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运营监测(控)一体化管理实施的必要性和构建,阐述运营一体化管理的实施背景,重点论述运营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一体化;必要性;构建;大数据 1.运营一体化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1.1 基本思路
按照省市县一体化“三级”管理原则,以防范公司经营风险,提高效率效益为目的,以深化监测分析一体化,完善异动管理机制,实现监测、分析、控制全线贯通为重点,以信息系统为平台,打通“业务、岗位、制度、流程、协同工单、标准等运监管理要素,建立界面清晰、高效科学、真正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运监管理制度体系,为面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和监管单位日趋严格的管理要求做支撑。 1.2 总体目标
实现省市两级运监中心建立一体化常态监测主题,打造一体化监测分析团队,按照统一的业务规划、工作安排开展工作,并将监测工作进一步向县公司延伸,促进监测问题在基层落地,形成省市县三级贯通、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 2.运营一体化实施的必要性 2.1 省市县一体化管理的需要
近年来,公司持续优化市县公司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统筹配置各种资源,全面实施省市县一体化管理(管理形式一体化、资源调配一体化、专业管理+ 综合管理一体化),形成省公司主动管控、市公司主动管理、县公司主动融入的协同发展机制。
2.2 跨专业跨部门运营协同的需要
运监中心紧密围绕公司安全、发展、服务等重点工作,基于明细业务数据开展主营业务、计划预算、核心资源、关键流程监测,业务点多面广,跨流程、跨专业、跨部门协调工作量大,割裂的数据、分散的业务,会使监测价值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误导决策,亟待运监中心在业务方面,紧密跟进各专业重点工作,沟通业务部门确定监测需求,着重关注专业间协调配合情况,促进专业横向协同,有效服务专业管理;在数据资产方面,整合公司内部(电网生产数据、经营管理数据、营销客服数据等)、外部数据(宏观经济数据、地理空间数据、气候气象数据等),贯通专业间、上下游数据,坚决打破封闭独立、壁垒保护的桎梏。 2.3 大数据分析挖掘的需要
近年来,国网公司明确提出了强化运营数据资产管理和“大数据”挖掘的工作要求,将其作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基础。运营监测工作要顺应大数据发展潮流,必须牢固树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理念,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强化数据资产管理,加强大数据应用,服务公司科学决策、稳健运营,为公司创新发展增添动力。 2.4 运营监测中心管理提升的需要
运营监测业务是管理和技术创新的综合体,业务覆盖面广,专业技能要求高,工作时效性强,对员工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较高要求,运营监测员工来自于各专业部门,员工部分能力存在结构性短缺,同时公司各级运监中心工作开展还存在较大差异,不能满足运监工作持续提升的管理要求,亟需开展员工能力素质提升专项工作,推动各级运监中心围绕支撑“三集五大”体系高效协同运转,抓住人财物核心资源、生产运营关键流程的在线监测监控三方面重点,推进精益化
管理,在服务公司发展、安全、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运营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3.1 建立一体化常态监测主题,支撑公司科学决策
以明细业务数据管理为核心,建立一体化常态监测主题,涵盖计划预算、核心资源、关键流程等运营监测(控)业务体系,省、市公司两级运监中心协同开展,一体化运作。实现计划预算监测全面导入,通过核心资源监测揭示运营规律,通过关键流程监测提升协同效率。立足于监测主题业务,扩展宽度和深度,以价值链为依托,形成核心业务跨主题的分析场景。
3.2 建立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开展大数据挖掘分析
建立数据质量闭环管理长效机制,强化运营数据资产形成管理;构建基于明细数据的共享平台,强化运营数据资产共享交换管理;创新数据资产管理工作机制,强化运营数据资产挖掘应用管理;全面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各类业务监测分析,建立一体化监测分析团队,提升运监人员能力素质. 3.3 开展能力素质需求分析
运用价值驱动法,以运营监测中心目标定位及功能定位导出关键价值指标,分析整理出运营监测中心关键。建设员工能力素质库,根据运营监测中心能力需求分析结果,将能力素质分为综合能力、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三类。制定能力培训需求,要求各级运监中心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能力提升活动计划,每位员工根据具体从事的工作,选取重点提升项目,开展自我评估,针对性制定具的年度提升目标、分季的提升计划,要求目标清晰,可操作性强,时段安排合理。 3.4 建立一体化监测分析机制,实现五位一体协同管理
一是建立专业对口岗位负责机制,实行监测分析协调一体化机制,责任到人到岗,同时建立AB 岗制度。二是建立运营监测值班机制,通过运监系统工作台和运监可视化大屏,在线实时开展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公司运营异动问题。三是建立专题监测分析管控机制。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地开展发展、财务、营销、运检、建设、物资等主要专业的专题监测分析。
3.5 建立一体化监测分析方法,促进成果有效应用
运营分析是以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全面监测为基础,围绕异动和问题,以先进管理理论和分析方法为指导,从公司整体运营的高度出发,通过建立分析主题库、构建分析模型等方式,综合应用公司运营数据资产,开展企业级跨专业、跨部门分析,揭示问题成因、影响及风险,提出对策建议,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4.运营监测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策略 4.1 规范各部门间的管理职责
为了将运营监测管理工作有效地纳入电力企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需要规范电力企业各职能部门间的管理职责,合理设计业务流程,通过实现闭环管理以及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电网与电力主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在运营监测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电力企业具体情况成立监控信息管理小组,明确各职能部门间的业务流程与管理职责。
4.2 明确运营监测管理目标
为了保证运营监测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明确运营监测管理的目标,从加强电网监控信息管理工作出发,保证电网运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了明确运营监测管理目标,应当构建常态化的监管机构,并建立长效的运作体系。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将监控信息标准化、精简化,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深入、高效的分析,
尽可能地对安全隐患进行提前排查,从而提高风险处理效率,降低电力企业运营风险。
4.3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运营监测工作性质较为复杂,涵盖电力、网络、管理等多种专业领域知识,同时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电网设备也随之更新换代,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运营监测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技术水平。电力企业可以对在职工作人员以及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提升监控人员、运行维护人员以及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支撑。 5.结论
针对电力企业业务的复杂化的发展趋势,绝大多数电力企业应用了运营监测信息系统提高了业务管理的便利性。运营监测信息系统的创新可以有效地实现电力行业资源整合,有利于提升电力企业的运营水平,从而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斌.浅谈运营监测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3):137.
[2]陈荣鑫.电力创新电网运营监测管理探讨[J].通讯世界,2015(6):122—123.
[3]王丹丹.电力公司运营监测支撑系统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