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
yī jiù chóng dié hén jì jiān dìng
qíng jǐng kǒng pà wéi kànɡ wān qū
二、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i tāi) 系蝙蝠(biān piān) 青苔(tá铃铛(jì) xì...n píng) 潜n) 家雀荧屏(pí力(qiǎn qiá儿(qiǎo què) ...
三、 比一比,再组词。
屹(______) 堤(______) 庐(______) 蝶(______) 厅(______) 忆(______) 题(______) 炉(______) 碟(______) 听(______)
四、 词语冲关。
满腔(____)(____) 粉(____)碎(____) 居高(____)(____) 热(____)沸(____) 惊(____)动(____) 气壮(____)(____) 天(____)无(____) (____) 头(____)脑 饥肠(____)(____)
五、 选词填空。
打扮 装扮
1 / 6
1.节日的广场(_____)得特别美丽。
2.小朋友们都(_____)得漂漂亮亮的,准备上台表演了。 拜见 拜访 3.扁鹊请求(_____)蔡桓侯。
4.爸爸带我去(_____)了他的小学老师。 工夫 功夫
5.很多外国朋友喜欢学习中国(_____)。 6.雨来只用了三天(_____)就学会了游泳。
六、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爬天都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林。(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树枝上,两只小鸟在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童话引人入胜。 童话给我们有益的启示。(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填写恰当的名句。
1.“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告诉我们,对待亲友要有一颗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要与世俗同流合污;“欲将轻骑逐,________”表明了虽然条件艰苦,但战士们
2 / 6
仍然奋勇杀敌的精神。
2.古人说:“______________。”我们现在虽然有了点成绩,但也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3.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奋发向上,永不停息,正如《周易》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
八、 课内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简述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这句话应用( )的语气朗读。 A.平淡无奇
B.疑惑不解
C.无奈、愤怒
3.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外国人能霸占一块地方横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作为青少年一代,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3 /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写作天地。
景色奇异的双龙洞,美丽的海上日出是不是唤起你对美丽景色的向往,回忆一下你游览过的地方,仿照课文按一定的顺序,用一些你喜欢的修辞手法,写出你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6
参考答案
1、依旧 重叠 痕迹 坚定 情景 恐怕 违抗 弯曲 2、biān tái jì píng qián qiǎo
3、屹立 大堤 庐山 蝴蝶 大厅 回忆 题目 炉火 碟子 听见
4、热 血 身 骨 临 下 血 腾 天 地 山 河 衣 缝 摇 晃 辘 辘
5、装扮 打扮 拜见 拜访 功夫 工夫
6、 要不是你给我再讲一遍,我到现在都还不明白这道题应该怎么做。 我一大早兴高采烈地去爬天都峰。 路旁的白桦林被风猛烈地摇撼着。 一只老麻雀像箭一样从一棵树上飞下来。 树枝上,两只小鸟在唱歌。 童话不但引人入胜 ,还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的经验。
7、一片冰心存玉壶 只留清气满乾坤 大雪满弓刀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8、
1.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洋人欺辱却没处说理,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2.C
3.因为当时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让中国签订了一些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当时的奉天就成了外国人的地盘。
4.因为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不振”,他不愿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不愿自己的同胞再受这样的欺凌。 5.提高自身能力,适应将来的生存发展环境。 9、示例:
海上日出
在美得无与伦比的海上,万籁俱寂,到处是黑漆漆的一片。突然,天边一小片红霞打破了这个黑暗的世界。哦!那是太阳出来的前奏。
第一次看见日出的我,脸上写满了惊奇。听妈妈说,太阳是个充满童心的孩子……于是,我就对那个神秘的太阳生出了几分向往。在海边,我那双像极了小月牙的眼睛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红霞。
太阳好像丝毫不理会我的急不可待,像蜗牛爬似的,一级一级地向上升,
5 / 6
又好像丑陋的蚕从蚕蛹外突破,可是经过多次尝试也没有完全冲破云层。终于,太阳吃力地冒出了半个身子,太阳光就更加强烈了,直照映到风平浪静的海上,那些海水就像顽皮的孩子,和蔼的太阳母亲为它们裹上了又红又厚的大棉袄,可调皮的它们不顾父母的反对,竟用力把棉袄撕破了,挣扎着想要逃出来。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太阳,可是却因为它强烈的太阳光照得睁不开眼睛。我在心里为太阳加着油:“加油,赶快爬啊!”哎!可是太阳这么“不争气”啊!经我这么一加油,它反而更慢了。在我有点失望时,突然,一道强光射出来,太阳终于全部显露出来了,我兴奋得一跳三尺高,连眼皮都没眨一下,仔仔细细地盯着太阳。瞧!在太阳光照映下的海,变得五彩缤纷。一起一伏的波纹,哦不!是五彩斑斓的波纹,如同千万条小蛇在游动。
这个海上日出真如同达·芬奇的画作一样,美丽得举世无双。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