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新题预测)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甲醛和乙醛 B.生成O3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Ⅰ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过程中O2做催化剂
解析:选A。丙烯双键发生断裂加氧转化成甲醛和乙醛,此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A正确;根据示意图,O2→O3,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生成O3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反应Ⅰ中NO转化成NO2,化合价升高,即反应Ⅰ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有O2参与反应,但没有O2生成,因此O2不做催化剂,故D错误。
2.含氟的卤素互化物通常做氟化剂,使金属氧化物转化为氟化物,如2Co3O4+6ClF3=== 6CoF3+3Cl2+4X。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还原产物 B.ClF3中氯元素为-3价
C.反应生成3 mol Cl2时转移18 mol电子 D.Co3O4在反应中做氧化剂
解析:选C。由原子守恒可知X为O2,O2为氧化产物,A不正确;ClF3中氯元素显+3价,B不正确;反应中只有氯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3 mol Cl2时转移18 mol e,C正确;Co3O4是还原剂,D不正确。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O2+OH===HCO3 B.金属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C.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双氧水:2Fe+H2O2===2Fe+O2↑+2H D.三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反应:SO3+Ba+H2O===BaSO4↓+2H 解析:选C。C中只有元素化合价升高,无元素化合价降低,应为2Fe+H2O2+2H===2Fe+2H2O。
4.已知下列实验事实:①Cr2O3固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
1
3+
2+
+
2+
+
2+
3+
+
+
-
-
-
-
得到Cr2(SO4)3溶液;②将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③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KCrO2中Cr元素为+3价 B.实验①证明Cr2O3是两性氧化物 C.实验②证明氧化性:Cr2O7>I2 D.实验③证明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解析:选D。根据化合价规则判断:化合物KCrO2中K和O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价和-2价,则Cr元素为+3价,A项正确;根据两性氧化物的概念判断,Cr2O3固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则Cr2O3是两性氧化物,B项正确;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判断,将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这说明反应中有单质碘生成,K2Cr2O7是氧化剂,其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单质碘的氧化性,C项正确;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Cr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失去电子,KCrO2是还原剂,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2价,H2O2是氧化剂,只表现氧化性,D项错误。
5.下列三组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2-
A.实验①中生成的沉淀是Al(OH)3 B.实验①中有气体生成 C.实验②沉淀中可能含有BaSO4
D.实验③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Ba+H2SO3===BaSO3↓+2H
解析:选D。Al与HCO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CO2气体,故A、B正确;实验②中亚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亚硫酸钡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钡,故C正确;实验③中,如果发生反应Ba+H2SO3===BaSO3↓+2H,生成的亚硫酸钡能够与H反应,故应该是亚硫酸被氧化生成了硫酸,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D错误。
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 )
A.Fe、Fe共存时,检验Fe:Fe+3SCN===Fe(SCN)3↓
2+
3+
3+
3+
-
+
2+
+
3+
-
2++
2
B.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a+2ClO+H2O+CO2===CaCO3↓+2HClO C.除去MgO中少量的Al2O3杂质:Al2O3+6H===2Al+3H2O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3Fe+2NO3+8H===3Fe+2NO↑+4H2O
解析:选D。Fe(SCN)3为络合物,不是沉淀,故A错误;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钙:ClO+H2O+CO2===HCO3+HClO,故B错误;应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MgO中少量的Al2O3杂质:Al2O3+2OH===2AlO2+H2O,故C错误;Fe与稀硝酸反应,当
+
n(Fe)∶n(HNO3)=1∶2时,铁过量生成Fe2+,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Fe+2NO-3+8H
-
-
-
-
-
+
2+
+
3+
2+-
===3Fe+2NO↑+4H2O,故D正确。
7.25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Na、K、Cl、SiO3 B.弱碱性溶液中:Na、K、NO3、HCO3
C.c(Fe)=1 mol·L的溶液中:K、Mg、SCN、Cl D.能溶解Al2O3的溶液中:Na、Fe、ClO、SO4
解析:选B。pH=1的溶液显酸性,SiO3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弱碱性溶液中,Na
+
2-
+
2+
-
2-
3+
-1
+
2+
-
-
+
+
-
-
+
+
-
2-
2+
、K、NO3、HCO3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c(Fe)=1 mol·L
-
+--3+-1
的溶液中,
SCN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能溶解Al2O3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酸性溶液中ClO不能大量共存,碱性溶液中Fe不能大量共存,且在溶液中Fe、ClO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8.下列各组离子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溶液中:Fe、NH4、SO4、Cl B.Ba(AlO2)2溶液中:K、Mg、HCO3、NO3 C.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Ba、Cl、Br D.pH=0的溶液中:Na、K、S、SO3
解析:选D。A.无色透明溶液中,Fe可以使溶液呈黄色而不能大量共存;B.Ba(AlO2)2
溶液中,偏铝酸根离子可以与Mg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与HCO3发生复分解反应(强酸制弱酸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C.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Na、Ba、Cl
-
+
2+
2+
-
3+
+
+
2-
2-
+
2+
-
-
+
2+
-
-
3+
+
2-
-
-
2+
2+
-
、Br等几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D.pH=0的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条件下 S和SO3可以发
-2-2-
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而不能大量共存。综上所述,D正确。
9.A、B两种溶液分别含有下列十种离子中的各不相同的五种:H、Al、Na、Cu
+
+
3+
+
2
、NO3、OH、SO3、CO3、SO4、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A溶液为无色溶液,则A溶液中可能含有H、Al、Cl、SO4、NO3 B.若A溶液有强还原性,则B溶液中可能含有H、Cu、Al、Cl、NO3 C.若B溶液呈强碱性,则A溶液中可能含有H、Al、Na、Cu、NO3
+
3+
+
2+
-
+
2+
3+
-
-
+
3+
-
2-
-
--2-2-2--
3
D.若B溶液有强氧化性且各离子浓度相同,则B溶液可能含有H、Al、Cu、NO3、SO4
解析:选B。若A溶液为无色溶液且含有H、Al、Cl、SO4、NO3,则B溶液中一定含有Na、Cu、OH、SO3、CO3,Cu与OH、SO3、CO3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若A溶液有强还原性,则A溶液中含有SO3,SO3与H、Cu、Al不共存,这些离子都存在于B溶液中,B正确;若A溶液中含有H、Al、Na、Cu、NO3五种离子,由于A、B溶液中含有各不相同的五种离子,则B溶液中没有阳离子,C错误;若B溶液中含有H、Al
+
2+
-
2-
+
3
+
3+
+
2+
-
2-
2-
+
2+
3+
+
2+
-
2-
2-
2+
-
2-
2-
+
3+
-
2-
-
2-
+3+2+-
、Cu、NO3、SO4,则B溶液中正电荷数目比负电荷数目多,溶液不显电中性,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0.锌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
(1)ZnFe2O4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软磁材料,也是一种催化剂,能催化烯类有机物氧化脱
氢等反应。
①ZnFe2O4中Fe的化合价是________。
△
②工业上利用反应ZnFe2(C2O4)3·6H2O=====ZnFe2O4+2CO2↑+4CO↑+6H2O制备ZnFe2O4。该反应中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每生成1 mol ZnFe2O4转移的电子总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FeO、CuO等杂质)制取金属锌的工艺流程如下:
①酸浸时要将锌焙砂粉碎,其目的是提高酸浸效率,为达到这一目的,还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任答一条)。写出ZnFe2O4溶于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净化Ⅰ中H2O2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净化Ⅱ中Y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解析:(1)①ZnFe2O4中Zn是+2价,O是-2价,则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Fe的化合价是+3价。②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3价,碳元素化合价从+3价部分降低到+2价,部分升高到+4价,所以还原产物是CO;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 mol ZnFe2O4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4 mol,总数是4NA或2.408×10。(2)将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少量FeO、CuO等氧化物杂质)酸浸,发生反应ZnFe2O4+8H===2Fe+Zn+4H2O、ZnO+2H===Zn+H2O、FeO+2H===Fe+H2O、CuO+2H
2+
2+
+
3+
+
3+
2+
+
2+
+
2+
+
24
===Cu+H2O,向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发生反应2Fe+2H+H2O2===2Fe+2H2O,调节溶液的pH将Fe转化为Fe(OH)3沉淀,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可以用ZnO,所以X可以为ZnO,然
4
3+
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ZnS,发生反应Cu+ZnS===Zn+CuS,然后过滤所得Y中含有CuS、ZnS,滤液经过一系列操作最后电解得到Zn。①酸浸时要将锌焙砂粉碎,其目的是提高酸浸效率,为达到这一目的,还可采用的措施是增大硫酸的浓度或升高温度、搅拌等。ZnFe2O4溶于酸的离子方程式为ZnFe2O4+8H===2Fe+Zn+4H2O。②净化Ⅰ中H2O2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H2O2===2Fe+2H2O。③由于ZnS过量,则净化Ⅱ中Y的主要成分是CuS、ZnS。
答案:(1)①+3价 ②CO 4NA(或2.408×10)
(2)①适当增大c(H)(或升高温度、搅拌等其他合理答案) ZnFe2O4+8H===2Fe+Zn+4H2O
②H2O2+2Fe+2H===2Fe+2H2O ③CuS、ZnS
11.某小组同学为探究H2O2、H2SO3、Br2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2+
+
3+
2+
+
+
3+
24
2+
+
3++
3+
2+
2+2+
实验记录如下(表格中空白不需要填写): ① ② 实验操作 打开活塞a,滴加氯水,关闭活塞a 吹入热空气一段时间后停止 实验现象 A中溶液颜色明显变浅;B中有气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沉降后上层清液为无色 开始时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橙红色 ③ 打开活塞b,逐滴加入H2O2溶液 完成下列填空: (1)在进行操作①时,A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②吹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产生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由上述实验可知,在此实验条件下,H2O2、H2SO3、Br2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 (5)操作③开始时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
解析:本题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这一原理来比较H2O2、H2SO3、Br2的氧化性强弱。向NaBr溶液中滴加氯水,氯水置换出溴单质;然后吹入热空气,将Br2(g)吹入B装置,H2SO3与BaCl2不反应,当Br2(g)进入时,产生了白色沉淀,说明Br2将H2SO3氧化成H2SO4,Br2被还原为Br,说明Br2的氧化性强于H2SO3,该白色沉淀为BaSO4;再向B装置中加入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橙红色,则Br被氧化为Br2,说明H2O2的氧化性比Br2强。
(1)打开活塞a,向NaBr溶液中滴加氯水,氯水氧化溴离子生成溴单质,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A中因为有溴单质生成导致溶液变为橙红色。
(2)Br2具有挥发性,热空气能促进Br2挥发,将Br2(g)吹入B装置;Br2将H2SO3氧化为H2SO4,所以白色沉淀为BaSO4。
(3)装置C中为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氯气、溴蒸气等污染性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尾气。
(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氧化性:H2O2>Br2>H2SO3。
(5)操作③中,向B装置中逐滴加入H2O2溶液,开始时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可能是因为B装置中H2SO3有剩余,H2O2先与H2SO3反应,再与Br反应;或H2O2浓度小;或Br与H2O2反应慢等。
答案:(1)溶液变为橙红色 Cl2+2Br===Br2+2Cl (2)吹出单质Br2 BaSO4 (3)吸收尾气 (4)H2O2>Br2>H2SO3
(5)H2SO3有剩余(或H2O2浓度小或Br与H2O2反应慢等,合理即可)
1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比Cl2、O2、Cl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使高铁酸钾析出。
(1)干法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反应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
↑。
①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每生成1 mol Na2FeO4转移________mol 电子。
②简要说明K2FeO4作为水处理剂时,在水处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微粒:Fe(OH)3、ClO、OH、FeO4、Cl、H2O。
①写出并配平湿法制备高铁酸钾的离子方程式:
6
2-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生成1 mol FeO4转移________mol 电子,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 mol电子,则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③低温下,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可析出高铁酸钾(K2FeO4),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反应中Fe由+2价升高为+6价,被氧化,FeSO4为还原剂,过氧化钠中O一部分由-1价降低为-2价,另一部分由-1价升高为0价,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由题给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2 mol Na2FeO4,有6 mol Na2O2参加反应,转移10 mol 电子,则每生成1 mol Na2Fe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②K2FeO4中Fe的化合价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且还原产物铁离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并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2)①湿法制备高铁酸钾时,Fe(OH)3失电子被氧化生成K2FeO4,Fe的化合价升高了3价,ClO做氧化剂被还原成Cl,Cl的化合价降低了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到含铁元素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是2,含氯元素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是3,再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H)3+3ClO+4OH
2-
-
2-
-
-
-
-
2-
===2FeO4+3Cl+5H2O;②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FeO4转移3 mol电子,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 mol电子,则还原产物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
答案:(1)①Na2O2 FeSO4和Na2O2 5 ②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且消毒过程中自身被还原成铁离子,铁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并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
(2)①2Fe(OH)3+3ClO+4OH===2FeO4+3Cl+5H2O ②3 0.15
③该温度下高铁酸钾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的溶解度小
13.铁矿石有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和菱铁矿(FeCO3)等,若对矿样进行预处理后,加入H2SO4H3PO4混酸溶液,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液可测定铁矿石的含铁量(Fe+Cr2O7+H―→Fe+Cr+H2O)。现有如下两种预处理方法:
2+
2-
+
3+
3+
-
-
2-
-
提示:(A)Sn、Hg、Ti在溶液中可存在的形式有Sn、Sn、Hg、Hg2、Ti、TiO
+
2+
2+
2+
4+
2+
2+
3+
2
,且Sn能与K2Cr2O7反应,而Hg不能;氯化汞溶于水,氯化亚汞不溶于水(白色沉淀)。 (B)钨酸钠(Na2WO4)可做指示剂,若W(Ⅵ)被还原为W(Ⅴ),溶液将呈现蓝色。 (C)氧化性:Fe>WO4。
3+
2-
7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
KFe+KCr2O7+KH===KFe+KCr+KH2O
(2)过程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②中加入HgCl2
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的丝状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溶液Ⅱ中阳离子有________,加入指示剂钨酸钠(Na2WO4)的作用是__________。 (4)两种预处理方法,哪一种更好?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矿样预处理后必须立即进行滴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称取0.2 g矿样进行实验,最终消耗0.010 0 mol/L的K2Cr2O7标准溶液20.00 mL,原矿样中含铁量为________。
解析:(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即可。(2)根据提示信息(A)及实验现象知过程①发生反应2Fe+Sn===Sn+2Fe。由提示信息(A)知过量的Sn会与Hg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n和Hg2Cl2白色沉淀。(3)溶液Ⅱ呈浅黄色,则必含有Fe
+
2+
4+4+
3
3+
2+
4+
2+
2+
2+
2-
+
3+
3+
,SnCl2反应完全,生成Fe和Sn,又矿样溶解用的是浓盐酸,故溶液Ⅱ中存在的阳离
2+
4+
3+
+
子有Fe、Sn、Fe、H。根据提示信息(B)、(C)和实验现象知,TiCl3具有还原性,先将溶液中的Fe还原后,多余的TiCl3继续还原WO4,而使溶液呈现蓝色,因此加入指示剂后溶液显蓝色,证明溶液中的Fe已经被完全还原,从而停止滴加TiCl3溶液。(4)从环境的角度出发,方法Ⅱ更好,避免了方法Ⅰ中汞对环境的污染。(5)Fe不稳定,易被氧化。
6Fe + Cr2O7+14H===6Fe+2Cr+7H2O 6 1
2+
2-
+
3+
3+
2+
3+
3+
2-
n(Fe2+) 0.010 0 mol/L×0.020 L
61
, 2+=
n(Fe)0.010 0 mol/L×0.020 L
n(Fe2+)=1.2×10-3 mol,
1.2×10 mol×56 g/mol
原矿样的含铁量为×100%=33.6%。
0.2 g答案:(1)6 1 14 6 2 7
(2)2Fe+Sn===Sn+2Fe 除去溶液Ⅰ中过量的Sn,防止对实验产生干扰 Hg2Cl2
(3)Fe、Sn、Fe、H 保证剩余的Fe被完全还原为Fe,也防止加入的TiCl3过量,干扰实验
(4)方法Ⅱ 避免了方法Ⅰ中汞对环境的污染 (5)Fe易被氧化 33.6%
2+2+
4+
3+
+
3+
2+
3+
2+
4+
2+
2+
-3
8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