是出差错,妈妈总是有时间就教导我,可是我脑子里仍然一片空白,总是觉得妈妈说的就是一些乱七八糟我不理解的东西。
妈妈拿我没办法,只好让我自己去议论文练习。妈妈先告诉我:除法算式就像下楼梯一样,从最高位算起,如果最高位除不了除数,就把第二位数均移下来,如果后面的数不够除常量,就在写商的地方直接写0.妈妈说的话让我明白了其中的奥秘,虽然做题时还是
有错误出现,但是我很快就能纠正过来。
明白了偷懒除法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生活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象走楼梯一样拉著一步一步向前走,要脚踏实地,要不然就可能会一步错全盘皆错!
篇三:小学生数学日记大全 (5000字)
小学生数学日记大全
篇一:紫砂虎
今天,奶奶买了一只紫砂虎,我看了看,从前面只看得见头,从后面只看得见象教鞭一样的尾巴,从侧面只看得见它的率直,妈妈让我站在爸爸妈妈椅子上向下看,这时我看到了紫砂虎的全部身体。
原来,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篇二:下珠珠棋
吃过晚饭,我和妈妈下让跳棋吧!我把棋拿上来,我选了环保型的棋子,妈妈选红色的棋子。妈妈说你先走,我一走就跳了三步,妈妈只走了二步,可给我搭了一步桥,我一下又走了五步,妈妈才走了三步。没几下我的棋子全部到了起点站,我一看妈妈还差七步,我战胜了妈妈。
篇三:量高尺
我们家的墙上有个量高尺,每年我都用它量身高。去年我身高是1m10cm,今年量的身高是1m16cm,116-110=6(cm).我今年长高了6cm。
我问妈妈:“我什么时候能长到姚明那么高?”妈妈说:“只要你日日多吃饭,不挑食,坚持锻炼身体,将来就能长成像姚明那样的小巨人”。
篇四:口算
数学中,最简单的就是口算,可是,口算又是最难的,为什么说呢?就听我介绍吧。 口算,要经过大脑的快速计算,是脱口而出的,可不能在上能等你算出来才说出来的,那样子叫计算,不叫口算。而我却不一样,一道题目,像0.75除以3,我会脱口而出,答案是0.25,对吗?
口算,其实很简单,加油!
篇五:学好数学 能省钱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逛超市买牙膏。到了超市,我们直奔洗化柜,我们发现了同种竹盐凡士林有两种卖法:1、3个110克的牙膏组成清新畅享装是17.9元;2、一支重150克的牙膏是8元。
妈妈对我说:“书汀,我们今天打算多买一些牙膏回去慢慢用,你看这两种卖法的牙
膏买那种省钱呢?”这下子可把我难住了,妈妈又对我说:“今天我们把17.9元就当成18元你来算一算吧!”我立即说:“买温婉畅享装省钱。”妈妈问:“为什么呢?”我说我是这么想的:18元买三盒,用18÷3=6(元)那么110克的牙膏6元每盒。150克的牙膏8元每盒,
也就是多2元钱多买40克牙膏,照样算1元可买20克牙膏。而买150克的牙膏1元买不到20克。所以我说买清新畅享裹装省钱!妈妈听了以后高兴的对我说:“太棒了!学好数学真有用!”
今天,我知道了,原来中所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曾经常要用到的,还能省钱呢,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
篇六:切西瓜
昨天晚上,天比较热,科泽藓我拿出了一只西瓜争取时间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给我出了一道一题,题目是:把这个西瓜切成九份,并且要脊粉十块皮,看你这么切?这时,我想,这个吗,很简单。于是,我去拿来一把水果刀,在把西瓜放在桌子上所,切了起来。我切了一个“米”字形的,一数,有九块倒够数,可是,只有九块呀!我不服气,又拿来一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指着我说:“哎呀,你这样要浪费几个核桃呀?还是我来切吧!”爸爸拿起水果刀,叫我看好。我在一旁透彻地看者,这时,我脑子里划过一个问号,该这么切呢?等爸爸切完后,我数了数,也只有九块皮,但他切的是“井”字形呀。我望了望爸爸说:“爸爸,你切的还不是新溪洲吗?”爸爸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就说出了第庞格县皮的“藏身之地。”原来第十块皮藏在“井”字中间那个“口”的下面。
到这时,我才恍来大悟。
这时,爸爸看着我因势利导:“生活中处处有数,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有所收获,就像这次切西瓜一样。”我听了点了点头。
篇七:迷惑人的数学题
昨天,我翻开了《三年级数学提高班试题》,看到了一个题目:平平一家三口人,爸爸比妈妈大3岁,五月份全家三口年龄和是71岁,八年前全家年龄和是49岁。今年平平多少岁?爸爸、妈妈分别是多少岁?
我一看,想:哇,这太简单了!于是就3×8=24(年)71-24=??唉,不对劲儿!我左思右想,可还是不明白。爸爸看看这题,说:“我以前也碰过这种题。71-24=47而不是49我知道,说明了平平8年前还没有出生!这样想多好!”
我听了爸爸的预设,拿起笔便兴奋地做了起来:那么平平今年是6岁,爸爸的年龄是(71-6+3)÷2=34(岁)妈妈的年龄:34-3=3(岁)。
我验算了一下,哇,没错,果然是对的。
我想:这些类似的很解题很容易迷惑人,所以我们一定要略去它,以防被“骗”。
篇八:24点游戏
星期天,我和扬文一起玩了24点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人分别抽四张牌,然后用“+ 、-、×、÷”这几种计算方法最后得数一定要得24,就行了。
游戏开始了,我们各撕了四张牌。唉!我的牌怎么这么糟呀!你看,四张都是a。这时,只听扬文说:“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轮,我输了。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后边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赢一把。我又抽了四张牌“6、5、8、3”。我激动得马上脱口而出:“6-5=1,8×3=24,24÷1=24。现在是1比1平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