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组 2018-2019年模拟·基础题组
选择题
2+2-1.(2018黑龙江哈师大附中月考,2)已知X和Y是两种单质,X+Y X+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2+2-2+
①X被氧化 ②X是氧化剂 ③Y是还原产物 ④X具有氧化性 ⑤Y具有还原性 ⑥Y单质氧化性比X氧化性强
A.①②③ B.①②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 2.(2018湖北联考,14)在离子浓度都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中,加入(或通入)某物质后,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3+2++2+3++
A.在含Fe、Cu、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Cu、Fe、H B.在含I、SC.在含Al
3+-
、Br的溶液中不断通入氯气:I、Br、S、S
+
-
---
-
、O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氢钠溶液:OH、A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Fe、N
3+
、S
D.在含Fe、H、N、H
2+
+
3.(2018安徽六校联考,16)水热法制备直径为1~100 nm的颗粒Y(化合物),反应原理为3Fe+2S2Y+S4+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4
B.将Y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体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2+
C.每有3 mol Fe参加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5 mol
+O2+aOH
-
D.S2是还原剂
4.(2018江苏苏、锡、常、镇四市调研,9)实验室可用反应NaNO2+NH4Cl NaCl+N2↑+2H2O制备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NO2发生氧化反应
B.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C.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每生成1 mo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 5.(2018福建莆田质检,12)已知:①Na3N+3H2O 3NaOH+NH3↑,②NaH+H2O NaOH+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Na>>H
B.反应①和②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②每生成1 mol H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Na3N和NaH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
6.(2018北京西城模拟,5)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只具有还原性的是( ) A.KNO3 B.HNO3 C.NO D.NH3
7.(2018陕西宝鸡联考,5)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 2CuI↓+13I2+12K2SO4+12H2O,其中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
A.10 mol B.11 mol C.12 mol D.13 mol 8.(2018北京重点中学模拟,7)已知下列反应: Co2O3 + 6HCl(浓) 2CoCl2 + Cl2↑+ 3H2O Ⅰ 5Cl2 + I2 + 6H2O 10HCl + 2HIO3 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Ⅰ中HCl是氧化剂 B.反应Ⅱ中Cl2发生氧化反应 C.还原性:CoCl2 > HCl > I2 D.氧化性:Co2O3 > Cl2 >HIO3
B组 2018-2019年模拟·提升题组 时间:25分钟 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
+
1.(2018辽宁沈阳模拟,18)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 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AlN需转移3 mol电子 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AlN的摩尔质量为41 g
2.(2018山东潍坊期中,12)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①2NaI+MnO2+3H2SO4 2NaHSO4+MnSO4+2H2O+I2 ②2NaIO3+5NaHSO3 2Na2SO4+3NaHSO4+H2O+I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反应中均为硫元素被氧化
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C.氧化性:MnO2>S>I>I2
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 3.(2018福建莆田二模,12)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弱。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l2通入FeI2溶液中可存在反应3Cl2+6FeI2 2FeCl3+4FeI3 B.每1 mol Co2O3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生成CC.FeCl3溶液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
时转移1 mol e
-
,且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
D.I2是ⅦA族元素形成的单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C氧化成Co2O3
4.(2018湖北重点中学月考,10)火法炼铜可以从黄铜矿(CuFeS2)或辉铜矿(Cu2S)中提取铜,发生如下反应: ①2CuFeS2+4O2②2Cu2S+3O2
Cu2S+3SO2+2FeO 2Cu2O+2SO2
③2Cu2O+Cu2S 6Cu+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②③中,Cu2S都只作还原剂
B.1 mol CuFeS2生成1 mol Cu,理论上消耗2.5 mol O2 C.1 mol Cu2S和O2反应生成2 mol Cu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D.反应①中,共转移电子16 mol
5.(2018江西新建一中期中,11)已知Fe3O4可表示成FeO·Fe2O3,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3Fe+2S2
2+
+O2+4OH
-
Fe3O4+S4
2+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和S2是氧化剂,Fe是还原剂
B.每生成1 mol Fe3O4,转移电子数为2 mol
C.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2+
D.若有2 mol Fe被氧化,则被Fe还原的O2为0.5 mol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6.(2018湖南长沙月考,17)(8分)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可利用如下反应: KIO3+ KI+ H2SO4 K2SO4+ I2+ H2O (1)将上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
(2)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如果反应中转移0.2 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 。 (4)利用上述反应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所需试剂是 (填序号)。 ①碘水 ②KI溶液 ③淀粉溶液 ④稀硫酸 ⑤AgNO3溶液
7.(2018河南名校联考,27)(12分)以硫铁矿烧渣(含有氧化铁和少量硫化亚铁、二氧化硅等)为原料制备聚铁[可表示为Fe2(OH)n(SO4)3-n/2]和绿矾(FeSO4·7H2O)具有成本低、反应快、产品质量高等优点。制备流程如下图:
(1)流程图中溶液X为Fe2(SO4)3溶液,据此写出操作①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操作②的处理存在弊端,该弊端是 。若固体W与KOH溶液混合加热,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6KOH 2K2S+K2SO3+3H2O,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质量之比为 。 (3)操作③需要加入的物质(试剂)是 ,目的是 。 (4)操作⑤是使溶液pH (填“增大”或“减小”)。
(5)操作⑥控制温度为70~80 ℃的目的是 。
(6)双氧水在酸性环境(硫酸)中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将硫酸亚铁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则制得
Fe2(OH)n(SO4)3-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组 2018-2019年模拟·基础题组
选择题
2+2-1.C X元素化合价升高,则X是还原剂,X是氧化产物;Y元素化合价降低,则Y是氧化剂,Y 是还原产物;氧化剂
和氧化产物都有氧化性,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有还原性,正确的是①③④⑤⑥,故C正确。 2.C A项,Fe比Cu氧化性强,优先与锌粉反应;B项,S
+
3+
3+
2+
比I、Br的还原性强,优先与氯气反应;D项,与烧碱
--
反应的先后顺序为H、Fe、N;C项正确。
3.C 根据电荷守恒有3×2-2×2-a=-2,a=4,故A正确;直径为1~100 nm的颗粒Y(化合物)分散到水中可形成胶体,故B正确;由原子守恒可知,Y是四氧化三铁,故Fe元素和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每有3 mol Fe参加反应,即1 mol 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4 mol,故C错误;S2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故D正确。
4.C NaNO2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NH4Cl中的氮元素被氧化,B项错误;每生成1 mo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应为3 mol,D项错误。
3-++
5.C 离子半径:N>Na>H,A不正确;反应①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不正确;根据反应①可知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铵两种盐,D不正确。
6.D 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KNO3中氮元素为+5价,HNO3中氮元素为+5价,NO中氮元素为+2价,NH3中氮元素为-3价,所以氨气中氮元素只具有还原性。
7.B 氧化剂所得到的电子数与还原剂所失去的电子数相等,每反应2 mol的碘酸铜就反应掉24 mol的碘化钾,其中作还原剂的碘化钾为22 mol,共失去22 mol电子,那么有1 mol的氧化剂参加反应时,所得到的电子就为11 mol,选B。
8.D 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判断。反应
Co2O3+6HCl(浓) 2CoCl2+Cl2↑+3H2O中Co2O3中的Co为+3价,CoCl2中的Co为+2价,故Co2O3为氧化剂,将HCl氧化为Cl2,Co2O3的氧化性强于Cl2;反应5Cl2+I2+6H2O 10HCl+2HIO3中Cl2将I2氧化为HIO3,故Cl2的氧化性强于HIO3。
B组 2018-2019年模拟·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
1.B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氮气,还原剂是碳,故A错误;每生成1 mol AlN需转移3 mol电子,故B正确;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故C错误;AlN的摩尔质量是41 g/mol,故D错误。
2.D 反应①中S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A错误;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反应②中被还原,B错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MnO2>I2,I
>S
,C错误;在反应①中产生1 mol I2
2+
转移2 mol电子,在反应②中产生1 mol I2转移10 mol电子,所以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D正确。 3.C 氧化性F
-
>I2,故F能将I氧化成I2,碘使淀粉变蓝色,A错、C对;1 mol Co2O3被还原成C
,D错。
-
时转移
2 mol e,B错;由于氧化性Co2O3>I2,故I2不能氧化C
4.B 在反应③中Cu2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项错误;将方程式②和③相加得Cu2S+O2 2Cu+SO2,即1 mol Cu2S和1 mol O2反应生成2 mol Cu时转移的电子数为6NA,C项错误;反应①中,只有硫元素化合价升高,故可从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求出转移电子18 mol,D项错误。 5.D 还原剂是Fe、S2
2+
,氧化剂是O2,故A错误;由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 mol Fe3O4,参加反应的氧气为1 mol,
2+
2+
转移电子数为1 mol×4=4 mol,故B错误;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Fe、S2,3 mol Fe参加反应时只有2 mol
2+
被氧化,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mol∶(2 mol+2 mol)=1∶4,故C错误;D项,2 mol Fe
2+
被氧化时,失去电子2 mol,则被Fe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正确。 二、非选择题
6.答案 (1)1 5 3 3 3 3 (2)1∶5 (3)0.12 mol (4)②③④
解析 (2)KIO3为氧化剂,KI为还原剂,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3)在题述反应中,转移5 mol电子生成I2的物质的量是3 mol,所以如果反应中转移0.2 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0.12 mol;(4)食盐中的碘以KIO3形式存在,检验是否含有碘,可加入KI溶液、淀粉溶液、稀硫酸。
+3+
7.答案 (1)4FeS+3O2+12H 4Fe+6H2O+4S (2)燃烧产物SO2会造成环境污染 2∶1
3+2+
(3)铁粉 将Fe还原为Fe (4)增大
3+3+
(5)促进Fe水解,又不至于使Fe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6)2FeSO4+H2O2+(1-n/2)H2SO4 Fe2(OH)n(SO4)3-n/2+(2-n)H2O
解析 (2)固体W中含有S、SiO2等,灼烧时S被氧化为SO2而逸出,导致环境污染。在反应3S+6KOH
2K2S+K2SO3+3H2O中,S既作氧化剂也作还原剂,其中2 mol S作氧化剂,1 mol S作还原剂,所以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2∶1。(3)溶液X为Fe2(SO4)3溶液,向其中加入铁粉将硫酸铁还原为硫酸亚铁,然后蒸发、
3+3+
结晶得到绿矾。(5)操作⑥控制温度为70~80 ℃的目的是促进Fe水解,而又不至于使Fe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6)双氧水在酸性环境(硫酸)中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将硫酸亚铁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制得Fe2(OH)n(SO4)3-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H2O2+(1-n/2)H2SO4 Fe2(OH)n(SO4)3-n/2+(2-n)H2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