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ShiZhe 5文史哲 [札记] 张之洞为官 文/刘建明 — :读关于张之洞的史料,发现此人为官之道值得 张,如有公款,勿过领款之数;如无公款,用过若干, I 称赞。 开帐照数发还。万勿故违。”张之洞乘轮船至荆州查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影响力的风云 勘堤防,不准地方官预备公馆和馈送酒席,与随从人 人物,他既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又是著名的政治 员均在船中住宿,伙食自备。张之洞在武汉阅兵时, 家、军事家和洋务派代表人物。在长达40多年的官 下令文武官员:“一概不准坐轿,本部堂以下及各员, 宦生涯中,他勤政务实,廉洁奉公,颇有政声。 均各自带食物干粮。”此令以后“岁岁行之”。而那 张之洞恪尽职守,勤于政事。据《石遗室文集》 时,“本部堂”张之洞已是63岁的人了。暂署两江总 记载,他每日凌晨开始工作,午饭后睡觉,“入夜复 督期间,“有道员私献商人金二十万为寿,请开矿海 兴”,“悉如日中”,一天当两天用,终年如此。其撰拟 州”,张之洞不为所动,反将这位道员“立劾罢之”;他 奏稿公文,不假手他人,月脱稿数万。遇有重要奏 热衷留学教育,经他手派出公费生无数,但自己的儿 议,往往闭门谢客,终夜不寝,数易稿而后成,有时书 子留学,却坚持“自备资斧,不领薪水”。张之洞一生 札已发数百里,又想到有数字不妥,便急令追回,改 经手公款无数,但公私分明,从未中饱私囊。《清史 定再发。《张之洞全集》收录文稿14453件,计1275万 稿》载其“任疆寄数十载,及卒,田不加一亩”。张之 字,卷幅之浩瀚,令人叹为观止。主政湖广18年问, 洞在遗嘱中也称自己:“心术则大中至正。为官四十 他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劝农桑,大力推行“新 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 政”,经常“夜睡仅五、六刻,午睡仅三、四刻,每饭一 一亩,可以无愧祖宗。”他一生清正廉洁,乐善好施, 瓯”,其勤政程度可见一斑。 以致辞世后,“竟至囊橐萧然,无以为子孙后辈计”, 张之洞既勤且廉。他重立功立言,更重立德。 连丧事,都是靠门人幕僚送的“赙仪”办下来的。张 他“所到各省,从不用门丁,不收门包,不收馈遗礼 之洞的清廉有口皆碑,连外国人也为之感动。在汉 物。”抚晋时,曾有人为谋一差事,探知他爱好典籍、 口传教的英国人杨格非曾写下感慨:“财富进了他 古玩,便赠送五种宋经史,张之洞“乃竣却之”;督粤 的衙门,都用在公共事业和公共福利上。像张之洞 时,时逢50寿辰,为拒绝生日寿礼,张之洞紧闭辕门, 这样的人,离开他实在是憾事,我将最诚挚地祝福 不纳贺客;广东海关依惯例每月送3000两规费给总 他。” 督,张之洞将此款按月存人善后局,用于修建广雅书 在“私多公少,惰多勤少,暮多勇少”的晚清官 院及救济灾民。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尚未出发,便 场,张之洞能够有如此作为,与那些尸位素餐、贪贿 致电江夏、汉阳两县:“十一月中旬到鄂,所有公馆及 成性的官员形成鲜明对比,着实难能可贵,令人钦 衙署供应,务从俭朴,不得华侈繁费,不准用绸缎锦 佩。 绣燕菜,不准送门包前站礼。一切使费,所有到任供 责任编辑:戚本逊 前线2013/5 I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